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陶瓷隧道窯預熱帶的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陶瓷窯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陶瓷隧道窯預熱帶 的改進結構,主要應用于蜂窩陶瓷及其它對預熱帶前期溫度均勾性要求較 高的陶瓷產品燒成。
背景技術:
隧道窯是一種氣流呈水平流動的橫焰式窯爐。雖然優點很多,但其預 熱帶普遍存在著的一個問題是截面上下溫差大,由此截面溫度的不均勻性 造成制品應力較大,容易引起制品開裂,并延長了燒成時間,降低了窯爐 產量。產生窯內上下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氣體分層,因該帶處于負壓操作, 從窯爐的不嚴密處,如窯爐入口、窯車襯料與窯墻曲封,窯車之間的接頭 處等漏入大量冷風,冷風密度大,沉在窯下部。因為窯爐有一定髙度,在 幾何壓頭的作用下,迫使大部分密度小的熱煙氣向上流動,引起氣流分層, 提高了上部溫度,降低了下部溫度。再加上窯車吸收下部煙氣的熱量,繼 而又使下部溫度降低,更加加劇了預熱帶的上下溫差。
目前國內在該帶的通常做法是在窯頭設置封閉氣幕,將高壓風從窯頭 氣幕風管的小孔中高速噴出形成一道屏障,阻止外界冷風漏入窯內,同時 在預熱帶窯墻上部設置許多冷風噴射裝置,高速氣流迫使煙氣向下流動。 上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窯內溫差,但由于僅靠上部噴入的冷風降低 窯內上部溫度來縮小上下溫差,而不能組織有效的熱風氣流循環,尤其在
窯墻下部未設高速調溫燒嘴,使得下部溫度低,窯內的溫差在150-200°C 以上,滿足不了蜂窩陶瓷及其它對溫度均勻性要求較高的陶瓷產品燒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現有陶瓷隧道窯預熱帶溫差大,克服溫差的技 術措施不夠,而提出的一種能有效降低隧道窯預熱帶溫差且提髙燒成效率 的改進結構。本實用新型所釆用的技術方案是在隧道窯預熱帶第一溫度區80-35(TC范圍內,每隔2米的窯頂布置了一組攪拌氣幕,來自于冷卻帶的 余熱風與煙氣逆向高速噴入窯內,同時在此段的窯內上下交錯布置了 4套 熱風噴射管;在隧道窯預熱帶第二溫度區350-65(TC范圍內,每隔2米的 窯墻下部交錯布置了 3套高速調溫噴嘴,在同一截面上的正對方窯上部相 應布置對應數量的熱風噴射管。在第一溫度區,由于攪拌氣幕攪拌或阻擋窯內煙氣,迫使它向下流動, 以克服氣體分層,來自于冷卻帶的余熱風經熱風噴射管髙速噴入窯內,造 成氣流劇烈地攪拌循環均勻加熱制品;在第二溫度區,高速調溫噴嘴通過 摻入的二次空氣量,能在80-180(TC的溫度范圍內任意調節,達到所需部 位的溫度要求,噴出的高速煙氣和噴射管噴出的高速熱風,在窯橫向截面 上產生強烈攪拌循環,使得窯內上下、內外溫度非常均勻。這種改進結構 能使隧道窯預熱帶的上下溫差縮小到30-50。C,由于減小了窯內上下溫差, 使得窯內產品受熱均勻,并加快了推車速度,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燒成質量 和產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溫度區的窯體縱向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溫度區的窯體縱向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溫度區的窯體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溫度區的窯體斷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內容結合附圖詳細描述如下 本實用新型包括窯室1、窯墻2、窯頂3、窯車4、噴射管5、高速調 溫噴嘴6、排煙孔7、余熱風管8等,其具體的實施方式為1、由冷卻帶余熱風送入第一溫度區域(80-350°C),這一區域全部釆 用熱風噴射,并根據窯內溫度摻入一定量的冷風,由設置在窯頂3的噴射 管5與煙氣逆向高速噴入窯內,形成攪拌氣幕,同時由窯墻上下部交錯布
置噴射管9呈水平方向高速噴入窯室1內,以形成氣流強制循環。2、由冷卻帶余熱風送入第二溫度區域(350-65(TC),在這區域釆取熱風噴射與高速燒嘴調溫風相結合形式,由窯頂噴射管5與煙氣逆向高速噴 入窯內,由窯墻2上部噴射管9呈水平方向噴射至窯室1內,在窯墻噴射 管正對方下鄰設有高速調溫燒嘴6,高速調溫燒嘴通過摻入的二次空氣量, 能任意調節下部溫度,并造成氣流劇烈循環以縮小窯內溫差。在第一溫區 和第二溫區的窯墻上設有排煙孔7,對氣流起到調節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陶瓷隧道窯預熱帶的改進結構,其特征是在隧道窯預熱帶第一溫度區80-350℃范圍內,每隔2米的窯頂布置了一組攪拌氣幕,來自于冷卻帶的余熱風與煙氣逆向高速噴入窯內,同時在此段的窯內上下交錯布置了4套熱風噴射管(9);在隧道窯預熱帶第二溫度區350-650℃范圍內,每隔2米的窯墻下部交錯布置了3套高速調溫噴嘴(6),在同一截面上的正對方窯上部相應布置對應數量的熱風噴射管(9)。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隧道窯預熱帶的改進結構,其特征是在 第一溫區和第二溫區的窯墻上設有排煙孔(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隧道窯預熱帶的改進結構,其設計要點是在隧道窯預熱帶第一溫度區80-350℃范圍內,每隔2米的窯頂布置了一組攪拌氣幕,同時在此段的窯內上下交錯布置了4套熱風噴射管9;在隧道窯預熱帶第二溫度區350-650℃范圍內,每隔2米的窯墻下部交錯布置了3套高速調溫噴嘴6,在同一截面上的正對方窯上部相應布置對應數量的熱風噴射管9。這種改進結構能使隧道窯預熱帶的上下溫差縮小到30-50℃,由于減小了窯內上下溫差,使得窯內產品受熱均勻,尤其適用于蜂窩陶瓷及其它對預熱帶前期溫度均勻性要求較高的陶瓷產品燒成。
文檔編號F27B9/00GK201050937SQ20072015344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6日
發明者余耀民, 劉添泉, 俊 吳, 吳永開, 張淑芳, 猛 李, 楊敏莉, 江國良, 亮 洪, 熊雪貞, 王小蘭 申請人:江西省陶研所海泰窯爐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