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性腸溶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性腸溶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其制備方法。該預混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Ⅰ 45?65%、增塑劑9?19%、抗粘劑16?26%、著色劑2?15%、表面活性劑0.8?2.5%、其它助劑2.6?4.7%。該預混劑的制備步驟為(1)將聚丙烯酸樹脂Ⅰ、增塑劑、抗粘劑、著色劑、表面活性劑和其它助劑粉碎后過篩,于純化水中,攪拌得混懸液;(2)利用噴霧制粒法將步驟(1)的混懸液制粒;(3)將步驟(2)得到的顆粒粉碎后過篩,得預混劑。由本申請提供的預混劑制成的包衣劑穩定性好,吸濕率低。
【專利說明】
一種水性腸溶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性腸溶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藥物制劑水平的提高,藥用新輔料、新技術的不斷應用,藥品包衣也經歷了糖 包衣到薄膜包衣的演變。薄膜包衣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的包衣技術,由于其具有 穩定性好、包衣時間短、增重少、抗濕性好等優點,已逐漸代替糖衣。近年來,隨著各種新型 高分子聚合物出現和新穎的包衣設備問世,使其得到了普及和發展。
[0003] 薄膜包衣預混劑就是將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輔料共同使用,使各種原料的優勢有 機地結合,共同參與膜的形成,形成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包衣劑。在薄膜包衣預混劑中, 多種輔料并不是簡單的混合,各組分之間組合類型和配比的不同,都會對包衣劑的力學性 質包括薄膜的抗拉強度、楊氏模量和玻璃轉化溫度等指標產生明顯影響。預混過程中,所用 原料只是發生了物理形態的變化,而沒有出現化學反應,每一種單一輔料都保持著原有的 性質,而混合后,包衣預混劑則體現出優良的性能,優于配方中任意一種輔料。
[0004] 腸溶型藥物薄膜包衣技術是一項將聚合物施用于固體藥物表面形成薄膜的技術, 是一項替代藥廠現配腸溶包衣的新技術,它采用高分子材料為成膜劑,配以增塑劑、遮色劑 等,配成混懸液用噴槍噴霧到藥物表面,并干燥而成。相較于傳統的藥廠現配腸溶包衣工藝 有很多優點,例如:質量穩定、使用方便、包衣時間短、外形美觀,成本低等優點,國外已經大 規模采用薄膜包衣預混劑替代了傳統的現配包衣技術,在國內這一趨勢也已發展應用。
[0005] 常用的腸溶型薄膜包衣的材料有腸溶型丙烯酸樹脂類衍生物、腸溶型纖維素類衍 生物、腸溶型聚乙烯衍生物等。
[0006] 經檢索,關于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方面的專利文獻有如下幾篇:
[0007] 專利申請CN200410040651《一種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其制備方法》公開了一 種主要由腸溶型纖維素類衍生物、腸溶型丙烯酸樹脂類衍生物、聚維酮和聚乙二醇6000制 成的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利用該申請制得的預混劑配制成包衣漿液后,粘度適中,而且 成膜性好。能滿足固體藥物制劑薄膜包衣的多種需要。但該預混劑在制備及使用過程中使 用大量的醇類溶劑,易對環境造成危害,同時也影響制得的制劑的質量。
[0008] 專利申請CN20150674701《腸溶型藥物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制作方法》公開了一種利 用調制干酪素、硬脂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色料混合而成的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該 申請用蛋白質干酪素作為成膜物質,制成的薄膜包衣能保證藥物在腸內溶解釋放藥物,不 具有防潮、防氧化、保鮮保存作用。但這種預混劑制成的膜強度不足,粘附性不好。
[0009] 專利申請CN201210012265《一種水溶性薄膜包衣預混劑》公開了一種利用纖維素 類衍生物或丙烯酸類衍生物、聚乙烯醇、聚維酮K30、聚乙二醇6000、三醋酸甘油酯、滑石粉 和水制成的薄膜包衣預混劑。該預混劑具有較好的防潮效果和較高的穩定性。但由該申請 制得的薄膜包衣腸溶性并不是很理想,無法用于實際臨床生產。
[0010] 另外,現有技術中公開的水性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較多,而腸溶型薄膜包衣 預混劑則以醇為溶劑的較多,而且水溶性、腸溶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11]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申請的目的之一 是提供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使其在成膜性、水溶性和腸溶效果三方面均具有 較好的性能,且力學性能能滿足實際臨床需要。
[0012]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申請的一個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 預混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145-65%、增塑劑9-19%、抗粘劑 16-26%、著色劑2-15%、表面活性劑0.8-2.5%、其它助劑2.6-4.7%。
[0013] 優選地,所述的增塑劑為聚乙二醇和/或檸檬酸酯;所述的抗粘劑為滑石粉和/或 聚維酮;所述的著色劑為鈦白粉或色淀;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鹽和/或聚山梨 酯。
[0014]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聚丙烯酸樹脂I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 100;丙烯酸乙酯18-26;丙烯酸丁酯69-87;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0.336-0.660;壬苯聚醇10 0·019-0·064;十二烷基硫酸鈉0·729-1 ·512;聚山梨酯80 2·917-4·963;純化水438-526;
[0015] 其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將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的純化水、過硫酸鉀或過硫酸 銨、壬苯聚醇10、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聚山梨酯80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反應釜,將反應釜加熱 升溫至60-90°C; (2)將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混合加 入高位罐,然后滴加到反應釜中;滴加完成后控制反應釜溫度在95-105 °C并持續30-60分 鐘;冷卻后進行噴霧干燥,得聚丙烯酸樹脂I粉末。
[0016] 具體地,所述的聚丙烯酸樹脂I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100;丙 烯酸乙酯22;丙烯酸丁酯78;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0.496;壬苯聚醇10 0.041;十二烷基硫酸 鈉1.121;聚山梨酯80 3.940;純化水482。
[0017] 優選地,所述的聚乙二醇為聚乙二醇2000-6000,進一步優選為聚乙二醇6000,其 中,聚乙二醇6000的平均分子量為5800-6000,凝點為55-58°C,在40°C時的運動黏度為15_ 16.5mm 2/s〇
[0018] 優選地,所述的檸檬酸酯為檸檬酸三乙酯、檸檬酸三丁酯、乙酰檸檬酸三乙酯和乙 酰檸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9] 優選地,所述的聚維酮為聚維酮K90、K60和K30中的一種或多種。
[0020] 優選地,所述的色淀是由一些水溶性染料與重金屬無機鹽(鋇或鈣鹽)作用而生成 的不溶性沉淀物,例如,日落黃、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或誘惑紅色淀。
[0021] 優選地,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鹽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或十二烷基硫酸鉀;所述的聚 山梨酯為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60和聚山梨酯30中的一種或多種。
[0022] 優選地,所述的其它助劑包括堿性調節劑和穩定劑。
[0023]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包括以下 組分:
[0024] 聚丙烯酸樹脂156%、聚乙二醇6000 15%、聚維酮和/或滑石粉19%、鈦白粉5%、 十二烷基硫酸鈉1.5%、堿性調節劑3.5%。
[0025] 本申請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提供了制備上述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的方法,具 體如下:
[0026] (1)將上述重量配比的聚丙烯酸樹脂I、增塑劑、抗粘劑、著色劑、表面活性劑粉碎 后過80-100目篩,和其它助劑一起倒入純化水中,40-60°C下攪拌l_2h得混懸液;
[0027] (2)利用噴霧制粒法將步驟⑴的混懸液制粒,其中,進風口溫度為80-100°C,出風 口溫度為45-60°C,液體流量為70-90g/min;
[0028] (3)將步驟(2)得到的顆粒粉碎后過20-50目篩,得預混劑。
[002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提供的水性腸溶薄膜包衣預混劑具有以下優點:
[0030] (1)克服了現有技術中以聚丙烯酸樹脂Π 為成膜材料時形成的薄膜包衣脆性大、 薄膜包衣容易發生破壞等問題,由本申請提供的預混劑制得的包衣液成膜性能好,膜的韌 性及強度高;相比以纖維素類材料為成膜物質,本申請利用自制的聚丙烯酸樹脂1(成膜物 質)成本低。
[0031] (2)以水為溶劑,解決了企業在薄膜包衣過程中包腸溶片時由于有機溶劑(如乙 醇)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安全和空氣污染隱患,有利于降低藥劑中的有機溶劑殘留,提高和保 證制劑質量。
[0032] (3)由本申請提供的預混劑制成的包衣劑在胃液中不溶,而在腸液中具有較好的 釋放性能,利用實施例2制得的預混劑配成的包衣液包衣后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在pH=6.8的 模擬腸液中的釋放度達到95%,制得的奧美拉唑包衣緩釋片在pH = 6.8的模擬腸液中的釋 放度達到99 %。
[0033] (4)加速試驗表明,由本申請提供的預混劑制成的包衣劑穩定性好,3個月時外觀 基本無明顯變化;吸濕率低,均低于3%。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這些實施例僅是出于解釋說明的目的, 而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和實質。
[0035] 實施例1
[0036]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I56g、聚乙二醇 6000 15g、滑石粉19g、鈦白粉5g、十二烷基硫酸鈉1.5g、飽和碳酸氫鈉溶液3.5g。
[0037]該預混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
[0038] 將聚丙烯酸樹脂I、鈦白粉、十二烷基硫酸鈉和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一起放入球磨混 合機中,混合2小時后,轉入雙錐混合機內,加入聚乙二醇6000、滑石粉,再混合1小時,即得。
[0039] 其中,聚丙烯酸樹脂I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100;丙烯酸乙酯 22;丙烯酸丁酯78;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0.496; 10 0.041;十二烷基硫酸鈉1.121;聚山梨酯 80 3.940;純化水482。
[0040] 其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將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的純化水、過硫酸鉀或過硫酸 銨、壬苯聚醇10、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聚山梨酯80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反應釜,將反應釜加熱 升溫至90°C; (2)將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混合加入 高位罐,然后滴加到反應爸中;滴加完成后控制反應爸溫度在105°C并持續60分鐘;冷卻后 進行噴霧干燥,得聚丙烯酸樹脂I粉末。
[0041 ] 實施例2
[0042]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I56g、聚乙二醇 6000 15g、滑石粉19g、鈦白粉5g、十二烷基硫酸鈉1.5g、飽和碳酸氫鈉溶液3.5g。
[0043]該預混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
[0044] (1)將聚丙烯酸樹脂I、聚乙二醇6000、聚山梨酯60、鈦白粉和十二烷基硫酸鈉粉碎 后過80目篩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一起倒入純化水中,在60°C下攪拌lh,得混懸液;
[0045] (2)利用噴霧制粒法將步驟(1)的混懸液制粒,其中,進風口溫度為100°C,出風口 溫度為60°C,液體流量為90g/min;
[0046] (3)將步驟(2)得到的顆粒粉碎后過40目篩,得預混劑。
[0047]其中,聚丙烯酸樹脂I同實施例1。
[0048] 實施例3
[0049]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I56g、聚乙二醇 6000 15g、乙酰檸檬酸三乙酯4g、聚維酮K90 16g、檸檬黃色淀3g、十二烷基硫酸鈉1.5g、聚 山梨酯80 2.6g、3M氫氧化鈉溶液1.9g。
[0050]該預混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
[0051 ] (1)將聚丙烯酸樹脂I、聚乙二醇6000、乙酰檸檬酸三乙酯、聚維酮K90、檸檬黃色 淀、十二烷基硫酸鈉、聚山梨酯80粉碎后過100目篩,然后與氫氧化鈉溶液一起倒入純化水 中,40 °C下攪拌2h得混懸液;
[0052] (2)利用噴霧制粒法將步驟(1)的混懸液制粒,其中,進風口溫度為100°C,出風口 溫度為60°C,液體流量為90g/min;
[0053] (3)將步驟(2)得到的顆粒粉碎后過40目篩,得預混劑。
[0054]其中,聚丙烯酸樹脂I同實施例1。
[0055] 實施例4
[0056]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I45g、聚乙二醇 2000 15g、檸檬酸三丁酯4g、聚維酮K90 26g、鈦白粉8g、聚山梨酯80 2g。
[0057]該預混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
[0058] (1)將聚丙烯酸樹脂I、聚乙二醇2000、檸檬酸三丁酯、聚維酮K90、鈦白粉、聚山梨 酯80粉碎后過100目篩,然后倒入純化水中,60°C下攪拌2h得混懸液;
[0059] (2)利用噴霧制粒法將步驟(1)的混懸液制粒,其中,進風口溫度為80°C,出風口溫 度為50°C,液體流量為90g/min;
[0060] (3)將步驟(2)得到的顆粒粉碎后過24目篩,得預混劑。
[0061] 其中,聚丙烯酸樹脂I同實施例1。
[0062] 實施例5
[0063]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其主要包括以下各組分:聚丙烯酸樹脂I56g、聚 乙二醇6000 15g、滑石粉19g、鈦白粉5g、十二烷基硫酸鈉1.5g、飽和碳酸氫鈉溶液3.5g。 [0064]該預混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
[0065] (1)將聚丙烯酸樹脂I、聚乙二醇6000、聚山梨酯60、鈦白粉和十二烷基硫酸鈉粉碎 后過80目篩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一起倒入純化水中,在60°C下攪拌lh,得混懸液;
[0066] (2)采用搖擺式顆粒機將步驟(1)得到的混懸液造粒;搖擺式顆粒機中的滾筒轉速 為80_120r/min,篩網為24目篩,得到顆粒的粒度為24-30目;
[0067] (3)經步驟(2)得到的顆粒采用真空凍干方法干燥,即可得到薄膜包衣預混劑;其 中,干燥的溫度為_20°C至-50°C,壓力為1.3-13帕,當預混劑含水量< 8%時干燥即可停止。 [0068]其中,聚丙烯酸樹脂I同實施例1。
[0069] 實施例6
[0070]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I為45g、聚乙二 醇2000 15g、檸檬酸三丁酯4g、聚維酮K90 26g、鈦白粉8g、3M氫氧化鈉溶液2g。
[0071 ]其中,用上述預混劑制備包衣液的步驟如下:
[0072] (1)將聚丙烯酸樹脂I邊攪拌邊緩慢倒入純化水中,繼續攪拌5分鐘,在攪拌下慢慢 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繼續攪拌10分鐘,經80目篩過濾,制成聚丙烯酸樹脂I水分散體待用; [0073] (2)將檸檬酸三丁酯、聚乙二醇2000、聚維酮K90、鈦白粉加入水中,勻化5分鐘,將 此混懸液緩慢倒入步驟(1)中得到的水分散體中,攪拌20-30分鐘,經80目篩過濾,即配成包 衣液;
[0074] (3)用高效包衣鍋、蠕動栗、自動噴槍等設備,掌握噴嘴與片床間距150mm、進風量 7m3/min、進風溫度55 °C、片床溫度37 °C、包衣鍋轉速12rpm、噴氣壓力0 · 15Mpa、噴液速度 49g/min等工藝參數,經包衣后的片置于40°C烘箱中6小時干燥。
[0075] 包衣試驗
[0076]用實施例1-6制得的薄膜包衣預混劑進行包衣試驗,過程與結果如下:
[0077] (1)將實施例1-6制得的預混劑與水以質量比為1:(2-3)的比例混合,攪拌20-30分 鐘,即配成包衣液;
[0078] (2)用高效包衣鍋、蠕動栗、自動噴槍等設備,掌握噴嘴與片床間距150mm、進風量 7m3/min、進風溫度55 °C、片床溫度37 °C、包衣鍋轉速12rpm、噴氣壓力0 · 15Mpa、噴液速度 49g/min等工藝參數,經包衣后的片置于40°C烘箱中6小時干燥。
[0079] 性能試驗
[0080] 本發明以阿司匹林片為片芯,用實施例1-6制得的薄膜包衣預混劑制得的包衣液 進行腸溶包衣(具體步驟見包衣試驗),對包衣后的腸溶片的穩定性、吸濕率和藥物釋放性 能進行研究。
[0081 ] 1.1穩定性、吸濕率測試試驗
[0082] 試驗方法:包衣后的阿司匹林腸溶包衣片(每組取20片、共6組)在環境溫度為40°C ±2°C、相對濕度為75% ±5%的環境下裸片放置,進行加速試驗3個月,定期對試驗片劑進 行稱重,并記錄數據;同時觀察藥物的外觀變化,具體統計數據見表1。
[0083] 表1包衣腸溶片的外觀變化和吸濕率數據
[0084]
[0085] 其中,無變化是指包衣腸溶片外觀無任何異樣;無明顯變化是指藥片表面出現細 微變色現象,肉眼需仔細觀察才能看出;輕微返底色是指肉眼能輕易看出藥片表面的變化。 [0086] 1 · 2控釋膜的力學性能測定
[0087] 將實施例1-6對應制得的包衣液(具體見包衣試驗)制成薄膜,具體方法及力學測 定結果如下:
[0088] 1.2.1膜的制備:采用平面鑄膜法,將定量包衣液移入蓋有倒置漏斗的Teflon盤 中,在(20 ± 1) °C、相對濕度(RH)60 %下干燥48h,隨后置于RH100 %下3h后脫膜,再將膜置硅 膠干燥器中1周后備用。在膜不同部位測定厚度,并取平均值(ri=l〇),選取膜厚RSD〈15%且 在顯微鏡下觀察無刻痕的膜備用。
[0089] 1.2.2力學性能的測定
[0090] 測定前將350μπι厚的膜制成10mm X 65mm長條狀,(10 ± 1) °C、RH( 50 ± 1) %下將膜夾 在Istron試驗儀上下兩夾具中,夾具間距離(樣品膜的有效長度)固定為50mm,拉伸強度 20N,拉伸速率為20mm/min。測定結果如下表2所示。
[0091]表2控釋膜的力學性能測定結果
[0093] 由表2可以看出,實施例2對應得到的控釋膜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控釋膜的韌性 及強度均符合實際生產的要求。
[0094] 1.3阿司匹林包衣腸溶片的釋放度測定
[0095] 分別將實施例1-6對應制得的阿司匹林腸溶包衣片置于pH= 1.4的胃液環境和pH =6.8的緩沖溶液中,參照《中國藥典》2010版中釋放度規定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結果如下 表3 〇
[0096]表3阿司匹林包衣腸溶片的釋放度
[0098] 由表3數據可以看出,經本申請實施例2提供的預混劑包衣后的阿司匹林緩釋片的 釋放性能最好,釋放度可以達到95%。
[0099] 1.4奧美拉唑包衣腸溶片的釋放度測定
[0100] 分別將實施例1-6對應制得的奧美拉唑腸溶包衣片置于ρΗ= 1.4的胃液環境和pH =6.8的緩沖溶液中,參照《中國藥典》2010版中釋放度規定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結果如下 表4。
[0101] 表4奧美拉唑包衣腸溶片的釋放度
[0103]由表4可以看出,奧美拉唑經本申請提供的預混劑包衣后制得的緩釋片的釋放度 可以達到99%。
[0104]上述例子僅作為說明的目的,本發明的范圍并不受此限制。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來說進行修改是顯而易見的,本發明僅受所附權利要求范圍的限制。
【主權項】
1. 一種水性腸溶型薄膜包衣預混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酸樹脂 I 45-65%、增塑劑9-19%、抗粘劑16-26%、著色劑2-15%、表面活性劑0.8-2.5%、其它助 劑2.6-4.7%。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混劑,其中,所述的增塑劑為聚乙二醇和/或檸檬酸酯;所述 的抗粘劑為滑石粉和/或聚維酮;所述的著色劑為鈦白粉或色淀;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 烷基硫酸鹽和/或聚山梨酯。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預混劑,其中,所述的聚丙烯酸樹脂I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 料制成:甲基丙烯酸100;丙烯酸乙酯18-26;丙烯酸丁酯69-87;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0.336- 0.660;壬苯聚醇 10 0.019-0.064;十二烷基硫酸鈉0.729-1.512; 80 2.917-4.963;純化水 438-526; 其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將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的純化水、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壬 苯聚醇10、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聚山梨酯80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反應釜,將反應釜加熱升溫至 60-90°C; (2)將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混合加入高位 罐,然后滴加到反應釜中;滴加完成后控制反應釜溫度在95-105°C并持續30-60分鐘;冷卻 后進行噴霧干燥,得聚丙烯酸樹脂I粉末。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混劑,其中,所述的聚乙二醇為聚乙二醇2000-6000,進一步 優選為聚乙二醇6000,其中,聚乙二醇6000的平均分子量為5800-6000,凝點為55-58°C,在 40 °C時的運動黏度為15-16.5mm2/s。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混劑,其中,所述的檸檬酸酯為檸檬酸三乙酯、檸檬酸三丁 酯、乙酰檸檬酸三乙酯和乙酰檸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種或多種。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混劑,其中,所述的聚維酮為聚維酮K90、K60和K30中的一種 或多種。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混劑,其中,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鹽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或十 二烷基硫酸鉀;所述的聚山梨酯為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60和聚山梨酯30中的一種或多種。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混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包括以下組分: 聚丙烯酸樹脂156%、聚乙二醇6000 15%、聚維酮和/或滑石粉19%、鈦白粉5%、十二 烷基硫酸鈉1.5%、堿性調節劑3.5%。9. 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預混劑的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1) 將上述重量配比的聚丙烯酸樹脂I、增塑劑、抗粘劑、著色劑、表面活性劑粉碎后過 80-100目篩,和其它助劑一起倒入純化水中,40-60°C下攪拌l_2h得混懸液; (2) 利用噴霧制粒法將步驟(1)的混懸液制粒,其中,進風口溫度為80-100°C,出風口溫 度為45-60°(:,液體流量為70-9(^/111;[11 ; (3) 將步驟(2)得到的顆粒粉碎后過20-50目篩,得預混劑。
【文檔編號】A61K47/34GK105833281SQ201610333327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明人】張紹國
【申請人】張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