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空調機或制冷機等的旋轉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空調機或制冷機等的制冷劑配管內的酸性物質(例如潤滑油劣化而生成的羧酸等,或構成制冷劑的分子化學分解所生成的鹵離子與水反應而生成的鹽酸和氫氟酸等)會腐蝕制冷劑配管(銅管)的銅表面,銅離子溶出到潤滑油中。所溶出的銅離子在旋轉式壓縮機的滑動部(在一般情況下為離子化傾向相對于銅較高的鋼或鑄鐵制)等成為高溫的部分析出,附著成電鍍狀(鍍銅現象)。
[0003]若該鍍銅現象加劇,會導致滑動部的間隙減小,旋轉式壓縮機的滑動損失增加。另夕卜,若鍍銅剝落,則可能會被夾在滑動部而導致滑動部異常磨損或堵塞制冷劑回路的膨脹閥等。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以往公開有通過使制冷劑壓縮或膨脹來移動熱量的制冷機,其制冷劑回路中設置有用于去除滲入或產生的銅離子的鋅或鋅合金制部件(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0005]以往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5-106941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發明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0009]然而,根據上述專利文獻1所述的現有技術,制冷劑中的銅離子在鋅或鋅合金制部件的表面進行化學反應,銅在鋅表面析出。其結果,已熔融的鋅與制冷劑(例如,R22和R410A)發生反應生成鹵化鋅(例如,氯化鋅)。雖然根據制冷劑回路中的制冷劑溫度分布會有些不同,但只要鋅或鋅合金制部件的表面的溫度超過氯化鋅的溶解溫度,氯化鋅就會在制冷劑回路中溶出,存在附著于制冷劑溫度低于溶解溫度的制冷劑回路內而阻塞回路的問題。
[0010]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獲得不生成氯化鋅等反應產物就能夠除去制冷劑回路中的銅離子的旋轉式壓縮機。
[0011]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
[0012]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并達成目的,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具備:密閉型立式壓縮機箱體,其上部設置有制冷劑的排出部,下部設置有制冷劑的吸入部,并且儲存有潤滑油;壓縮部,配置于該壓縮機箱體的下部,且將從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制冷劑壓縮之后從所述排出部排出;馬達,配置于所述壓縮機箱體的上部,并且經由旋轉軸驅動所述壓縮部;及儲液器,安裝于所述壓縮機箱體的側部,并連接于所述制冷劑的吸入部。并且,所述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儲液器內和/或壓縮機箱體內配置有晶體結構中具有直徑為水的分子直徑以下的空孔的二氧化硅或含有晶體結構中具有直徑為水的分子直徑以下的空孔的二氧化硅的合成物。
[0013]發明效果
[0014]根據本發明,通過二氧化硅的晶體結構的、直徑為水的分子直徑以下的空孔對銅離子進行物理吸附。因此,得到如下效果,即不會產生如氯化鋅那樣的反應產物,反應產物不會阻塞制冷劑回路,而且反應產物也不會分解潤滑油。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旋轉式壓縮機的實施例的縱剖面圖。
[0016]圖2是從實施例的第1、第2壓縮部的上方觀看的橫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基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所涉及的旋轉式壓縮機的實施例。另外,該發明并不限定于該實施例。
[0018]實施例
[0019]圖1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旋轉式壓縮機的實施例的縱剖面圖,圖2是從實施例的第1、第2壓縮部的上方觀看的橫剖面圖。
[0020]如圖1所示,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1具備:壓縮部12,其設置在密閉型立式圓筒狀的壓縮機箱體10的下部;及馬達11,其配置在壓縮機箱體10的上部,經由旋轉軸15驅動壓縮部12。
[0021]馬達11的定子111形成為圓筒狀,且熱套固定于壓縮機箱體10的內周面。馬達11的轉子112配置于圓筒狀的定子111的內部,且熱套固定于機械地連接馬達11與壓縮部12的旋轉軸15上。
[0022]壓縮部12具備第1壓縮部12S、及與第1壓縮部12S并列設置且積層于第1壓縮部12S的上側的第2壓縮部12T。如圖2所示,第1、第2壓縮部12S、12T具備在第1、第2側方突出部122S、122T以放射狀設置有第1、第2吸入孔135S、135T、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的環狀第1、第2氣缸121S、121T。
[0023]如圖2所示,第1、第2氣缸121S、121T中形成有與馬達11的旋轉軸15同心的圓形的第1、第2氣缸內壁123S、123T。第1、第2氣缸內壁123S、123T內分別配置有外徑比氣缸內徑小的第1、第2環狀活塞125S、125T。而且,第1、第2氣缸內壁123S、123T與第1、第2環狀活塞125S、125T之間形成有吸入制冷劑氣體并進行壓縮之后排出的第1、第2工作腔130S、130T。
[0024]第1、第2氣缸121S、121T中從第1、第2氣缸內壁123S、123T沿徑向形成有橫跨氣缸高度整個區域的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并且,平板狀的第1、第2葉片127S、127T分別滑動自如地嵌合于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內。
[0025]如圖2所示,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的深部形成有第1、第2彈簧孔124S、124T,其從第1、第2氣缸121S、121T的外周部連通到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第1、第2彈簧孔124S、124T中插入有按壓第1、第2葉片127S、127T的背面的第1、第2葉片彈簧(未圖示)。
[0026]旋轉式壓縮機1啟動時,第1、第2葉片127S、127T通過該第1、第2葉片彈簧的推斥力,從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內向第1、第2工作腔130S、130T內突出,其前端與第1、第2環狀活塞125S、125T的外周面抵接。由此,第1、第2工作腔130S、130T通過第1、第2葉片127S、127T被劃分為第1、第2吸入室131S、131T和第1、第2壓縮室133S、133T。
[0027]另外,在第1、第2氣缸121S、121T中形成有第1、第2壓力導入路徑129S、129T,其通過圖1所示的開口部R將第1、第2葉片槽128S、128T的深部和壓縮機箱體10內部連通而導入壓縮機箱體10內的被壓縮的制冷劑氣體,并通過制冷劑氣體的壓力對第1、第2葉片127SU27T施加背壓。
[0028]第1、第2氣缸121S、121T上設置有為了從外部將制冷劑吸入到第1、第2吸入室131SU31T而連通第1、第2吸入室131S、131T與外部的第1、第2吸入孔135S、135T。
[0029]另外,如圖1所示,在第1氣缸121S與第2氣缸121T之間配置中間隔板140來劃分第1氣缸121S的第1工作腔130S(參考圖2)和第2氣缸121T的第2工作腔130T (參考圖2)并將其封閉。在第1氣缸121S的下端部配置下端板160S來封閉第1氣缸121S的第1工作腔130S。另外,在第2氣缸121T的上端部配置上端板160T來封閉第2氣缸121T的第2工作腔130T。
[0030]下端板160S形成有副軸承部161S,旋轉軸15的副軸部151以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副軸承部161S。上端板160T形成有主軸承部161T,旋轉軸15的主軸部153以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主軸承部161T。
[0031]旋轉軸15具備相互錯開180°相位而偏心的第1偏心部152S和第2偏心部152T。第1偏心部152S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第1壓縮部12S的第1環狀活塞125S。第2偏心部152T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第2壓縮部12T的第2環狀活塞125T。
[0032]旋轉軸15旋轉時,第1、第2環狀活塞125S、125T沿第1、第2氣缸內壁123S、123T在第1、第2氣缸121S、121T內向圖2的逆時針方向進行公轉。隨此,第1、第2葉片127S、127T進行往復運動。通過該第1、第2環狀活塞125S、125T及第1、第2葉片127S、127T的運動,第1、第2吸入室131S、131T及第1、第2壓縮室133S、133T的容積連續發生變化。壓縮部12連續吸入制冷劑氣體并進行壓縮之后排出。
[0033]如圖1所示,下端板160S的下側配置有下消音蓋170S,在所述下消音蓋170S與下端板160S之間形成有下消音室180S。而且,第1壓縮部12S向下消音室180S開口。S卩,下端板160S的第1葉片127S附近設有將第1氣缸121S的第1壓縮室133S與下消音室180S連通的第1排出孔190S (參考圖2),第1排出孔190S處配置有防止被壓縮的制冷劑氣體逆流的第1排出閥200S。
[0034]下消音室180S為形成為環狀的一個室,是使第1壓縮部12S的排出側通過貫穿下端板160S、第1氣缸121S、中間隔板140、第2氣缸121T及上端板160T的制冷劑通路136 (參考圖2)與上消音室180T內連通的連通路的一部分。下消音室180S使排出制冷劑氣體的壓力脈動降低。并且,與第1排出閥200S重疊且用于限制第1排出閥200S的撓曲開閥量的第1排出閥壓板201S與第1排出閥200S —同由鉚釘固定。第1排出孔190S、第1排出閥200S及第1排出閥壓板201S構成下端板160S的第1排出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