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4307496閱讀:185來源(yuan):國知局
一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包括內封蓋、軸套和內管,所述軸套安裝在所述內管上,所述內封蓋插入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與所述內封蓋大小相匹配,所述軸套與所述內管圍繞所述內封蓋做圓周運行。內封蓋與軸套為兩段式配合,二者的間隙小、接觸面少。在使用時,操作力小、轉動穩定,可有效解決異音大和轉動困難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后行李箱的遮物簾,具體地是涉及一種遮物簾內封 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遮物簾在使用中,往往因內封蓋與軸套之間的間隙配合問題,發出較大轉動 聲音或轉動困難現象,使產品品質降低一個檔次,出現的原因如下:內封蓋與軸套為塑膠產 品,其結構如附圖1所示,包括內封蓋1與軸承2,所述內封蓋1與所述軸承2采用直通式配 合。我們知道為了滿足脫模需求,往往需要一拔模角度。使用附圖1所示的結構時當其拔 模角度相同時,間隙較大,出現"線"與"線"配合,使遮物簾在動作時,晃動較大,出現聲音; 而當拔模角度相反時,由于配合面較多,又存在轉動困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內封蓋與軸套轉動機構在使 用異音大、轉動困難。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 -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包括內封蓋、軸套和內管,所述軸套安裝 在所述內管上,所述內封蓋插入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與所述內封蓋大小相匹配,所述軸套 與所述內管圍繞所述內封蓋做圓周運行。
[0006] 其中所述內封蓋包括同軸設置的殼座和軸體,所述軸體包括成臺階狀設置的第一 軸體和第二軸體,所述第一軸體與所述殼座連接,所述殼座將所述內封蓋鎖附在所述外管 上,所述第一軸體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軸體的橫截面面積;所述軸套包括同軸設置 的第一軸圈、第二軸圈和軸圈頭,所述第一軸圈、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均為中空的管 狀結構,所述第一軸圈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的橫截面面積;所述 第一軸體插入所述第一軸圈內,所述第二軸體依次插入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并延伸 至所述內管內。
[0007] 進一步地所述內封蓋還包括鎖頭,所述鎖頭與所述第二軸體連接,并延伸至所述 內管內。
[0008] 進一步地所述鎖頭與所述第二軸體連接處設有倒扣。
[0009]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軸體和所述第二軸體為空心柱體結構。
[001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軸圈、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以一體成型的方式設置。
[0011] 進一步地還包括外管,所述內封蓋鎖附在所述外管上。
[0012] 進一步地所述殼座上設有凹臺,所述外管搭設在所述凹臺上。
[0013] 進一步地所述殼座上還設有螺孔,通過所述螺孔將所述內封蓋固定在所述外管 上。
[0014]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5]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內封蓋與軸套為兩段式配 合,二者的間隙小、接觸面少。在使用時,操作力小、轉動穩定,可有效解決異音大和轉動困 難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的爆炸圖;
[0018]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內封蓋與軸套裝配后的主視圖;
[0019] 圖4為圖3的剖面圖;
[0020]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的組裝圖;
[0021]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的剖面圖;
[0022]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內封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3] 其中:1.內封蓋,2.軸套,3.外管,4.內管,5.殼座,6.軸體,61.第一軸體,62.第 二軸體,7.第一軸圈,8.第二軸圈,9.軸圈頭,10.鎖頭,11.倒扣,12.凹臺,13.螺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5] 如圖1至圖2所示,為符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 包括內封蓋1、軸套2、外管3和內管4,所述軸套2安裝在所述內管4上,所述內封蓋1插入 所述軸套2內,所述軸套2與所述內封蓋1大小相匹配,所述軸套2與所述內管4圍繞所述 內封蓋1做圓周運行。
[0026] 其中所述內封蓋1包括同軸設置的殼座5和軸體6,所述軸體6包括成臺階狀設置 的第一軸體61和第二軸體62,所述第一軸體61與所述殼座5連接,所述殼座5將所述內 封蓋1鎖附在所述外管3上,所述第一軸體61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軸體62的橫截 面面積;所述軸套2包括同軸設置的第一軸圈7、第二軸圈8和軸圈頭9,所述第一軸圈7、 所述第二軸圈8和所述軸圈頭9均為中空的管狀結構,所述第一軸圈7的橫截面面積大于 所述第二軸圈8和所述軸圈頭9的橫截面面積;所述第一軸體61插入所述第一軸圈7內, 所述第一軸體61與所述第一軸圈7之間存在一定高度差,所述第二軸體62依次插入所述 第二軸圈8和所述軸圈頭9并延伸至所述內管4內,所述第二軸體62與所述第二軸圈8和 所述軸圈頭9之間也存在一定高度差,所述高度差的設定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技術手 段,故此處不再贅述。
[0027] 優選地所述內封蓋1還包括鎖頭10,所述鎖頭10與所述第二軸體62連接,并延伸 至所述內管4內,所述鎖頭10與所述第二軸體62連接處設有倒扣11。按照上述結構,由于 零件結構決定拔模方向,本實施例中所述內封蓋1與所述軸套2的拔模放方向相反,下面結 合附圖4詳細闡述其工作原理。
[0028] 本實施例將所述內封蓋1與所述軸套2設置為兩段式配合使用,即遮物簾動作時, 所述第一軸體61與所述第一軸圈7之間形成第一動作區域;所述第二軸體62與所述第二 軸圈8之間形成避空區域,可以有效的減少接觸面,減少部件間的干涉;所述第二軸體62與 所述軸圈頭9之間形成第二動作區域。運動時,所述第一動作區域和所述第二動作區域配 合轉動,操作力小、轉動穩定。同時合理設置所述第一軸體61、所述第二軸體62、所述第一 軸圈7、所述第二軸圈8和所述軸圈頭9的大小,可以保證所述內封蓋1與所述軸套2之間 的間隙較小、不易晃動,可以有效地解決異音大的問題。
[0029] 優選地所述第一軸體61和所述第二軸體62為空心柱體結構,其采用一體成型的 方式設置。所述第一軸圈7、所述第二軸圈8和所述軸圈頭9以一體成型的方式設置。本實 施例還包括外管3,所述內封蓋鎖附在所述外管3上。所述殼座5上設有凹臺12,所述外管 3搭設在所述凹臺12上。所述殼座5上還設有螺孔13,通過所述螺孔13將所述內封蓋1固 定在所述外管3上。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上述所述的技術方案均為優選的實施方式, 并非用于對本實施例的限制,任何顯而易見的變換和形式替換均在本實施例的保護范圍之 內。
[0030] 本實施例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內封蓋1與軸套2為兩段式 配合,二者的間隙小、接觸面少。在使用時,操作力小、轉動穩定,可有效解決異音大和轉動 困難問題。
[0031]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 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 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封蓋、軸套和內管,所 述軸套安裝在所述內管上,所述內封蓋插入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與所述內封蓋大小相匹 配,所述軸套與所述內管圍繞所述內封蓋做圓周運行; 其中所述內封蓋包括同軸設置的殼座和軸體,所述軸體包括成臺階狀設置的第一軸體 和第二軸體,所述第一軸體與所述殼座連接,所述殼座將所述內封蓋鎖附在所述外管上,所 述第一軸體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軸體的橫截面面積;所述軸套包括同軸設置的第 一軸圈、第二軸圈和軸圈頭,所述第一軸圈、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均為中空的管狀結 構,所述第一軸圈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的橫截面面積;所述第一 軸體插入所述第一軸圈內,所述第二軸體依次插入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并延伸至所 述內管內。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封蓋 還包括鎖頭,所述鎖頭與所述第二軸體連接,并延伸至所述內管內。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頭與 所述第二軸體連接處設有倒扣。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軸體和所述第二軸體為空心柱體結構。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 圈、所述第二軸圈和所述軸圈頭以一體成型的方式設置。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外管, 所述內封蓋鎖附在所述外管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座上 設有凹臺,所述外管搭設在所述凹臺上。
8.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遮物簾內封蓋與軸套轉動配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 座上還設有螺孔,通過所述螺孔將所述內封蓋固定在所述外管上。
【文檔編號】B65H75/44GK203903694SQ201420335149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劉君 申請人:昆山譽球模塑有限公司
網(wa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