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97303閱讀:169來源:國知局
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車頂包括用于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車頂開口的遮蓋部件,框架包括框架本體,框架本體具有引導驅動線纜的至少一個線纜槽,驅動線纜在壓縮時呈剛性并且能夠借助于被框架本體支撐的驅動裝置來致動,線纜槽被設計為,使得驅動線纜在線纜槽的軸向上借助于上壁部從第一側和借助于下壁部從第二側交替地被引導,在背離相應上壁部的一側從下切口部露出來,并且在背離相應下壁部的一側從上切口部露出來,其中,線纜槽包括用于驅動線纜的加載部分的負載部分以及用于驅動線纜的無負載離開部分的自由伸展部分,壁部在負載部分中具有約11mm的最大軸向長度,在自由伸展部分中具有約15mm的最大軸向長度。
【專利說明】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

【背景技術】
[0002]這種框架可以從文獻DE 4422646C1得知,并且用于支撐和驅動遮蓋部件,借助于遮蓋部件可以選擇性地關閉或至少部分地打開相關車頂的開口。框架包括框架本體,框架本體例如設計為框架前部并且在框架本體中設計有兩個線纜槽,線纜槽分別用于引導在壓縮時呈剛性的驅動線纜。驅動線纜可以借助于驅動馬達來致動并且分別通向驅動滑動件,驅動滑動件被引導從而可以在導軌中滑動并且與設計在遮蓋部件處的支撐件相互作用以調節遮蓋部件,驅動馬達也安裝在框架前部上,導軌在車輛縱向上延伸。沿著線纜槽的延伸方向,線纜槽設計為上下壁部交替地抓住相關驅動線纜,使得驅動線纜的背離相應壁部的側面從相關切口部露出來。另外,在壁部的端面處分別為驅動線纜設計引入斜坡或入口斜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該框架與【背景技術】中框架的不同之處在于線纜槽中的驅動線纜的改進的伸展特性,并且特別地還使得能夠低噪音地引導驅動線纜。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該目的通過如下滑動車頂的框架來實現。所述車頂包括用于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車頂開口的遮蓋部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本體(10),所述框架本體具有引導驅動線纜的至少一個線纜槽,所述驅動線纜在壓縮時呈剛性并且能夠借助于被所述框架本體支撐的驅動裝置來致動,所述線纜槽被設計為,使得所述驅動線纜在線纜槽的軸向上借助于上壁部從第一側和借助于下壁部從第二側交替地被引導,在背離相應上壁部的一側從下切口部露出來,并且在背離相應下壁部的一側從上切口部露出來,其中,所述線纜槽包括用于所述驅動線纜的加載部分的負載部分以及用于所述驅動線纜的無負載離開部分的自由伸展部分。所述負載部分是布置在所述驅動線纜的驅動裝置與受驅動部件,例如滑動車頂遮蓋部件的驅動滑動件之間的部分,而所述自由伸展部分是所述線纜槽的相對于驅動裝置背離所述負載部分的區域。所述壁部在所述負載部分中具有約Ilrnm的最大軸向長度,在所述自由伸展部分中具有約15_的最大軸向長度。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驅動線纜離開其期望導槽。
[0005]所述上壁部和所述下壁部可以在至少一個相應自由邊緣處分別設置有引入斜坡或入口斜面。
[0006]所述框架的所述壁部的引入斜坡或入口斜面因此能夠設計成使得它們從相應的部分圓柱形的中央區域開始,經由第一曲形區域,會合到與所述第一曲形區域反向的相應第二曲形區域。
[0007]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框架中,所述引入斜坡因此分別設計為壁部的邊緣與壁部的構成實際引導區域的中央區域之間的連續過渡部。因此在根據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引入斜坡中沒有角線或邊沿。因此,確保驅動線纜低噪音地伸展。相應驅動線纜卡在相鄰壁部之間的風險也可以降至最低。
[0008]所述壁部形成在線纜槽中保持驅動線纜的引導元件。每個壁部都與構成槽窗口的切口部相對,槽窗口使相關驅動線纜露出來或者使相關驅動線纜可見。
[0009]在為驅動線纜提供特別令人滿意的伸展特性的框架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曲形區域具有約1.0mm至2.0mm的曲率半徑,具體為約1.5mm的曲率半徑,而所述第二曲形區域具有約0.1mm至0.5mm的曲率半徑,具體為約0.3mm的曲率半徑。
[0010]曲率半徑和曲率分別是參考壁部的軸向,即參考被引導至線纜槽中或線纜槽的路徑中的驅動線纜的伸展方向。
[0011]此外,柱面區域可以鄰接所述第二曲形區域,所述柱面區域形成相應引入斜坡的終端部,并且優選地具有約0.05mm至0.15mm的軸向寬度,具體為0.1mm的軸向寬度。
[0012]由于所述引入斜坡,在約Imm至2mm的路徑長度上將線纜槽加寬約0.2mm至
0.8mm,優選地0.6mm,例如在約5.1mm至5.5_、優選地5.3mm的槽直徑處。
[0013]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框架的優選實施例中,特別地在線纜槽的曲形部分,即如同例如框架本體的角部區域中那樣具有至少基本上彎曲的輪廓的部分中,在線纜槽的方向上相繼的上壁部和下壁部具有彼此對準的端面邊緣,所述端面邊緣優選地以5°至9°之間的角度跨越相對于相應上壁部或下壁部的徑向中央平面設定的平面。這樣,確保在分配給壁部的槽部分之間實現連續的過渡部。因此,在這些槽部分中,引入斜坡鄰接設計成縫隙狀的脫模面,脫模面布置在分別分配給上壁部或下壁部的相繼槽區段之間。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框架的特定實施例包括兩個線纜槽,所述線纜槽可以分別通向在車輛縱向上延伸的導軌。所述線纜槽在與所述框架本體的平面垂直的投影中看可以在交叉區域中交叉。為了確保在該交叉區域中可靠地引導所述兩個驅動線纜,所述兩個線纜槽中的一個線纜槽在所述交叉區域中設置有被槽橋接部截斷的切口部。所述橋接部防止相關驅動線纜當被加載時在交叉區域中經由所述切口部離開其期望導槽,驅動線纜離開導槽可能會導致相關滑動車頂的操作中出現紊亂。
[0015]出于與制造相關的原因,特別地作為注射成型塑料部件制造的框架本體中的槽橋接部具有在所述交叉區域中平行于所述兩個線纜槽中的另一個線纜槽的軸線設置的軸線。
[0016]被槽橋接部截斷的切口部的邊緣也可以在所述交叉區域中平行于所述兩個線纜槽中的另一個線纜槽的軸線延伸。
[0017]如果所述兩個線纜槽在交叉區域中以至少35°的角度交叉,則得到伸展特性得到優化的交叉區域。然而,為了保持空間要求是小的,交叉角度不應該大于45°。
[0018]為了賦予框架本體足夠的穩定性,有利的是,在與所述框架本體的平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面中平行地延伸的狀態下,所述兩個線纜槽具有至少7.5mm的距離。
[0019]此外,有利的是,相對于線纜槽布置出水連接件,所述出水連接件布置在所述框架本體的角部區域中并且具有指定的直徑,使得在所述角部區域中,所述出水連接件的軸線至少基本上與所述線纜槽的切口部的軸線垂直地相交,所述切口部與所述出水連接件對準。因此,所述切口部可以保持是短的,并且驅動線纜通過所述切口部離開期望導槽的風險可以保持較低。
[0020]為了進一步降低驅動線纜通過所述切口部離開所述框架本體的角部區域中的期望導槽的風險,遮蓋元件可以在特別地包括出水連接件的角部區域中布置在所述框架本體上,所述遮蓋元件至少部分地遮蓋布置在兩個上壁部之間或兩個下壁部之間且在投影中與所述出水連接件對準的上切口部或下切口部。因此,相關驅動線纜于是可以被支撐在所述遮蓋元件處。
[0021]有利地,所述遮蓋元件閂鎖在所述框架本體上。因此,可以簡單地安裝遮蓋元件。
[0022]特別地關于輕質構造,有利的是,所述框架本體是塑料注射成型制成的框架前部,相對于所述框架的縱向中央平面在兩側分別鄰接在車輛縱向上延伸的導軌,其中,所述線纜槽在與相應導軌鄰接的區域中包括錐形變寬部,即,例如從約5.1mm至5.5mm的線纜槽的初始直徑經由優選地至少5.2mm的路徑變寬至7_至8_的直徑,優選地變寬至約7.3mm的直徑。
[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線纜槽中的驅動線纜的伸展特性得以改進,并且能夠低噪音地引導驅動線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從說明書、附圖和權利要求書可以得知本實用新型的主題的其它優點和有利構造。
[0025]在附圖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框架的示例性實施例將被以示意性簡化的方式進行說明并且將在下面的說明部分中更詳細地描述。在附圖中:
[0026]圖1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框架的框架前部的俯視圖;
[0027]圖2示出根據圖1的框架前部的角部區域II的放大圖;
[0028]圖3示出角部區域的仰視圖;
[0029]圖4示出根據圖1的框架前部的線纜槽交叉區域IV的放大圖;
[0030]圖5示出交叉區域的仰視圖;
[0031]圖6示出框架前部的線纜槽的一部分的放大圖;
[0032]圖7示出沿圖6中的線VI1-VII截取的線纜槽的剖視圖;
[0033]圖8示出圖7中的區域VII1-VIII的放大圖;
[0034]圖9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框架的框架前部的可選實施例的俯視圖;
[0035]圖10示出根據圖9的框架前部的角部區域X的放大圖;以及
[0036]圖11示出角部區域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在圖1至圖8中示出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的框架前部10,框架的其它部分沒有更詳細地示出。滑動車頂如通常情況那樣包括用于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車頂開口的遮蓋部件,并且經由框架連接到車輛結構。
[0038]根據圖1所示的實例,框架前部10形成框架本體,設計為注射成型塑料部件,且具有至少大致U形的形狀,其中,自由腿部12A和12B在車輛縱向上延伸并且在安裝狀態下其自由端面鄰接用于遮蓋部件的驅動機構的相應導軌,導軌沒有更詳細地示出。兩個自由腿部12A和12B經由在車輛橫向上延伸的基腿部14彼此連接。
[0039]框架前部10在組裝位置鄰接相關車頂開口的前邊緣,包括兩個線纜槽16和18,驅動線纜分別在線纜槽中被引導,所述線纜在壓縮時呈剛性,優選地由梯度線纜(gradientcable)形成,且連接到上述驅動機構或連接到相應導軌的區域中的相關驅動機構的驅動滑動件。為了使驅動線纜致動,驅動馬達可以在緊固區域20中安裝在框架前部10的基腿部14上,馬達包括驅動齒輪,驅動齒輪的驅動軸穿過框架前部10的基腿部14的凹陷部22,凹陷部設計在基腿部14的中央部分。驅動齒輪與在線纜槽16和18中受引導的兩個驅動線纜嚙合。
[0040]線纜槽16和18分別具有位于驅動馬達的驅動齒輪與相應孔口區域24A或24B之間的負載部分161和181,驅動齒輪穿過凹陷部22,孔口區域設計為是呈錐形變寬的,并且相關驅動線纜經由孔口區域被引導到相關導軌的對應引導部分中。在凹陷部22的背離相應負載部分161或181的一側,兩個線纜槽16和18分別具有自由伸展部分162或182,相應驅動線纜的未與任何待驅動元件連接的自由離開端在自由伸展部分中被引導。
[0041]特別地從圖2和圖3可以得知,在框架前部10的角部區域中分別設計有出水連接件26A或26B,任何水都可以經由出水連接件從框架的該區域排出,并且出水連接件徑向地指向外部。
[0042]下面將借助圖2至圖8描述線纜槽16和18的具體設計。
[0043]在框架前部10中,線纜槽16和18各自由上壁部28和下壁部30形成,這些壁部在各個線纜槽16或18的延伸方向上以交替方式彼此相繼地形成,使得在兩個相繼的上壁部28之間相應地留有上切口部32,在兩個相繼的下壁部30之間相應地留有下切口部34,在相關線纜槽16或18中被引導的各個驅動線纜經由切口部露出來。驅動線纜因此被保持在線纜槽16和18中,轉而被上壁部28,另一方面被下壁部30保持。這也意味著,相對于各個線纜槽16或18的軸線,下切口部34與上壁部28相對,上切口部32與下壁部30相對地布置。當在注射成型模具中制造框架前部10時,對應于線纜槽16和18的路徑,第一模具半部和第二模具半部的對應齒彼此嚙合。
[0044]在線纜槽16和18的自由伸展部分162和182中,上壁部28和下壁部30在軸向上分別具有至多15mm的長度。在線纜槽16和18的負載部分161和181中,壁部28和30分別具有約Ilmm的最大軸向長度。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相關驅動線纜經由上切口部32和下切口部34離開期望的導槽,或者可以使相關驅動線纜離開期望導槽的風險保持為較低。
[0045]為了防止驅動線纜在框架前部10的角部區域中的彎曲線纜槽部分中離開期望的導槽,并且為了能夠保持上切口部32在相應驅動線纜的軸向上盡可能短,由于在出水連接件26A和26B的區域中的制造,出水連接件26A和26B分別具有軸線,在與框架前部10的平面垂直的投影中,該軸線至少基本上與如下切口部32的軸線垂直:該切口部32被分配給相應線纜槽16或18的相應負載部分161或181并且分別與相應出水連接件26A和26B對準。
[0046]從圖1、圖4和圖5可以得知,兩個線纜槽16和18當被與框架前部的平面垂直地投影時在交叉區域IV中交叉,交叉區域IV布置在框架前部的基腿部14中。為了在注射成型模具中制造框架前部10時確保交叉區域中的最佳可脫模特性,同時使線纜,特別是布置在線纜槽16的負載部分161中的線纜部分,離開期望導槽的風險最低,在跨越下線纜槽18的上切口部321的區域中,相對于組裝位置而言布置在上方的線纜槽16包括槽橋接部36,槽橋接部的邊緣在交叉區域中與下線纜槽18的輪廓平行地并齊。被槽橋接部36截斷的切口部321的邊緣也在交叉區域中與下線纜槽18的輪廓平行地并齊。
[0047]下線纜槽18在槽橋接部36下方具有下切口部341,下切口部的邊緣在交叉區域中與上線纜槽16的輪廓平行地并齊。
[0048]為了甚至在線纜槽16和18的交叉區域中也確保驅動線纜的良好伸展特性,并且為了同時保持線纜槽16和18的空間要求在交叉區域中是小的,線纜槽16和18以大約35°的角度交叉。
[0049]從圖6至圖8可以得知,交替的上壁部28和下壁部30在其自由邊緣處分別具有引入斜坡或入口斜面38,從相應的部分圓柱形的中央區域40或從橫截面為半圓形的中央區域40開始,引入斜坡或入口斜面初始具有曲率半徑為約1.5mm的第一曲形區域42,第一曲形區域會合到第二曲形區域44,第二曲形區域具有與第一區域42的曲率相反的曲率,并且在相應線纜槽16或18的軸向上具有約0.3mm的曲率半徑。在背離第一曲形區域42的一偵牝柱面區域46在相應線纜槽16或18的軸向上鄰接曲形區域44,該柱面區域具有約0.1mm的寬度。由于引入斜坡38,由壁部28和30限定的槽區段從中央區域40中的約5.3mm的直徑到端面邊緣變寬至約5.9mm的直徑。
[0050]特別是從圖7可以得知,相繼的上壁部28和下壁部30具有彼此對準的端面邊緣,端面邊緣以約r的角度跨越相對于相應上壁部28或下壁部30的徑向中央平面設定的平面,使得在分別分配給壁部28或30的相繼槽區段之間形成縫隙狀的脫模面47。
[0051]線纜槽16和18的通向相應導軌(未示出)的孔口區域24A和24B是優選地從約5.3mm的直徑經由5.2mm的路徑呈錐形地變寬至7.3mm的直徑。
[0052]在圖9至圖11中示出框架前部10’,其基本上對應于圖1至圖8所示的框架前部,但是不同之處在于框架前部10’包括出水連接件26A和26B,出水連接件26A和26B在車頂開口的方向上相對于相應的自由伸展部分162或182向內側偏移,車頂開口可以借助于遮蓋部件被打開或關閉。相對于與相關出水連接件26A或26B對準的上自由伸展部分32,連接件被分配給相關線纜槽16或18的負載部分161或181,出水連接件26A和26B分別具有軸線,在與框架前部10的平面垂直的投影中,該軸線以銳角與如下切口部32的軸線相交:該切口部32與相關出水連接件對準。所述上切口部32設置有遮蓋元件48,遮蓋元件利用框架本體來閂鎖并且防止驅動線纜離開相關線纜槽16或18的負載部分161或181。
[0053]除此之外,框架前部10’至少基本上對應于圖1至圖8所示的框架前部。
[0054]附圖標記列表
[0055]10框架前部
[0056]12A, B自由腿部
[0057]14基腿部
[0058]16線纜槽
[0059]18線纜槽
[0060]20緊固區域
[0061]22 凹陷部
[0062]24A, B 孔口區域
[0063]26A,B出水連接件
[0064]28上壁部
[0065]30下壁部
[0066]32上切口部
[0067]34下切口部
[0068]36槽橋接部
[0069]38引入斜坡
[0070]40中央區域
[0071]42第一曲形區域
[0072]44第二曲形區域
[0073]46柱面區域
[0074]48遮蓋元件
[0075]161負載部分
[0076]162自由伸展部分
[0077]181負載部分
[0078]182自由伸展部分
[0079]321 上切口部
[0080]341 下切口部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的滑動車頂的框架,所述車頂包括用于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車頂開口的遮蓋部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本體(10),所述框架本體具有引導驅動線纜的至少一個線纜槽(16,18),所述驅動線纜在壓縮時呈剛性并且能夠借助于被所述框架本體(10)支撐的驅動裝置來致動,所述線纜槽(16,18)被設計為使得所述驅動線纜在線纜槽(16,18)的軸向上交替地借助于上壁部(28)從第一側和借助于下壁部(30)從第二側被引導,在背離相應上壁部(28)的一側從下切口部(34)露出來,并且在背離相應下壁部(30)的一側從上切口部(32)露出來,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槽(16,18)包括用于所述驅動線纜的加載部分的負載部分(161,181)以及用于所述驅動線纜的無負載離開部分的自由伸展部分(162,182),所述上壁部(28)和所述下壁部(30)在所述負載部分(161,181)中具有約Ilmm的最大軸向長度,在所述自由伸展部分(162,182)中具有約15mm的最大軸向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部(28)和所述下壁部(30)在至少一個自由邊緣處分別設置有引入斜坡或入口斜面(38),其中,所述上壁部(28)和所述下壁部(30)的引入斜坡(38)從相應的部分圓柱形的中央區域(40)開始,經由第一曲形區域(42),會合到與所述第一曲形區域(42)反向的相應第二曲形區域(4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形區域(42)具有約1.0mm至2.0mm的曲率半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半徑為1.5mm。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形區域(44)具有約0.1mm至0.5mm的曲率半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半徑為0.3mm。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形區域(44)由柱面區域(46)限定邊界,所述柱面區域具有約0.05mm至0.15mm的軸向寬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寬度為0.1mm。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相繼的上壁部和下壁部(28,30)具有彼此對準的端面邊緣,所述端面邊緣以5°至9°之間的角度跨越相對于相應上壁部或下壁部(28,30)的徑向中央平面設定的平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兩個線纜槽(16,18),所述線纜槽(16,18)在與所述框架本體(10)的平面垂直的投影中看在交叉區域中交叉,并且所述兩個線纜槽(16,18)中的一個線纜槽在所述交叉區域中具有被槽橋接部(36)截斷的切口部(32)。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橋接部(36)具有在所述交叉區域中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兩個線纜槽(18)中的另一個線纜槽的軸線延伸的軸線。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被所述槽橋接部(36)截斷的所述切口部(32)的邊緣在所述交叉區域中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兩個線纜槽(18)中的另一個線纜槽的軸線延伸。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線纜槽(16,18)在所述交叉區域中以至少35°的角度交叉。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基本上并齊從而與所述框架本體(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平行地延伸的狀態下,所述兩個線纜槽(16,18)具有至少7.5mm的軸向距離。
1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本體(10)的角部區域中布置有出水連接件(26A,26B),在所述角部區域中,所述出水連接件的軸線至少基本上與所述線纜槽(18)的切口部(32)的軸線垂直地延伸,所述切口部在投影中與所述出水連接件(26A,26B)對準。
1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遮蓋元件(48),所述遮蓋元件在包括出水連接件(26A,26B)的角部區域中布置在所述框架本體(10)上,至少部分地遮蓋布置在兩個上壁部(28)之間或兩個下壁部之間且在投影中與所述出水連接件(26A,26B)對準的上切口部或下切口部(32)。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蓋元件(48)閂鎖在所述框架本體(10)上。
1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體(10)是塑料注射成型制成的框架前部,所述框架前部相對于所述框架的縱向中央平面在兩側分別鄰接在車輛縱向上延伸的導軌,所述線纜槽(16,18)中的至少一個線纜槽在與相應導軌鄰接的區域中包括錐形地變寬的孔口區域(24A,24B)。
【文檔編號】B60J7/02GK204196664SQ20142038713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6日
【發明者】B·賴因施, R·馬蒂亞斯 申請人:韋巴斯托股份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