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該小型摩托車型車輛(10)具備:將前叉(13)支承為能夠轉向的頭管(12);從該頭管向車身后下方延伸的中空的主管(20);與該主管的下部結合并從該主管的下部分別向車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對的底部框架(30L、30R);分別與該底部框架的后端部(31L、31R)結合并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橫管(60);以及前端部(71L、71R)分別與該橫管的左右端部(63L、63R)結合并向車身后上方延伸的一對左右后框架(70L、70R)。該底部框架和該后框架與該橫管結合,而且,該底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和該后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結合。
【專利說明】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的改良。
【背景技術】
[0002]在小型摩托車型車輛中,為了確保剛性,公知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上架設橫管(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3]專利文獻I公開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車身框架具備與底部框架的后端連結、支承后框架管的前端的橫管。
[0004]上述橫管沿車寬方向呈直線狀延伸,支承左側底部框架及后框架管,并且支承右側底部框架及后框架管。
[0005]近年來,為了提高燃料消耗率,期望減薄框架的壁厚,而使框架輕量化。但是,在僅是減薄框架的壁厚的情況下,可能產生框架強度降低、框架剛性降低、框架所產生的應力增加等。而且,如專利文獻I公開的那樣,在橫管上分別結合有底部框架和后框架管,因此,對底部框架和后框架管施加的負載集中于橫管。這樣,在橫管上集中有兩個構件的負載,因此,難以將橫管簡單地薄壁化。
[0006]因此,要求能夠降低負載集中于橫管的情況的技術。
[0007]在先技術文獻
[0008]專利文獻
[0009]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 - 279959公報
【發明內容】
[0010]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1]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能夠防止負載過度集中于橫管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
[0012]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3]如技術方案I所述那樣,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具備:頭管,其將駕駛員握持的車把及與該車把連結的前叉支承為能夠轉向;中空狀的主管,其從該頭管向車身后下方延伸;一對左右底部框架,其與該主管的下部結合并從所述主管的下部分別向車身后方延伸;橫管,其分別與這些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結合并沿車寬方向延伸;以及一對左右后框架,其前端部分別與該橫管的左右端部結合并向車身后上方延伸,所述底部框架和所述后框架與所述橫管結合,并且,所述底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后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結合。
[0014]如技術方案2所述的那樣,優選的是,橫管的端部整周與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的車寬方向外側面和內側面結合,且與后框架的前端部的車寬方向外側面和內側面結合。
[0015]如技術方案3所述的那樣,優選的是,底部框架具有與主管的下端結合的前端結合部、與后框架的一部分及橫管的端部外周結合的后端結合部和設于所述前端結合部與所述后端結合部之間的中間部,所述中間部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后端結合部的高度尺寸。
[0016]如技術方案4所述的那樣,優選的是,在左右的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的除結合有橫管之外的部位分別結合有對用于收納物品的收納部進行支承的收納部支承部件,該收納部支承部件配置為在車身俯視下與所述橫管重合。
[0017]如技術方案5所述的那樣,優選的是,主管在下端具備沿車寬方向擴散的擴管部,在該擴管部的左右側面焊接有底部框架的前端結合部。
[0018]如技術方案6所述的那樣,優選的是,從旋轉自如地安裝于前叉的下端的前輪的中心點到為了支承發動機而焊接于左側的后框架的前端部的左側的樞軸結合部的孔中心為止引出直線,并且從所述前輪的中心點到為了支承所述發動機而焊接于右側的后框架的前端部的右側的樞軸結合部的孔中心引出直線,從而所述左側的孔中心、所述前輪的中心點與所述右側的孔中心連結為V字狀,V字的兩直線與所述左右的底部框架的中間部分別平行。
[0019]發明效果
[0020]在技術方案I的發明中,底部框架和后框架除了與橫管結合之外,底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和后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也結合。對底部框架和后框架施加負載時,這些負載不僅由橫管承受,而且底部框架和后框架也相互承受,因此,能夠防止負載過度集中于橫管。
[0021]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橫管的端部整周與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的外側面和內側面結合,且與后框架的前端部的外側面和內側面結合。也就是說,底部框架和后框架覆蓋橫管的端部整周而與橫管結合。橫管由底部框架和后框架加強,因此能夠實現橫管的薄壁化。
[0022]在技術方案3的發明中,在底部框架中,中間部的高度尺寸小于后端結合部的高度尺寸。后端結合部與其他構件結合,因此需要提高剛性,增大高度尺寸而增大剛性。不需要提高剛性的中間部減小高度尺寸。假設使中間部與后端結合部為相同高度,則底部框架大型化而變重,但若如本發明這樣減小中間部的高度尺寸,則能謀求底部框架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0023]在技術方案4的發明中,在左右的底部框架的后端部分別結合有收納部支承部件,將收納部支承部件配置為車身俯視下與橫管重疊。由收納部引起的向下的負載由收納部支承部件支承,該收納部支承部件由底部框架的后端部及橫管支承。假設收納部支承部件由底部框架的中間部或后框架的中間部來支承,需要增加底部框架或后框架的剛性。
[0024]在本發明中,使收納部支承部件支承于提高了剛性的底部框架的后端部和由底部框架、后框架加強且剛性較高的橫管,因此,不需要將橫管、底部框架、后框架的任一者的剛性進一步升高,能夠抑制它們的重量增加。
[0025]在技術方案5的發明中,主管在下端具備沿車寬方向擴開的擴管部。擴管部的截面積比主管的頭管連結側的截面積大,因此,能夠降低在主管下端產生的應力。其結果是,能夠實現主管的薄壁化及輕量化。而且,由于使主管下端的截面積增加,因此不需要對主管和底部框架實施加強。因此,能夠提供不實施加強就能實現輕量化的框架構造。
[0026]在技術方案6的發明中,在車身俯視下,從前輪的中心點到左側的樞軸結合部的孔中心為止引出直線,并且從前輪的中心點到右側的樞軸結合部的孔中心為止引出直線,從而左側的孔中心與前輪的中心點和右側的孔中心連結為V字狀,V字的兩直線與左右的底部框架的中間部分別平行。[0027]由于V字的兩直線與左右的底部框架的中間部分別平行,因此,對V字的頂點(前輪中心點)施加橫向負載時,對一方的底部框架的中間部作用有拉伸力,對另一方的底部框架的中間部作用有壓縮力。力沿著底部框架的中間部的中心軸而作為軸向力施加于中間部,因此,底部框架不會較大彎曲,能夠抑制左右的底部框架的變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采用了本發明的框架構造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左側視圖。
[0029]圖2是該車輛的車身框架的立體圖。
[0030]圖3是將底部框架與該框架構造的主管分解出的分解立體圖。
[0031]圖4是該主管下部的主視圖。
[0032]圖5是沿圖4的5 — 5線的剖視圖。
[0033]圖6是表示該主管與該底部框架之間的焊接部的主視圖。
[0034]圖7是圖2的7向視圖。
[0035]圖8是沿圖7的8 — 8線的剖視圖。
[0036]圖9是該框架構造的橫管周圍的分解立體圖。
[0037]圖10是該橫管的臨時組裝圖。
[0038]圖11是圖2的11向視圖。
[0039]圖12是沿圖11的12 — 12線的剖視圖。
[0040]圖13是圖2的13向視圖。
[0041]圖14是沿圖11的14 - 14線的剖視圖。
[0042]圖15是表示該底部框架的中間部的平面形狀的概略圖。
[0043]附圖標記說明
[0044]10…小型摩托車型車輛、11...車身框架、12...頭管、13...前叉、15...前輪、16...車把、20…主管、21L、21R…左右側面、25…擴管部、30L、30R…底部框架、31L、31R…后端部、32L、32R…前端結合部、33L、33R…后端結合部、34L、34R…中間部、44…車寬中心、60…橫管、61L、61R…端部外周(端部外周面)、63L、63R…左右端部、70L、70R…后框架、71L、71R…
前端部、78L、78R…樞軸結合部、87、89----部分(上部)、88、91----部分(下部)、92、94...外側面、93、95…內側面、106…發動機、114…收納部、140…收納部支承部件、173、174…直線、H1、H2…高度尺寸、P3…中心點、P4、P5…孔中心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以下,基于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以下的說明中使用的前后、左右、上下表示以落座于乘客座位的乘客為基準的方向。
[0046]實施例
[0047]基于附圖來說明本發明所涉及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
[0048]如圖1所示,小型摩托車型車輛10具有:前叉13,其能夠轉向地被支承于車身框架11 (詳見后述)的頭管12 ;前輪15,其安裝于以旋轉自如的方式設于該前叉13下端的前車軸14 ;車把16,其與前叉13的上端連結、供駕駛員握持而操縱前輪15 ;底部框架30L,其前端與從頭管12向車身后下方延伸的主管20 (詳見后述)的下端結合而向后方延伸(L是表示左的標注。以下相同。詳見后述);后框架70L,其前端與結合在該底部框架30L的后端的橫管60 (詳見后述)結合而向后上方延伸(詳見后述);動力單元104,其利用樞軸102能夠擺動地固定于與該后框架70L的前端下部連結的發動機懸掛連桿101、兼作擺臂并且在后端具備后輪103 ;以及后緩沖器105L,其下端安裝于該動力單元104的后端,上端由后框架70L的后部支承并且吸收作用于后輪103的負載。
[0049]動力單元104包括與發動機懸掛連桿101能夠擺動地連結的發動機106和與該發動機106 —體化、向后輪103傳遞發動機106的動力且具備變速機構的變速器107。
[0050]在發動機106的缸蓋上連接具有空氣過濾器108及化油器109的進氣系統和具有排氣管111及消音器112的排氣系統。
[0051]在主管20的車身后方配置有燃料箱113,在該燃料箱113的后上方配置用于收納頭盔等物品的收納部114。該收納部114由底部框架30L的后端及后框架70L的后部支承。
[0052]車身框架11由車身罩115覆蓋。該車身罩115包括:覆蓋車身框架11的前方的前罩116 ;覆蓋該前罩116的后方的上部內罩117 ;與該上部內罩117相鄰設置而覆蓋燃料箱113的上方的下部內罩118 ;與該下部內罩118的后端相鄰設置而覆蓋后框架70L后部的側方的后罩119 ;與前罩116及后罩119的下方相鄰設置而覆蓋燃料箱113及發動機106的側方的中罩121 ;與前罩116及中罩121相鄰設置而覆蓋車身框架11下部的下方及側方的底罩122。
[0053]在下部內罩118的上部以能夠裝卸燃料箱113的供油帽的方式可開閉地設有供油用蓋123。而且,在中罩121的左側部能夠開閉地設有維修時使用的維修用蓋124。
[0054]以覆蓋收納部114的方式配置有供駕駛員和同乘者落座的座位125。在車身高度方向上比該座位125低的位置且在車把16與座位125之間配置有供駕駛員放置腳的踏板126。
[0055]而且,在踏板126的車身后方安裝有供同乘者放置腳的后座踏板127,以包圍座位125的后部的方式設有供同乘者把握的抓桿128。
[0056]基于圖2來詳細說明車身框架11的結構。
[0057]如圖2所示,車身框架11包括:頭管12 ;從該頭管12向車身后下方延伸、上端部由加強構件129加強的中空狀的主管20 ;各自的前端部22L、22R與該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L、21R(R是表不右的標注。以下相同)結合、從下端側面21L、21R分別向后方延伸的一對左右底部框架30L、30R ;與底部框架30L的后端部31L和底部框架30R的后端部31R結合、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橫管60 ;分別與底部框架30L、30R的后端部31L、31R結合且與橫管60結合、向后上方延伸的一對左右后框架70L、70R ;以及與后框架70L的后端和后框架70R的后端結合、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后部橫梁131。
[0058]底部框架30L具有:設于前端部22L、與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L結合的前端結合部32L ;設于后端部31L、與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及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L結合的后端結合部33L ;以及設于前端結合部32L與后端結合部33L之間的中間部34L。另外,底部框架30R具有:設于前端部22R、與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R結合的前端結合部32R ;設于后端部31R、與后框架70R的前端部71R及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R結合的后端結合部33R ;以及設于前端結合部32R與后端結合部33R之間的中間部34R。
[0059]而且,底部框架30L的后端部31L和底部框架30R的后端部31R的設置橫管60之外的部位結合有用于支承收納部(圖1中的附圖標記114)的前部(圖1中的附圖標記為132LU32R)的U字狀的收納部支承部件140。在該收納部支承部件140的上部左端及右端設有用于連結收納部的連結座141LU41R。
[0060]而且,在后框架70L、70R的前部內側面分別設有用于支承收納部的前后方向中間的收納部中間支柱151LU51R,在這些收納部中間支柱151LU51R的各上表面設有緩沖橡膠 152L、152R。
[0061]而且,在后框架70L的后部結合有用于支承收納部的后部(圖1中的附圖標記153L)的托架160L,在后框架70R的后部結合有用于支承收納部的后部(圖1中的附圖標記153R)的托架160R。在托架160L、160R的各上表面設有緩沖橡膠161L、161R。即,收納部被收納部支承部件140、收納部中間支柱151L、151R和托架160LU60R支承。
[0062]而且,在托架160LU60R上焊接有用于支承后緩沖器(圖1中的附圖標記105L、105R)的緩沖螺栓162LU62R,因此,托架160L、160R是兼具收納部后部的支承和后緩沖器的支承的結構。
[0063]在后框架70L的前后方向中間部和后框架70R的前后方向中間部結合有沿車寬方向延伸的中間橫梁171。
[0064]基于圖3來說明主管20的下端和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結合部32L、32R的嵌
合構造。
[0065]如圖3所示,在底部框架30L的前端結合部32L以與主管20的下端側面2IL嵌合的方式形成有嵌合凹部35L。另外,在底部框架30R的前端結合部32R以與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R嵌合的方式形成有嵌合凹部35R。以使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L、21R進入嵌合凹部35L、35R的方式將前端結合部32L、32R與下端側面21L、21R嵌合。
[0066]基于圖4來說明主管20的下端的構造。
[0067]如圖4所示,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結合部32L、32R嵌合于主管20的下端。主管20具備:位于與頭管(圖2中的附圖標記12)結合的一側、具有恒定的直徑Dl的直管部23 ;與該直管部23的下端連續設置、呈擴散狀向車身下方形成的擴散管部24 ;以在主視下具有寬度比直管部23的直徑Dl寬的寬度尺寸Wl的方式向車寬方向擴開的擴管部25 (詳見后述)。
[0068]而且,在擴管部25的前表面設有沿主管20的長度方向具有恒定的寬度尺寸W2的前部平坦面26 (詳見后述)。另外,在擴管部25的后表面也設置具有恒定的寬度尺寸W2的后部平坦面27 (詳見后述)。
[0069]基于圖5來說明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結合部32L、32R的構造。
[0070]如圖5所示,主管20在剖視下形成為長圓狀(詳見后述)。
[0071]另一方面,底部框架30L的前端結合部32L在俯視下具有以與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L嵌合的方式呈U字狀切削而成的上部U字部36L。另外,底部框架30R的前端結合部32R在俯視下具有以與主管20的下端側面21R嵌合的方式呈U字狀切削而成的上部U字部36R。
[0072]通過將上部U字部36L、36R嵌合于擴管部25,來減小底部框架30L的前部前端37L與底部框架30R的前部前端37R之間的間隔W3,并且減小底部框架30L的后部前端38L與底部框架30R的后部前端38R之間的間隔W4。[0073]而且,在圖4中,底部框架30L具備與前部前端37L的下端連續設置的下部U字部39L。而且,底部框架30R具備與前部前端37R的下端連續設置的下部U字部39R。
[0074]基于圖6來說明主管20的擴管部25與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結合部32L、32R的焊接部。
[0075]如圖6所示,在擴管部25的下端側面2IL與前端結合部32L的上部U字部36L及前部前端37L及下部U字部39L通過實施角焊而形成有前部焊接部41L。而且,在擴管部25的下端側面21R與前端結合部32R的上部U字部36R及前部前端37R及下部U字部39R通過實施角焊而形成有前部焊接部41R。S卩,前端結合部32L、32R焊接于擴管部25的下端側面 21L、21R。
[0076]基于圖7來說明前端結合部32L的左側視下的形狀。
[0077]如圖7所示,在車身側視下,前端結合部32L具有以上表面42L向上突出的方式鼓出且形成為山形的山形鼓出部43L。通過該山形膨出部43L來增加前部焊接部41L的焊接長度,且使前部焊接部41L的前后中心部54最靠頭管(圖2中的附圖標記12)側,前部焊接部41L的前端部55及后端部56比前后中心部54低。
[0078]基于圖8來說明設于主管20的擴管部25的前部平坦面26及后部平坦面27。
[0079]如圖8所示,擴管部25的前部平坦面26及后部平坦面27與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結合部32L、32R通過焊接部41R、41L進行結合。
[0080]下面,說明擴管部25的截面形狀。
[0081]以擴管部25的車寬中心線44為基準將前部平坦面26及后部平坦面27的寬度尺寸W2等分為兩部分時,能獲得寬度尺寸W5。而且,將擴管部25的前后方向中心線45與表示寬度尺寸W2的線46的交點為P1,以交點Pl為基準描畫半徑Rl的半圓時,成為擴管部25的下端側面21L、21R的半徑。也就是說,擴管部25是以點P2為中心由寬度尺寸W5和半徑Rl構成的長圓。需要說明的是,擴管部25優選形成為長圓狀,也可以形成為橢圓狀。
[0082]底部框架30L的前端部22L形成為覆蓋擴管部25的左右方向的側面21L,底部框架30R的前端部22R形成為覆蓋擴管部25的左右方向的側面21R。
[0083]基于圖9來說明底部框架30L、30R的后端結合部33L、33R及橫管60及后框架70L、70R的前端部71L、71R的構造。
[0084]如圖9所示,底部框架30L的后端結合部33L包括:設于下端且與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的下端構成坡口的下端坡口面47L ;與該坡口面47L的上方連續地形成為半圓狀、與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L嵌合的外側嵌合面48L及內側嵌合面49L ;分別與這些嵌合面48L、49L的后方連續設置、與前端部71L的長邊方向部位構成坡口的外側長邊坡口面51L及內側長邊坡口面52L ;與這些坡口面51L、52L的后方連續設置、與前端部71L的上端構成坡口的上端坡口面53L。
[0085]而且,底部框架30R的后端結合部33R包括:設于下端且與后框架70R的前端部71R的下端構成坡口的下端坡口面47R ;與該坡口面47R的上方連續地形成為半圓狀、與端部外周面6IR嵌合的外側嵌合面48R及內側嵌合面49R ;分別與這些嵌合面48R、49R的后方連續設置、與前端部71R的長邊方向部位構成坡口的外側長邊坡口面51R及內側長邊坡口面52R ;與這些坡口面51R、52R的后方連續設置、與前端部7IR的上端構成坡口的上端坡口面 53R。[0086]下面,說明橫管60的結構。
[0087]橫管60包括:配置于車寬中央且沿車寬方向延伸的中央部62 ;設于該中央部62的左端且具備外周面61L的端部63L ;設于中央部62的右端且具備外周面61R的端部63R。而且,在中央部62的左端部及右端部設有擋塊64L、64R。
[0088]下面,說明后框架70L、70R的前端部71L、71R的構造。
[0089]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包括:設于下端且與后端結合部33L的下端坡口面47L構成坡口的下端坡口面72L ;與該坡口面72L的上方連續地形成為半圓狀、與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L嵌合的外側嵌合面73L及內側嵌合面74L ;分別與這些嵌合面73L、74L的后方連續設置、與坡口面51L、52L構成坡口的外側長邊坡口面75L及內側長邊坡口面76L ;與這些坡口面75L、76L的后方連續設置、與上端坡口面53L構成坡口的上端坡口面77L。
[0090]而且,后框架70R的前端部71R包括:設于下端且與后端結合部33R的下端坡口面47R構成坡口的下端坡口面72R ;與該坡口面72R的上方連續地形成為半圓狀、與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R嵌合的外側嵌合面73R及內側嵌合面74R ;分別與這些嵌合面73R、74R的后方連續設置、與坡口面51R、52R構成坡口的外側長邊坡口面75R及內側長邊坡口面76R ;與這些坡口面75R、76R的后方連續設置、與上端坡口面53R構成坡口的上端坡口面77R。
[0091]而且,在后框架70L、70R的各自的前端部內側經由發動機懸掛連桿(圖1中的附圖標記101)焊接有用于支承動力單元(圖1中的附圖標記104)的前端的樞軸結合部78L、78R。
[0092]在樞軸結合部78L的前端設有與橫管60的中央部62卡合的卡合部79L,在樞軸結合部78L的前端側部設有供用于固定發動機懸掛連桿的螺栓插入的螺栓插入孔81L。而且,在樞軸結合部78R的前端設有與中央部62卡合的卡合部79R,在樞軸結合部78R的前端側部設有供用于固定發動機懸掛連桿的螺栓插入的螺栓插入孔81R。
[0093]下面,說明后端結合部33L、33R與橫管60、前端部71L、71R的嵌合構造。
[0094]使后端結合部33L的嵌合面48L、49L與前端部71L的嵌合面73L、74L嵌合于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L。而且,使后端結合部33R的嵌合面48R、49R與前端部71R的嵌合面73R、74R嵌合于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R。
[0095]基于圖10說明由底部框架30L的后端結合部33L和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構成的坡口及底部框架30L的高度尺寸。
[0096]如圖10所不,后端結合部33L的嵌合面48L與前端部71L的嵌合面73L嵌合于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L。
[0097]而且,在橫管60的上方設有以恒定的根部間隔形成的上部坡口 82,在橫管60的下方設有以恒定的根部間隔形成的下部坡口 83。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所示的坡口 82、83的車身側視下的位置只是一例,也可以改變為其他的位置。
[0098]下面,說明底部框架30L的高度尺寸。
[0099]在車身側視下,底部框架30L的中間部34L的高度尺寸Hl小于后端結合部33L的高度尺寸H2。
[0100]基于圖11說明底部框架30L、橫管60與后框架70L的焊接部。
[0101]如圖11所示,在橫管60的端部外周面61L與底部框架30L的后端結合部33L及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通過實施角焊而形成有外側周焊接部84。而且,通過對上部坡口82實施對焊而形成上部焊接部85。而且,通過對下部坡口 83實施對焊而形成下部焊接部86。
[0102]即,底部框架30L、橫管60與后框架70L的結合部除了通過焊接將底部框架30L與后框架70L結合于橫管60之外,還將底部框架30L的后端結合部33L的上部87及下部88與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IL的上部89及下部91結合起來。需要說明的是,在實施例中,使后端結合部33L的上部87及下部88與前端部71L的上部89及下部91結合,但也可以僅使后端結合部33L的上部87與前端部7IL的上部89結合或僅使后端結合部33L的下部88與前端部71L的下部91結合。
[0103]基于圖12來說明對橫管60、底部框架30L與后框架70L實施的周焊接部。
[0104]如圖12所示,橫管60的端部63L的整周通過焊接與底部框架30L的后端部31L的車寬方向外側面92和內側面93結合,且通過焊接與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的車寬方向外側面94和內側面95結合。形成于外側面92、94的是外側周焊接部84,形成于內側面93,95的是內側周焊接部96。
[0105]基于圖13來說明收納部支承部件140的平面上的配置、底部框架30L、30R與樞軸結合部78L、78R的結合構造。
[0106]如圖13所示,收納部支承部件140以在車身俯視下與橫管60重疊的方式配置。
[0107]樞軸結合部78L通過焊接部97L與底部框架30L的內側面結合,樞軸結合部78R通過焊接部97R與底部框架30R的內側面結合。
[0108]基于圖14來說明橫管60與樞軸結合部78L的結合構造。
[0109]如圖14所示,通過對樞軸結合部78L的下部與橫管60的中央部62實施角焊而形成焊接部98L。也就是說,樞軸結合部78L除了焊接于后框架70L的前端部(圖13中的附圖標記71L)內側之外,還焊接于橫管60的外周面61L。
[0110]基于圖15來說明底部框架30L、30R的中間部34L、34R的平面形狀。
[0111]如圖15所示,在車身俯視下,從前車軸(圖1中的附圖標記14)的中心線172與車寬中心線44正交的前輪中心點P3到樞軸結合部78L的孔81L的中心點P4引出直線173,并且從該前輪中心點P3到樞軸結合部78R的孔81R的中心點P5引出直線174。
[0112]將點P3、P4用直線173連結,將點P3、P5用直線174連結,從而樞軸結合部78L的孔81L的中心點P4、前輪中心點P3與樞軸結合部78R的孔81R的中心點P5連結為V字狀,V字的兩直線173、174與底部框架30L、30R的中間部34L、34R分別平行。
[0113]以下記載有以上所述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10的作用效果。
[0114]通過圖11所示的結構,除了底部框架30L和后框架70L與橫管60結合之外,底部框架30L的一部分87、88和后框架70L的一部分89、91也結合。對底部框架30L和后框架70L施加負載時,這些負載不僅由橫管60承受,而且底部框架30L與后框架70L也彼此承受,因此,能防止負載過度集中于橫管60。
[0115]通過圖12所示的結構,橫管60的端部63L的整周與底部框架30L的后端部31L的外側面92和內側面93結合,與后框架70L的前端部71L的外側面94和內側面95結合。也就是說,底部框架30L和后框架70L覆蓋橫管60的端部63L的整周而與橫管60結合。
[0116]橫管60被底部框架30L和后框架70L加強,因此,能夠使橫管60薄壁化。
[0117]通過圖10所示的結構,能夠使底部框架30L的中間部34L的高度尺寸Hl比后端結合部33L的高度尺寸H2小。
[0118]后端結合部33L與其他構件結合,因此需要提高剛性,增大高度尺寸H2而增大剛性。不需要提高剛性的中間部34L減小高度尺寸Hl。
[0119]假設使中間部34L與后端結合部33L為相同高度,則底部框架30L大型化而變重,但若像本發明這樣減小中間部34L的高度尺寸H1,則能謀求底部框架30L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0120]通過圖13所示的結構,在底部框架30L、30R的后端部31L、31R分別結合有收納部支承部件140,將收納部支承部件140配置為在車身俯視下與橫管60重疊。
[0121]由收納部引起的向下的負載由收納部支承部件140支承,該收納部支承部件140由底部框架30L、30R的后端部31L、31R及橫管60支承。假設收納部支承部件140由底部框架30L、30R的中間部或后框架70L、70R的中間部支承,則需要增加底部框架30L、30R或后框架70L、70R的剛性。
[0122]在本發明中,使收納部支承部件140支承于提高了剛性的底部框架30L、30R的后端部31L、31R和由底部框架30L、30R、后框架70L、70R加強而剛性較高的橫管60,因此,不需要將橫管60、底部框架30L、30R、后框架70L、70R中的任一者的剛性提高至該程度以上,能夠抑制它們的重量增加。
[0123]通過圖4所示的結構,主管20在下端具有沿車寬方向擴開的擴管部25。而且,通過圖8所示的結構,左右的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部22L、22R分別與擴管部25結合。
[0124]擴管部25的截面積比主管20的頭管連結側的截面積大,因此,能降低在主管20下端產生的應力。其結果是,能夠實現主管20的薄壁化及輕量化。而且,由于使主管20下端的截面積增加,因此,不需要對主管20和底部框架30L、30R實施加強。因此,能夠提供不實施加強而能夠實施輕量化的框架構造。
[0125]通過圖15所示的結構,在車身俯視下,從前輪15的中心點P3到左側的樞軸結合部78L的孔中心P4引出直線173,并且從前輪15的中心點P3到右側的樞軸結合部78R的孔中心P5引出直線174,從而將左側的孔中心P4、前輪的中心點P3與右側的孔中心P5連結為V字狀,V字的兩直線173、174與左右的底部框架30L、30R的中間部34L、34R分別平行。
[0126]由于V字的兩直線173、174與底部框架30L、30R的中間部34L、34R分別平行,因此,對V字的頂點(前輪中心點P3)施加橫向負載時,對一方的底部框架30L的中間部34L作用有拉伸力,對另一方的底部框架30R的中間部34R作用有壓縮力。力沿著底部框架30L的中間部34L的中心軸176作為軸向力施加于中間部34L,并且沿著底部框架30R的中間部34R的中心軸177作為軸向力施加于中間部34R,因此,底部框架30L、30R不會較大彎曲,能夠抑制左右的底部框架30L、30R的變形。
[0127]通過圖8所示的結構,底部框架30L的前端部22L形成為覆蓋擴管部25的左右方向的側面21L,底部框架30R的前端部22R形成為覆蓋擴管部25的左右方向的側面21R。
[0128]由于利用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部22L、22R來覆蓋擴管部25的左右方向的側面21L、21R,因此,在擴管部25的截面積中加入前端部22L、22R的截面積,能夠進一步提高擴管部25的剛性。
[0129]通過圖13所示的結構,橫管60分別與底部框架30L、30R的后端部31L、31R結合,一對后框架70L、70R的前端部71L、71R分別與橫管60的端部63L、63R結合。
[0130]由于在底部框架30L及后框架70L與底部框架30R及后框架70R之間設置了橫管60,因此框架整體的剛性提高。
[0131]如圖5所示,通過使切削為U字狀而成的U字部36L、36R與擴管部25嵌合,從而底部框架30L的前端37L、38L與底部框架30R的前端37R、38R之間的間隔W3、W4減小,而且,如圖7所示,利用鼓出并形成為山形的山形鼓出部43L來增加前部焊接部41L的焊接長度。
[0132]能夠將擴管部25大體上由底部框架30L、30R的前端22L、22R包圍,因此,擴管部25被底部框架30L、30R加強,擴管部25即使為薄壁,也能夠作出耐扭轉強的框架構造。
[0133]在圖2中,底部框架30R、30L及后框架70R、70L的壁厚通常為2.0?3.0mm,但通過應用實施例中所示的結合構造,能夠使壁厚為1.0?2.0mm。
[0134]工業實用性
[0135]本發明的框架構造適用于小型摩托車型車輛。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特征在于, 該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具備:頭管,其將駕駛員握持的車把及與該車把連結的前叉支承為能夠轉向;中空狀的主管,其從該頭管向車身后下方延伸;一對左右底部框架,其與該主管的下部結合并從所述主管的下部分別向車身后方延伸;橫管,其分別與這些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結合并沿車寬方向延伸;以及一對左右后框架,其前端部分別與該橫管的左右端部結合并向車身后上方延伸, 所述底部框架和所述后框架與所述橫管結合,并且,所述底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后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中, 所述橫管的端部整周與所述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的車寬方向外側面和內側面結合,且與所述后框架的前端部的車寬方向外側面和內側面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中, 所述底部框架具有與所述主管的下端結合的前端結合部、與所述后框架的一部分及所述橫管的端部外周結合的后端結合部以及設于所述前端結合部與所述后端結合部之間的中間部, 所述中間部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后端結合部的高度尺寸。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中, 在所述左右底部框架的后端部的除結合有所述橫管之外的部位分別結合有對用于收納物品的收納部進行支承的收納部支承部件, 所述收納部支承部件配置為與所述橫管重疊。
5.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中, 所述主管在下端具備沿車寬方向擴開的擴管部,在所述擴管部的左右側面焊接有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結合部。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型摩托車型車輛的框架構造,其中, 從旋轉自如地安裝于所述前叉的下端的前輪的中心點到為了支承發動機而焊接于所述左后框架的前端部的左側的樞軸結合部的孔中心為止引出直線,并且從所述前輪的中心點到為了支承所述發動機而焊接于所述右側的后框架的前端部的右側的樞軸結合部的孔中心為止引出直線,從而所述左側的孔中心、所述前輪的中心點與所述右側的孔中心連結為V字狀,V字的兩直線與所述左右的底部框架的中間部分別平行。
【文檔編號】B62K19/20GK103958336SQ201280058553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日
【發明者】竹中正彥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