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種斷面隧道液壓襯砌臺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隧道液壓襯砌臺車,具體是一種多種斷面隧道液壓襯砌臺車,屬于路橋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鐵路建設的快速發展,鐵路隧道設施功能越來越健全,設計越來越精美,根據不斷改進的施工技術要求,隧道斷面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所以在鐵路隧道遇到岔區出現多種斷面襯砌施工時,就需要將澆注混凝土的模板根據斷面變化要求隨時變大或縮小。目前針對多種斷面常用的襯砌施工方案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滿堂支架進行二次襯砌施工;其缺陷是在襯砌施工時鋼筋綁扎困難,鋼筋保護層偏大容易形成質量隱患,另外在滿堂支架搭設以后還會導致掌子面前方完全停工,人員工種出現搭配困難,造成大量的人員、機械設備窩工,致使施工周期較長;更嚴重的是滿堂支架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另一種是采用多部臺車進行二次襯砌施工。多部襯砌臺車投資費用非常高,每次拼裝、拆除時間較長,影響掌子面安全步距,易導致掌子面停工,目前還沒有一種理想的多種斷面襯砌施工臺車,即能保證施工質量,又能根據鐵路隧道斷面變化而做適應性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地是為了克服目前所用鐵路隧道多種斷面襯砌施工設備所存在的缺陷,而公開一種多種斷面隧道液壓襯砌臺車。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在兩根固定縱梁上縱向各安裝5?8根固定立柱,橫向每兩根固定立柱頂部連接固定橫梁、在兩根固定立柱之間安裝固定斜撐與固定豎撐并相互連接,固定立柱上安裝加強筋板,加強筋板上安裝固定拉桿連接相鄰固定立柱,在每根固定立柱外側各設置一根活動立柱,所有固定立柱通過活動斜撐、活動橫梁分別連接活動立柱,所有活動立柱通過兩根活動縱梁縱向連接,前后兩端固定橫梁上方固定頂升油缸和水平油缸,頂升油缸頂部與移動橫梁栓接,下部放置在固定橫梁上的槽道內;水平油缸通過油缸拉桿與頂升油缸底部鉸接;移動縱梁縱向與移動橫梁栓接并安裝在頂升油缸上方,移動橫梁與移動縱梁下部各安裝若干個限位絲杠;調節立柱固定在移動橫梁與移動縱梁的上方,各調節立柱之間用縱向拉桿與橫向拉桿栓接,調節立柱頂部與頂模板栓接;邊模油缸一側與活動立柱鉸接,另一側與縱向連接邊模板的模板通梁鉸接,邊模板與頂模板采用鉸接形成可收縮側模板;在兩側活動立柱與模板通梁之間各鉸連若干個限位絲杠,在固定縱梁下面設置行走系統并放置在軌道上,在固定縱梁前端設置液壓泵,在兩側分別安裝工作扶梯。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襯砌過程保證掌子面工序順利施工,每次斷面變化時臺車調整時間比目前加快3至4天,比滿堂支架搭設節約了大量時間,且能在襯砌過程中發揮臺車的整體結構效應,安全隱患大幅度降低,即保證正常通行條件,又能保證在隧道斷面變化時隨機改變臺車的寬度,可適用于在鐵路隧道岔區斷面較多,且斷面變化跨度較大、變換頻繁的環境下使用。
【附圖說明】
[000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立面結構示意圖。
[0008]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10]固定斜撐1,固定橫梁2,固定立柱3,固定豎撐4,固定縱梁5,活動斜撐6,活動縱梁7,活動橫梁8,活動立柱9,加強筋板10,固定拉桿11,縱向拉桿12,橫向拉桿13,調節立柱14,移動橫梁15,移動縱梁16,油缸拉桿17,頂升油缸18,水平油缸19,液壓泵20,限位絲杠21,邊模油缸22,模板通梁23,頂模板24,行走系統25,邊模板26,軌道27,工作扶梯28。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2]在兩根固定縱梁(5)上縱向各安裝6根固定立柱(3),橫向每兩根固定立柱(3)頂部連接固定橫梁(2)、在兩根固定立柱(3)之間安裝固定斜撐(I)與固定豎撐(4)并相互連接,固定立柱(3)上安裝加強筋板(10),加強筋板(10)上安裝固定拉桿(11)連接相鄰固定立柱(3),在每根固定立柱(3)外側各設置一根活動立柱(9),所有固定立柱(3)通過活動斜撐¢)、活動橫梁(8)分別連接活動立柱(9),所有活動立柱(3)通過兩根活動縱梁(7)縱向連接,前后兩端固定橫梁(2)上方固定頂升油缸(18)和水平油缸(19),頂升油缸(18)頂部與移動橫梁(15)栓接,下部放置在固定橫梁(2)上的槽道內;水平油缸(19)通過油缸拉桿(17)與頂升油缸(18)底部鉸接;移動縱梁(16)縱向與移動橫梁(15)栓接并安裝在頂升油缸(18)上方,移動橫梁(15)與移動縱梁(16)下部各安裝3個限位絲杠(21);調節立柱(14)固定在移動橫梁(15)與移動縱梁(16)的上方,各調節立柱(14)之間用縱向拉桿(12)與橫向拉桿(13)栓接,調節立柱(14)頂部與頂模板(24)栓接;邊模油缸(22) —側與活動立柱(9)鉸接,另一側與縱向連接邊模板(26)的模板通梁(23)鉸接,邊模板(26)與頂模板(24)采用鉸接形成可收縮側模板;在兩側活動立柱(9)與模板通梁(23)之間各鉸連4個限位絲杠(21),在固定縱梁(5)下面設置行走系統(25)并放置在軌道(27)上,在固定縱梁(5)前端設置液壓泵(20),在兩側分別安裝工作扶梯(28)。
[0013]本實用新型在隧道斷面加大時,首先拆除兩側的邊模板,松動兩側活動橫梁、活動斜撐,移動活動立柱、活動橫梁和活動斜撐,安裝活動橫梁或活動斜撐調整塊或更換活動橫梁與活動斜撐;安裝邊模板并鉸接于頂模板上,邊模油缸與限位絲杠均不需連接,側模板底部用方木墊實;松動臺車正中間調節立柱橫向拉桿,松動移動橫梁中間連接螺栓,松動頂模板中間連接螺栓以及調節立柱與頂模縱梁連接螺栓;使活動橫梁至調整寬度,活動橫梁在調整后的固定橫梁與活動橫梁上滑動,安裝移動橫梁調整塊;用千斤頂豎向頂起頂模板,安裝調節立柱調節塊,放松千斤頂,安裝調節立柱與頂模板螺栓;安裝頂模板調節塊,安裝臺車正中間調節立柱橫向拉桿,斷面調節完成;連接邊模油缸鉸接栓,安裝限位絲杠交接栓。
[0014]本實用新型在隧道斷面縮小時,首先拆除兩側的邊模板,松動活動橫梁、活動斜撐,移動活動立柱、活動橫梁和活動斜撐,拆除活動橫梁或活動斜撐調整塊或更換活動橫梁與活動斜撐;拆除模板調整塊,液壓缸與限位絲杠均不需連接,邊模板鉸接于頂模板上,底部用方木墊實;松動臺車正中間調節立柱橫向拉桿,松動移動橫梁中間連接螺栓與頂模板中間連接螺栓,松動調節立柱與頂模縱梁連接螺栓;拆除頂模板調節塊,用千斤頂豎向頂起頂模板,拆除調節立柱調節塊,放松千斤頂,安裝調節立柱與頂模板縱梁螺栓;松動移動橫梁中間調節塊螺栓,拆除移動橫梁調節塊,使移動橫梁至調整寬度,移動橫梁在調整后的固定橫梁和活動橫梁上滑動,連接頂模板與移動橫梁螺栓;連接邊模板油缸鉸接栓,安裝限位絲杠。
【主權項】
1.一種多種斷面隧道液壓襯砌臺車,其特征在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在兩根固定縱梁(5)上縱向各安裝5?8根固定立柱(3),橫向每兩根固定立柱(3)頂部連接固定橫梁(2)、在兩根固定立柱(3)之間安裝固定斜撐(I)與固定豎撐(4)并相互連接,固定立柱(3)上安裝加強筋板(10),加強筋板(10)上安裝固定拉桿(11)連接相鄰固定立柱(3),在每根固定立柱(3)外側各設置一根活動立柱(9),所有固定立柱(3)通過活動斜撐(6)、活動橫梁(8)分別連接活動立柱(9),所有活動立柱(3)通過兩根活動縱梁(7)縱向連接,前后兩端固定橫梁(2)上方固定頂升油缸(18)和水平油缸(19),頂升油缸(18)頂部與移動橫梁(15)栓接,下部放置在固定橫梁(2)上的槽道內;水平油缸(19)通過油缸拉桿(17)與頂升油缸(18)底部鉸接;移動縱梁(16)縱向與移動橫梁(15)栓接并安裝在頂升油缸(18)上方,移動橫梁(15)與移動縱梁(16)下部各安裝若干個限位絲杠(21);調節立柱(14)固定在移動橫梁(15)與移動縱梁(16)的上方,各調節立柱(14)之間用縱向拉桿(12)與橫向拉桿(13)栓接,調節立柱(14)頂部與頂模板(24)栓接;邊模油缸(22) —側與活動立柱(9)鉸接,另一側與縱向連接邊模板(26)的模板通梁(23)鉸接,邊模板(26)與頂模板(24)采用鉸接形成可收縮側模板;在兩側活動立柱(9)與模板通梁(23)之間各鉸連若干個限位絲杠(21),在固定縱梁(5)下面設置行走系統(25)并放置在軌道(27)上,在固定縱梁(5)前端設置液壓泵(20),在兩側分別安裝工作扶梯(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種斷面隧道液壓襯砌臺車,其特征在于:在兩根固定縱梁(5)上縱向各安裝6根固定立柱(3),在移動橫梁(15)與移動縱梁(16)下部各安裝3個限位絲杠(21);在兩側活動立柱(9)與模板通梁(23)之間各鉸連4個限位絲杠(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種斷面隧道液壓襯砌臺車,是在兩根固定縱梁上縱向安裝固定立柱,固定立柱頂部連接固定橫梁、固定立柱外側設置活動立柱,前后兩端固定橫梁上方固定頂升油缸與水平油缸,移動縱梁縱向與移動橫梁栓接,下部各安裝限位絲杠;調節立柱固定在移動橫梁與移動縱梁的上方并與頂模板栓接;邊模油缸一側與活動立柱鉸接,另一側與模板通梁鉸接,本實用新型斷面變化時臺車調整時間比目前加快3至4天,且能在襯砌過程中發揮臺車的整體結構效應,安全隱患大幅度降低,即保證正常通行條件,又能保證在隧道斷面變化時隨機改變臺車的寬度,可適用于在鐵路隧道岔區斷面較多,且斷面變化跨度較大、變換頻繁的環境下使用。
【IPC分類】E21D11-10
【公開號】CN204419200
【申請號】CN201420684159
【發明人】劉八一, 莊乾理, 任文輝, 李光軍, 柴穎鵬, 馬威, 宋小軍, 馮鈺
【申請人】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