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前懸系統中擺臂襯套是采用橡膠與金屬硫化粘結而成,結構采用圓筒式,與前懸擺臂圓孔過盈配合。其缺點為:一、橡膠材料易老化,耐氧、耐臭氧性、耐熱性、耐磨性差;二、圓筒式擺臂襯套與前懸擺臂采用過盈配合,襯套損壞后拆卸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使用壽命長、裝配簡便的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包括:分別焊接固定于穩定桿兩端的前懸擺臂、相對設置于前懸擺臂內的兩個錐孔、分別過盈安裝于錐孔中的圓錐形的襯套以及設置于襯套中且與襯套同軸設置的套筒,所述兩個錐孔的小徑端相對位于前懸擺臂內部,前懸上支架通過擺臂銷軸插入套筒內轉動安裝。
[0006]為了進一步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襯套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0007]上述套筒由金屬材料制成。
[0008]為了便于潤滑,上述兩個錐孔之間設置有用于容納黃油的平臺。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懸擺臂與襯套之間采用錐形結構過盈配合,便于安裝拆卸,且在行車中前懸上支架饒擺臂銷軸轉動,減少襯套的磨損,提高了前懸系統的使用壽命,提升了車輛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裝配的簡便性。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中的A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前懸上支架2.橫向穩定桿3.前懸擺臂4.襯套5.套筒6.擺臂銷軸7.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4]—種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包括:分別焊接固定于穩定桿2兩端的前懸擺臂3、相對設置于前懸擺臂3內的兩個錐孔、分別過盈安裝于錐孔中的圓錐形的襯套4以及設置于襯套4中且與襯套4同軸設置的套筒5,所述兩個錐孔的小徑端相對位于前懸擺臂3內部,前懸上支架I通過擺臂銷軸6插入套筒5內轉動安裝。前懸擺臂3與襯套4之間采用錐形結構過盈配合,便于安裝拆卸,且在行車中前懸上支架I饒擺臂銷軸6轉動,減少襯套4的磨損,提高了前懸系統的使用壽命,提升了車輛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裝配的簡便性。
[0015]進一步的襯套4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套筒5由金屬材料制成。襯套4采用聚氨酯材料加工,可以在保證前懸系統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降低襯套4的磨損,提高了前懸系統的使用壽命。兩個錐孔之間可以設置有用于容納黃油的平臺7。在裝配時將黃油涂抹在平臺7中,從而可以去起到潤滑作用,降低行車時因前懸上支架I擺動而造成襯套4與套筒5間的摩擦損耗。
【主權項】
1.一種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別焊接固定于穩定桿(2)兩端的前懸擺臂(3)、相對設置于前懸擺臂(3)內的兩個錐孔、分別過盈安裝于錐孔中的圓錐形的襯套(4)以及設置于襯套(4)中且與襯套(4)同軸設置的套筒(5),所述兩個錐孔的小徑端相對位于前懸擺臂(3)內部,前懸上支架(I)通過擺臂銷軸(6)插入套筒(5)內轉動安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4)由聚氨酯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由金屬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錐孔之間設置有用于容納黃油的平臺(7)。
【專利摘要】一種駕駛室前懸擺臂裝置,包括:分別焊接固定于穩定桿兩端的前懸擺臂、相對設置于前懸擺臂內的兩個錐孔、分別過盈安裝于錐孔中的圓錐形的襯套以及設置于襯套中且與襯套同軸設置的套筒,兩個錐孔的小徑端相對位于前懸擺臂內部,前懸上支架通過擺臂銷軸插入套筒內轉動安裝。前懸擺臂與襯套之間采用錐形結構過盈配合,便于安裝拆卸,且在行車中前懸上支架饒擺臂銷軸轉動,減少襯套的磨損,提高了前懸系統的使用壽命,提升了車輛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裝配的簡便性。
【IPC分類】B60G7/00
【公開號】CN204736665
【申請號】CN201520340766
【發明人】常勇, 程利君, 崔志軍, 李鑫, 李慶榜, 曹東海, 李正魯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