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汽車等車輛的車室內乘客為保持乘車姿勢而使用的儲藏式 的扶手。
技術背景一直以來,在汽車等車室內,設有在汽車搖晃了時保持乘客的乘車姿勢的 扶手。該扶手通常設置在車室內的車頂邊梁附近,并且形成為把手形以容易用 手握住。近年來,平時代替固定式的扶手,還使用在不使用時把持部儲藏在儲藏部 內,并且根據需要由乘客從儲藏位置拉出而使用的取出式的扶手。在日本特開2005 -343374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結構的扶 手,即把持部件可以從儲藏了把持部件的狀態的儲藏位置到乘客拉出把持部件 并用手指握住的把持位置進行轉動運動。該專利文獻1記載的扶手具備具有在儲藏位置保持把持部件的功能和通 過將位于儲藏位置的把持部件進一步壓入而解除上述把持部件的保持的功能 的交變型的鎖定裝置;以及將把持部件向把持位置側加力的彈簧。根據專利文獻1記載的扶手,通過進行用手指壓入位于儲藏位置的把持部 件的操作來解除鎖定,利用彈簧加力的把持部件自動轉動至把持位置。而且, 乘客可以把持把持部件,對于車輛的搖晃能夠保持乘車姿勢。但是,在專利文獻l記載的扶手中,由于^字狀的把持部件通過轉動軸直 接安裝在車輛側,因此即使在把持部件儲藏在儲藏部的狀態下,乘客也可以看 見把持部件側部的全貌。因而,產生了把持部件儲藏時的外觀差的不良狀況。而且,就專利文獻1記載的把持部件而言,從把持部的兩端部向下方延伸 設置的兩個軸承部分別通過兩個轉動軸直接安裝在車輛側。因此,在將把持部 件儲藏在儲藏部時,需要使把持部件的把手部克服彈簧的作用力轉動至較高的 位置。而且,在使其轉動之后,為了使交變型的鎖定裝置工作,需要將位于較 高位置的把持部進一步向儲藏部壓入的操作。因此,乘客需要將手指延伸至扶 手安裝位置的上方,產生了難以操:作的不良狀況。另外,專利文獻1記載的扶手由于是使用了交變型的鎖定裝置的推壓開 式,因此在為拉出把持部件解除鎖定時和實際把持把持部件時必須改變手指的 位置,產生了難以使用的不良狀況。 發明內容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在不使用時可以將把持部件儲 藏在車輛內裝體的空間部的扶手中,提供儲藏了把持部件時的外觀良好且容易 進行取出操作及儲藏操作的扶手。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是一種在車輛的室內將乘客把持的把持部件從 儲藏位置到把持位置自由取出地構成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在車輛側且具備轉動軸的基體材料;以上述轉動軸為中心從儲藏位置到取出位置轉動 自如地被軸支撐的轉動臂;將上述轉動臂總是向儲藏方向加力的儲藏加力單 元;以及在將上述轉動臂轉動至取出位置時克服上述儲藏加力單元的加力而將 上述轉動臂保持在該耳又出位置上的保持部件,將上述把持部件轉動自如地連接 在上述轉動臂上,在上述把持部件上形成有通過該4巴持部件的轉動操作來解除 由上述保持部件進行的上述轉動臂的保持的解除卡爪。作為上述扶手的較好的方式,最好將上述保持部件通過擺動軸擺動自如地 軸支撐在上述轉動臂的一部分上,在上述基體材料上形成通過與形成于上述保 持部件的 一部分上的配合部配合而維持上述保持狀態的突出部,具備將上述配 合部向上述突出部加力以使上述保持部件的 一部分與上述突出部配合的配合 加力單元。而且,在上述扶手中,最好具備引導單元,在上述把持部件跟隨上述轉動 臂在上述儲藏位置與上述把持位置之間移動時,該引導單元在與該把持部件接 觸的同時引導該移動。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根據本發明,通過乘客進行用手指拉出位于儲藏位置的把持部件的操作, 從而使扶手的轉動臂轉動至取出位置。于是,轉動臂通過保持部件的作用而克 服儲藏加力單元的加力保持在取出位置上。而且,轉動自如地與轉動臂連接的
把持部件被保持在把持位置。在儲藏把持部件時,使乘客所把持的把持部件向上方轉動。通過該操作, 解除卡爪將由把持部件進行的轉動臂的保持狀態轉換為轉動狀態。于是,通過 儲藏加力單元的作用力,轉動臂自動轉動至儲藏位置。而且,與轉動臂連接的把持部件也跟隨轉動臂自動返回至儲藏位置。從而,把持部件的取出操作及儲 藏操作變得容易。在儲藏了把持部件的狀態下,成為把持部件的大部分被儲藏部隱藏的狀 態。從而,從乘客看來只看見把持部件的頂部,所以可以使儲藏時的外觀變得 良好。而且,由于把持部件相對于轉動臂向下方轉動,所以乘客能夠在較低的 位置把持把持部件,并且能夠將扶手的構造體構成為緊湊。另外,將保持部件擺動自如地軸支撐在轉動臂上,且通過使用配合加力單 元將保持部件的配合部向基體材料的突出部加力,從而在通過把持部件的拉出 操作使轉動臂轉動至取出位置時,可以使配合部與突出部自動配合,且將轉動 臂保持在取出位置上。從而,只進行將已儲藏的把持部件取出至規定的位置的 操作,就能夠將與轉動臂連接的把持部件保持在把持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儲藏把持部件時,通過進行使乘客所把持的把持部件向上方 轉動的操作,形成于把持部件上的解除卡爪解除由保持部件進行的轉動臂的保 持狀態并轉換為轉動狀態。于是,把持部件跟隨轉動臂返回至儲藏位置。另夕卜,通過具備在把持部件在儲藏位置與把持位置之間移動時,與把持部 件接觸的同時引導移動的引導單元,能夠減少把持部件移動時的滑動阻力,并 且能夠順利進行把持部件的取出及儲藏。
圖1是從客室側看到的可以在車輛內裝體的里側空間部儲藏把持部件的 扶手的外觀圖,是表示乘客使用手指要拉出儲藏在儲藏位置上的把持部件的狀 態的圖。圖2是表示將圖1所示的扶手的把持部件取出到把持位置的狀態的外觀圖。圖3是扶手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圖3所示的拉手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圖3所示的殼體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從內裝體里面的空間部側觀察扶手的構造的外觀立體圖。 圖7是表示把持部件位于儲藏位置的狀態的扶手的側面剖視圖。 圖8是表示把持部件位于把持位置的狀態的扶手的側面剖視圖。 圖9是表示從圖8所示的把持位置使把持部件以連接軸為中心向上方轉動并處于儲藏允許狀態的狀況的側面剖視圖。圖IO是表示拉手從圖9所示的取出位置向儲藏位置進行轉動動作的狀況的側面剖視圖。 圖中6 —邊梁,8—內裝體,10 —4夫手,20-基體材泮牛,21 —突出部,22-轉動 軸,24-靠背部,28-儲藏加力單元,30-轉動齒輪,32-緩沖齒輪,34 -緩 沖器,38-拉手,40-轉動臂,41-轉動底座,42-連接軸,43-配合部,44 -保持部件,45-配合加力單元,46-擺動軸,50-把持部件,52-解除卡爪, 60-殼體,62-內殼體,64-外殼體,66-滾筒殼體,68-引導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扶手的代表性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圖1是從客室側看到的可以在車輛內裝體8里側的空間部儲藏把持部件 50的扶手10的外觀圖,是表示乘客使用手指要拉出儲藏在儲藏位置上的把持 部件50的狀態的圖。而且,隱藏在內裝體8的里側的部分用虛線表示。圖2 是表示將圖1所示的扶手10的把持部件50從儲藏位置取出到把持位置的狀態 的外觀圖。另外,圖3是本發明的扶手IO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圖3所示的拉手38 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作為進行拉手38的出入的部分的殼體60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從內裝體8里面的空間部側觀察扶手10的構造的外觀立體圖。如圖1所示,扶手10固定在配置于車輛的外板與內裝體8之間的邊梁6 上。使把持部件50從儲藏位置移動至把持位置的扶手10的機構配置在該邊梁 6與內裝體8之間的空間部。通過采用該結構,乘客從室內側能看到的只是扶 手10的把持部件50頂部和殼體60。另外,如圖2所示,即使在把持部件位于把持位置的場合,乘客從室內側
能看到的也只是轉動臂40的一部分、把持部件50和殼體60。因而,容易將 扶手IO的外觀做得良好。接著,使用圖3對本發明的扶手10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扶手10具備固定在車輛的邊梁6上的基體材料20。在基體 材料20上安裝有轉動自如地軸支撐轉動臂40的轉動軸22、和將被轉動加力 的轉動臂40定位在儲藏位置的靠背部24。轉動軸22插通保持轉動臂40的轉動底座41 、與轉動底座41 一起進行轉 動運動的兩組轉動齒4侖30、以及通過與基體材料20側和轉動底座41側的雙 方配合而將轉動臂40總是向儲藏方向加力的儲藏加力單元28。而且,拉手38 的轉動臂40安裝在轉動底座41上,拉手38與轉動底座41 一起以轉動軸22 為中心,相對基體材料20從儲藏位置到取出位置轉動自如地被軸支撐。儲藏加力單元28可以使用例如圖3所示的螺旋彈簧。通過該儲藏加力單 元28的作用力,可以將拉手38總是向儲藏位置的方向轉動加力。另夕卜,在基體材料20上具備兩組提供按照轉動臂40的轉動速度的粘性阻 力的緩沖器34。在各緩沖器34的轉動軸上固定有緩沖齒輪32,并且構成為可 與以轉動軸22為中心進行轉動運動的轉動齒輪30嚙合。由此,能夠將通過儲 藏加力單元28的作用力向儲藏位置的方向轉動的拉手38的轉動速度保持較 慢,能夠使把持部件50的儲藏動作具有高級感。把持部件50通過從儲藏允許狀態(參照圖7、圖9及圖10)到把持位置 (參照圖8 )轉動自如地連接的連接軸42而連接在轉動臂40上。由此,拉手 38從儲藏位置到取出位置以轉動軸22為中心轉動,并且把持部件50相對于 轉動臂40從儲藏允許狀態到把持位置進行轉動運動。拉手38構成為從設在殼體60中央的開口部向車輛的客室內自由取出,殼 體60固定在基體材料20上。接著,使用圖4對拉手38的構造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拉手38的轉動 臂40與把持部件50通過兩根連接軸42轉動自如地連接。而且,在轉動臂40的一部分,安裝有擺動自如地軸支撐保持部件44的擺 動軸46。該保持部件44在連接把持部件50的兩個連接軸42的附近設置兩組。 在保持部件44上安裝有將形成于該保持部件44的一端的配合部43向外側(后
述的圖8所示的突出部21側)加力的配合加力單元45。配合加力單元45的 一端與保持部件44配合,另一端與轉動臂40配合。另外,如圖4所示,就把持部件50而言,在連接軸42的軸承部外周的頂 部形成有解除卡爪52,該解除卡爪52用于使向上述外側被加力的配合部43 克服配合加力單元45的作用力向內側轉動。對于保持部件44的動作、解除卡 爪52的動作和形成于基體材料20的突出部21的關系,用后面的圖8~圖10 的說明部分來詳細說明。接著,使用圖5對殼體60的構造進行說明。如圖5所示,存取拉手38 的殼體60具備配置在里側的內殼體62;以露出于室內側的方式配置的外殼 體64;以及保持滾筒狀的引導單元68的滾筒殼體66。引導單元68在把持部 件50跟隨轉動臂40的轉動動作而在儲藏位置與把持位置之間移動時,在與把 持部件5 0接觸的同時引導移動,起到減小滑動阻力的作用。以下,使用圖6概括說明組裝了扶手IO的狀態。圖6表示拉手38儲藏在 儲藏位置的狀態。如圖6所示,在基體材料20上固定有靠背部24,將通過儲 藏加力單元28的作用而被轉動加力的轉動臂41定位在儲藏位置。在基體材料20上安裝有兩組緩沖器34,固定在各緩沖器34的轉動軸上 的緩沖齒輪32與轉動齒輪30嚙合。由此,可以使安裝在轉動底座41上的轉 動臂40及把持部件50向儲藏位置緩慢返回。把持部件50通過兩根連接軸42相對轉動臂40轉動自如地連接。而且, 兩個保持部件44以擺動軸46為中心相對轉動臂40擺動自如地被軸支撐。配合加力單元45與保持部件44及轉動臂40配合,并將形成于保持部件 44上的配合部43向外側加力。配合部43是在通過拉出把持部件50使轉動臂 40轉動至取出位置時,與形成于基體材料20的突出部21配合的部分。接著,使用圖7~圖IO的側面剖視圖,說明把持部件50在儲藏位置與把 持位置之間移動的狀況。圖7~圖IO是圖6所示的X-X向視圖。圖7是表示把持部件50位于儲藏位置的狀態的扶手10的側面剖視圖,圖 8是表示把持部件位于把持位置的狀態的扶手10的側面剖視圖。而且,圖9 是表示從圖8所示的把持位置使把持部件50以連接軸42為中心向上方轉動并 使把持部件50轉動至儲藏允許狀態的狀況的側面剖視圖。而且,圖IO是表示
拉手38從圖9所示的取出位置向儲藏位置進行轉動動作的狀況的側面剖視圖。 另外,為了便于說明,省略了緩沖器34、緩沖齒輪32及轉動齒輪30的記載。在圖7所示的儲藏位置,利用儲藏加力單元28將轉動底座41、轉動臂40 及把持部件50向該圖7所示的繞順時針方向加力。而且,通過轉動臂41與靠 背部24抵接,轉動底座41、轉動臂40及把持部件50被保持在停止于儲藏位 置的狀態。因而,如圖7及圖1所示,成為轉動臂底座41、轉動臂40及保持 部件50儲藏在內裝體8的內側的狀態。如之前的圖l所示,就儲藏在儲藏位置的把持部件50而言,乘客能夠使 用手指并克服儲藏加力單元28的作用力而容易拉出該把持部件50。若乘客使 用手指拉出把持部件50,則轉動底座41及轉動臂40向圖7所示的繞逆時針 方向開始轉動。而且,相對于轉動臂40轉動自如地連接的把持部件50,相對 于轉動臂40繞順時針方向轉動而到達把持位置,成為圖2及圖8所示的狀態。使用圖8對將把持部件50取出到把持位置的狀態進行說明。若從圖7所示的狀態進行拉出把持部件50的操作,則轉動底座41及轉動 臂40轉動,如圖8所示轉動至取出位置。在轉動臂40的一部分,安裝有通過 擺動軸46擺動自如地被軸支撐的保持部件44,在保持部件44的一端,形成 有與基體材料20的突出部21配合的配合部43。該配合部43通過圖4及圖6所示的配合加力單元45,向突出部21凈皮力口 力。因而,如圖8所示轉動臂40轉動至取出位置,則配合部43—旦越過突出 部21之后,與突出部21配合。如果這樣,轉動臂40通過保持部件44的作用, 克服儲藏加力單元28的作用力保持在取出位置。而且,與轉動臂40轉動自如地連接的把持部件50,相對于轉動臂40繞 順時針方向轉動而到達圖2所示的把持位置,可以保持在乘客容易把持的位置 上。接著,使用圖9及圖10,對解除該配合部43與突出部21的配合,并儲 藏位于把持位置的把持部件50時的工序進行說明。在儲藏位于把持位置的把持部件50時,乘客進行將把持部件50從把持位 置提升到圖9所示的儲藏允許狀態的動作。于是,形成于把持部件50的解除 卡爪52與保持部件44抵接,向使配合部43離開突出部21的方向轉動保持部
件44。通過配合部43離開突出部21,轉動臂40的保持狀態被解除而再次轉換 到轉動狀態,通過儲藏加力單元28的加力使轉動臂40向儲藏位置轉動(參照 圖10)。圖10是表示位于儲藏允許狀態的把持部件50與轉動臂40 —起移動至儲 藏位置的途中的狀態的圖。如圖IO所示,轉動臂40通過儲藏加力單元28的 加力向儲藏位置轉動。此時,通過圖3及圖6所示的緩沖器34的作用,轉動 臂40在保持一定角速度的狀態下,轉動至圖7所示的儲藏位置。由此,可以 使把持部件50的儲藏動作具有高級感。而且,滾柱狀的引導單元68在與把持部件50接觸的同時轉動而引導把持 部件50的移動,所以能夠減少把持部件50移動時的滑動阻力,能夠順利進行 把持部件50的取出動作及儲藏動作。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表示了保持部件44通過擺動軸46軸支撐在轉動 臂40的一部分上,并通過與形成于基體材料20的突出部21配合而使轉動臂 40處于保持狀態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在基 體材料側配置保持部件,并且在轉動臂側形成與上述保持部件的一部分配合的 突出部也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而且,保持部件并不局限于擺動式,也可以使 用如柱塞之類的直線移動形的部件來轉換保持狀態和轉動狀態。本發明的扶手除了車輛室內用之外,還能應用于安裝在車輛的外部、門、 包等上的儲藏式的把手。
權利要求
1. 一種扶手,在車輛的室內將乘客把持的把持部件從儲藏位置到把持位置自由取出地構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在車輛側且具備轉動軸的基體材料;以上述轉動軸為中心從儲藏位置到取出位置轉動自如地被軸支撐的轉動臂;將上述轉動臂總是向儲藏方向加力的儲藏加力單元;以及,在將上述轉動臂轉動至取出位置時,克服上述儲藏加力單元的加力而將上述轉動臂保持在該取出位置上的保持部件,上述把持部件轉動自如地連接在上述轉動臂上,在上述把持部件上形成有通過該把持部件的轉動操作來解除由上述保持部件進行的上述轉動臂的保持的解除卡爪。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通過擺動軸擺動自如地軸支撐在上述轉動臂的一部分上, 在上述基體材料上形成有通過與形成于上述保持部件的一部分上的卡合部卡合而維持上述保持狀態的突出部,具備將上述配合部向上述突出部加力的配合加力單元。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具備引導單元,在上述把持部件跟隨上述轉動臂在上述儲藏位置與上述把 持位置之間移動時,該引導單元在與該把持部件接觸的同時引導該移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在不使用時可將把持部件儲藏在車輛內裝體的空間部的扶手中,提供儲藏了把持部件時的外觀良好且容易進行把持部件的取出操作及儲藏操作的扶手。是將車輛的乘客把持的把持部件從儲藏位置到把持位置自由取出地構成的扶手,具有固定在車輛側且具備轉動軸的基體材料;以轉動軸為中心從儲藏位置到取出位置轉動自如地被軸支撐的轉動臂;將轉動臂總是向儲藏方向加力的儲藏加力單元;以及在將轉動臂轉動至取出位置時克服儲藏加力單元的加力而將轉動臂保持在取出位置的保持部件,在轉動自如地連接在轉動臂上的把持部件上形成有解除卡爪,該解除卡爪解除由上述保持部件保持在取出位置的轉動臂的保持。
文檔編號B60N3/02GK101396981SQ20081016151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5日
發明者中村達彥, 日高信幸, 神尾建一 申請人: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