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及編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橫編機并在使在獨立地編織的編織寬度方向并列的兩個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對接的狀態下通過隱藏線圈處理相互連接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 及適用該接合方法而得到的編織物。
背景技術:
以往,由橫編機獨立地編織兩個編織物,在使這些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面對面的狀態下通過隱藏線圈處理進行相互連接。例如,在編織具有圖8(A)所示的前后身2和袖3、4的套衫1的情況下,如圖8(B)所示,有時將編織到領口的位置的前后身2和與此前后身2獨立地編織的領子20接合。此外,如圖8(C)所示,也有時從右袖口部30呈筒狀地開始編織,編織到左袖4的端部,同時編織與此編織物獨立地編織的左袖口部40,接合它們。這是因為,一般地,因為編織物的起口部的一方具有與編織結束部相比在伸縮性上優良的特性,所以存在由起口部形成套衫1的領孔、袖口的必要。作為通過隱藏線圈處理接合獨立地編織的兩個編織物的技術,例如,有專利文獻1 記載的技術。在此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首先使兩個編織物的線圈彼此相互重疊,形成與該兩重的重疊線圈連續的新的線圈。然后,反復進行如下的情況使該新的線圈和在新的線圈的附近將兩個編織物的線圈彼此重疊的兩重的重疊線圈相互重疊,形成與該三重的重疊線圈連續的新的線圈。[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53840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根據在編織中使用的編織線的種類,有在兩個編織物的接合部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伸縮性的危險。這是因為,如上所述,在接合部中形成三重的線圈。本發明是鑒于上述事情而做出的發明,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獨立地編織的兩個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對接的狀態下通過隱藏線圈處理進行接合,也能夠充分地確保其接合部的伸縮性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及適用該方法而編織的編織物。為了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明涉及一種編織物的接合方法,所述編織物的接合方法使用橫編機,該橫編機具有至少前后一對針床,前后的針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針床之間可以進行線圈的移圈,所述編織物在使獨立地編織的并列在編織寬度方向的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對接的狀態下通過隱藏線圈處理進行接合,所述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
4
在從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界限開始兩編織物的接合時,利用同一編織線交替地反復進行此下的步驟以在第一編織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之中的界限側的線圈成為形成在第一編織物上的第一隱藏線圈的方式,使這兩個線圈相互重疊,與該重疊線圈連續地形成成為下一個第一隱藏線圈的新的線圈;以在第二編織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側端部兩個線圈之中的界限側的線圈成為形成在第二編織物上的第二隱藏線圈的方式,使這兩個線圈相互重疊,與該重疊線圈連續地形成成為下一個第二隱藏線圈的新的線圈,在該反復進行的過程中,通過在第一隱藏線圈的形成和第二隱藏線圈的形成之間,在前后任一個針床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并將該未封閉線圈在以后從針床卸下,獲得連接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之間的線長。根據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以第一隱藏線圈一
第二隱藏線圈一第一隱藏線圈一第二隱藏線圈......的方式交替地形成。另外,未封閉線
圈的形成,既可以在第一隱藏線圈的形成和第二隱藏線圈的形成之間進行,也可以在第二隱藏線圈的形成和第一隱藏線圈的形成之間進行,還可以在它們雙方之間進行。另一方面, 將未封閉線圈從針床卸下的動作,如果在繼續編織后從未封閉線圈延伸的編織線成為障礙,則可以在其之前進行,如果不成為障礙,則也可以在兩編織物的接合結束之后進行。詳細的情況,在后述的實施方式中說明。作為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一個方式,最好在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接合中使用彈性線。在該接合中既可以僅使用彈性線,也可以使用將彈性線和通常的編織線進行了并紗的紗線。作為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一個方式,也可以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在此情況下,最好在反復進行的過程中,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形成,同時,在形成了第一隱藏線圈或第二隱藏線圈之后,在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之前, 通過使供線口移動,在使從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向供線口延伸的編織線在該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反面線圈)的表側交叉后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具體地說,可以在反復進行的過程中進行以下的工序。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狀態后,在與第一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相向的針床中,使第一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A ;使預先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到超過在工序A中形成的重疊線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一隱藏線圈的工序B ;將供線口配置在第二編織物的一側保持不變,在與第二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相向的針床中,使第二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C;在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二隱藏線圈的工序D。另外,反面線圈是通過將卡定在一方的針床(例如,作為前針床)上的舊線圈向另一方的針床(后針床)移圈,在此舊線圈上進行編織而形成的。如果從前針床側觀看此形成的新的線圈,則成為從前針床側向后針床側地從舊線圈引出的反面線圈。本說明書中的 “反面線圈的表側”,在上述例的情況下,與新形成的線圈(反面線圈)相比是前針床側。作為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一個方式,也可以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正面線圈。在此情況下,最好在反復進行的過程中,在形成了第一隱藏線圈或第二隱藏線圈之后,在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之前,通過使供線口移動,使從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向供線口延伸的編織線在該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反面線圈)的里側交叉后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具體地說,可以在反復進行的過程中進行以下的工序。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狀態后,在第一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中,使第一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A';使預先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到超過在工序A'中形成的重疊線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一隱藏線圈的工序B';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的狀態后,在第二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中,使第二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C';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到超過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疊線圈的位置, 在再次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二隱藏線圈的工序D'。在此,“正面線圈”及“正面線圈的里側”的意思,可以考慮為與既述的“反面線圈” 及“反面線圈的表側”相反。另外,本發明編織物是使用橫編機編織的編織物,該橫編機具有至少前后一對針床,前后的針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針床之間可以進行線圈的移圈,所述編織物的特征在于,具備由獨立地編織的編織物構成的第一編織物部及第二編織物部;通過隱藏線圈處理來接合兩編織物部的隱藏線圈處理部,上述隱藏線圈處理部由以相同的編織線交替地連續形成的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構成,上述第一隱藏線圈與第一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重疊,上述第二隱藏線圈與第二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重疊,由連接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的過渡線將第一編織物部和第二編織物部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在對接的狀態下接合。[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編織物的編織方法,能夠編織由將交替地形成在第一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和第二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上的隱藏線圈彼此連接的過渡線編織接合了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本發明編織物。在將這樣的構成的本發明編織物向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拉伸的情況下,形成在第一編織物上的第一隱藏線圈和形成在第二編織物上的第二隱藏線圈進行變形,從兩隱藏線圈向過渡線放出編織線,作為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接合部的隱藏線圈處理部伸長。因此,本發明編織物中的隱藏線圈處理部,發揮與現有的隱藏線圈處理部相比優良的伸縮性。進而,在本發明編織物的編織方法中,通過在從一方的隱藏線圈的形成到另一方的隱藏線圈的形成之間設置未封閉線圈,然后從針床卸下該未封閉線圈,獲得了連接隱藏線圈之間的過渡線的線長。通過獲得過渡線的線長,在兩隱藏線圈變形了時,能夠呈向過渡線放出充分的長度的編織線的大小地形成第一隱藏線圈和
第二隱藏線圈。在此,如果在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接合中利用彈性線,則即使在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之間獲得線長,也能夠由彈性線的伸縮性防止在隱藏線圈處理部中空出孔洞。另外,也能夠由彈性線自身的伸縮性使隱藏線圈處理部的伸縮性提高。另外,在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中,通過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同時,使連接這些隱藏線圈的編織線在隱藏線圈的表側交叉,能夠使由該隱藏線圈構成的隱藏線圈處理部從編織物的表側難以被見到。如果從編織物的表側見到此隱藏線圈處理部,則由于以沒有連接點地編織的方式見到,所以外觀非常良好。特別是,通過進行上述工序A D,能夠在編織物的表側以線圈的方式見到將隱藏線圈彼此連接的過渡線。另外,在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中,通過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正面線圈,同時,使連接這些隱藏線圈的編織線在隱藏線圈的里側交叉,能夠形成使該隱藏線圈整齊排列在編織物的表側的隱藏線圈處理部。此隱藏線圈處理部,能夠作為編織物的設計利用。特別是,通過進行上述工序A' D',能夠使配置在編織物的表側的隱藏線圈處理部的外觀提高。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編織物的接合順序的模式圖。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第一部分的編織工序圖。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第二部分的編織工序圖。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第三部分的編織工序圖。圖5是在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中接合的編織物中的隱藏線圈處理部的放大線圈圖。圖6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編織工序圖。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編織工序圖。圖8 (A)是通過接合獨立地編織的編織物得到的套衫的概略圖,(B)是模式地表示接合獨立地編織的前后身和領子部的順序的說明圖,(C)是模式地表示接合獨立地編織的前后身和袖口部的順序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實施發明的方式下面,作為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一例,如圖8(B)所示,說明獨立地編織前后身2和領子部20,通過隱藏線圈處理將前后身2的頸圍的開口部和處于圖面上的上方側的領子部20的開口部接合的順序。這些實施方式記載的編織,均說明使用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在前后方向相互相向的前后一對針床,后針床可以向左右位移的2張底座橫編機的編織例。當然,使用的橫編機也可以是4張底座橫編機。在圖1中,表示前后身2的前側編織物部的線圈A F和領子部20的前側編織物部的線圈α ζ被卡定在前針床(以下,稱為FB)上,前后身2的后側編織物部的線圈 G L和領子部20的后側編織物部的線圈η μ被卡定在后針床(以下,稱為BB)上的狀態。前后身2和領子部20由從各自的供線口供給的通常的編織線編織。從此狀態將前后身2和領子部20的前編織物部彼此由彈性線接合,該彈性線從與在前后身2、領子部20 中使用的供線口不同的供線口供給,同時,由從與該供線口不同的供線口供給的彈性線將前后身2和領子部20的后編織物部彼此接合。接合的順序,按照表示在圓圈中的數字的順序。另外,圖1中的“P+數字”、“Q+數字”,表示與重疊線圈連續地新形成的線圈。如果具體地說明前后身2和領子部20的接合順序,則首先使前后身2的線圈A和領子部20的線圈α相互重疊,與重疊線圈連續地新形成線圈Ρ0。接著,使前后身2的線圈G和領子部20的線圈η相互重疊,與其重疊線圈連續地新形成線圈Q0。以后,在由線圈 β和線圈Y構成的重疊線圈上形成線圈Ρ1,在由線圈H和線圈I構成的重疊線圈上形成線圈Q1,在由線圈PO和線圈B構成的重疊線圈上形成線圈Ρ2,這樣按照圓圈包圍的數字將前后身2和領子部20接合下去。如用圖1說明的那樣,FB中的編織物彼此的接合工序和BB中的編織物彼此的接合工序,雖然交替地進行,但是是用獨立的供線口進行的獨立的接合工序,兩接合工序是完全同樣的接合工序。因此,在以下的實施方式1及2中,代表性地說明將卡定在FB上的兩個編織物彼此接合的接合工序。[第一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基于圖1 3說明通過由反面線圈構成的隱藏線圈接合由在 FB的編織寬度方向鄰接地卡定的線圈α ζ構成的領子部20的前側編織物(以下,稱為第一編織物100)和由線圈A F構成的前后身2的前側編織物(以下,稱為第二編織物 200)的例子。圖2 3的“S+數字”表示編織工序的號碼,箭頭表示供線口的移動方向、 移圈的方向,“K”表示伴隨供線口的移動進行編織。另外,圖中的〇是指卡定在針床上的線圈,V字是指未封閉線圈, 是指在各編織工序中編織的線圈,◎是指重疊線圈,▼是指供線口,X是指從針床卸下未封閉線圈。另外,對圖中的重疊線圈的結合,表示成“Α/α ”。在此情況下,表示以線圈A為BB側,線圈α為FB側的方式重疊的重疊線圈。另外,為了說明的方便,編織物做成了平針編織物。在圖2的Sl中,表示第一編織物100的線圈α ζ和第二編織物200的線圈 A F卡定在FB上的狀態。在包含Sl在內的以后的工序圖中由粗線表示此Sl中的編織物 100,200的界限的位置。從Sl的狀態由S2、S3開始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接合。另外,S2、 S3的接合開始部分的編織,是與S4以后所示的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有某些不同的工序。首先,在S2中,在使第二編織物的線圈A向BB移圈之后,通過使第一編織物的線圈α ζ向BB移圈,使第二編織物200的線圈A和第一編織物100的線圈α相互重疊。 而且,在S3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左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在S2中形成的重疊線圈A/ α連續的新的線圈P0(S3)。線圈P0,由于由BB編織所以成為反面線圈。接下來,通過按照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S4以后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從兩編織物100、200的界限側將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接合下去。在界限側,由于兩編織物100、200的線圈從針床卸下去,所以適當地使BB位移,使得兩編織物100、200的界限側端部的距離不過分離開。在S4中,使BB向紙面左方向位移而將在S3中形成的線圈PO向FB的線圈B的旁邊移圈,同時,以并列于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界限側端部的第一編織物100 的線圈β、Y之中的處于界限側的線圈β成為第一隱藏線圈的方式使線圈β和線圈Y 在BB上重疊。此時,由于供線口退避到第二編織物200側,所以從供線口延伸的編織線不會被夾入線圈β和線圈Y之間。此S4相當于本發明工序Α。在S5中,使供線口向紙面右方向的第一編織物100的一側移動到超過重疊線圈 β/γ的位置。與S5連續,在S6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左方向的第二編織物200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β/Υ連續的新的線圈PI。此線圈P1,因為由BB形成,所以成為反面線圈。另外在S6中,在離開線圈Pl僅二針分的處于第二編織物200的一側的BB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R。形成未封閉線圈R的位置,如由圖中的點畫線的V字表示的那樣,也可以是從線圈Pl離開一針 六針分的位置。另外,S5、S6相當于本發明工序B。在接下來的S7中,將Pl向FB移圈,在S8中,使供線口保留在第二編織物200側不變,以并列于第二編織物200中的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界限側端部的線圈Ρ0、Β之中的處于界限側的線圈PO成為第二隱藏線圈的方式,在BB中使線圈PO和線圈 B相互重疊。此時,使BB向紙面左方向位移,在將線圈PO向BB移圈后,使線圈B與線圈PO 相互重疊。然后在S9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右方向的第一編織物100移動的期間形成與在 S8中形成的重疊線圈Ρ0/Β連續的新的線圈P2,在SlO中,從BB卸下在S6中形成的未封閉線圈R。另外,S7、S8相當于本發明工序C,S9相當于本發明工序D。在此,通過在S6中形成未封閉線圈R,在SlO中從針床卸下該未封閉線圈R,能夠獲得連接線圈Pl和線圈P2的編織線的線長。如后述的那樣,由在S6中形成未封閉線圈R的位置,能夠使連接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之間的編織線的長度變化。另外,因為未封閉線圈R處于不成為后述的工序的障礙的位置,所以不必在SlO中從針床卸下,即使在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接合結束后從針床卸下也沒關系。在本實施方式的SlO中將未封閉線圈R從針床卸下,不過是為了可靠地防止接合過程中的意外的編織線的卷入。以后,通過實施沿襲了在S4 SlO中所示的接合的順序的Sll S17所示的接合工序,能夠接合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以下,簡單地說明Sll S17的編織。在Sll中,將在S9中形成的線圈P2返回FB的線圈C的旁邊,同時,將在S6中形成的線圈Pl規定為新的第一隱藏線圈,在BB上使線圈Pl和線圈δ相互重疊。接著,在S12 中,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100側移動直到超過其重疊線圈Pl/ δ的位置。然后,在S13中, 在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200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Pl/ δ連續的新的線圈Ρ3,同時,在從該線圈Ρ3向第二編織物200側離開三針分的BB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R。接著,在S14中,將在S13中形成的線圈Ρ3向FB移圈,在S15中,將供線口保留在第二編織物200的一側不變,將在S9中形成的線圈Ρ2規定為新的第二隱藏線圈,在BB上使線圈Ρ2和線圈C相互重疊。然后,在S16中形成與重疊線圈P2/C連續的新的線圈Ρ4,在 S17中從針床卸下未封閉線圈R。在S17以后,只要將在S13中形成在重疊線圈Pl/ δ上的線圈Ρ3作為下一個第一隱藏線圈,同時,將在S16中形成在重疊線圈P2/C上的線圈Ρ4作為下一個第二隱藏線圈,進行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接合即可。將作為其結果而得到的編織物的線圈圖表示在圖5中。如從圖5所示的線圈圖表明的那樣,在第一實施方式的編織物中,由具有交替地形成在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隱藏線圈Pl P4的隱藏線圈處理部5接合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因為隱藏線圈處理部5中的第一隱藏線圈P1、P3和第二隱藏線圈P2、P4由一系列的編織線構成,所以第一隱藏線圈P1、P3和第二隱藏線圈P2、P4由過渡線連接。這樣通過將第一隱藏線圈P1、P3和第二隱藏線圈P2、 P4直接由過渡線連接,確保了隱藏線圈處理部5的伸縮性。該伸縮性與過渡線的線長相應地變化。在參照圖2 4的本實施方式的接合工序中,在由圖5中的涂黑箭頭表示的第一隱藏線圈Pl (P3)和第二隱藏線圈P2(P4)之間獲得了線長。另外,因為本實施方式的隱藏線圈Pl P4作為反面線圈配置在編織物2、20的里側(紙面內側),所以從編織物的表側看時,見不到隱藏線圈Pl P4,隱藏線圈處理部5的外觀良好。進而,將本實施方式中的隱藏線圈彼此連接的過渡線,在從表側看編織物2、20 時,與隱藏線圈Pl P4相比配置在表側。因此,由于該過渡線如線圈的那樣能見到,所以隱藏線圈處理部5的外觀良好。[變形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形成了第一隱藏線圈Pl后,在形成第二隱藏線圈P2的期間,由未封閉線圈R獲得了過渡線的線長。與此相對,如圖5的空白箭頭所示,在形成了第二隱藏線圈P2后,在形成下一個第一隱藏線圈P3的期間,也可以由未封閉線圈R獲得過渡線的線長。在此情況下,例如只要在圖3的S5(圖4的S12)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右方向移動的期間,在FB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在圖3的S7、S8(圖4的S14、S15)中從針床卸下未封閉線圈即可。此外,也可以不是在圖3的S5(圖4的S12)中而是在S6(圖4的S13) 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左方向移動時,在線圈Pl的編織前在FB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R。 在此情況下,未封閉線圈R被扭轉,但因為該未封閉線圈R在以后工序中從針床卸下,所以即使是被扭轉的未封閉線圈R也沒有任何問題。[第二實施方式]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基于圖6、7說明通過由正面線圈構成的隱藏線圈連接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使第一編織物的線圈和第二編織物的線圈相互重疊而開始了兩編織物的接合,但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利用本發明編織物的接合方法使第一編織物的界限側端部的兩線圈相互重疊,同時,使第二編織物的界限側端部的兩線圈相互重疊而開始兩編織物的接合。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紙面左側的線圈A F作為第一編織物100,將紙面右側的線圈α ζ作為第二編織物200進行說明。在Tl中,表示了第一編織物100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A F和第二編織物 200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α ζ被卡定在FB上的狀態。從此狀態,在Τ2中將線圈α ζ向相向的BB移圈。然后在Τ3中,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二編織物200的一側的狀態后,將第一編織物100的線圈A向相向的BB移圈。在接下來的Τ4中,將BB向紙面左方向位移,在使在Τ3中向BB進行了移圈的線圈 A與FB的線圈B相互重疊后,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左方向的第一編織物100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在BB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R。然后,在T5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右方向的第二編織物200的一側移動的期間,新形成與在T4中形成的重疊線圈B/A連續的線圈P1,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100的一側反轉。在此,T3和T4的前半部分相當于本發明工序A',T4的后半部分和T5的前半部分相當于本發明工序B'。在圖7的T6中,使第二編織物200的線圈α返回FB,在Τ7中,將BB向紙面左方向位移,在使線圈β與該線圈α相互重疊后,使供線口向紙面右方向的第二編織物200 的一側移動。然后,在Τ8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左方向的第一編織物100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在Τ7中形成的重疊線圈β/α連續的新的線圈Ρ2,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200 的一側反轉。在使供線口反轉時,預先從針床卸下未封閉線圈R。在此,Τ5后半部分和Τ6 和Τ7的前半部分相當于本發明工序C',Τ7的后半部分和Τ8的前半部分相當于本發明工序D'。接下來,在Τ9中,將FB的線圈C、P1、P2向相向的BB移圈,在TlO中在使BB向紙面左方向位移后將線圈P1、P2返回FB,然后在Tll中使線圈C與線圈Pl相互重疊。在Tll 中,進而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左方向的第一編織物100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在BB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R。最后,在T12中,在使供線口向紙面右方向的第二編織物200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C/P1連續的新的線圈P3,然后,使供線口反轉而退避到第一編織物100的一側。 如果觀看此T12的線圈和供線口的配置狀態,則成為與兩編織物100、200的界限的線圈從 T6的狀態一圈一圈地減少的狀態同樣的狀態。因此,以后只要在與T7 T12同樣的工序中將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接合下去即可。根據以上說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接合工序,能夠由從里側觀看參照了圖5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線圈圖那樣的隱藏線圈處理部接合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因此,第二實施方式的編織物也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編織物同樣,成為由伸縮性優良的隱藏線圈處理部接合兩編織物100、200的編織物。在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的隱藏線圈處理部中,由于隱藏線圈整齊排列在編織物的表側,所以可以將這些隱藏線圈作為編織物的設計利用。另外,本發明并不被上述的實施方式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范圍內能夠適當地進行變更。例如,隱藏線圈處理部5的形成,也可以是將彈性線和通常的編織線進行了并紗的紗線。另外,接合的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也可以是羅紋組織。符號說明FB 前針床BB 后針床A L、α μ、P0 P8、Q0 Q7 線圈R 未封閉線圈100 第一編織物200 第二編織物1 套衫2:前后身20 領子部3 右袖
30:右袖口部4 左袖40:左袖口部5:隱藏線圈處理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編織物的接合方法,所述編織物的接合方法使用橫編機,該橫編機具有至少前后一對針床,前后的針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針床之間可以進行線圈的移圈,所述編織物在使獨立地編織的并列在編織寬度方向的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對接的狀態下通過隱藏線圈處理進行接合,所述編織物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從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界限開始兩編織物的接合時,利用同一編織線交替地反復進行此下的步驟以在第一編織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之中的界限側的線圈成為形成在第一編織物上的第一隱藏線圈的方式,使這兩個線圈相互重疊,與該重疊線圈連續地形成成為下一個第一隱藏線圈的新的線圈;以在第二編織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側端部兩個線圈之中的界限側的線圈成為形成在第二編織物上的第二隱藏線圈的方式,使這兩個線圈相互重疊,與該重疊線圈連續地形成成為下一個第二隱藏線圈的新的線圈,在該反復進行的過程中,通過在第一隱藏線圈的形成和第二隱藏線圈的形成之間,在前后任一個針床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并將該未封閉線圈在以后從針床卸下,獲得連接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之間的線長。
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編織物和第二編織物的接合中使用彈性線。
3.如權利要求1或2記載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復進行的過程中,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反面線圈形成, 同時,在形成了第一隱藏線圈或第二隱藏線圈之后,在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之前,通過使供線口移動,在使從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向供線口延伸的編織線在該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的表側交叉后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
4 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復進行的過程具備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狀態后,在與第一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相向的針床中,使第一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A ;使預先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到超過在工序A 中形成的重疊線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一隱藏線圈的工序B ;將供線口配置在第二編織物的一側保持不變,在與第二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相向的針床中,使第二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C ;在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二隱藏線圈的工序D。
5.如權利要求1或2記載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復進行的過程中,將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作為正面線圈形成, 同時,在形成了第一隱藏線圈或第二隱藏線圈之后,在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之前,通過使供線口移動,使從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向供線口延伸的編織線在該先前形成的隱藏線圈的里側交叉后形成下一個隱藏線圈。
6.如權利要求5記載的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復進行的過程具備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狀態后,在第一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中, 使第一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A';使預先退避到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的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到超過在工序A' 中形成的重疊線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一隱藏線圈的工序B';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在使供線口成為退避到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的狀態后,在第二編織物被卡定的針床中,使第二編織物中的上述界限側端部的兩個線圈相互重疊的工序C';使供線口向第一編織物的一側移動到超過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疊線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線口向第二編織物的一側移動的期間形成與重疊線圈連續的第二隱藏線圈的工序 D'。
7.—種編織物,是使用橫編機編織的編織物,該橫編機具有至少前后一對針床,前后的針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針床之間可以進行線圈的移圈,所述編織物的特征在于,具備由獨立地編織的編織物構成的第一編織物部及第二編織物部; 通過隱藏線圈處理來接合兩編織物部的隱藏線圈處理部,上述隱藏線圈處理部由以相同的編織線交替地連續形成的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構成,上述第一隱藏線圈與第一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重疊, 上述第二隱藏線圈與第二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的線圈重疊, 由連接第一隱藏線圈和第二隱藏線圈的過渡線將第一編織物部和第二編織物部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在對接的狀態下接合。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編織物的接合方法,即使將獨立地編織的兩個編織物的線圈縱行方向端部彼此在對接的狀態下通過隱藏線圈處理進行接合,也能夠充分地確保其接合部的伸縮性。在從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界限開始兩編織物(100)、(200)的接合時,反復進行在第一編織物(100)和第二編織物(200)的各自中形成隱藏線圈(P1、P2)的情況。而且,通過在第一編織物(100)中的隱藏線圈(P1)的形成和第二編織物(200)中的隱藏線圈(P2)的形成之間,在前后任一個針床的空針上形成未封閉線圈(R)并在以后從針床取下,獲得連接第一隱藏線圈(P1)和第二隱藏線圈(P2)之間的線長。
文檔編號D04B15/10GK102485994SQ20111037205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日
發明者岡本一良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