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織物卷取方法及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織機中織物卷取方法及織物卷取裝置。
背景技術:
日本特許公報昭50-33185(公報1)公開了一種織機卷繞裝置的卷取技術。其裝置為,具有斜槽的織物拉幅裝置配有撐布織軸(16),該撐布織軸(16)設置成夾于卷布輥(卷布輥8)與織物之間,織物經撐布織軸(16)拉幅后,卷取到卷布輥(卷布輥8)上。
根據上述公報1的技術,織物拉幅后會沿織幅方向收縮,其收縮力逐漸地減弱。在上述技術的情況下,拉幅裝置位于卷布輥附近,織物在收縮力還很大的時候就被卷繞到了卷布輥上。因此,該織物會連帶卷布輥下層的織物收縮,這就是導致卷皺的原因。
日本特許公報昭61-51057(公報2)公開了一種帶狀材料引出裝置。在該裝置中,織物經上游側的握持輥(變向桿3)拉幅后,與卷繞輥和下游側的握持輥(變向輥3c)相接且以給定速度被送出,進而卷取到卷布輥(布卷65)上。
在上述公報2的情況下,最好是通過下游側的握持輥對織物施以摩擦,布幅(布寬)某種程度地得以固定,內在的收縮力或多或少地減少了。然而,在下游側的握持輥與卷布輥之間,由于織物路徑長度長,織物由于其內在的收縮力會沿織幅方向收縮,被松弛地卷繞,致使卷布輥的表面變成凹凸狀,而產生卷皺。
日本實用新案昭45-6538公報(公報3)揭示了卷皺防止裝置。在該裝置中,在卷繞輥(摩擦輥9)與卷布輥(卷布輥11)之間的織物路徑上設有薄片的織物摩擦構件(彈性板12),織物接受由織物摩擦構件的彈性力給予的張力,同時被卷取到卷布輥上。
根據上述公報3的技術,雖然織物在卷取方向上的松弛可以被去除,但織幅方向上的松弛不會被去除。因此,織物在織幅方向上松弛的狀態下加以卷取,與公報2一樣,就會產生卷皺。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在織物卷取過程中能可靠地抑制織物發生卷皺。
根據上述目的,本發明為在織物卷取方法中,在由卷繞輥和握持輥構成的、并以給定速度將織物送出的送布裝置與卷布輥之間的織物路徑上,設有拉幅裝置和沿織幅方向延伸的織物摩擦構件,在拉幅裝置對織物進行拉幅后,使織物在織物摩擦構件上滑動,從而將織物卷取到卷布輥上(技術方案1)。
另外,本發明為在織物卷取裝置中,在由卷繞輥和握持輥構成的、并以給定速度將織物送出的送布裝置與卷布輥之間的織物路徑上,設有拉幅裝置和沿織幅方向延伸的織物摩擦構件,在由所述拉幅裝置對織物進行拉幅后,使織物在織物摩擦構件上滑動,從而將織物卷取到卷布輥上(技術方案2)。
在織物卷取裝置中,本發明為織物摩擦構件夾于拉幅后由卷布輥形成布卷前的織物與卷布輥之間,并隨布卷卷繞直徑的增大可移動地被支承著(技術方案3)。此外,織物摩擦構件由撓性材料構成,對應著卷繞直徑的增大而沿著卷布輥的外周面相配合(技術方案6)。
拉幅裝置設置成壓住卷布輥的狀態(技術方案4)。此外,拉幅裝置被施力,并通過形成卷布輥的布卷前的織物和織物摩擦構件壓住卷布輥(技術方案5)。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織機主要部分及織機卷布裝置的側視圖。
圖2是織機卷布裝置的方框圖。
圖3是卷布直徑與布卷張力之間關系的圖解。
圖4是卷布直徑的檢測實例的立體圖。
圖5是卷布直徑的檢測實例的側視圖。
圖6是卷布張力的檢測實例的側視圖。
圖7是卷布張力的檢測實例的側視圖。
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圖1至圖4表示本發明實施例1的織物卷取裝置1。織物卷取裝置1由送布裝置2、拉幅裝置3及織物摩擦構件4構成。
送布裝置2由卷布輥5和用于將織物6卷繞到卷布輥5上的例如兩個握持輥7、8構成,卷布輥5與織機的主運動同步地被主動驅動,并以給定速度將織物6朝卷布輥9的方向送出。
拉幅裝置3設置于送布裝置2與卷布輥9之間的織物路徑上,具有第一拉幅輥11和第二拉幅輥12。第一拉幅輥11和第二拉幅輥12設置成在織物6的織幅方向上延伸、左右通過(通し)的狀態(是織物6的織幅以上的長度)。其中,第一拉幅輥11在一定位置處可自由轉動或呈固定狀態地被安裝,而另一第二拉幅輥12在拉幅輥托架10的前端部自由轉動或呈固定狀態地被安裝。織物6在與第一拉幅輥11和第二拉幅輥12接觸的狀態下呈與其外周面相接地被導向。
第一拉幅輥11和第二拉幅輥12一同在其外周面上具有以中央為界、其左側部分和右側部分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槽11a、11b、螺旋槽12a、12b。這些螺旋槽11a、11b、螺旋槽12a、12b將沿織幅方向擴展的力作用到其所接觸的織物6上,對織物6起到拉幅的作用。另外,第一拉幅輥11和第二拉幅輥12的轉動可以是根據織物6的從動轉動,或者由圖中未示出的驅動裝置帶動的主動轉動,而作為非轉動,可以固定于機架14和拉幅輥托架10上。
拉幅輥10由基端部分的托架軸13可自由轉動地支持在機架14上,并由施力裝置15施以給定的力,將第二拉幅輥12壓向于卷布輥9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布卷16的外周面。施力裝置15由彈簧或液壓缸等構成。
織物摩擦構件4,在拉幅裝置3的下游沿織幅方向延伸,并設成織物6的織幅以上的長度,介于布卷16與卷繞到該布卷16上之前的織物6之間,對布卷16的外周面及與其外周面相對的織物6的面作摩擦滑動且作相對滑動。因此,第二拉幅輥12在布卷16的外周側與織物6的面相接,借助織物6和織物摩擦構件4將布卷16的外周面間接地壓向卷布輥9的中心方向。另外,在該例中,織物摩擦構件4如圖1所示,當布卷16為大直徑時,沿卷布輥9大致1/4的外周面與布卷16的外周面相接,如圖3所示,當布卷16為小直徑時,沿卷布輥9大致1/2的外周面與布卷16的外周面相接。
在該例中,織物摩擦構件4由具有撓性的氯化烯制的分離片41構成,其基端部由片支承軸17保持在拉幅輥托架10的前端部上,其前端的自由端進入織物6與布卷16之間,并沿著布卷16的外周面。分離片41可以由氯化烯以外的合成樹脂片構成,但也可以由紙、布、聚氨酯橡膠、橡膠、層板及薄銅板等的金屬板等構成。
分離片41從布卷16的接觸開始位置到片支承軸17的距離,不管布卷16是否增加,始終大致為一定,因而分離片41在織物6與布卷16之間夾持的長度(夾持長度)從布卷16的卷取開始到卷取結束大致為一定,并且始終能抑制卷皺的發生。
作為優選的織物摩擦構件4的一個例子,分離片41在卷布輥相反的側面即彎曲面的外側面具有對織物6收縮限制用的多個凸條4a或、凸條4b、4c、或凸條4a、4b、4c。圖4(1)(2)(3)示出凸條4a、4b、4c的具體實例。
首先,圖4(1)的凸條4a朝織物6的行進方向平行地延伸,在織物6與分離片41之間,能提高織物6織幅方向的摩擦力,并能抑制織物6在其方向上的收縮,同時,使織物6與分離片41之間的接觸面積變小,降低了織物6行進方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分離片41的存在能抑制卷取張力的上升。
圖4(2)的凸條4b、4c以中央為界,左右朝不同方向傾斜。織物6在卷取過程中由凸條4b、4c進行導向,朝外側方向被牽引,以維持不進行擴幅所需的幅度。由此,可抑制織物6在織幅方向上的收縮,織物6在幅向不會松弛地被卷繞,這樣能抑制卷皺的發生。
圖4(3)所示的是由凸條4a、4b、4c的組合構成的。凸條4b、4c與圖4(2)的凸條4b、4c相同,形成于分離片41的上半部(織物6的上游側的一半),而凸條4c與圖4(1)的凸條4c相同,形成于分離片41的下半部(織物6下游側的一半)。該例中,凸條4b、4c增強織物6在上游側的收縮限制,而凸條4c則削弱了織物6在下游側的收縮限制。
凸條4a、4b、4c的形式可根據織物6的種類來進行選擇。根據需要,為了對已卷取的織物6的收縮進行限制以抑制織幅方向上的松弛,可在織物摩擦構件4(分離片41)的卷布輥9的側面即彎曲面內側面將收縮限制用多個凸條4a、4b、4c設成圖4(1)(2)(3)的形式。
織物6在與第一拉幅輥11和第二拉幅輥12相接觸的狀態下與他們外周面相接地被導向,與作為織物摩擦構件4的分離片41的外周面作摩擦滑動,同時被卷取到布卷16的外周面上。在該卷取過程中,由于在送布裝置2與卷布輥9之間設有拉幅裝置3,因而相對于前述公報2的技術,拉幅后的織物路徑長度就相應地變短。在該拉幅之后,由作為織物摩擦構件4的分離片41對織物6施以摩擦,不僅減少織物6的收縮力,而且由于卷取到卷布輥9上,可抑制織物6在織幅方向上松弛,進而不會連帶織物6的下層織物6縮小。然而,由于從施以摩擦到卷取的路徑比以往的(公報2)還要短,織物卷取時的織物6松弛也就能相應地加以抑制。通過以上的作用就能在織物卷取過程中有效地抑制其卷皺。
當然,作為織物摩擦構件4的分離片41夾于織物6拉幅后由卷布輥9形成布卷16前的織物6與卷布輥9之間,并隨布卷16卷繞直徑的增大可移動地被支承著,因而織物6經織物摩擦構件4滑動后,就直接由卷布輥9卷取。因此,就能可靠地抑制織物6在織幅方向上松弛。
下面,圖5示出了實施例2中的織物卷取裝置1。作為織物摩擦構件4的分離片41是紙制的,且由固定于機架14上的第一拉幅輥11支承,在固定或可轉動的第二拉幅輥12的位置處與織物6相接觸,壓在壓輥18上,同時與布卷16的外周面相接。壓輥18固定或可自由轉動地安裝在壓輥托架19的前端部上,且由基端部分的支軸20自由轉動地支承在機架14上,并由施力裝置21施以給定力,借助織物6將分離片41壓在布卷16的外周面上。此外,施力裝置21由彈簧或液壓缸等構成。附帶說一下,與第二拉幅輥12相同,該壓輥18上也可以形成螺旋槽12a、12b。
另外,圖6示出了實施例3中的織物卷取裝置1。該實施例3中,輥配置等與實施例1中的大致相同,織物摩擦構件4由分離板42和尖端薄的第二分離板43構成。第一分離板42由銷22自由轉動地安裝在分離板托架25上,第二分離板43由銷23自由轉動地安裝在第一分離板42上。因此,通過第一分離板42和第二分離板43由相對于卷布輥9平行的銷23互相連接在一起,就像飛機的主翼和副翼那樣,相對位置是可變化的,而整體具有撓性。再有,分離板托架25由相對于卷布輥9平行的銷24連接到輥托架10上。當然,第一分離板42和第二分離板43上也可形成圖4的凸條4a、4b、4c。
圖7示出了實施例3的變形例。該變形例沒有借助于作為織物摩擦構件4的第一分離板42、第二分離板43將第二拉幅輥12壓在布卷16上。由此,織物6與第一分離板42之間的接觸角變大,摩擦就增大,進而可進一步抑制拉幅后的織物6在織幅方向上的收縮。當然,在這些其中一側的面或兩側的面上可形成圖4的凸條4a、4b、4c,以增強抑制織物6在織幅方向上收縮的功能。
另外,拉幅裝置3有類型1和類型2,其中,類型1為,作為傾斜部分具有斜槽且由沿織幅方向延伸的固定(傾斜部分不必全周設成螺旋狀,而僅設于與織物6相接部分處)或可轉動的拉幅構件構成;類型2為,左右具有不同的轉動傾斜針列,類似刺環式邊撐。除了如實施例1、3的第二拉幅輥12那樣壓住卷布輥9的情況,可以采用類型2。
發明效果根據技術方案1和2,在該卷取過程中,由于在送布裝置與卷布輥之間設有拉幅裝置,因而與公報2的以往技術相反,拉幅后的織物路徑長度就相應地變短。在該拉幅之后,通過對織物施以摩擦,使織物的收縮力減少,卷取到卷布輥上,因而不會連帶下層織物縮小。由于從施以摩擦到卷取的路徑比以往的(公報2)還要短,因而織物卷取時的松弛也就能相應地加以抑制,就能有效地抑制其卷皺。
根據技術方案3,由于織物經織物摩擦構件滑動后,就直接由卷布輥卷取,因此,就能可靠地抑制織物在織幅方向上的松弛。
根據技術方案4,可將拉幅裝置設于卷布輥附近,這樣,就能抑制織物拉幅后的松弛。
根據技術方案5,形成卷布輥前的織物自拉幅后就以大的摩擦力經織物接觸構件滑動,因而,能進一步抑制織物的松弛。
根據技術方案6,由于織物在較寬的范圍內滑動,因而更能完全地抑制織物的松弛,同時又不會以過大的力摩擦,故不會損害織物品質。
權利要求
1.織物的卷取方法,其特征是在由卷繞輥(5)和握持輥(7、8)構成的、并以給定速度將織物(6)送出的送布裝置(2)與卷布輥(9)之間的織物路徑上,設有拉幅裝置(3)和沿織幅方向延伸的織物摩擦構件(4),在由拉幅裝置(3)對織物(6)進行拉幅后,使織物(6)在織物摩擦構件(4)上滑動,將織物(6)卷取到卷布輥(9)上。
2.織物卷取裝置(1),其特征是在由卷繞輥(5)和握持輥(7、8)構成的、并以給定速度將織物(6)送出的送布裝置(2)與卷布輥(9)之間的織物路徑上,設有拉幅裝置(3)和設于該拉幅裝置下游而沿織幅方向延伸的且使織物滑動的織物摩擦構件(4),在由所述拉幅裝置(3)對織物(6)進行拉幅后,使織物(6)在織物摩擦構件(4)上滑動,將織物(6)卷取到卷布輥(9)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卷取裝置(1),其特征是織物摩擦構件(4)夾于拉幅后由卷布輥(9)形成布卷(16)前的織物(6)與卷布輥(9)之間,并隨卷繞直徑的增大可移動地被支承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織物卷取裝置(1),其特征是拉幅裝置(3)被設置成壓住卷布輥(9)的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織物卷取裝置(1),其特征是拉幅裝置(3)被施力,并通過卷布輥(9)形成布卷(16)前的織物(6)和織物摩擦構件(4)壓住卷布輥(9)。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織物卷取裝置(1),其特征是織物摩擦構件(4)在卷布輥的外周面上具有撓性,且對應著布卷(16)的卷繞直徑的增大而沿著布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織物卷取方法及其裝置,其在卷取過程中,能有效地抑制織物發生卷皺。其中,在由卷繞輥(5)和握持輥(7、8)構成的、并以給定速度將織物(6)送出的送布裝置(2)與卷布輥(9)之間的織物路徑上,設有拉幅裝置(3)和設于該拉幅裝置下游而沿織幅方向延伸的且使織物滑動的織物摩擦構件(4)(分離片41、第一分離板42、第二分離板43、第一拉幅板44、第二拉幅板45),在所述拉幅裝置(3)對織物(6)進行拉幅后,使織物(6)在織物摩擦構件(4)上滑動,將織物(6)卷取到卷布輥(9)上。
文檔編號B65H23/025GK1462824SQ0312371
公開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29日
發明者浦垣裕, 角谷和人 申請人:津田駒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