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hao):3994614閱讀:282來源:國(guo)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尤其是上下殼焊接式橫向擺臂。
背景技術
在車輛連接車輪轉向節和副車架等中使用的擺臂一般充當橫向擺臂。在設計這種 擺臂時,需要考慮多個目標,其中一些目標是相互矛盾的,為了使結構盡可能的輕量化,最 好把擺臂做成薄壁或者使用輕質材料,但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其承載能力。另外還應考慮到 裝在整車中在遇到不同載荷的時候,個別部位遇到的應力很大而其他部位應力很小。目前,傳統的車輛懸架的擺臂將其制造成鑄件或者鍛造件,這樣致使其重量明顯 增加。為了使重量盡可能的輕,構件強度盡可能的高,并力求使擺臂幾何形狀與受到的載荷 相匹配,若是單單從制造工藝上改進,局限性很大,且在批生產時制造工藝復雜,成本很高。 傳統的擺臂也做成上下殼式的,但是上下殼的加強筋很多,這對于沖壓工藝來說加工難度 大,對模具的要求高,制造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式的上下殼焊接式橫向擺臂,其質量輕、 強度高、制造成本低。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包括至少3個支承件(3、4、5)和1個將支承件連接在一起 的雙殼式連接件,所述雙殼式連接件由上殼和下殼沿垂直方向疊置焊接在一起,所述雙殼 式連接件的至少局部的橫截面呈“凹”形。相比傳統的鑄件或者鍛壓件結構,本擺臂省去了傳統的加強筋,減少了對模具的 要求,減輕了重量,因為連接件的各個零部件經設計都可以更好地與應力相適應。由于減輕 了重量和節省了材料,從而減少了成本。進一步改進為,雙殼式連接件(7)的“凹”形槽位于上殼(1)上。所述上殼的恒定 壁厚大于下殼的恒定壁厚,可進一步減少所需材料,降低成本。所述支承件(4)、支承件(5) 和雙殼式連接件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承件(3)和和雙殼式連接件螺接在一起。如上所述,由多個零件構成的擺臂的結構應匹配于所受的應力,除了適當的選擇 材料外,也可以通過各個零件的幾何尺寸來匹配,特別是,各個零部件的壁厚及形狀分別與 所受的載荷相適應,如根據各部分的受載荷程度來調整“凹”形槽的有無及深淺。


下面借助附圖詳細說明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擺臂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擺臂的俯視圖;圖3是圖1所示擺臂的仰視圖;圖4是圖1所示擺臂的左視圖5是圖2所示擺臂沿A-A線的截面視圖;圖6是圖2所示擺臂沿B-B線的截面視圖;圖7是圖2所示上殼1沿A-A線的截面視圖;圖8是圖2所示上殼1沿B-B線的截面視圖;附圖標記上殼1,下殼2,球銷3,軸套4,軸套5,螺栓6,雙殼式連接件7。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至圖4展示了一個用于車輛懸架的左擺臂,該擺臂具有三個支承件3、4和5, 它們通過雙殼式連接件7連接在一起,這里的支承件4和支承件5分別設計成一個通孔的 套筒,直接焊接在連接件7,支承件3設計成球銷形式,并通過螺紋6與雙殼式連接件7連接 在一起,軸套4基本垂直于連接件7所在的主延伸面,軸套5基本在連接件7所在的主延伸 面內。雙殼式連接件7由上殼1和下殼2沿垂直方向疊置焊接在一起,其至少局部的橫截 面呈“凹”形。從圖5至圖8可以看出,上殼1和下殼2圍成連接件7的截面成“凹”形,“凹”形 槽位于上殼1上,且其深淺、形狀不一,根據各部分的受載荷程度來調整凹深的大小,這樣 連接件7的壽命就得到了保證。另外,從圖5、圖6中可以看出來,上殼1的壁厚大于下殼體2的壁厚,上殼1和下 殼2之間采取簡單的對接焊接形式,可以成本低廉制造。
權利要求
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包括至少3個支承件(3、4、5)和1個將支承件連接在一起的雙殼式連接件(7),所述雙殼式連接件(7)由上殼(1)和下殼(2)沿垂直方向疊置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殼式連接件(7)的至少局部的橫截面呈“凹”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殼式連接件(7)的 “凹”形槽位于上殼(1)上。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1)的恒定壁厚 大于下殼(2)的恒定壁厚。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4)、支承件 (5)和雙殼式連接件(7)焊接在一起。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3)和和雙殼 式連接件(7)螺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用于車輛懸架的擺臂,包括至少3個支承件(3、4、5)和1個將支承件連接在一起的雙殼式連接件(7),所述雙殼式連接件(7)由上殼(1)和下殼(2)沿垂直方向疊置焊接在一起,所述雙殼式連接件(7)的至少局部的橫截面呈“凹”形。本發明的擺臂質量輕、強度高、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B60G7/00GK101817293SQ20101014731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吳憲, 張振宇, 張松峰, 朱衛, 李國華, 邵杰 申請人: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
網(wang)友詢問(wen)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