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刺梨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民以食為天,″五臟六腑皆凜氣于胃,……,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內經》)。″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神圣本草》)。茶既可生津止渴,消除疲勞,振奮精神,又可清心降火,消食解毒,防病治病,為″百病之藥″,飲用方便,世人喜用,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為薔薇科灌木植物,又稱茨梨、茨藜、木梨子、文先果、團糖二、送春歸、繅絲花,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經濟作物,其果、葉、花、根有療芥、癰,止泄痢,治久咳,健胃,消食,解暑,澀精等藥效。《本草拾遺》、《宦游筆記》等載其味甘而酸澀,可健胃、消食、解暑,并滋補強壯,“....漬其汁,同蜜煎之,可作膏,正不減于楂梨也”。明李時珍曾述“梨品甚多,俱為上品,可以治病”,且梨能清熱、化痰、生津,消渴通便。
刺梨,系落葉灌木,高約1米。多分枝,遍體具短刺,刺成對生于葉之基部。葉互生,單數羽狀復葉,著生于兩刺之間;葉柄長1.5-2.5厘米,具條紋;托葉線形,大部連于葉柄上,邊緣具長尖齒及緣毛;小葉通常7-11枚,分生,長倒卵形至橢園形,邊緣具細鋸齒,先端尖或園形,基部闊鍥形,兩面無毛;無柄。花兩性,單生于小枝之間,淡紅色有香氣;花萼5,基部連合成筒狀,圍包雌蕊,上端膨大而成花盤,表面密被細長刺針;花瓣5,廣倒卵形,頂端凹入;雄蕊多數,著生于花盤外圍,有毛,長出于萼筒口;雌蕊多數,著生于萼筒基部,柱頭頭狀。果實偏球形,被有密刺,成熟時為黃色,內含多數骨質瘦果,卵園形,先端具束毛。花期4-7月。一般生長在中山及低山地區的溝旁、路邊或灌木林旁,主要分布江蘇、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等地。
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刺梨果實每100克中含水分81克、蛋白質0.7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3克、熱量56Kcal、粗纖維4.1克、灰分1.3克、鈣68毫克、磷13毫克、鐵2.9毫克、胡蘿卜素29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03毫克、抗壞血酸2585毫克,以及含有VE、VB11、葉酸、VK、單寧、銅、錳、鋅、鐵、硒等,屬野菜類食物。目前已測知了刺梨果實中的35種以上營養成分的含量,并探明或分離出b-谷甾醇(R-4),euscaphic acid(R-5),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R-6),原兒茶酸(R-10),以硬脂酸酸為主的脂肪酸部分(R-2),以二十一烷酸為主的脂肪酸部分(R-3)等50余種成分,大致分為三大類,即維生素及單寧類、微量元素類、酶類。
現在已知刺梨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笨丙氨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等15種。
大量的研究實驗已證實刺梨具有抗癌作用(刺梨汁對胃癌高發區人群內源性NPRO合成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使體內亞硝基化合物形成減少)、保肝護肝作用(對抗氧化型肝毒物毒性)、降脂護心作用(VC、黃酮的協同作用、β-谷甾醇的生物學作用有軟化血管、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營養和抗衰老作用(維生素、VE、微量元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促進膽汁分泌)、增強免疫功能作用(刺梨多糖作用)、拮抗慢性氟中毒作用(促進尿氟排泄、拮抗脂質過氧化作用)、耐氧耐疲勞作用等。現代醫藥學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刺梨果還含生物活性物質“熊果甙”(Arbutrn),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礙“多巴”形成,防治色素沉著。民間亦有用干刺梨泡茶治療高血壓的習慣。
因此,開發、利用刺梨資源具有廣泛的社會經濟效益。
市場上已有的刺梨茶均為多種中藥組份制成,制備方法復雜,難以充分發揮刺梨原有營養成分的功效,保健療效不明顯。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充分發揮刺梨營養保健作用且制備方法簡便的刺梨茶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刺梨鮮果洗凈后,放在60℃-110℃溫度下,進行24小時-72小時的烘干,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后進一步干燥,制成刺梨碎粉;將茶葉粉碎制成茶葉碎粉,將茶葉碎粉與刺梨碎粉按2-4∶8-6的比例混合包裝,制成刺梨茶。根據不同人群的飲茶習慣,茶葉可自由選配,包括茉莉花茶,烏龍茶、龍井茶、毛尖茶等,從而制成系列袋泡刺梨茶。
本發明的優點是制備方法簡便,用該方法制備出的刺梨茶能充分發揮刺梨所含營養成分,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老少皆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實施例1將刺梨鮮果搶水洗凈、瀝干,將其置于溫度在80℃條件下的烘箱內、連續烘干48小時取出,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再進一步置于80℃烘箱內干燥后,除去核后即可與茉莉花茶葉碎粉按2∶8的比例混合裝袋制成茉莉花茶型袋泡刺梨茶。
實施例2將刺梨鮮果搶水洗凈、瀝干,將其置于溫度在80℃條件下的烘箱內、連續烘干48小時取出,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再進一步置于80℃烘箱內干燥后,除去核后即可與烏龍茶葉碎粉按3∶7的比例混合裝袋制成烏龍茶型袋泡刺梨茶。
實施例3將刺梨鮮果搶水洗凈、瀝干,將其置于溫度在80℃條件下的烘箱內、連續烘干48小時取出,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再進一步置于80℃烘箱內干燥后,除去核后即可與龍并茶葉碎粉按4∶6的比例混合裝袋制成龍井茶型袋泡刺梨茶。
實施例4將刺梨鮮果搶水洗凈、瀝干,將其置于溫度在80℃條件下的烘箱內、連續烘干48小時取出,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再進一步置于80℃烘箱內干燥后,除去核后即可與毛尖茶葉碎粉按2∶8的比例混合裝袋制成毛尖茶型袋泡刺梨茶。
權利要求
1.一種刺梨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刺梨鮮果洗凈后,放在60℃-110℃溫度下,進行24小時-72小時的烘干,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后進一步干燥,制成刺梨碎粉,將茶葉粉碎制成茶葉碎粉,將茶葉碎粉與刺梨碎粉混合包裝,制成刺梨茶。
2.一種刺梨茶,其特征是茶葉碎粉與刺梨碎粉的配比為2-4∶8-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刺梨茶及其制備方法,它將刺梨鮮果洗凈后,放在60℃-110℃溫度下,進行24小時-72小時的烘干,然后再將刺梨果粉碎后進一步干燥,制成刺梨碎粉,將茶葉粉碎制成茶葉碎粉,將茶葉碎粉與刺梨碎粉混合包裝,制成刺梨茶。茶葉碎粉與刺梨碎粉的配比為2-4∶8-6。制備方法簡便,用該方法制備出的刺梨茶能充分發揮刺梨所含營養成分,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老少皆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文檔編號A23F3/14GK1164963SQ97106810
公開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10日
發明者田壘, 劉大躍, 劉德岷, 唐浙杭, 楊異峰 申請人:田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