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人力蹬騎的三輪車上裝用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
二背景技術:
人力三輪車是常用的載騎工具,目前社會上人力三輪的保有量、使用量較大。其傳動結構是主后軸安裝有鏈輪盤,后輪軸上裝有飛輪,鏈輪盤飛輪之間通過鏈條來傳遞動力。乘騎時,由人用腳蹬曲柄腳蹬作360度回轉(左右腳在腳蹬上用力),此結構的人力三輪車由于傳動結構上存在的問題,空車和輕負荷車在平整的路上行駛時速度顯得較慢,車上負荷重時蹬車費力,人特別辛苦,爬坡時更為困難,現有一種增速節力器,但因結構上有不盡人意之處,故未能有效推廣應用。因此,人力三輪車傳力結構的改進勢在必行。
三、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山地人力三輪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可很好的解決人力三輪車速度慢和爬坡困難的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該節力器是由箱體機架和傳動機構組成,箱體機架下部兩側的右軸承室及左軸承室內裝有傳動軸,兩室間的傳動軸上裝有傳動軸大、小兩鏈輪,上部兩側的右軸承室及左軸承室內裝有主動軸,兩室間的主動軸上裝有鏈輪盤,箱體機架兩側外的傳動軸上裝有左、右連桿軸承室及左、右連桿,左、右連桿上分別有左、右連接軸,并同左、右搖桿下端軸承室相連,軸承室內分別裝有左右曲柄連接軸,其軸上裝有同主動軸相連的左、右曲柄,左、右曲柄連接軸上分別裝有左、右搖桿,其上分別經左、右可調性連接軸裝在左、右腳蹬撬桿,兩撬桿端部上裝有腳蹬,本實新型結構新穎獨特,安裝使用方便,快速省力,特別適于爬坡,應用市場廣闊。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
由圖1、圖2給出,本實用新型是由箱體機架和傳動機構組成,箱體機架1下部兩側的右軸承室2及左軸承室37內裝有傳動軸5,兩室間的傳動軸5上裝有傳動小鏈輪32及大鏈輪34,上部兩側的右軸承室18及左軸承室21內裝有主動軸16,兩室間的主動軸16上裝有鏈輪盤24,箱體機架1兩側外的傳動軸5上裝有左連桿軸承室39及右連桿軸承室4,左連桿軸承室上裝有左連桿38,右連桿軸承室上裝有右連桿3,左、右連桿上分別有左連接軸42、右連接軸8,并經軸承室45上的連桿及軸承室11同左、右搖桿下端的左軸承室49、右軸承室15相連,左軸承室內裝有左曲柄連接軸46,右軸承室內裝有右曲柄連接軸12,左、右兩軸上分別裝有同主動軸16相連的左曲柄50、右曲柄17,左曲柄連接軸46、右曲柄連接軸12上分別裝有左搖桿55、右搖桿54,左搖桿上經左可調性連接軸59裝有左腳蹬撬桿52,其撬桿端部有腳蹬53,右搖桿上經右可調性連接軸58裝有右腳蹬撬桿27,其撬桿端部有腳蹬28。
為了保證使用效果和維護的方便,傳動軸5上的傳動鏈輪32由傳動軸套30、套鍵29、絲套33及軸套緊固螺釘31固裝在傳動軸5上,大鏈輪34經緊固螺釘35及傳動軸套30緊固定傳動軸5上;左、右側傳動室上有彈性擋圈36;傳動軸5兩端上的左軸承室39和右軸承室4分別由左側螺帽40、擋圈41和右側螺帽6、擋圈7固定;右側連接軸8由右側連接軸螺帽9及軸肩擋圈10固定在右側軸承室11內,左側連接軸42由左側連接軸螺帽43及軸肩擋圈44固定在左側軸承室45內;主動軸16上的鏈輪盤24經軸套25、軸套鍵26及緊固螺釘20固裝在主動軸16上;主動軸16的左側軸承室21由彈性擋圈22固定,右側的軸承室18由彈性擋圈23固定;右側曲柄17由銷釘19固定在主軸16上,左側曲柄50由銷釘51固定在主軸16上;右側曲柄連接軸12由螺帽13及軸肩擋圈14固定在右搖桿下端軸承室15上,左側曲柄連接軸46由螺帽47及軸肩擋圈48固定在左搖桿下端軸承室49上,右搖桿54下端有可調性連接孔56,右撬桿可調性連接軸58裝在其孔內,左搖桿55下端有可調性連接孔57,左撬桿可調性連接軸59裝在其孔內;右連桿3下端的軸承室4和左連桿38下端的軸承室39其外端各有一個可調節性連接孔60(撬桿也可倒個頭與此也孔連接使用);箱體機架1前后部上有外件連接孔61,以便于掛裝外接件;左搖桿55、右搖桿54、左右搖桿下端軸承室49、右搖桿下端軸承室15與軸承室外端所設左、右可調連接孔57、56為水平位,左、右兩搖桿上端軸承室中心線與左右兩搖桿下端軸承室中心垂直線呈112.5度。
本實用新型利用杠桿原理、撬桿與搖桿相連接,此搖桿作撬點,以曲柄作支點,上下撬壓傳遞動力。也可將撬桿倒過來(倒個頭)與連桿上的可調性連接孔60連接使用。
乘騎時,當右腳蹬撬桿27向下時左曲柄50向上,將左腳蹬撬桿52托起,左腳蹬撬桿52向下時,右曲柄17向上將右腳蹬撬桿27托起,這樣往復傳遞動力。社會上一般人力三輪車的鏈輪盤齒數為36個,后軸飛輪20個齒,本實用新型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比社會上一般人力三輪車多10個齒,此傳動比為主動軸16上的主動軸鏈輪盤齒數為46個,傳動軸5上的小鏈輪32輪盤齒數為20個齒,傳動軸5上的大鏈輪34輪盤齒數為46個,以后行走輪作驅動的人力三輪車后軸的飛輪為20個齒,經主動軸鏈輪盤24與傳動軸小鏈輪32的變速,傳動軸大鏈輪34與三輪車后行走驅動輪輪軸上的飛輪變速,經兩次變速比社會上的人力三輪車增速40-45%,社會上一般人力三輪車主軸曲柄的長度為150mm,而本實用新型左右腳蹬撬桿的長度為500mm,左右腳蹬撬桿上下往復活動的轉動極限以腳蹬撬桿水平上下22.5度,由上述情況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空車或輕負荷時,在平整中面行駛比一般人力三輪車的速度快40-45%,采用長撬桿式,加力比一般人力三輪車采用的(曲柄)加力相比,在同樣的載重負荷下,據測試可省力50%,并可爬10-15度坡地山地。有效改變了原有人力三輪車爬坡難的問題,其推廣應用必受歡迎,并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是由箱體機架和傳動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箱體機架(1)下部兩側的右軸承室(2)及左軸承室(37)內裝有傳動軸(5),兩室間的傳動軸(5)上裝有傳動小鏈輪(32)及大鏈輪(34),上部兩側的右軸承室(18)及左軸承室(21)內裝有主動軸(16),兩室間的主動軸(16)上裝有鏈輪盤(24),箱體機架(1)兩側外的傳動軸(5)上裝有左連桿軸承室(39)及右連桿軸承室(4),左連桿軸承室上裝有左連桿(38),右連桿軸承室上裝有右連桿(3),左、右連桿上分別有左連接軸(42)、右連接軸(8),并經軸承室(45)上的連桿及軸承室(11)同左、右搖桿下端的左軸承室(49)、右軸承室(15)相連,左軸承室內裝有左曲柄連接軸(46),右軸承室內裝有右曲柄連接軸(12),左、右兩軸上分別裝有同主動軸(16)相連的左曲柄(50)、右曲柄(17),左曲柄連接軸(46)、右曲柄連接軸(12)上分別裝有左搖桿(55)、右搖桿(54),左搖桿上經左可調性連接軸(59)裝有左腳蹬撬桿(52),其撬桿端部有腳蹬(53),右搖桿上經右可調性連接軸(58)裝有右腳蹬撬桿(27),其撬桿端部有腳蹬(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傳動軸(5)上的傳動鏈輪(32)由傳動軸套(30)、套鍵(29)、絲套(33)及軸套緊固螺釘(31)固裝在傳動軸(5)上,大鏈輪(34)經緊固螺釘(35)及傳動軸套(30)緊固定傳動軸(5)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主動軸(16)上的鏈輪盤(24)經軸套(25)、軸套鍵(26)及緊固螺釘(20)固裝在主動軸(16)上,主動軸(16)的左側軸承室(21)由彈性擋圈(22)固定,右側的軸承室(18)由彈性擋圈(23)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右搖桿(54)下端有可調性連接孔(56),右撬桿可調性連接軸(58)裝在其孔內,左搖桿(55)下端有可調性連接孔(57),左撬桿可調性連接軸(59)裝在其孔內;右連桿(3)下端的軸承室(4)和左連桿(38)下端的軸承室(39)其外端各有一個可調節性連接孔(6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箱體機架(1)前后部上有外件連接孔(6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主動軸(16)上的主動軸鏈輪盤齒數為(46)個,傳動軸(5)上的小鏈輪(32)輪盤齒數為(20)個齒,傳動軸(5)上的大鏈輪(34)輪盤齒數為(46)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人力三輪車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左搖桿(55)、右搖桿(54)、左右搖桿下端軸承室(49)、右搖桿下端軸承室(15)與軸承室外端所設左、右可調連接孔(57)、(56)為水平位,左、右兩搖桿上端軸承室中心線與左右兩搖桿下端軸承室中心垂直線呈112.5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山地人力三輪多功能增速節力器,可很好的解決人力三輪車速度慢和爬坡困難的問題,該節力器是箱體機架下部兩側的右軸承室及左軸承室內裝有傳動軸,兩室間的傳動軸上裝有傳動軸大、小兩鏈輪,上部兩側的右軸承室及左軸承室內裝有主動軸,兩室間的主動軸上裝有鏈輪盤,箱體機架兩側外的傳動軸上裝有左右連桿軸承室及左右連桿,左右連桿上分別有左右連接軸,并同左右搖桿下端軸承室相連,軸承室內分別裝有左右曲柄連接軸,其軸上裝有同主動軸相連的左右曲柄,左右曲柄連接軸上分別裝有左右搖桿,其上分別經左右可調性連接軸裝在左右腳蹬撬桿,兩撬桿端部上裝有腳蹬,其結構新穎獨特,使用方便,快速省力,特別適于爬坡。
文檔編號B62M1/24GK2789123SQ20052003068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8日
發明者張永祥 申請人:張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