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離心式風扇及其扇框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離心式風扇,具體說有關一種可提高風壓的離心式風扇及其扇框結構。
(2)背景技術一般習知的鼓風機,如圖1所示,包括一外框10、一馬達20以及一扇葉結構30,其中外框10具有一進氣口11以及一排氣口(未圖示),馬達20套于外框10的基座101上,用以轉動扇葉結構30。扇葉結構30還包括一輪轂31、一底板32以及多個形成于其上的輪葉33。在此傳統的鼓風機設計中,由于其輪葉是直接接觸流道,且輪葉上下氣隙大,不易控制氣流方向,容易造成空氣回流,因而造成散熱效率變低。
因此,隨著電子組件的效能提升,為了增進風扇的散熱效率,可以增大其外框內流道的方式來增加出風量。然而,在有限的空間中,此作法并不可行,且容易導致出風量不平均、噪音及出風量減少等問題產生。另一種習知改進技術則是增加葉片數目及尺寸,但因空間上的受限,其會帶動氣流的旋轉,反而會降低離心式風扇本身的散熱效率。
(3)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離心式風扇及其扇框結構,其具有大幅提升風壓的功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離心式風扇及其扇框結構,其可使空氣流經風扇扇葉的加壓過程變長,以避免風壓的急速變化。
根據本發明的一構想,該離心式風扇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以及至少一動葉部,設置于該扇框內,其具有至少一葉片組,其中該至少一入風口內緣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該壁面將該扇框內的空間形成一集氣流道,用以提升風壓。
較佳地,該扇框具有一第一框架和一第二框架,其中該第一框架具有一底座,用以承接該動葉部,而該至少一入風口形成于該第二框架上。
該離心式風扇還包括一驅動裝置,套接于該底座的一套筒座上,用以轉動該動葉部。
較佳地,該壁面的一端具有一凸緣,以形成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而該動葉部具有一第一葉片組和一第二葉片組,其中該第一葉片組位于該扇框的入風口附近,而該第二葉片組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附近而呈水平徑向延伸。其中,該動葉部還包括一輪轂,使該葉片組的多個葉片環設于其周圍,該輪轂的一端具有一延伸部,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呈水平徑向延伸。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隨該延伸部而呈水平徑向延伸,將氣流引導至該集氣流道內。
或者,該扇框的底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與該入風口所延伸而出的壁面共同形成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的中間部份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方向呈水平徑向延伸,將氣流引導至該集氣流道內。
較佳地,該壁面是由兩道延伸墻所構成。
此外,該離心式風扇還包括至少一靜葉部設置于該壁面或該至少一入風口處,用以增加風壓。其中,該至少一靜葉部和該至少一動葉部可呈上下交互配置排列。或者,該至少一動葉部包括一第一葉片組和一第二葉片組,分別位于該至少一靜葉部的上下兩側。該至少一靜葉部和該至少一動葉部的個數可為相同或不相同。
較佳地,在該動葉部的軸向上,該集氣流道的高度和該動靜葉的流道高度部份或完全地重迭。其中,該集氣流道的截面積與該出風口的截面積相等。
較佳地,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在接近該入風口的一側分別具有一斜面。
而該離心式風扇可以為一單向入風型鼓風機、倒掛式離心扇或雙向入風型鼓風機。
較佳地,該至少一動葉部包括一第一動葉部和一第二動葉部,兩者藉由螺合、扣合、熔合或黏合方式組合在一起。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構想,該離心式風扇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一出風口以及至少一靜葉部;以及至少一動葉部,設置于該扇框內,其具有至少一動葉部,該動葉部由多個葉片所組成。該至少一靜葉部的葉片形狀可與該動葉部的葉片外形相似。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4)
圖1為習知鼓風機的分解立體。
圖2A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B為圖2A所示的離心式風扇的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6圖為習知的鼓風機與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風量風壓特性比較圖。
(5)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A和2B,其顯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該離心式風扇為一單向入風型的鼓風機,其主要包括一第一框架21、一第二框架22、一驅動裝置23和一動葉部24。該第一框架21具有一套筒座211,使該驅動裝置23可承置于其上,該第二框架22具有一入風口221以及一自入風口內緣向下延伸的壁面222,當該第二框架22與該第一框架21組合后,藉由該壁面222而于該第二框架22與該第一框架21組合后所形成的空間內形成一集氣流道25和容置該動葉部24的空間,同時也形成一出風口212。該壁面底端具有一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223,用以形成該集氣流道的一入口251。該動葉部具有第一葉片組241和第二葉片組242,兩者皆由多個葉片所組成,其中該第二葉片組242位于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附近,而該第一葉片組241則位于該第二框架22的入風口221附近。該動葉部24是由該驅動裝置23所驅動。
當該離心式風扇運轉時,氣流自該入風口被吸入后,經過該動葉部的第一葉片組241,并經由位于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附近的該第二葉片組242而引導進入該集氣流道,進行加壓和儲氣,再自該出風口排出高風壓的氣流。
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入風口邊緣處向下延伸的壁面用以分隔集氣流道和動葉部,僅留一較小的出風口,使得流經該動葉部的空氣流的加壓過程變長,可避免壓力的急速變化。在該動葉部的軸向上,該集氣流道的高度和該動靜葉的流道高度可部份或完全地重迭,使該離心式風扇可薄型化。而該集氣流道的截面積與該出風口的截面積相等,藉此可避免氣流因為面積的改變,而使得作功效率降低。
此外,該葉片組的每一葉片在接近該入風口的一側分別具有一斜面,可增加入風口的做功面積和增加入風量。
接著,請參閱圖3,其顯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大致類似,但其中的動葉部34只具有一葉片組342,其中的多個葉片環設于該動葉部的輪轂341周圍,且該輪轂的底端成徑向水平延伸的延伸部,而該葉片組342自該第二框架的入風口附近也隨之向下延伸至該集氣流道35的入口351處附近。另外,該向下延伸的壁面是由兩道墻322,322’所構成,用以隔離集氣流道和動葉部。藉由該集氣流道35使流經該動葉部的空氣流加壓過程變長,可避免風壓的急速變化。
現在,請參閱圖4,其顯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大致類似,其包括上下兩動葉部44,44’,分別具有一由多個葉片所組成的葉片組442,442’,該下動葉部44’的底端朝該集氣流道45的入口處451方向呈徑向水平延伸,而該下動葉部的葉片組也隨之延伸至該集氣流道45的入口處451。另外,此實施例還包括多個靜葉片46設置于該壁面上,將氣流導正,更能有效增加風壓,而該上動葉部44的葉片組442和該下動葉部44’的葉片組442’分別配置于該靜葉46的上下兩側。于組裝時,依序將該下動葉部44’和該第二框架42組合于該第一框架41上,最后,再將該上動葉部44藉由螺合、扣合、熔合或黏合等方式接合于該下動葉部。
除了上述的靜葉與動葉配置方式外,該靜葉也可變更設置于最接近入風口的壁面上,而動葉部設置于該靜葉之下,也即沿圖4的由上而下的方向依序配置靜葉和動葉,而該動葉部與靜葉部的個數和上下配置方式可依實際應用作不同的選擇和變化。例如,若將本發明的構想應用于一倒掛式離心風扇或雙向入風型鼓風機時,該靜葉也可設置于該第一框架41的另一入風口處。
另外,請參閱圖5,其顯示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其為一種雙向入風型的鼓風機,其結構大致與上述的第二實施例類似,但該集氣流道55的入口551是由第二框架52的入風口內緣向下延伸的壁面522和一自第一框架51的底座向上延伸的一壁面513共同形成的,該動葉部54的葉片組542環設于該動葉部的輪轂541周圍且該葉片組的中間部分呈水平延伸至該集氣流道55的入口處551。當外界氣流自第一框架的入風口511和第二框架的入風口521處雙向吸入后,氣流會藉由水平延伸而出的葉片而被引導至該集氣流道55的入口處551。此外,在第一框架51的壁面與承接該驅動裝置的套筒座之間也可增設多個靜葉56,形似該動葉部的葉片外形,用以將該氣流導正,進而增加風壓。
最后,請參閱圖6,為圖1所示的習知鼓風機與圖3所示的離心式風扇的風量風壓特性比較圖。由此圖可明顯證明在相同風量下,本發明的離心式風扇所產生的風壓遠大于習用的鼓風機。
綜合上面所述,本發明利用入風口內緣所延伸而出的壁面及其凸緣,將風扇扇框內的空間分隔出一集氣流道或儲氣槽,使空氣流經風扇葉片的加壓過程變長,以避免風壓的急速變化,并且藉由靜葉的設置,進而達到增壓的效果,以大幅提升散熱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是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在沒有脫離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效的變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心式風扇,其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以及至少一動葉部,設置于該扇框內,其具有至少一葉片組,其中該至少一入風口內緣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該壁面將該扇框內的空間形成一集氣流道,用以提升風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扇框具有一第一框架和一第二框架,其中該第一框架具有一底座,用以承接該動葉部,而該至少一入風口形成于該第二框架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驅動裝置,套接于該底座的一套筒座上,用以轉動該動葉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壁面的一端具有一凸緣,以形成該集氣流道的入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動葉部具有一第一葉片組和一第二葉片組,其中該第一葉片組位于該扇框的入風口附近,而該第二葉片組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附近而呈水平徑向延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動葉部還包括一輪轂,該葉片組的多個葉片環設于其周圍,該輪轂的一端具有一延伸部,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呈水平徑向延伸;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隨該延伸部而呈水平徑向延伸,將氣流引導至該集氣流道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扇框的底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與該入風口所延伸而出的壁面共同形成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的中間部份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方向呈水平徑向延伸,將氣流引導至該集氣流道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壁面是由兩道延伸墻所構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靜葉部設置于該壁面或該至少一入風口處,用以增加風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靜葉部和該至少一動葉部呈交互配置排列。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靜葉部和該至少一動葉部的個數可為相同或不相同。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在該動葉部的軸向上,該集氣流道的高度和該動靜葉的流道高度部份或完全地重迭。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集氣流道的截面積與該出風口的截面積相等。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在接近該入風口的一側分別具有一斜面。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動葉部包括一第一動葉部和一第二動葉部,兩者藉由螺合、扣合、熔合或黏合方式組合在一起。
16.一種離心式風扇,其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一出風口以及至少一靜葉部;以及至少一動葉部,設置于該扇框內,其具有至少一動葉部,該動葉部由多個葉片所組成。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靜葉部的葉片形狀與該動葉部的葉片外形相似。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靜葉部和該至少一動葉部呈交互配置排列。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靜葉部和該至少一動葉部的個數可為相同或不相同。
20.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入風口內緣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該壁面使該扇框內的空間形成一集氣流道該至少一靜葉部設置于該壁面上,用以增加風壓。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壁面的一端具有一凸緣,以形成該集氣流道的入口。
22.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動葉部具有一第一葉片組和一第二葉片組,其中該第一葉片組位于該扇框的入風口附近,而該第二葉片組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附近而呈水平徑向延伸。
23.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動葉部還包括一輪轂,使該葉片組的多個葉片環設于其周圍,該輪轂的一端具有一延伸部,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處呈水平徑向延伸;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隨該延伸部而呈水平徑向延伸,將氣流引導至該集氣流道內。
24.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特征在于該扇框的底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與該入風口所延伸而出的壁面共同形成該集氣流道的入口;該至少一動葉部的葉片組的中間部份朝該集氣流道的入口方向呈水平徑向延伸,將氣流引導至該集氣流道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離心式風扇及其扇框結構。該離心式風扇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以及至少一動葉部,設置于該扇框內,其具有至少一葉片組,其中該至少一入風口內緣具有一延伸而出的壁面,該壁面使該扇框內的空間形成一集氣流道,用以提高風壓和提升散熱效率。
文檔編號F04D29/40GK1614241SQ20031011422
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7日
發明者張楯成, 黃文喜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