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文(wen)檔序號:827962閱讀:769來源:國知局(ju)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領域中的一種中草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組成配比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簡稱心衰,是由于心臟泵血功能障礙,出現心排血量不足,組織的血液灌注減少,不足以維持機體細胞的代謝需要,并同時出現肺循環淤血和(或)體循環淤血的臨床綜合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等誘因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情志抑郁是心力衰竭的強預測因子。心律失常治療不當血容量增加小小劑量利尿劑要長期維持,宜引起低血壓和氮質血癥
心臟疾病中心衰是臨床上老年病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臨床上誘發該病的因素較多。比如人口老齡化、生活節奏、飲食習慣和生活壓力的改變,以及與心力衰竭相關的原發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癥、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發病率的提高,都大大增加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心力衰竭作為心臟疾病終末期的最終轉歸,構成心血管系統的主要死亡原因,CHF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健康殺手。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為
0.9%,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占40%,大約80%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超過65歲。慢性心力衰竭發病率高已經成為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各種誘因加重癥狀,使患者反復住院,病程長,醫療貴,增加了社會經濟負擔、降低了家庭的生活質量。
心力衰竭作為醫學界的難題,其治療的方法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隨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模式的轉變,從以往的增加心肌收縮力為主,到現在的以改善神經內分泌異常,減少心室重塑,阻斷惡性循環為主的治療模式。再到增加β受體阻滯劑的治療,這些都是心力衰竭治療的重要進展,不僅如此,其在藥物使用的時機和聯合用藥的進步,都在防止、延緩和逆轉心肌重塑,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和患病率中表現出巨大的作用。但是盡管西醫的發展和改進,仍然改變不了其藥物單一靶點和毒副作用的缺陷,單一靶點就注定了其藥物使用的有限性。2001年歐洲、美國和我國的心力衰竭治療指南均一致認為:慢性心衰的治療應是以神經內分泌拮抗劑為主的三大類或四大類藥物的聯合應用。亦就是: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的三類藥物聯合,或再加上地高辛的四類藥物的聯合應用,療效較前明顯提高。但是各類藥物常需終身服藥,劑量的把握,病情的變化,患者把握不準。如果利尿劑不足可導致體液潴留,減弱ACEI的療效,增加β受體阻滯劑的危險;過量可導致體液不足,增加ACEI與血管擴張劑低血壓的危險,及ACEI與ARB治療中腎功能不全的危險;利尿劑常常導致電解質紊亂。ACEI對于ACEI過敏的,血管神經性水腫,無尿性腎衰竭患者或妊娠婦女以及雙側腎動脈狹窄,血肌酐水平顯著升高,高鉀血癥,低血壓都屬于禁忌或者慎用的患者,而且尚需終身服藥,主要副作用有低血壓、腎功能惡化,鉀潴留,持續性干咳,血管性水腫等。而β受體阻滯劑對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未良好控制(靜脈用強心藥水腫未消退),支氣管痙攣性疾病,心動過緩,二度及二度以上傳導阻滯等都是禁忌的。這些禁忌和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療效,而且在臨床上心衰多是繼發性,伴隨著并發癥存在,有些心衰治療的藥物可能對于并發癥是禁忌的,所以此時可供選擇的藥物利弊較難抉擇。而對于新的基因治療、雙心室起搏治療、干細胞治療等,價格較貴,難以在廣大心力衰竭患者中普及,老百姓也難以接受。近年來,中醫藥防治慢性心衰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績,在降低住院率,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優勢,在臨床上的用藥趨勢逐漸好轉。中藥制劑不但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還降低死亡率,同時中藥還可以協同西藥治療減輕西藥的毒副作用和耐藥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帶病生存,需要終身服藥,而西藥如果長期服用會導致藥效下降,耐受性增大,西藥副作用漸漸會表現為疾病的主要矛盾,加重疾病病情。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迫切需要有效且無毒副作用的中藥制劑。本發明著眼于臨床療效。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心血管終末期病癥其臨床表現復雜多變,輕重不一,臨床辯證分期及分級混雜,使臨床用藥差異較大,辯證不準確。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充分發揮中藥的藥效,黃芪量大具有降壓的作用,益母草9-30g活血作用明顯,大于30g活血利水作用明顯;漢三七量大活血利水作用好。針對慢性心衰患者以氣虛血瘀證為主治療的不同階段的變化,結合臨床分級和分期的不同階段選藥。憑借中醫整體觀念的治療思想,整體調節患者的氣血津液,既改善癥狀又提高患者抵抗病邪的能力,減少心衰患者因各種誘發因素而反復發病的次數。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諸多癥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發明經過臨床多年的實踐檢驗,效果顯著,便于患者應用和調整用藥,依從性好,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和中藥成方的開發效益,本藥物組合的開發給慢性心衰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期待和幫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旨在更好地用臨床有效的方藥克服現有心力衰竭患者西藥治療副作用和禁忌等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多靶點、多機 制、多層次、全方位治療心衰的中藥組合物,主要從益氣活血化瘀、行氣利水止痛的方面出發,標本兼治,應用于臨床心力衰竭治療的中藥制劑。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中藥主料和藥用輔料,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中藥主料由以下各組分重量份配比中藥制成,黃芪25-60g、桂枝20-30g、丹參20-50g、當歸20_40g、人參15_20g、紅花15_25g、益母草15-60g、葶藶子10-25g、茯苓20-60g、三七3_10g ;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中藥主料由以下各組分重量份優選配比中藥制成:黃芪55g、桂枝25g、丹參35g、當歸30g、人參20g、紅花20g、益母草45g、葶藶子20g、茯苓40g、三七7g ;其藥用輔料是糊精、淀粉、乳糖中一種或幾種;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處方比例取黃芪、人參、三七、茯苓、丹參、葶藶子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 ;
(2)按處方比例取桂枝、紅花、益母草、當歸,浸泡30分鐘,將步驟(I)中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的水,煎煮
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蒸餾液,得藥液IV ;(3)將藥液1、I1、II1、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 ;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的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環糊精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
所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心力衰竭病證藥物中的應用;所述步驟(3)中的制劑為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本發明的要點在于它的中藥組合物配比及制備方法。其原理是:心力衰竭病機概括為:心氣虛-血瘀-水停-心陽虛,心氣虛使心主血脈的功能下降,無力推動血行,血滯脈中發為瘀血。瘀阻水停,加重痰飲為患,后期繼而發展成心陽虛。病機以心肺脾腎虛為本尤其是心虛,血瘀水停為標,外邪誘發促進心衰的進展。心力衰竭臨床癥狀復雜,辯證不準確,癥候要素和分級分期不符。本發明從整體出發,把握患者臨床癥狀的主要因素,審證求因、審因論治,分清主次。結合臨床經驗總結及現代中醫藥對慢性心力衰竭發病機制和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選藥組方,對心力衰竭病癥患者的治療療效顯著。由黃芪、丹參、人參、桂枝、葶藶子、茯苓、紅花、當歸、益母草、三七等十味藥組成,以補益心氣為治病之本,活血行氣為治病之實。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相互影響,氣充血行,標本并治,相得益彰,共奏益氣活血之功。本發明組方有法,配伍有制,即尊古籍又有創新之法。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氣心血則是踐行這些功能的執行官,心血失于推動運化則瘀血水飲停,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用人參,黃苗為君藥,大補兀氣,振奮心陽,使氣充血暢。《本草經疏》云:“人參能回陽氣于垂絕,卻虛邪于俄傾,其主治也,則補五臟,善臟雖有五,以言乎氣之流通則一也,益真氣,則五臟皆補矣”。《本經疏證》言:“黃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內補中氣。”二藥合用共補心氣。丹參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寧心之效。《本草匯言》謂:“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紅花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藥,能瀉而又能補。故丹參和紅花配伍,增加活血之功力。二藥配用補中有通,通中有補,氣血相和,血脈通暢,疾病乃愈。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入心包經,心 衰的病人大多有血瘀水停之象,用益母草既可引經又可活血祛瘀消水。《本草》言:“其久服益精輕身,誠不足信,此外如退浮腫,下水氣及打撲瘀血,通大小便之類,皆以其能利也”。三七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和以上藥物配用能增加活血通脈之功效,并且可以止痛止血。桂枝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當歸養血柔肝、安神;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茯苓燥濕化痰、利水消腫、養心安神。眾所周知,中藥的量效配伍關系極其講究,相同的中藥不同的藥量改變其君臣關系,其療效大變,不同的配伍關系也決定中藥治療癥型的不同。本方取黃芪、人參補益元氣,再加桂枝走上焦心肺,溫心陽,助水行。方用桂枝通利血脈,茯苓滲瀉下行,益心脾之氣,有助于行瘀血、固脾氣,二藥共為臣藥。取葶藶大棗瀉肺湯中的葶藶子瀉肺平喘,助陽化氣的功效,助肺朝百脈,助心行血之功。諸藥配伍,共奏益氣溫陽,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之功。諸藥相伍,相互佐使,寓通于補,補中有通,通中有散,散中有利,利中有降,通不傷正,補不斂邪,通補相合,標本同治。心氣得補,瘀血祛,水腫消,共奏益氣活血、強心通脈之效,治療氣虛血瘀型慢性心衰有良好的療效。使藥物發揮更大程度的藥效,提高患者機體的自我協調能力,顯著改善心臟功能,進而改善五臟六腑的功能和減輕臨床患者的痛苦。
本發明組成藥味的現代藥理和藥效學研究:
(I)人參:甘,微苦、微溫、歸肺脾心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抗休克,在心衰時強心作用更為顯著,同時還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心率,有抗心肌缺血,保護心肌的作用,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提高應激反應能力,調節膽固醇代謝。人參的藥理活性還可以根據機體的功能狀態不同而進行雙向作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向組織釋放更多的氧,能抗血小板聚集。(2)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有補氣健脾、升陽舉陷、利尿消腫之功。黃芪的藥理研究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顯著提高心排血量,心臟指數,每搏量及每搏指數,黃芪多糖使MMP明顯增高,提示APS能通過提高MMP對線粒體具有一定的而保護作用,提高線粒體的活性從而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同時還有顯著的利尿作用。保護心血管系統,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壓,降低外周血小板的粘附力,減少血栓形成,還有降血脂,抗衰老、抗氧化、抗福射、保肝作用。(3)丹參: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除煩安神。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有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進心肌缺血和損傷的修復、縮小心肌梗死的范圍、提高耐缺氧能力、對缺氧心肌有保護作用、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的流速、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能改善血液流變學、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功能、激活纖溶對抗血栓的形成、保護紅細胞膜、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明顯改善缺氧動物的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丹參能防止和減輕缺氧心肌超微結構的變化。(4)益母草:辛苦微寒、歸心肝膀胱經,活血調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有強心、擴冠和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減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對抗實驗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縮小心肌梗死范圍,粗提物有擴血管短暫的降壓作用。還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提高血小板內Camp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縮短血栓長度,抗血栓形成。益母草堿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改善腎功能。(5)三七:甘、 微苦溫、歸肝胃經,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可以增加冠脈血流量,提高心肌血氧供應。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對各種藥物誘發的心律失常有保護作用,改善心肌微循環,降低外周阻力,延長射血時間,提高心泵效力,三七總皂苷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降低血粘度、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作用,黃芪和三七配用可以增強心功能,增加心輸出量,降低心房壓力,減緩心房擴張。(6)紅花:辛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有輕度興奮心臟,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保護和改善心肌缺血,縮小心肌梗死范圍,紅花色素分離物能對抗心律失常、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強纖溶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注射液醇提物紅花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對缺血乏氧性腦病有保護作用,還有鎮靜鎮痛作用。黃芪和紅花可以補血活血、氣血雙補兼二者之長。(7)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有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的作用。桂枝中含有的桂皮油有利尿強心作用;桂皮醛有鎮痛鎮靜作用,揮發油有祛痰的作用。(8)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主要含有β_茯苓聚糖、三萜類茯苓酸、茯苓素等化學成分。現代藥理茯苓煎劑、糖漿劑、醇提取物分別具有鎮靜、降血脂、增加心肌收縮力的作用,茯苓多糖還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9)葶藶子: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葶藶子含有強心苷類如毒毛旋花子苷配基,伊夫單苷,葶藶子苷。提取物均有強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減慢,對衰弱的心臟能增加輸出量,降低靜脈壓。還有利尿作用。(10)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當歸有“補血之圣藥”之稱。當歸浸膏有顯著擴張離體豚鼠冠脈作用,增加冠脈血流量,使冠脈阻力和外周阻力下降。冠脈血流量顯著增加,心肌耗氧量顯著下降,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數有增加趨勢。當歸中干性油對實驗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當歸及其阿魏酸鈉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還能促進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生成。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I)本發明采用良好的提取方法和流程,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組合物中具有臨床有效活性的有效成分,保證其臨床效果,對心力衰竭氣虛血瘀水停證的預防和治療優于常規中藥。(2)臨床療效結果表明,服用該中藥組合物后,心衰患者的胸悶、胸痛、頭暈、氣短、四肢浮腫、疲乏無力、心悸等均得到很好的緩解,舌苔脈均有所改善。(3)該中藥組合物藥味少,作用明顯,價格低廉,服用方便,患者反饋良好。(4)慢性心衰的發生發展是動態變化的,從心氣虛,血脈不利,血從水化,水瘀互阻。血行不暢,瘀血內生,加之陽氣虛水濕不化,不能下趨膀胱,泛溢肌膚,發為水飲,飲停肌膚,導致水腫。最終發展為陰陽俱虛,臟腑俱損,內閉外脫,陰陽離絕;氣虛血瘀水停貫穿于心衰的整個過程。本發明就是針對慢性心衰本虛標實的基本病機,結合臨癥者多年臨床經驗提煉出來的。臨床應用有效率達86.67%。一種治療慢性 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諸藥配伍得當,共奏實效。通過益氣活血化瘀、溫陽利水法,能夠顯著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該配伍符合中藥的君臣佐使原則,能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加代謝力,有效增加靜脈回流的血液泵出,使心臟搏出量增加、減少心肌梗死的范圍,防止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藥味較少,療效高、無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發生、價格低、易于被患者接受等優點,將廣泛地應用于中醫藥領域中。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I)按處方比例取黃芪55g、人參20g、茯苓20g、三七3g、丹參30g、葶藶子15g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2)按處方比例取桂枝30g、當歸30g、紅花20g、益母草25g、,浸泡30分鐘,將步驟(I)中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的蒸餾液,得藥液IV。(3)將藥液 、I1、m、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 -環糊精(β -⑶)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并制成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本實施例組合加大黃芪、人參的用量,旨在加強其補氣的作用,對于心衰二級患者,多表現出氣虛的癥狀,心悸氣短,神疲乏力,活動后胸悶、呼吸困難等癥。肺主一身之氣,氣的升降出入與化生,關系著氣血津液的功能。氣虛則不能推動血行,血不達于臟腑而失于濡養,臟腑功能失常:氣虛則不能化生營血,營血虧虛不能上榮清竅、四肢而見神倦乏力等癥。用黃芪振奮心陽,量大兼有降壓的作用;人參為補益肺氣之要藥,臣以桂枝助陽化氣,配以其他藥物效果顯著。實施例二
(I)按處方比例取黃芪40g、人參15g、丹參40g、茯苓40g、三七10g、葶藶子15g。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2)按處方比例取桂枝25g、當歸40g、紅花25g、益母草45g浸泡30分鐘,將步驟(I)中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的蒸餾液,得藥液IV。(3)將藥液1、I1、II1、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 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 -環糊精(β -⑶)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并制成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本實施例組合加大丹參紅花的用量,旨在加強其活血功效,在心衰進展中,二三級心衰患者多表現出血瘀氣虛的本虛標實之癥,而尤其以血瘀為進展的關鍵,臨床表現出胸悶胸痛,刺痛不移,活動后加重,呼吸困難,體倦乏力等臨床癥狀。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治瘀當以順氣為先,補氣行氣活血所當兼顧。以丹參、紅花、當歸、三七為君,臣以黃芪、人參補氣,益母草量大有活血之功的用藥特點。充分發揮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功,紅花為血中氣藥之特點,當歸紅花配則補中有通,通中有補再加當歸的補血活血止痛之功,臨床效果顯著。實施例三
(I)按處方比例取黃芪45g、人參18g、丹參30g、茯苓60g、三七3g、葶藶子20g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2)按處方比例取取桂枝30g、當歸20g、紅花15g、益母草15g浸泡30分鐘,將步驟(I)中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的蒸餾液,得藥液IV。(3)將藥液1、I1、II1、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 -環糊精(β -⑶)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并制成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
本實施例組合調整茯苓、葶藶子的用量。旨在加強其利水之功,心衰后期三四級患者標實(水腫、電解質紊亂等腎功能變化)的癥狀尤為明顯,且血瘀與水飲痰濁之間又可以相互轉化,痰為津之變,瘀為血之變,水飲為津和痰之間的病理產物,臨床表現出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雙下肢浮腫等癥狀。津液的輸布依靠氣的運行和氣化功能。脾氣散精,肺氣的宣發肅降,腎氣對水液的推動和調控作用,肝氣調暢氣機等說明水飲形成機理和氣的關系密切,治水不忘行氣,氣行水飲自消,君以利水,臣以益氣。針對標實為主的水飲以茯苓、葶藶子為君藥,充分發揮茯苓健脾滲濕利水,寧心安神之功,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之效。臣以黃芪、人參補益氣虛,增強肺脾肝腎之功,益母草量小有利水之功效,則水飲無源,諸癥自消。實施例四
(I)按處方比例取黃芪55g、人參15g、丹參35g、茯苓20g、三七10g、葶藶子20g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2)按處方比例取桂枝25g、當歸30g、紅花25g、益母草45g浸泡30分鐘,將步驟(I)中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的蒸餾液,得藥液IV。(3)將藥液1、I1、II1、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 -環糊精(β -⑶)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并制成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本實施例組合調整組方用藥,旨在加強其益氣活血之功。心衰患者作為心血管疾病的終末疾病,常常由其 他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等繼發而來,心衰三四級的臨床表現常常界限不清,諸癥相兼發病,加重疾病病情,臨床氣虛證與血瘀癥狀均較重。所以針對本階段用藥特征確定配伍比例,以益氣為主,活血化瘀為輔,標本兼治,療效明確。實施例五
(I)按處方比例取黃芪40g、人參18g、丹參35g、茯苓40g、三七7g、葶藶子25g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2)按處方比例取桂枝25g、當歸30g、紅花20g、益母草30g浸泡30分鐘,將步驟
(I)中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的蒸餾液,得藥液IV。(3)將藥液1、I1、II1、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 -環糊精(β -⑶)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并制成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本實施例組合依據整體觀念調整用藥用量,結合分級和臨床表現的癥狀特點,奉行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即治療標急癥,又益氣溫陽,輔助五臟功能,杜絕血瘀水飲形成之根源。補氣以黃芪益氣健脾升陽,人參補氣溫陽通經,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的作用。活血以人參補氣溫陽通經活血,丹參活血調經、祛瘀止痛,益母草活血調經,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黃芪和三七配用可以增強心功能,增加心輸出量,降低心房壓力,減緩心房擴張。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黃芪和紅花可以補血活血、氣血雙補兼二者之長。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止痛。利水以黃芪健脾利水。人參補氣溫陽,利水消腫,益母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茯苓健脾滲濕利水。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丹參茯苓兼有安神之效,改善患者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穩定疾病的進展。當歸補血活血止痛、潤腸通便。共奏益氣活血利水之功,并改善失眠、便秘等誘因。綜上所述,本發明能夠明顯改善CHF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心臟舒縮功能,對CHF的預防和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療效確切。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動物實驗報告:
毒性試驗:將本發明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給50只小白鼠灌胃,給藥20g藥液/kg,相當于臨床人體用量的40倍,觀察期間動物飲食正常,未見動物發生死亡,雖然灌胃后動物的活動減少,但動物的生存狀態良好,8h后恢復正常,說明該制劑服用是安全的。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臨床試驗報告:
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服用方法:按本發明原料配伍的中藥煎劑,在一日內分二至三次服用,30日為一療程,服用本發明的膠囊或者沖劑。一天三次,30日為一療程。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功能主治:益氣活血,化瘀利水,行氣止痛。主治:適用于心慌氣短、胸悶及各種心律失常、心肌炎、冠心病、心絞痛、特別是對于心力衰竭的治療。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臨床資料:
(I)心力衰竭病患者,高某某,男,50歲,患有高血壓病史6年,糖尿病病史3年,有冠心病家族史。五年前,從事家務勞動時開始出現胸悶痛,心慌、氣短、頭暈、乏力、經休息可緩解,勞動時上述癥狀再次出現,體力活動耐量逐漸下降,每每與受涼感冒或體力活動量大時上述癥狀明顯加重。嚴重時出現雙下肢水腫、腹脹、納差、咳嗽、咯痰,舌下靜脈擴張,舌質有瘀斑瘀點。近3個月體力活動明顯受限,不能從事輕微體力活動、嚴重時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曾先后在多家醫院行心電圖檢查提示有前壁心肌缺血,行心臟彩超檢查提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室收縮功能減低(LVEF409O,左室舒張功能減低,胸片提示有輕度肺淤血征象。曾在院外服用消心痛片,上述癥狀可暫時好轉,2011年7月來診,查體:慢性面容,血壓160/90mmhg,脈搏80次/分,律齊,第一心音低鈍。腹軟,肝肋緣下2cm可觸及,雙下肢中度指陷性水腫,鑒于病情較長,院外已做過多次檢查,未再做檢查,在原有藥物基礎上給藥服用本發明,一劑日三次,服藥5日后癥狀開始減輕,第十日,胸悶氣短心悸癥狀明顯減輕,體力活動耐量明顯增加,精神好轉,后堅持服藥一個月,日常活動已基本不受限制,夜間可以平臥入睡,睡眠質量較好,生活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2)心力衰竭患者,患者王某,女性,65歲,主因“心悸、咳喘,氣短一年,加重一周”于2011年5月6日初診。患者近5年來,經常 有心悸咳嗽氣喘癥狀,能自行緩解,尚能參加勞動,曾多次就近醫治,均未見效。近I年來,心悸咳喘發作頻繁,甚則臥床不起,來診前一周更加嚴重,心悸、喘促氣急,吐白色泡沫痰,不能平臥,夜間陣發性咳嗽日漸加重,時有憋醒,食欲減退,上腹部脹滿,口渴不欲飲,雙下肢浮腫,服用強心利尿藥療效不明顯,故來我院門診診治。刻下癥見:下肢凹陷性水腫,四肢活動輕度受限,肌力、肌張力正常,心悸,咳喘、氣短,腹脹、雙下肢水腫等癥,察其舌苔薄白,質淡有瘀點,脈細數無力。查胸部X線攝片:心影普遍增大,左心室、左心房顯示膨隆,肺紋理增強,兩肋隔角消失。ECG示:竇性心動過速,左心室勞損。心臟彩超示:1.左心增大2.肺動脈瓣,二、三尖瓣輕度返流。化驗檢查:血紅蛋白118g / L,紅細胞4.7X109 / L,白細胞6.8X109 / L,中性67%,余檢查正常。否認糖尿病、高脂血癥病史,否認藥食物過敏史。四診合參,中醫辨病為“心悸、喘證、水腫”,辯證為“陽虛水泛、水飲凌心”。西醫診斷為“擴張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級”,服用西藥效果不顯著,先服用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水煎劑10付,病情基本控制,癥狀改善,后又維持服用本發明3個療程生活質量明顯提高。(3)患者欒某,女性,70歲,主因“雙下肢浮腫伴胸痛一年,加重一周”于2011年5月20日初診。患者兩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胸痛、氣短、咳喘,于他院診斷為慢性心功能不全,經積極住院治療,病情好轉。此后一年,患者反復出現雙下肢水腫,胸悶氣短,活動后加重,夜間時有憋醒。一周前因感冒上述癥狀加重并伴有四肢畏冷,小便短少,面目虛浮,氣喘心悸,心前區時有疼痛,不能平臥等癥,就診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查胸部X線攝片示:心影偏大,肺紋理增強。查ECG示:左室高電壓,一度房室傳導阻滯,ST-T段改變。診斷為“冠心病,高血壓,慢性心功能不全”。給予利尿劑治療效果不明顯,現為求系統中醫治療來診。現刻下癥見:面色灰暗,唇甲青紫,雙下肢浮腫,胸悶,時有胸前刺痛,氣短,活動后加重,睡眠差,食少,二便調。舌紅苔白膩邊暗,脈沉細弦。否認糖尿病、高脂血癥病史,否認藥食物過敏史。四診合參,中醫辨病為“水腫”,辯證為“氣虛血瘀、瘀水互結”。西醫診斷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級”,給予益氣活血、通脈利水法,服用本發明。水煎服6齊U,日三次,日I劑。每付湯藥同煎至100毫升,煎煮3次共計300ml,每日早飯前,中、晚飯后各服100毫升。忌辛辣、油膩、過寒、過咸之品。心衰癥狀大大好轉,后又維持服用本發明中藥3個療程,西藥劑量減少慢慢停藥了。(4)心衰患者,何某某,2011年11月就診,女、77歲,患者室間隔肥厚所致患者心悸、喘促、氣短2年,三級心衰,生 活不能自理,由于身體抗病能力差,經常感冒發燒,又每因感染勞累后出現心悸氣短喘息,動則喘甚,無咳嗽,于陸總ECG:陳舊性高側壁心梗,室間隔左室后壁增厚62%,納可,夜寐尚可,二便調,舌紅苔白、脈細弦。診斷為陳舊性心梗,心力衰竭三級,中醫診斷為喘癥、心衰。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30付,心悸氣短,喘急癥狀消失,又服本發明中藥制劑三個療程,痊愈,一年后追訪,療效穩定,已能干輕微的體力活。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中藥主料和藥用輔料,其特征在于: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中藥主料由以下各組分重量份配比中藥制成,黃芪25-60g、桂枝 20-30g、丹參 20-50g、當歸 20_40g、人參 15_20g、紅花 15_25g、益母草 15_60g、葶藶子10-25g、茯苓20-60g、三七3-10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中藥主料由以下各組分重量份優選配比中藥制成:黃芪55g、桂枝25g、丹參35g、當歸30g、人參20g、紅花20g、益母草45g、葶藶子20g、獲茶40g、三七7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藥用輔料是糊精、淀粉、乳糖中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處方比例取黃芪、人參、三七、茯苓、丹參、葶藶子用10倍量的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I ; (2)按處方比例取桂枝、紅花、益母草、當歸,浸泡3 0分鐘,將步驟(I沖所得藥渣加入,共同水煎2次,第一次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濾過,得藥液II,第二次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濾過,得藥液III,收集兩次蒸餾液,得藥液IV ; (3)將藥液1、I1、II1、IV合并,混勻,用板框壓濾機進行粗濾和精濾,精濾液用三效節能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溫度60°C ;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進液速度6000ml/min,離心速度6000r/min,進風溫度120°C,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20%的糊精混勻,用80%的乙醇潤濕制粒,濕顆粒用沸騰床干燥,風溫75°C;加入β-環糊精包結物粉,整粒;檢驗分裝于鋁塑薄膜袋中,每包3g,既得制劑成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心力衰竭病證藥物中的應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制劑為丸劑、膠囊劑、煎劑、散劑、沖劑、顆粒劑或口服液。
全文摘要
一種應用于中醫藥領域中的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包括中藥主料和藥用輔料,中藥主料包括黃芪、桂枝、丹參、當歸、人參、紅花、益母草、葶藶子、茯苓、三七;其藥用輔料是糊精、淀粉、乳糖;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處方比例取黃芪、人參、三七、茯苓、丹參、葶藶子用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兩次,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得到藥液;按處方比例取桂枝、紅花、益母草、當歸,浸泡,將所得藥渣加入,用水煎煮,濾過,得藥液,用水煎煮,濾過,得藥液,收集兩次蒸餾液,得藥液;濃縮液用噴霧干燥法,制備浸膏粉;膏粉加入糊精混勻,用乙醇潤濕制粒,得制劑成品。該發明通過益氣活血化瘀、溫陽利水法,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能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加靜脈回流的血液泵出,使心臟搏出量增加、減少心肌梗死范圍。
文檔編號A61P9/04GK103202879SQ20131014154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3日
發明者張艷 申請人: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網友詢問(wen)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