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施加推力,將瓣膜支架6開口端63的端部伸出第二壓縮區42的出口端,以便于將瓣膜支架6裝載到輸送系統7中。由于形成兩個接觸點,瓣膜支架6與引導錐4之間的摩擦力增加,形成較穩定的組合狀態,便于調整壓縮過程中瓣膜支架6姿態的偏差,以更加精確的姿態載入輸送系統7中。特別對于瓣膜支架6而言,引導錐4對瓣膜支架6兩個接觸點之間的作用力軸向分力可以相互抵消。在裝載過程中,引導錐4和瓣膜支架6形成兩個接觸點后,瓣膜支架6可以較長時間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保持收壓縮的狀態。
[0050]請參見圖4和圖5,在優選實施例中,引導座5包括底座53和置于底座53上的漏斗狀引導柱51,引導錐4的內腔可以容納引導柱51。引導座5還可以包括貫通的內腔。引導柱51在與底座53相連的一端直徑大于另一端。當瓣膜支架6在第二壓縮區42壓縮時,為了防止瓣膜支架6開口端63過度壓縮,導致頭部掛鉤61不能與輸送系統7中的內管71上的內管掛鉤72很好的配合。因此設有引導柱51,使得瓣膜支架6開口端63端部保持合適的壓縮比例。引導座5的貫通內腔能夠容納輸送系統7中的內管71。優選,引導座5的貫通內腔包括第三壓縮區52,第三壓縮區52為漏斗狀表面定義的空間。所述的漏斗狀表面,可以是回旋體形成的表面,且表面的兩端面的直徑不相同,所述的回旋體的母線可以為直線、曲線。優選所述的漏斗狀,為圓臺狀,球缺狀,球冠狀。所述的漏斗狀,還可以是多個上述回旋體形成的表面的組合而成。例如,為圓臺狀與圓柱狀的組合。當瓣膜支架6裝載到輸送系統7上時,第三壓縮區52可以作用于瓣膜支架6的尾部62,使得瓣膜支架尾部62預壓縮后,再進入第一壓縮區41,更易于瓣膜支架6的裝載。
[0051]優選,在引導座5的底座53上,且在引導柱51的外圍設有第二連接區54。第二連接區54與引導錐4的第一連接區44可拆卸連接。具體的可拆卸連接的形式,本實用新型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插接的方式、卡扣的方式、螺紋的方式連接。圖3-圖6顯示兩者采用插接的方式連接。這種方式可以減輕瓣膜支架6在壓縮過程中發生扭轉,傾斜情況的發生。優選,在引導座5的底座53的表面上設有凹槽55,具體而言凹槽55設在引導柱51和第二連接區54之間的底座53表面上。凹槽55的內徑以稍大于瓣膜支架尾部62的直徑為宜。優選,凹槽55的內徑和瓣膜支架尾部62的直徑比例為1.1?1:1 ;凹槽55的寬度為I?5mm,優選2?3mm。在使用引導座5壓縮瓣膜支架6時,使凹槽55容納瓣膜支架6的尾部62,可以進一步減輕瓣膜支架6在壓縮過程中發生扭轉,傾斜情況的發生。
[0052]圖1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穩定管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載裝置還包括穩定管8。所述的穩定管8,包括貫通的內腔,以容納輸送系統7的外管和內管,所述內腔的直徑與輸送系統7的外管73外表直徑比為1:1?1.3:10優選,所述的內腔的一端內表面為漏斗狀,且端面的內腔直徑大于另一端。優選為錐形,喇叭形。所述穩定管8至少部分能通過所述引導錐4第二壓縮區42的出口端,容納在引導錐4內腔中。即至少穩定管8面向引導錐4的一端及其附近的外表面直徑小于所述引導錐4第二壓縮區42的出口端直徑。
[005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載裝置被構造成便于將植入體裝載到輸送系統內,特別是如圖8-10所示的輸送瓣膜支架的輸送系統7。在一個實施例中,輸送系統7包括置有內管掛鉤72的內管71、外管73,內管掛鉤72可以為任何能夠牽引瓣膜支架6的形狀。在一個實施例中,瓣膜支架6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載裝置的輔助與預壓縮下,由內管71上的內管掛鉤72牽引收縮至外管73內。
[005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載裝置中引導錐4、引導座5、穩定管8三者都可由適用于醫療器械的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但也可以使用其它透明或非透明的材料。較佳地,使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裝置有助于操作人員在裝載過程中觀察其內部的瓣膜支架6和輸送系統7的情況。
[0055]下面結合圖6?圖10對本實用新型的裝載工具的使用做進一步的說明。
[0056]請參見圖6,裝載時,將瓣膜支架尾部62對準安放在引導座5的凹槽55中。將引導錐4蓋在引導座5上,此時第一壓縮區41可將瓣膜支架6開口端63進入第一壓縮區41進行第一次壓縮。引導錐4與引導座5繼續靠近,瓣膜支架4開口端63進入握持區43,第二壓縮區42,引導錐4與瓣膜支架6形成第二接觸點。此時如果發現受壓縮的瓣膜支架6發生扭曲或者歪斜,可以分開引導座5,手動調整瓣膜支架6位置。
[0057]如圖7所示,將穩定管8套在輸送系統7外管73上,穩定管8具有漏斗狀內腔的一段面向裝載裝置,且輸送系統外管73朝向瓣膜支架6的一端位于穩定管8內腔中。將輸送系統的內管71穿過引導錐4的第二壓縮區42的出口端和引導錐4的內腔。引導錐4和引導座5完全合攏,在引導柱51、引導錐4的作用下,隨著瓣膜支架6開口端63的進一步壓縮,瓣膜支架6頭部掛鉤61向內管71上的內管掛鉤72靠攏掛牢。
[0058]如圖8所示,向瓣膜支架6尾部62方向推動穩定管8,使得支架開口端63進入穩定管8。進一步穩定管8穿過引導錐第二壓縮區42的開口端。
[0059]如圖9所示,將引導錐4從引導座5分離;然后將引導錐4向穩定管8移動方向反方向移動直至不影響后續操作的位置,因為瓣膜支架6的尾部仍然處于膨脹狀態,所以引導錐4無法從瓣膜支架6穿過,只能移動至輸送系統遠離瓣膜的一端。然后將引導座5翻轉后使用第三壓縮區52壓縮瓣膜支架尾部62,以幫助瓣膜支架6壓縮進入穩定管8中。
[0060]請參見圖10,順著瓣膜支架頭部掛鉤61的方向拉動輸送系統的內管71使得瓣膜支架6跟隨輸送系統的內管71進入輸送系統導管外管73,并且沿與瓣膜支架尾部62方向移動卸除引導錐4,完成瓣膜支架6的裝載工作。
[0061]綜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植入體裝載裝置具有如下優點:
[0062]1、能保證植入體例如瓣膜支架,尤其是自膨脹瓣膜支架,能夠被均勻、無損地壓縮進輸送系統的導管中。
[0063]2、在保證了上一條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裝載效率。
[0064]3、采用具有握持區的引導錐使得支架掛鉤的固定更為準確可靠。
[0065]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包括, 引導錐,所述的引導錐的內腔包括第一壓縮區、第二壓縮區和置于第一壓縮區和第二壓縮區之間的握持區,所述的第一壓縮區的入口端直徑大于第二壓縮區的出口端直徑,所述的握持區提供對植入體的接觸。2.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壓縮區、第二壓縮區、握持區為旋轉面定義的空間。3.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面的母線為直線和/或曲線。4.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壓縮區與握持區的連接端直徑小于第二壓縮區與握持區的連接端直徑。5.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入體為瓣膜支架。6.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載裝置還包括引導座,所述的引導座包括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漏斗狀引導柱。7.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柱的高度與引導錐的高度比的范圍為0.8: I?1.2: 108.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引導錐第一壓縮區的入口端還設有第一連接區,所述引導錐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區與所述引導座可拆卸連接。9.權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柱的外圍設有第二連接區,所述引導錐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區與所述第二連接區可拆卸連接。10.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導座設有貫通的內腔。11.權利要求10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腔還包括第三壓縮區。12.權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壓縮區為漏斗狀空間。13.權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導座的底座表面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引導柱和第二連接區之間。14.權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內徑和所述植入體尾部的直徑比為1:1?1.1: 1,所述凹槽的寬度為I?5mm。15.權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載裝置還包括穩定管,且所述穩定管至少部分外表面直徑小于所述引導錐第二壓縮區的出口端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入體的裝載裝置,包括引導錐,所述的引導錐的內腔包括第一壓縮區、第二壓縮區和置于第一壓縮區和第二壓縮區之間的握持區,所述的第一壓縮區的入口端直徑大于第二壓縮區的出口端直徑,所述的握持區提供對植入體的第二接觸。還包括引導座,所述的引導座包括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漏斗狀引導柱,所述引導錐的第二壓縮區可以容納所述引導柱。實用新型提供的植入體的裝載裝置能保證瓣膜支架,尤其是自膨脹支架瓣膜,能夠被均勻、無損地壓縮進輸送系統的導管中;具有操作簡單、裝載效率高的特點,以防止因裝載時間過長增加手術風險。
【IPC分類】A61F2/24, A61F2/95
【公開號】CN204814285
【申請號】CN201520545575
【發明人】黃峰, 陳國明, 李 雨, 吳明明, 周毅
【申請人】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