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82694閱讀:82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底盤系統中的懸架系統,尤其涉及ー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
背景技術
懸架系統是汽車底盤的重要結構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身之間的一切力和カ矩,比如垂直、制動カ和驅動カ等,并且緩和由不平路面傳給車身的沖擊載荷、衰減由此引起的振動、保證乘員的舒適性、減小貨物和車輛本身的動載荷等。目前國內乘用車的后懸架多為半獨立懸架、單縱臂式獨立懸架、四連桿后懸架等,當汽車轉向時,四連桿后懸架外側車輪的外傾角發生變化,外傾角變化會引起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的改變,增大輪胎的磨損,抓地性和循跡性變差;汽車轉向時,外側車輪的前束角有減小的趨勢,雖然可以提高汽車的轉向不足特性,但過分轉向不足也會使汽車偏離理想行駛線路較多,該懸架的性能不能滿足現代人們對乘用車的操控性和舒適性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客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包括后車輪支柱、副車架和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縱向擺臂和下承載臂,其中所述上控制臂、所述下控制臂和所述下承載臂分別通過橡膠襯套連接于所述后車輪支柱與所述副車架之間,所述縱向擺臂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所述后車輪支柱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相連接,所述上控制臂和所述下控制臂在汽車橫向平面內相互平行,所述縱向擺臂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所述下承載臂上還垂直設置有彈簧和減震器,所述減震器位于所述彈簧的外側,所述減震器和所述彈簧分別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連接。優選地,所述上控制臂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的長度比介于1/2-4/7之間。優選地,所述下承載臂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的長度比介于1/2-4/7之間。優選地,所述縱向擺臂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為12°。優選地,在整車橫向上,所述下控制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最小,所述下承載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最大,所述上控制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介于所述下控制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與所述下承載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之間。優選地,所述下承載臂與所述下控制臂不在同一平面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可以保證車輛良好的直線行駛性能并最大程度減輕載荷的影響。其首先能實現雙叉臂懸掛的所有性能,然后在雙叉臂的基礎上通過連桿連接軸的約束作用使得輪胎在上下運動時前束角也能相應改變,這就意味著彎道適應性更好;將其用在后懸掛上,能在轉向側傾的作用下改變后輪的前束角,這就意味著后輪可以一定程度的隨前輪一同轉向,達到舒適操控兩不誤的目的。該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是用液壓減震器取代了五連桿系統的ー根控制臂,使五連桿變成了四連桿,再通過運動學原理將牽引力、制動カ和轉向カ分離,賦予了車輛同樣精確的轉向控制能力,其提高了操控性能和舒適性能,滿足了現代人們的要求需要。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懸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懸架的結構分解圖。附圖標記對照表I一后車輪支柱;2—彈簧;3—減震器;4一上控制臂;5—下控制臂;6—下承載臂;7—縱向擺臂;8—副車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包括后車輪支柱1、副車架8和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包括上控制臂4、下控制臂5、縱向擺臂7和下承載臂6,其中上控制臂4、下控制臂5和下承載臂6分別通過橡膠襯套連接于后車輪支柱I與副車架8之間,縱向擺臂7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后車輪支柱I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圖中未示出)相連接,其中上控制臂4和下控制臂5在汽車橫向平面內相互平行,縱向擺臂7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下承載臂6上還垂直設置有彈簧2和減震器3,減震器3位于彈簧2的外側,該減震器3和彈簧2分別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圖中未示出)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通過導向機構對車輪進行導向,其包括上控制臂4、下控制臂5、縱向擺臂7和下承載臂6,該上控制臂4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到后車輪支柱1,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到副車架8,該上控制臂4繞副車架(8)運動的擺動軸與車輛坐標系X方向平行,即上控制臂4在汽車橫向平面內。下控制臂5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到后車架支柱1,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副車架8,下控制臂5繞副車架8運動的擺動軸與車輛坐標系X方向平行,即下控制臂5在汽車橫向平面內,且沿SAE車輛坐標系X方向看,上控制臂4和下控制臂5的縱向位置相同,在汽車橫向平面互相平行。縱向擺臂7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到后車輪支柱1,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直接連接車身,縱向擺臂7繞副車架8運動的擺動軸與車輛坐標系X方向存在夾角,即縱向擺臂7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下承載臂6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到后車輪支柱1,期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連接至副車架8,其繞副車架8運動的擺動軸與車輛坐標系X方向存在夾角,即下承載臂6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也存在夾角。該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是用液壓減震器取代了五連桿系統的ー根控制臂,使五連桿變成了四連桿,再通過運動學原理將牽引力、制動カ和轉向カ分離,賦予了車輛同樣精確的轉向控制能力,其提高了操控性能和舒適性能,滿足了現代人們的要求需要。較佳地,上控制臂4與下控制臂5之間的長度比介于1/2-4/7之間。沿SAE車輛坐標系X方向看,上控制臂4和下控制臂5的縱向位置相同,其在汽車橫向平面互相平行,上控制臂4和下控制臂5在橫向平面長度不等,其長度比值在1/2 — 4/7范圍內,汽車轉向時的后外側車輪外傾角基本不變,改善了輪胎抓地性和循跡性,保持了汽車轉向性能。根據不同路面條件,選擇合適的上控制臂4和下控制臂5長度比值范圍,可以使轉向時四連桿后獨立懸架外側車輪外傾角變化不大。較佳地,下承載臂6與下控制臂5之間的長度比介于1/2-4/7之間。縱向擺臂7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為12°。下承載臂6與下控制臂5不在同一平面內。縱向擺臂7與SAE車輛坐標系X方向存在一定夾角,該夾角大小為12°,即縱向擺臂7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為12°。下承載臂6和下控制臂5長度不等,其長度比值在1/2 — 4/7范圍內。并且下承載臂6與下控制臂5不在同一平面內。下承載臂6與后車輪支柱I連接點位置比下控制臂5與副車架8連接點位置靠前80-100mm。通過這樣的布局,汽車轉向時的后外側車輪前束變化較小,不會使汽車偏離理想行駛線路過多,保持了汽車轉向性能。根據不同路面條件,選擇合適的下控制臂5和下承載臂6長度比值范圍,下承載臂6相對下控制臂5與副車架8、后車輪支柱I的連接位置,可以使轉向時四連桿后獨立懸架外側車輪前束角變化不大。較佳地,在整車橫向上,下控制臂5的橡膠襯套的剛度最小,下承載臂6的橡膠襯套的剛度最大,上控制臂4的橡膠襯套的剛度介于下控制臂5的橡膠襯套的剛度與下承載臂6的橡膠襯套的剛度之間。從整車橫向來看,下控制臂5上的襯套剛度最小,下承載臂6上的襯套剛度最大,上控制臂4上的襯套剛度介于兩者之間。縱向擺臂7上的橫向和縱向剛度相較其它導向臂較小,其有利于降低傳遞到車身的振動沖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通過確定合適的導向桿長度和相對位置,使外側車輪的外傾角和前束角變化不大,進而保持了汽車轉向性能。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較佳的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若干其它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包括后車輪支柱、副車架和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縱向擺臂和下承載臂,其中所述上控制臂、所述下控制臂和所述下承載臂分別通過橡膠襯套連接于所述后車輪支柱與所述副車架之間,所述縱向擺臂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所述后車輪支柱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相連接,所述上控制臂和所述下控制臂在汽車橫向平面內相互平行,所述縱向擺臂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所述下承載臂上還垂直設置有彈簧和減震器,所述減震器位于所述彈簧的外側,所述減震器和所述彈簧分別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臂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的長度比介于1/2-4/7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載臂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的長度比介于1/2-4/7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擺臂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為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特征在于,在整車橫向上,所述下控制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最小,所述下承載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最大,所述上控制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介于所述下控制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與所述下承載臂的橡膠襯套的剛度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載臂與所述下控制臂不在同一平面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汽車四連桿獨立后懸架,其包括后車輪支柱、副車架和導向機構,導向機構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縱向擺臂和下承載臂,其中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和下承載臂分別通過橡膠襯套連接于后車輪支柱與副車架之間,縱向擺臂的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后車輪支柱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相連接,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在汽車橫向平面內相互平行,縱向擺臂與汽車橫向平面之間存在夾角,下承載臂上還垂直設置有彈簧和減震器,減震器位于彈簧的外側,減震器和彈簧分別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連接。其通過確定合適的導向桿長度和相對位置,使外側車輪的外傾角和前束角變化不大,進而保持了汽車轉向性能。
文檔編號B60G15/02GK202879176SQ20122058768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唐曉峰, 李欣冉, 蔡章林, 何波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