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的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
【背景技術】
[0002]汽車主機廠在試驗某一新車型過程中,采用現有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如圖I所示,包括用于套接在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的螺栓緊固件徑向外側的內襯套I,由于所述螺栓緊固件的兩端分別連接后橋多連桿結構的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因此內襯套I的兩個端面分別與所述上控制臂與所述下控制臂面接觸。內襯套I的徑向外側設有中襯套2,中襯套2的徑向外側設有外襯套3,內襯套1、中襯套2和外襯套3均是金屬制成的;中襯套2和內襯套I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內橡膠層4,外襯套3和中襯套2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外橡膠層5;在中襯套2的軸向兩端,內橡膠層4和外橡膠層5均連為一體;SP中襯套2被封閉在內橡膠層4和外橡膠層5之間。
[0003]該襯套裝入后,其外襯套3與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的車輪支架圓周接觸。內襯套I套接在連接所述下控制臂和所述上控制臂的螺栓緊固件徑向外側。該襯套與后橋多連桿結構的下控制臂之間,以及與車輪支架之間的接觸面可能因縱向載荷產生疲勞失效。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需要增大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接觸面的面積,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接觸面的面積取決于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接觸一端的端面的面積。
[0004]如果需要降低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接觸面之間的接觸壓強,傳統的方法是在內襯套I兩端裝入墊片。但這種方式會增加分零件的數量及裝配工序,造成零件成本上升,同時不滿足客戶的輕量化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以降低其與后橋多連桿結構中下控制臂之間接觸面的接觸壓強,防止接觸疲勞的發生。
[0006]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包括沿徑向從內向外依次設置的內襯套、中襯套和外襯套,所述內襯套、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外襯套均是金屬制成的;
[0007]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內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內橡膠層,所述外襯套和所述中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外橡膠層;在所述中襯套的軸向兩端,所述內橡膠層和所述外橡膠層均連為一體;
[0008]所述內襯套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所述內襯套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
[0009]進一步的,在所述內襯套的軸向兩端,所述內襯套外徑的變化速率大于所述內襯套內徑的變化速率。
[0010]進一步的,所述內襯套的軸向兩端通過旋擴成型形成向所述內襯套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
[0011]進一步的,所述內襯套的徑向內圈設有螺紋。
[0012]進一步的,所述內橡膠層的軸向兩端設有內環形凹槽。
[0013]進一步的,所述外橡膠層的軸向兩端設有外環形凹槽。
[0014]進一步的,所述內襯套與所述內橡膠層之間,所述內橡膠層與所述中襯套之間,所述外橡膠層與所述中襯套之間,所述外橡膠層與所述外襯套之間均通過粘結劑粘結固定。
[0015]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的技術方案,包括沿徑向從內向外依次設置的內襯套、中襯套和外襯套,所述內襯套、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外襯套均是金屬制成的;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內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內橡膠層,所述外襯套和所述中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外橡膠層;在所述中襯套的軸向兩端,所述內橡膠層和所述外橡膠層均連為一體;所述內襯套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所述內襯套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其技術效果是:可以增加內襯套的下端面與下控制臂之間的接觸面積,降低內襯套下端面與下控制臂之間的接觸壓強,從而有效防止內襯套的下端面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的接觸面因發生接觸疲勞而失效。
【附圖說明】
[0016]圖I為現有技術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
[0019]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包括用于套接在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的螺栓緊固件徑向外側的內襯套I,即內襯套I的徑向內圈設有螺紋。由于所述螺栓緊固件的兩端分別連接后橋多連桿結構的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因此內襯套I的兩個端面分別與所述上控制臂與所述下控制臂面接觸。內襯套I的徑向外側的中部套接有與內襯套I同軸設置的中襯套2,中襯套2的徑向外側設有與中襯套2同軸設置的外襯套3,內襯套1、中襯套2和外襯套3均是金屬制成的。中襯套2和內襯套I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內橡膠層4,外襯套3和中襯套2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外橡膠層5。在中襯套2的軸向兩端,內橡膠層4和外橡膠層5均連為一體;即中襯套2被封閉在內橡膠層4和外橡膠層5之間。其中外襯套3的長度小于內襯套I的長度,而中襯套2的長度小于外襯套3的長度。內襯套I與內橡膠層4之間,內橡膠層4與中襯套2之間,外橡膠層5與中襯套2之間,外橡膠層5與外襯套3之間均通過粘結劑粘結固定。
[0020]其中,內襯套I的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內襯套I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其中,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接觸的一端的形狀必須為喇叭口形。
[0021]內襯套I的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內襯套I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是通過以下手段實現的:即利用金屬材料的擠壓塑性變形的力學性能,通過對內襯套I的軸向兩端進行旋擴成型,從而使內襯套I的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內襯套I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同時在內襯套I的軸向兩端,內襯套I外徑的變化速率大于內襯套I內徑的變化速率。因此內襯套I軸向兩端的兩個端面處的環寬dl大于內襯套I軸向中部截面處的環寬d2,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大內襯套I軸向兩端的兩個端面處的面積。上述的技術手段,增加內襯套I軸向兩端的兩個端面的面積,進而增加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的接觸面積,降低該接觸面的接觸壓強,防止失效的發生。
[0022]若旋擴成型前,內襯套I軸向兩端的兩個端面的面積均約為213mm2,旋擴后的內襯套I軸向兩端的兩個端面的面積均約為321mm2,根據壓強公式,P = F/S,在載荷F不變的情況下,相應作用所述下控制臂與內襯套I接觸面上的接觸壓強降低約了 50%,從而有效防止內襯套I與所述下控制臂接觸面發生接觸疲勞而失效。
[0023]同時,由于要保證產品最終的內襯套I高度,本實用新型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在質量上在上僅增加約10%,能夠兼顧輕量化的設計要求。
[0024]內橡膠層4的軸向兩端設有內環形凹槽41,外橡膠層5的軸向兩端設有外環形凹槽51,用以在外襯套3與車輪支架進行圓周接觸時,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在徑向上的形變能力。
[0025]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主權項】
1.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包括沿徑向從內向外依次設置的內襯套、中襯套和外襯套,所述內襯套、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外襯套均是金屬制成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內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內橡膠層,所述外襯套和所述中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外橡膠層;在所述中襯套的軸向兩端,所述內橡膠層和所述外橡膠層均連為一體; 所述內襯套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所述內襯套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襯套的軸向兩端,所述內襯套外徑的變化速率大于所述內襯套內徑的變化速率。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套的軸向兩端通過旋擴成型形成向所述內襯套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套的徑向內圈設有螺紋。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橡膠層的軸向兩端設有內環形凹槽。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橡膠層的軸向兩端設有外環形凹槽。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套與所述內橡膠層之間,所述內橡膠層與所述中襯套之間,所述外橡膠層與所述中襯套之間,所述外橡膠層與所述外襯套之間均通過粘結劑粘結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后橋多連桿結構中用于連接控制臂與車輪支架的襯套,包括沿徑向從內向外依次設置的內襯套、中襯套和外襯套,所述內襯套、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外襯套均是金屬制成的;所述中襯套和所述內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內橡膠層,所述外襯套和所述中襯套的徑向之間設有環形的外橡膠層;在所述中襯套的軸向兩端,所述內橡膠層和所述外橡膠層均連為一體;所述內襯套軸向兩端的形狀均為向所述內襯套軸向中部收縮的喇叭口形。其技術效果是:可以增加內襯套的下端面與下控制臂之間的接觸面積,降低內襯套下端面與下控制臂之間的接觸壓強,從而有效防止內襯套的下端面與所述下控制臂之間的接觸面因發生接觸疲勞而失效。
【IPC分類】F16H57/00, F16C9/00
【公開號】CN205154884
【申請號】CN201520888360
【發明人】李曉武, 王寶童, 劉濤, 于永韋
【申請人】博戈橡膠金屬(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