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四連桿獨立懸架的連接支承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中的乘用車尤其是中高級轎車的后橋多采用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后轉向 節是這種型式懸架結構中最關鍵的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連接多連桿獨立懸架各擺臂、輪 轂軸承和制動卡鉗。目前采用這種懸架型式的汽車后轉向節多采用鑄造結構,材料一般采 用球墨鑄鐵,這種結構復雜,定位要求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以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它包括鑄鍛機加工成型的 鋁合金的轉向節主體,轉向節主體上開設有后輪轂軸承定位基準孔、前上擺臂的連接孔、縱 擺臂的連接孔、前下擺臂的連接孔、后擺臂的連接孔和后減震器的連接孔;前上擺臂的連接 孔,前下擺臂的連接孔和后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三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后減震器的 連接孔與縱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兩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所述縱擺臂的連接孔有兩個。所述各孔分別設置在各自的支撐臺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生產;輕量化,材料選用鋁合金,比相同結構的沖焊件 和鑄鐵件重量至少降低二分之一;生產過程中能耗小,環境污染更小;加工方便。
圖1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結構示意圖。圖2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連接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鑄鍛機加工成型的鋁合金的轉向節主體1上依據四連桿在車輛上的 位置,設有后輪轂軸承定位基準孔2,后輪轂軸承定位基準孔2的端面3為該轉向節的定為 基準面。轉向節主體1上還設有前上擺臂的連接孔4、前下擺臂的連接孔6、后擺臂的連接 孔7 ;前上擺臂的連接孔,前下擺臂的連接孔和后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三孔的軸線平 行或交叉;這里的朝向相同并不完全等同于三孔的軸線平行,三孔的軸線也可以交叉,彼此 之間存在不超過20°的夾角。轉向節主體1上還設有后減震器的連接孔8與縱擺臂的連接 孔5,后減震器的連接孔8與縱擺臂的連接孔5的朝向相同,兩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朝向 相同和上述的描述相同,這里的朝向相同并不完全等同于兩孔的軸線平行,兩孔的軸線也 可以交叉,兩孔的軸線之間存在不超過20°的夾角。縱擺臂的連接孔5有兩個。
3[0011] 如圖1、2所示,轉向節主體1上相應設有各自的的支撐臺上,即連接定位面;分別 是前上擺臂的連接孔4的支撐臺4. 1的連接定位面4. 2、前下擺臂的連接孔6的支撐臺6. 1 的連接定位面6. 2、后擺臂的連接孔7的支撐臺7. 1的連接定位面7. 2 ;后減震器的連接孔 8的支撐臺8. 1的連接定位面8. 2、,與縱擺臂的連接孔5的支撐臺5. 1的連接定位面5. 2。 圖2中,9-前上擺臂、10-縱擺臂、11-前下擺臂、12-后下擺臂、13-后減震器、14-后輪轂軸 承單元。
權利要求1.一種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它包括鑄鍛機加工成型的鋁合金的轉向節主體,其 特征在于轉向節主體上開設有后輪轂軸承定位基準孔、前上擺臂的連接孔、縱擺臂的連接 孔、前下擺臂的連接孔、后擺臂的連接孔和后減震器的連接孔;前上擺臂的連接孔,前下擺 臂的連接孔和后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三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后減震器的連接孔與 縱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兩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其特征在于縱擺臂的連接孔有兩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其特征在于各孔分別設置在各自的支 撐臺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四連桿獨立懸架后轉向節,它包括鑄鍛機加工成型的鋁合金的轉向節主體,轉向節主體上開設有后輪轂軸承定位基準孔、前上擺臂的連接孔、縱擺臂的連接孔、前下擺臂的連接孔、后擺臂的連接孔和后減震器的連接孔;前上擺臂的連接孔,前下擺臂的連接孔和后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三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后減震器的連接孔與縱擺臂的連接孔的朝向相同,兩孔的軸線平行或交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生產;輕量化,材料選用鋁合金,比相同結構的沖焊件和鑄鐵件重量至少降低二分之一;生產過程中能耗小,環境污染更小;加工方便。
文檔編號B60G7/00GK201863886SQ201020622038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3日
發明者朱永勝, 楊彥鼎, 王坤, 鐘朋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