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腸炎的主要癥狀有:腹瀉或便秘,雙側腹部及雙側下腹部的純痛或隱痛,或腹脹,大便帶粘液有些伴腸鳴。以腸炎癥為主者可表現為少腹膀胱區的脹痛和尾骶部的墜脹;導致腸炎的因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指腸道感染了細菌、霉菌等病毒,使腸道長期處于炎癥狀態,二是指由于人的身體過度疲勞、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狀態,以及情緒容易激動等,這些因素都可以誘發腸炎的發生。中醫認為腸炎是虛寒性下利的一種表現,它與脾胃、肝、腎功能的失調有著密切關系;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較長,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無特效藥物,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可以針對不同病因,多角度進行治療。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因而療效顯著。由于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但是現有中藥治療時間長,效果差,病情容易反復,使得患者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從而轉發成慢性腸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使得患者進入更危險的病情期。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明顯,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楓香脂3?15克,吳茱萸3?15克,山柰5?15克,肉桂3?13克,篳茇3?12克,干姜5?15克,附子6?12克,刀豆4?15克,梅花3?15克,九香蟲4?15克,婆羅子6?15克,天仙藤5?16克,柿蒂5?17克,玫瑰花3?17克,黃皮核3?16克,芡實2?15克,番石榴葉3?15克,訶子5?15克,烏梅5?15克,酸棗仁3?10克,合歡花6?15克,丹參3?10克,沒藥3?9克,黃花倒水蓮3?12克。
[0005]其優選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0006]楓香脂3克,吳茱萸3克,山柰5克,肉桂3克,篳茇3克,干姜5克,附子6克,刀豆4克,梅花3克,九香蟲4克,婆羅子6克,天仙藤5克,柿蒂5克,玫瑰花3克,黃皮核3克,芡實2克,番石榴葉3克,訶子5克,烏梅5克,酸棗仁3克,合歡花6克,丹參3克,沒藥3克,黃花倒水蓮3克。
[0007]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08](1)將楓香脂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400目細粉,備用;
[0009](2)將吳茱萸,山柰,肉桂,篳茇,干姜,附子,刀豆,梅花,九香蟲,婆羅子,天仙藤,柿蒂,玫瑰花,黃皮核,芡實,番石榴葉,訶子,烏梅,酸棗仁,合歡花,丹參,沒藥和黃花倒水蓮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煮沸,過濾,得濾液;
[0010](3)將上述步驟⑴、(2)所制得的濾液、粉劑混合煮沸,冷卻后消毒,裝袋,即得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治療腸炎的中藥制劑。
[0011]使用方法:腸炎的患者在晚飯后半小時排空大便,取藥劑加溫至25-30度,患者灌腸后取側臥位,護理人員使用導尿管從患者肛門處將該藥劑推入患者腸內,待藥物推空后拔出導管,使用肛栓填堵,防止藥液倒流,半小時后取出肛栓,使藥物在患者體內滯留、消化,每晚一次,15次為一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見效,疫愈。
[0012]本發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0013]楓香脂:性平,味辛、微苦。歸肺經、脾經。活血止痛、解毒、生肌、涼血。屬拔毒生肌藥。用治跌打損傷、癰疽腫痛、吐血、外傷出血等。
[0014]吳茱萸:性熱,味辛、苦。有小毒。歸肝經、脾經、胃經、腎經。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屬溫里藥。用治肝經寒凝之疝氣腹痛、厥陰頭痛、沖任虛寒、瘀血阻滯之痛經、寒濕腳氣腫痛、胃寒或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嘔吐、外寒內侵、胃失和降之嘔吐、脾腎陽虛之五更泄瀉、濕疹等。含揮發油,其中吳茱萸烯是其主要成分,含量達30%。此外,還含有多種檸檬苦素類、生物堿、黃酮類、酮類、氨基酸等成分。本品具有芳香健胃作用,能祛除腸內積氣及抑制腸內異常發酵,增加消化液分泌,抑制胃腸蠕動而解痙、止吐,并有鎮痛、降血壓、興奮子宮、抗血栓形成、殺蟲、抗菌、升高體溫等藥理作用。
[0015]山柰:味辛,性溫。歸胃經、心經。行氣溫中、消食、止痛。屬溫里藥。用治胸膈脹滿、腹冷痛、飲食不消。外用治牙痛時配伍麝香具一定止痛作用,外敷尚可治痛經及肺癌、肝癌、挫傷等;內服治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潰瘍。含揮發油、黃酮、香豆素、蛋白質、淀粉及黏液質等。干品含揮發油30%?40%,油中含有桂皮乙酯、香豆酸乙酯、龍腦、桉油素、對甲基香豆酸乙酯等。黃酮類有山柰酚、山柰素。在紫外光210納米附近和310納米處有最大吸收,可作鑒別。煎劑在試管內有抗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具抗組胺作用;此外,還具有抗癌作用。
[0016]肉桂:性熱,味辛、甘。歸腎經、脾經、心經、肝經。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屬溫里藥。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肉桂含揮發油1.98% -2.06%,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酸(cinnamaldehyde),占 52.92 % -61.20 %,還有乙酸桂皮酉旨(cinnamyl acetate)等,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以及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
[0017]篳茇:溫中,散寒,下氣,止痛。治心腹冷痛,嘔吐吞酸,腸鳴泄瀉,冷痢,陰疝,頭痛,鼻淵,齒痛。用于胃寒嘔逆及脘腹冷痛,嘔吐泄瀉。
[0018]干姜:性熱,味辛。歸脾經、胃經、心經、腎經、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屬溫里藥。用治脘腹冷痛、肢冷脈微、痰飲喘咳、胃腸氣痛和絞痛、風濕痛、腰腿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菌痢、急性睪丸炎、蛔蟲病腸梗阻、慢性消化不良。水煎液及浸膏有中樞興奮、健胃、止嘔、抗菌作用;揮發油有抗炎及解熱止痛作用。具有鎮靜、鎮痛、抗炎、升血壓、抗凝血作用;對消化系統具有止吐、增強離體腸收縮等作用;滅螺,抗血吸蟲,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與釋放。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姜酮、6-姜辣素、沒藥烯、α-姜黃烯、β -倍半水芹烯及姜醇、d-茨烯、桉油精、枸櫞醛、龍腦等。
[0019]附子:性熱,味辛、甘,有大毒。歸心經、腎經、脾經。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屬溫里藥。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附子含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塔拉烏頭胺,和烏胺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烏藥堿,棍掌堿氯化物,異飛燕草堿,苯甲酰中烏頭堿,新烏寧堿,附子寧堿,北烏頭堿,多根烏頭堿,去氧烏頭堿,附子亭堿,準葛爾烏頭堿尿嘧啶,江油烏頭堿,新江油烏頭堿,去甲豬毛菜堿等。
[0020]刀豆:性溫,味甘。歸胃經、腎經。溫中、下氣、止嘔。屬溫里藥。用治脾胃虛寒所致呃逆、嘔吐、腎虛腰腿酸痛無力等。含刀豆球蛋白,是植物凝血素,具有強力促有絲分裂作用,能較好地促淋巴細胞轉化反應,選擇性激活抑制性T細胞;刀豆毒素還有脂氧酶激活作用。
[0021]梅花:性平,味微酸。歸肝經、胃經、肺經。開郁和中、化痰、解毒。屬理氣藥。用治肝胃氣滯所致脅肋脹痛、脘腹痞痛、暖氣納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