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還涉及中藥灌腸散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UC)是一種主要發生在結腸黏膜層的炎性病變,以潰瘍糜爛為主,多累及遠端結腸,亦可遍及全部結腸,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等。UC是一種頑固性疾病,易復發,病程長。現代病理學認為,如反復發作,有些病變廣泛的活動性病例可并發結腸擴張和結腸癌。目前該病西醫學病因尚不明確,中醫病因病機辨證施治也不統一,故屬于世界性難題。目前對本病治療尚無特效藥物,西醫治療以抗生素、氨基水楊酸、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制劑為主,其療效不夠理想,而且復發率很高,副作用大。因UC易復發,需要長期用藥,副作用大就影響了化學藥物的使用。
[0003]目前中藥治療UC多采用湯劑服用的傳統藥方,一般效果不理想,有的中藥方劑中起主要作用的藥物如附子還有較明顯毒副作用,且對胃腸道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4]灌腸療法可以使藥物全面接觸潰瘍部位,直達病所,促進局部吸收,充分發揮消炎、止血、解毒、斂創、生肌之功效,臨床研究發現直腸的周圍有豐富的動脈、靜脈、淋巴叢,直腸黏膜具有很強的吸收功能。保留灌腸治療,藥物混合于直腸分泌液中,通過腸黏膜被吸收,經以下途徑傳輸:(一)由直腸中靜脈、下靜脈和肛門靜脈直接吸收進入大循環,因不經過肝臟從而避免了肝臟的首過解毒效應,提高血藥濃度;(二)由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代謝后再參與大循環;(三)直腸淋巴系統也吸收部分藥物。三條途徑均不經過胃和小腸,避免了酸、堿消化酶對藥物的影響和破壞作用,亦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因而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將生物利用度提高至80%以上。中醫認為,大腸包括結腸、盲腸和直腸,其脈絡肺,與肺相表里,而“肺朝百脈”,所以藥物經直腸吸收后可通過經脈上輸于肺,再由肺將藥物運送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經直腸保留灌腸治療可使藥物直達病所,又有局部熱療作用,不失為治療大腸疾病的一種高效、安全方法;另一方面未被吸收的散劑可以均勻的覆蓋在腸腔表面,并維持5-6小時,可吸附多種病原體,將其固定在腸腔表面,而后隨腸蠕動排出體外,從而避免腸細胞被病原體損傷,保護了腸黏膜。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等微生物也有固定殺滅作用,同時減少腸細胞的異常運動,使恢復腸蠕動的正常節律,維護腸道的輸送和吸收功能,并且可以修復損壞的細胞間橋,使細胞緊密聯接,防止病原菌進入血液循環。
[0005]目前常用的灌腸劑有美沙拉嗪灌腸液,此藥主要針對UC急性期具有療效快,但是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過敏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較多,且價格昂貴,普通病人難以承擔。而中藥煎湯灌腸用于臨床治療UC,所需湯劑劑量大,每次灌注量為150ml-300ml,患者長期灌注,將刺激腸黏膜,導致腸壁水腫,使藥液不易在腸腔內保留,治療手段十分不便,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由于分型辨證復雜,療效不穩定,制備保存不方便,極大地限制了 UC的診治。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收斂的功能,降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復發機率。
[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8?15份、苦參8?15份、青黛5?7份、馬齒莧8?15份、血竭3?5份、地錦草8?9份、枯礬6?9份、珍珠粉6?9份。
[0008]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2?15份、苦參12?15份、青黛6?7份,馬齒莧12?15份、血竭4?5份、地錦草8?9份、枯研J?9份、珍珠粉7?9份。
[0009]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8份、苦參8份、青黛5份、馬齒莧8份、血竭3份、地錦草8份、枯礬6份、珍珠粉6份。
[0010]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5份、苦參15份、青黛7份、馬齒莧15份、血竭5份、地錦草9份、枯礬9份、珍珠粉9份。
[0011]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3份、苦參12份、青黛6份、馬齒莧12份、血竭4份、地錦草9份、枯礬7份、珍珠粉7份。
[0012]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0份、苦參13份、青黛7份、馬齒莧13份、血竭5份、地錦草8份、枯礬9份、珍珠粉9份。
[0013]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2份、苦參14份、青黛7份、馬齒莧8份、血竭3份、地錦草9份、枯礬6份、珍珠粉6份。
[001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的制備方法。
[001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青黛、血竭、枯礬、珍珠粉分別予研細粉,過120目篩,備用; 2)、將其余原料藥經清洗、烘干、粉碎,研成細粉過120目篩,備用;
3)、將上述細粉按各原料藥的重量份配比混合,然后進行分階段式降溫熟化滅菌處理20?30分鐘制得散劑。
[0016]上述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的制備方法,分階段式降溫熟化滅菌具體步驟為:把溫度迅速升到110°C,再分段降至100°C。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方是根據濕熱下注,氣血瘀滯,以瘡瘍論治的法則而立,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藥為主,輔以生肌收斂之品,使濕熱毒邪得以清,血氣活,瘀滯化,新肌生而潰瘍愈。最大限度減緩復發,恢復胃腸道生理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種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灌腸散劑,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8?15份、苦參8?15份、青黛5?7份、馬齒莧8?15份、血竭3?5份、地錦草8?9份、枯礬6?9份、珍珠粉6?9份。
[0019]本配方中各原料藥的功效如下:
本發明中藥中采用的菝葜,菝葜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蘇云金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肉芽腫形成,可有效抑制部分腫瘤細胞的增值,能抑制體外血小板聚集功能。該藥具有祛風利濕,解毒消癰之功。主治風濕、泄瀉、痢疾、癰腫瘡毒。
[0020]本發明中苦參具有清熱除濕,殺蟲利尿之功,用于瘡瘍、痢疾、滴蟲、皮膚疥癬。青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之功。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用治熱毒血痢、便血。血竭具有活血散瘀,斂瘡定痛,止血生肌之效。地錦草具有收斂止血,治痢止瀉之效,用于赤白痢、泄瀉。枯礬具有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之功。珍珠粉具有解毒清熱,消瘀散結,生肌斂瘡,用于潰瘍不愈,瘍而不斂并可調和諸藥。
[0021]本發明的一種具體配方為,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2?15份、苦參12?15份、青黛6?7份,馬齒莧12?15份、血竭4?5份、地錦草8?9份、枯研J?9份、珍珠粉7?9份。
[0022]本發明的一種具體配方為,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8份、苦參8份、青黛5份、馬齒莧8份、血竭3份、地錦草8份、枯礬6份、珍珠粉6份。
[0023]本發明的一種具體配方為,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5份、苦參15份、青黛7份、馬齒莧15份、血竭5份、地錦草9份、枯礬9份、珍珠粉9份。
[0024]本發明的一種具體配方為,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3份、苦參12份、青黛6份、馬齒莧12份、血竭4份、地錦草9份、枯礬7份、珍珠粉7份。
[0025]本發明的一種具體配方為,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0份、苦參13份、青黛7份、馬齒莧13份、血竭5份、地錦草8份、枯礬9份、珍珠粉9份。
[0026]本發明的一種具體配方為,其原料藥的組成及重量份配比如下:
菝葜12份、苦參14份、青黛7份、馬齒莧8份、血竭3份、地錦草9份、枯礬6份、珍珠粉6份。
[0027]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泄瀉”、“痢疾”、“腸風”、“痛瀉”、“腸擗”、“腹痛”等范疇。祖國醫學文獻又有“鴦溏”、“飧泄”、“洞泄”、“注下”、“下利”等稱謂。中醫理論認為,脾失健運、濕熱之邪蘊結大腸,造成腸內氣血瘀滯是本病的病理基礎。各種致病因素導致脾胃受損,健運失職,濕熱內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