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桅桿減震裝置及履帶起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桅桿減震裝置及履帶起重機。
背景技術:
履帶起重機是一種采用履帶行走底盤的桁架式臂架結構的起重機。這種起重機具有放置動力系統和液壓傳送系統的轉臺和支撐改善履帶起重機臂架受力的桅桿。當履帶起重機處于運輸狀態(參見圖I)或行走時,桅桿整體平放在轉臺上,如圖2所示,桅桿2的前端部在鉸點3的位置與轉臺I鉸接,桅桿2的后部壓在桅桿托架4上,桅桿2的尾部(即超過桅桿托架范圍的小部分長度)懸置。這樣類似于桅桿前段為簡支梁、尾部為懸臂梁結構。圖2中為了使這種結構表現得更明顯,夸大了桅桿2與轉臺I之間的間隙。 圖3給出了圖2中圓圈位置的結構放大示意圖。桅桿2與桅桿托架4之間為剛性接觸,由于履帶起重機在運輸或行走過程中會發生較大且頻繁的震動,這種震動會使該剛性接觸的位置處出現油漆剝落的磨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桅桿減震裝置及履帶起重機,能夠實現履帶起重機運輸或行走時桅桿的減震,減少震動對桅桿的損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桅桿減震裝置,包括在桅桿與轉臺的剛性接觸位置設置起減震作用的柔性墊。進一步的,所述剛性接觸位置為所述轉臺上的桅桿托架與所述桅桿的接觸位置。進一步的,所述柔性墊設置在所述桅桿托架的頂部平面。進一步的,所述柔性墊設置在所述桅桿表面上與所述桅桿托架接觸的位置。進一步的,所述柔性墊為橡膠墊、尼龍塊或阻尼膠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履帶起重機,具有轉臺和桅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轉臺和桅桿之間的任一前述的桅桿減震裝置。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桅桿與轉臺的剛性接觸位置設置起減震作用的柔性墊,可以將桅桿和轉臺的剛性接觸轉變成柔性接觸,由柔性墊吸收由于震動而產生的能量,進而有效地減少震動對桅桿所產生的損害。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現有的履帶起重機處于運輸狀態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履帶起重機的桅桿平放在轉臺上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圓圈位置的結構放大示意圖。[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桅桿減震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桅桿減震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桅桿減震裝置包括在桅桿2與轉臺I的剛性接觸位置設置起減震作用的柔性墊5。在圖4中,桅桿2與轉臺I的剛性接觸位置為轉臺I上的桅桿托架4與桅桿2的接觸位置。相應的,將柔性墊5可設置在桅桿托架4的頂部平面。另一種可行的方案是將柔性墊設置在桅桿2表面上與桅桿托架4接觸的位置。柔性墊用來吸收履帶起重機處于運輸狀態或行走狀態時的震動能量,為了達到較好的吸震效果,柔性墊可采用橡膠墊、尼龍塊或阻尼膠板。如上面對所述的桅桿減震裝置實施例的說明,這種裝置使用簡單、安裝方便,由于 減少了對桅桿的損害,也能夠有效地保護接觸部位的外觀質量。相應的,在轉臺和桅桿之間采用前述的桅桿減震裝置的履帶起重機也相應的具有了以上的技術效果,這里就不再贅述了。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桅桿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桅桿與轉臺的剛性接觸位置設置起減震作用的柔性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桅桿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接觸位置為所述轉臺上的桅桿托架與所述桅桿的接觸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桅桿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墊設置在所述桅桿托架的頂部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桅桿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墊設置在所述桅桿表面上與所述桅桿托架接觸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桅桿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墊為橡膠墊、尼龍 塊或阻尼膠板。
6.一種履帶起重機,具有轉臺和桅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轉臺和桅桿之間的權利要求I飛任一所述的桅桿減震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桅桿減震裝置及履帶起重機,其中包括在桅桿與轉臺的剛性接觸位置設置起減震作用的柔性墊。履帶起重機具有轉臺和桅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轉臺和桅桿之間的桅桿減震裝置。本實用新型在桅桿與轉臺的剛性接觸位置設置起減震作用的柔性墊,可以將桅桿和轉臺的剛性接觸轉變成柔性接觸,由柔性墊吸收由于震動而產生的能量,進而有效地減少震動對桅桿所產生的損害。
文檔編號F16F15/08GK202609832SQ20122020735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0日
發明者李聰, 侯文禮, 徐剛, 林華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