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主軸與刀盤的聯接結構,特別涉及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刀盤的聯接結構。
背景技術:
捷克進口的HC200型鏜銑床主軸如圖廣圖3所示。從圖廣圖3中可以看出,該鏜銑床的主軸I軸端有一個錐孔2和四個M20的第一螺紋孔3,錐孔2和第一螺紋孔3均用于安裝刀具。如果要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比如國家標準為GB534215,規格為Φ315 OSOOmm的端面銑刀8(見圖Γ圖6)安裝于主軸I軸端,理論上存在兩種安裝方式。第一種是利用主軸I軸端的錐孔2以及一個帶錐柄的端面銑刀刀柄,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 刀8安裝于主軸I軸端。即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8安裝在端面銑刀刀柄上,然后將錐柄插入主軸I的錐孔2中,最后用螺栓從主軸I后端吊緊固定。但這種聯接結構存在的不足是1.傳遞扭矩小,僅適用直徑小于Φ315πιπι的國產小直徑端面銑刀,當安裝大直徑端面銑刀時由于需要傳遞的扭矩不夠,不僅無法正常工作而且還容易損壞;2.帶錐柄的端面銑刀刀柄結構復雜,成本高,使用不經濟。第二種是利用主軸I軸端的四個Μ20的第一螺紋孔
3,將國產大直徑端面統刀8安裝于主軸I軸端。由于主軸I軸端為均布于直徑Φ 162mm上的四個M20第一螺紋孔3,而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8 (國家標準GB534215)為均布于直徑Φ177. 8mm上的四個第一通孔10,安裝孔中心距不同,不能直接通過螺栓實現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與進口鏜銑床主軸的聯接。為此,本實用新型從實際應用出發設計了一種剛性聯接結構,以解決主軸I與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結構,旨在解決因主軸與端面銑刀之間的聯接孔中心距不匹配而導致的聯接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結構,所述主軸端面上具有第一鍵槽和四個用于安裝刀具的第一螺紋孔,四個第一螺紋孔以端面中心為圓點在圓周方向均布,四個第一螺紋孔在圓周徑向的中心距為第一中心距;所述端面銑刀上設有第二鍵槽和四個用于安裝的第一通孔,四個第一通孔以刀盤中心為圓點在圓周方向均布,四個第一通孔在刀盤圓周徑向的中心距為第二中心距,第二中心距與第一中心距的距離大小不同,其創新在于在主軸與端面銑刀之間設置一過渡聯接體,該過渡聯接體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上對應端面銑刀的第二鍵槽設有第三鍵槽,第一端面上對應端面銑刀的四個第一通孔大小和位置設有四個第二螺紋孔;第二端面上對應主軸端面上的第一鍵槽設有第四鍵槽,第二端面上對應主軸端面上的四個第一螺紋孔大小和位置設有四個第二通孔;所述過渡聯接體第二端面上的第四鍵槽與主軸端面上的第一鍵槽之間通過第一鍵塊連接,第二端面上的四個第二通孔與主軸端面上的四個第一螺紋孔之間通過四個第一螺栓連接;所述過渡聯接體第一端面上的第三鍵槽與端面銑刀上的第二鍵槽之間通過第二鍵塊連接,第一端面上的四個第二螺紋孔與端面銑刀上的四個第一通孔之間通過四個第二螺栓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效果是設計一個過渡聯接體,該過渡聯接體的一端與進口鏜銑床主軸聯接,另一端與國產標準的大直徑端面銑刀聯接,從而實現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剛性可靠聯接。本方案的特點是第一,結構簡單、成本低、易于實現;第二,聯接方式安全可靠,傳遞扭 矩大,能夠滿足大直徑端面銑刀的工作要求。
附圖I為捷克進口的HC200型鏜銑床主軸立體圖;附圖2為捷克進口的HC200型鏜銑床主軸端面視圖;附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附圖4為國標GB5342 85,Φ315 Φ800大直徑端面銑刀立體圖;附圖5為國標GB5342 85,Φ315 Φ800大直徑端面銑刀主視圖;附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過渡聯接體立體圖;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過渡聯接體主視圖;附圖9為圖8的C-C剖視圖;附圖10為圖8的D-D剖視圖;附圖11為本實用新型聯接結構立體圖;附圖12為本實用新型聯接結構主視圖;附圖13為圖12的E-E剖視圖。以上附圖中1.主軸;2.錐孔;3.第一螺紋孔;4.第一鍵槽;5.第一鍵塊;6.第一螺栓;7.第一中心距;8.端面銑刀;9.第二鍵槽;10.第一通孔;11.第二中心距;12.過渡聯接體;13.第一端面;14.第二端面;15.第三鍵槽;16.第二螺紋孔;17.第四鍵槽;18.第二通孔;19.第二鍵塊;20.第二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種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結構如圖廣圖3所示,捷克進口的HC200型鏜銑床主軸I端面上具有第一鍵槽4和四個用于安裝刀具的第一螺紋孔3,四個第一螺紋孔3以端面中心為圓點在圓周方向均布,四個第一螺紋孔3在圓周徑向的中心距為第一中心距7,第一中心距7為Φ 162mm。如圖4 圖6所示,國家標準為GB5342 85,規格為Φ 315 Φ 800mm的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8上設有第二鍵槽9和四個用于安裝的第一通孔10,四個第一通孔10以刀盤中心為圓點在圓周方向均布,四個第一通孔10在刀盤圓周徑向的中心距為第二中心距11,第二中心距 11 為 Φ177. 8mm。由于第二中心距11與第一中心距7的距離大小不同,不能直接通過螺栓實現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與進口鏜銑床主軸的聯接。為了解決主軸I與端面銑刀8之間因聯接孔中心距不匹配而導致的聯接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措施是在主軸I與端面銑刀8之間設置一過渡聯接體12,如圖r圖10所示,該過渡聯接體12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其中,第一端面13上對應端面銑刀8的第二鍵槽9大小和位置設有第三鍵槽15,第一端面13上對應端面銑刀8的四個第一通孔10大小和位置設有四個第二螺紋孔16。第二端面14上對應主軸I端面上的第一鍵槽4大小和位置設有第四鍵槽17,第二端面14上對應主軸I端面上的四個第一螺紋孔3大小和位置設有四個第二通孔18。如圖11 圖13所示,所述過渡聯接體12第二端面14上的第四鍵槽17與主軸I端面上的第一鍵槽4之間通過第一鍵塊5連接。第二端面14上的四個第二通孔18與主軸I端面上的四個第一螺紋孔3之間通過四個第一螺栓6連接。所述過渡聯接體12第一端面13上的第三鍵槽15與端面銑刀8上的第二鍵槽9之間通過第二鍵塊19連接。第一端面13上的四個第二螺紋孔16與端面銑刀8上的四個第一通孔10之間通過四個第二螺栓20連接。過渡聯接體12采用常規材料與一般熱處理,通過車削、平面磨削、鉆削就能完成,因此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易于實現的特點。該結構的動力傳遞通過鍵塊來完成,軸向通 過螺栓進行緊固,并輔以彈簧墊圈進行防松,因此具有安全可靠,傳遞扭矩大的特點。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結構,所述主軸(I)端面上具有第一鍵槽(4)和四個用于安裝刀具的第一螺紋孔(3),四個第一螺紋孔(3)以端面中心為圓點在圓周方向均布,四個第一螺紋孔(3)在圓周徑向的中心距為第一中心距(7);所述端面銑刀(8)上設有第二鍵槽(9)和四個用于安裝的第一通孔(10),四個第一通孔(10)以刀盤中心為圓點在圓周方向均布,四個第一通孔(10)在刀盤圓周徑向的中心距為第二中心距(11 ),第二中心距(11)與第一中心距(7)的距離大小不同,其特征在于在主軸(I)與端面銑刀(8)之間設置一過渡聯接體(12),該過渡聯接體(12)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其中,第一端面(13)上對應端面銑刀(8)的第二鍵槽(9)設有第三鍵槽(15),第一端面(13)上對應端面銑刀(8)的四個第一通孔(10)大小和位置設有四個第二螺紋孔(16);第二端面(14)上對應主軸(I)端面上的第一鍵槽(4)設有第四鍵槽(17),第二端面(14)上對應主軸(I)端面上的四個第一螺紋孔(3)大小和位置設有四個第二通孔(18);所述過渡聯接體(12)第二端面(14)上的第四鍵槽(17)與主軸(I)端面上的第一鍵槽(4)之間通過第一鍵塊(5)連接,第二端面(14)上的四個第二通孔(18)與主軸(I)端面上的四個第一螺紋孔(3)之間四個通過第一螺栓(6)連接;所述過渡聯接體(12)第一端面(13)上的第三鍵槽(15)與端面銑刀(8)上的第二鍵槽(9)之間通過第二鍵塊(19)連接,第一端面(13)上的四個第二螺紋孔(16)與端面銑刀(8)上的四個第一通孔(10)之間通過四個第二螺栓(20)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進口鏜銑床主軸與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在主軸與端面銑刀之間設置一過渡聯接體,該過渡聯接體上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與主軸端面通過第一鍵塊以及四個第一螺栓連接,第一端面與端面銑刀通過第二鍵塊以及四個第二螺栓連接。本方案利用進口鏜銑床主軸和國產大直徑端面銑刀上所設的鍵槽以及螺紋結構,通過一過渡聯接體實現主軸與端面銑刀的剛性聯接,其特點是第一,結構簡單、成本低、易于實現;第二,聯接方式安全可靠,傳遞扭矩大,能夠滿足大直徑端面銑刀的工作要求。
文檔編號B23C5/26GK202539663SQ20122017397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明者丁筱軒, 姜波, 孟繼躍, 岳金水, 金時榮 申請人:寶鋼蘇冶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