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氮雜環丁烷液貯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貯罐,具體涉及一種氮雜環丁烷液貯罐。
【背景技術】
[0002]以1-叔丁氧羰基-3-羥基氮雜環丁烷為原料,疊氮化鈉和鄰苯二甲酰亞胺鉀鹽為氨源,考察了兩種途徑合成1-叔丁氧羰基-3-氨基氮雜環丁烷這種藥物中間體實驗的可操作性、安全性能、產率高低和后處理的繁簡。實驗表明,當用疊氮化鈉為氨源取代羥基成疊氮基時,經過分批加入鋅粉可還原成伯氨,得到70%的產率。但是疊氮化鈉毒性較強,受熱或震動摩擦可發生爆炸,操作難度較大。當用鄰苯二甲酰亞胺鉀鹽為氨源,生成的叔氨在乙醇水合肼溶液中加熱回流肼解生成伯氨,產率為63%。產率雖然低于前一種方法,但是實驗的可操作性很強,安全且后處理簡單。現有的氮雜環丁烷液不方便儲存,封裝也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將氮雜環丁烷液儲存在罐體內,并將氮雜環丁烷液抽送到出液腔內,并由出液管輸出,出液管對準儲液管,儲液管封存氮雜環丁烷液,旋轉輪的旋轉可以控制升降管實現升降調節,從而可以控制出液管與儲液管對接,更加方便了對氮雜環丁烷液儲存的氮雜環丁烷液貯罐。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車板,車板的底部設有第一車輪與第二車輪,第一車輪與第二車輪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車輪與第二車輪設置在底板上,車板上設有若干儲液管,每根儲液管的端部均設有進液口,儲液管為管狀結構,若干儲液管呈并排布置,底板上設有罐體,罐體的頂部設有支撐柱,支撐柱呈豎直布置,支撐柱的端部設有頂板,頂板呈水平布置,頂板的前端設有導向管,導向管的兩端設有開口,導向管的橫截面為環形形狀,導向管的側壁設有開槽與連桿,連桿的兩端布置在開槽的兩側,連桿為弧形形狀,連桿設有旋轉輪,導向管內套裝有升降管,升降管的外表面設有外螺紋,旋轉輪的外表面設有外螺紋,旋轉輪與升降管通過螺紋連接,升降管的下端設有升降板,升降板呈水平布置,升降板內設有出液腔,出液腔與罐體對接,出液腔與罐體通過輸液管,輸液管設有控制閥,輸液管的端部設有出液球,出液球為微孔質結構,出液球設置在出液腔內,升降板的下部設有若干出液管,若干出液管呈并排布置,每根出液管的下端均設有出液口,每根出液管與儲液管對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旋轉輪連接有搖臂。
[0007]進一步地,所述搖臂的外表面設有熒光層。
[0008]進一步地,所述升降管的上端設有限位環。
[0009]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環為圓環形形狀。
[0010]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閥為電控閥。
[0011 ]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可以將氮雜環丁烷液儲存在罐體內,并將氮雜環丁烷液抽送到出液腔內,并由出液管輸出,出液管對準儲液管,儲液管封存氮雜環丁烷液,旋轉輪的旋轉可以控制升降管實現升降調節,從而可以控制出液管與儲液管對接,更加方便了對氮雜環丁烷液的儲存。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標記說明:
[0014]底板11、車板12、第一車輪13、第二車輪14、儲液管15、進液口 16、出液口 17、出液管18、罐體19、支撐柱20、頂板21、導向管22、開口 23、開槽24、連桿25、旋轉輪26、搖臂27、升降管28、限位環29、升降板30、出液腔31、輸液管32、控制閥33、出液球34。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設有車板12,車板12的底部設有第一車輪13與第二車輪14,第一車輪13與第二車輪14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車輪13與第二車輪14設置在底板11上,車板12上設有若干儲液管15,每根儲液管15的端部均設有進液口 16,儲液管15為管狀結構,若干儲液管15呈并排布置,底板11上設有罐體19,罐體19的頂部設有支撐柱20,支撐柱20呈豎直布置,支撐柱20的端部設有頂板21,頂板21呈水平布置,頂板21的前端設有導向管22,導向管22的兩端設有開口 23,導向管22的橫截面為環形形狀,導向管22的側壁設有開槽24與連桿25,連桿25的兩端布置在開槽24的兩側,連桿25為弧形形狀,連桿25設有旋轉輪26,導向管22內套裝有升降管28,升降管28的外表面設有外螺紋,旋轉輪26的外表面設有外螺紋,旋轉輪26與升降管28通過螺紋連接,升降管28的下端設有升降板30,升降板30呈水平布置,升降板30內設有出液腔31,出液腔31與罐體19對接,出液腔31與罐體19通過輸液管32,輸液管32設有控制閥33,輸液管32的端部設有出液球34,出液球34為微孔質結構,出液球34設置在出液腔31內,升降板30的下部設有若干出液管18,若干出液管18呈并排布置,每根出液管18的下端均設有出液口 17,每根出液管18與儲液管15對接;旋轉輪26連接有搖臂27,搖臂27的外表面設有熒光層,升降管28的上端設有限位環29,限位環29為圓環形形狀,控制閥33為電控閥。
[0017]本實用新型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可以將氮雜環丁烷液儲存在罐體19內,并將氮雜環丁烷液抽送到出液腔31內,并由出液管18輸出,出液管18對準儲液管15,儲液管15封存氮雜環丁烷液,旋轉輪26的旋轉可以控制升降管28實現升降調節,從而可以控制出液管18與儲液管15對接,更加方便了對氮雜環丁烷液的儲存。
[0018]其中,旋轉輪26連接有搖臂27,搖臂27的外表面設有熒光層,所以能控制旋轉輪26的旋轉。
[0019]其中,升降管28的上端設有限位環29,限位環29為圓環形形狀,所以可以防止升降管28與旋轉輪26錯位。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設有車板(12),其特征在于:車板(12)的底部設有第一車輪(13)與第二車輪(14),第一車輪(13)與第二車輪(14)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車輪(13 )與第二車輪(14)設置在底板(11)上,車板(12 )上設有若干儲液管(15),每根儲液管(15)的端部均設有進液口( 16),儲液管(15)為管狀結構,若干儲液管(15)呈并排布置,底板(11)上設有罐體(19),罐體(19)的頂部設有支撐柱(20),支撐柱(20)呈豎直布置,支撐柱(20)的端部設有頂板(21),頂板(21)呈水平布置,頂板(21)的前端設有導向管(22),導向管(22)的兩端設有開口(23),導向管(22)的橫截面為環形形狀,導向管(22)的側壁設有開槽(24)與連桿(25),連桿(25)的兩端布置在開槽(24)的兩側,連桿(25)為弧形形狀,連桿(25)設有旋轉輪(26),導向管(22)內套裝有升降管(28),升降管(28)的外表面設有外螺紋,旋轉輪(26)的外表面設有外螺紋,旋轉輪(26)與升降管(28)通過螺紋連接,升降管(28)的下端設有升降板(30),升降板(30)呈水平布置,升降板(30 )內設有出液腔(31),出液腔(31)與罐體(19 )對接,出液腔(31)與罐體(19 )通過輸液管(32 ),輸液管(32 )設有控制閥(33 ),輸液管(32 )的端部設有出液球(34 ),出液球(34 )為微孔質結構,出液球(34)設置在出液腔(31)內,升降板(30)的下部設有若干出液管(18),若干出液管(18)呈并排布置,每根出液管(18)的下端均設有出液口( 17),每根出液管(18)與儲液管(15 )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其特征在于:旋轉輪(26)連接有搖臂(2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其特征在于:搖臂(27)的外表面設有熒光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其特征在于:升降管(28)的上端設有限位環(2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其特征在于:限位環(29)為圓環形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其特征在于:控制閥(33)為電控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氮雜環丁烷液貯罐,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車板,車板上設有若干儲液管,底板上設有罐體,罐體的頂部設有支撐柱,支撐柱的端部設有頂板,頂板的前端設有導向管,導向管的側壁設有開槽與連桿,連桿設有旋轉輪,導向管內套裝有升降管,旋轉輪與升降管通過螺紋連接,升降管的下端設有升降板,升降板內設有出液腔,出液腔與罐體對接,出液腔與罐體通過輸液管,升降板的下部設有若干出液管,每根出液管與儲液管對接。本實用新型方便了對氮雜環丁烷液儲存。
【IPC分類】B67C3-16
【公開號】CN204529273
【申請號】CN201520054127
【發明人】周熹, 江勇, 周衛國, 吳偉冬
【申請人】江蘇漢闊生物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