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入患者腸內,待藥物推空后拔出導管,使用肛栓填堵,防止藥液倒流,半小時后取出肛栓,使藥物在患者體內滯留、消化,每晚一次,15次為一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見效,疫愈。
[0046]實施例2
[0047]—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楓香脂15克,吳茱萸15克,山柰15克,肉桂13克,篳茇12克,干姜15克,附子12克,刀豆15克,梅花15克,九香蟲15克,婆羅子15克,天仙藤16克,柿蒂17克,玫瑰花17克,黃皮核16克,芡實15克,番石榴葉15克,訶子15克,烏梅15克,酸棗仁10克,合歡花15克,丹參10克,沒藥9克,黃花倒水蓮12克。
[0048]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49](1)將楓香脂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400目細粉,備用;
[0050](2)將吳茱萸,山柰,肉桂,篳茇,干姜,附子,刀豆,梅花,九香蟲,婆羅子,天仙藤,柿蒂,玫瑰花,黃皮核,芡實,番石榴葉,訶子,烏梅,酸棗仁,合歡花,丹參,沒藥和黃花倒水蓮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煮沸,過濾,得濾液;
[0051](3)將上述步驟(1)、(2)所制得的濾液、粉劑混合煮沸,冷卻后消毒,裝袋,即得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制劑。
[0052]使用方法:腸炎的患者在晚飯后半小時排空大便,取藥劑加溫至25-30度,患者灌腸后取側臥位,護理人員使用導尿管從患者肛門處將該藥劑推入患者腸內,待藥物推空后拔出導管,使用肛栓填堵,防止藥液倒流,半小時后取出肛栓,使藥物在患者體內滯留、消化,每晚一次,15次為一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見效,疫愈。
[0053]實施例3
[0054]—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楓香脂12克,吳茱萸10克,山柰12克,肉桂10克,篳茇9克,干姜12克,附子10克,刀豆11克,梅花12克,九香蟲11克,婆羅子13克,天仙藤12克,柿蒂15克,玫瑰花13克,黃皮核10克,芡實9克,番石榴葉10克,訶子11克,烏梅12克,酸棗仁6克,合歡花12克,丹參8克,沒藥6克,黃花倒水蓮10克。
[0055]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56](1)將楓香脂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400目細粉,備用;
[0057](2)將吳茱萸,山柰,肉桂,篳茇,干姜,附子,刀豆,梅花,九香蟲,婆羅子,天仙藤,柿蒂,玫瑰花,黃皮核,芡實,番石榴葉,訶子,烏梅,酸棗仁,合歡花,丹參,沒藥和黃花倒水蓮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煮沸,過濾,得濾液;
[0058](3)將上述步驟⑴、(2)所制得的濾液、粉劑混合煮沸,冷卻后消毒,裝袋,即得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制劑。
[0059]使用方法:腸炎的患者在晚飯后半小時排空大便,取藥劑加溫至25-30度,患者灌腸后取側臥位,護理人員使用導尿管從患者肛門處將該藥劑推入患者腸內,待藥物推空后拔出導管,使用肛栓填堵,防止藥液倒流,半小時后取出肛栓,使藥物在患者體內滯留、消化,每晚一次,15次為一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見效,疫愈。
[0060]利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130例不同年齡、不同病程的腸炎患者進行治療,統計結果為118位患者在3個療程內治愈,10位患者在4個療程內治愈,2位患者在6個療程內癥狀明顯減輕,治愈率達98.4%,總有效率100%。
[0061]典型病例1
[0062]張某,男,28歲,腸炎五年,沒到春秋兩季反復復發,痛苦不堪,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體質偏差,極瘦,經使用本發明三個療程的治療后痊愈,經治療后加強體育鍛煉,體質得到明顯改善,隨訪兩年后,未見復發。
[0063]典型病例2
[0064]付某,女,35歲,季節性腸炎,吃了很多中西藥后都作用不明顯,恢復情況時好時壞,病人很痛苦,后經朋友介紹以本發明治療2個療程后,腹痛感大大減輕,繼續用藥3個療程后疼痛全消,隨后鞏固治療兩個療程,隨訪1年未見復發。
[0065]典型病例3
[0066]李某某,男55歲,常年夜班,三餐不定時,生活不規律,常年伴有腸炎,經多家醫院診治后服用大量藥物治療后效果作用不明顯,時常腹瀉,嚴重時便血;經使用本發明4個療程后治愈,隨訪1年沒有復發。
[0067]以上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楓香脂3?15克,吳茱萸3?15克,山柰5?15克,肉桂3?13克,篳茇3?12克,干姜5?15克,附子6?12克,刀豆4?15克,梅花3?15克,九香蟲4?15克,婆羅子6?15克,天仙藤5?16克,柿蒂5?17克,玫瑰花3?17克,黃皮核3?16克,芡實2?15克,番石榴葉3?15克,訶子5?15克,烏梅5?15克,酸棗仁3?10克,合歡花6?15克,丹參3?10克,沒藥3?9克,黃花倒水蓮3?12克。2.如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楓香脂3克,吳茱萸3克,山柰5克,肉桂3克,篳茇3克,干姜5克,附子6克,刀豆4克,梅花3克,九香蟲4克,婆羅子6克,天仙藤5克,柿蒂5克,玫瑰花3克,黃皮核3克,芡實2克,番石榴葉3克,訶子5克,烏梅5克,酸棗仁3克,合歡花6克,丹參3克,沒藥3克,黃花倒水蓮3克。3.如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楓香脂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400目細粉,備用; (2)將吳茱萸,山柰,肉桂,篳茇,干姜,附子,刀豆,梅花,九香蟲,婆羅子,天仙藤,柿蒂,玫瑰花,黃皮核,芡實,番石榴葉,訶子,烏梅,酸棗仁,合歡花,丹參,沒藥和黃花倒水蓮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煮沸,過濾,得濾液; (3)將上述步驟(1)、(2)所制得的濾液、粉劑混合煮沸,冷卻后消毒,裝袋,即得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制劑。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楓香脂,吳茱萸,山柰,肉桂,篳茇,干姜,附子,刀豆,梅花,九香蟲,婆羅子,天仙藤,柿蒂,玫瑰花,黃皮核,芡實,番石榴葉,訶子,烏梅,酸棗仁,合歡花,丹參,沒藥和黃花倒水蓮等中草藥制成。本發明的中藥針對腸炎病機進行辨證施治,治療腸炎療效明顯,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
【IPC分類】A61K36/9068, A61P1/00, A61K35/64
【公開號】CN105343826
【申請號】CN201510844340
【發明人】王亞
【申請人】王亞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