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燃機的氣缸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燃燒發動機的,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內燃機的氣缸蓋。
目前,國內外的內燃機的氣缸蓋,都設置有進氣道和排氣道。這種進氣形式存在的缺點是,進氣時無法達到氣缸內所形成的滾流強度很高且同時進氣流量系數也很大。由于進氣充量未能完全燃燒,進氣不能充分利用;缸內滾流強度較低,燃燒不充分又使HC排放超標,對環境產生污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可明顯提高綜合進氣性能的進氣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有副氣道的氣缸蓋,利用副氣道的導流作用,在提高氣缸內流動強度的同時,不損失進氣流量系數,從而提高內燃機的加速性能,改善HC排放指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內燃機的氣缸蓋,包括進氣道、進氣門、排氣道,所述的進氣道附近設置有副氣道。
所述的副氣道位于進氣道的下方,它與進氣道的夾角為銳角,副氣道是一圓形孔道,其大小是進氣道直徑的25~45%,以進氣道直徑的1/3為最佳。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是雙氣門內燃機的氣缸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副氣道2位于進氣道1附近,副氣道2位于進氣道1下方的進氣門3附近,副氣道2與進氣道1成銳角關系,使副氣道方向正切于缸內旋轉氣流團。副氣道2采用圓形、橢圓形或近似長方形,以圓形為最佳,副氣道2的大小為進氣道1的25~45%,以進氣道直徑的1/3為最佳。
目前,車用內燃機經常使用雙氣門或多氣門內燃機,如果是雙氣門內燃機,則設置1個副氣道,使它盡可能靠近進氣門3附近。如果是四氣門內燃機,應設置2個副氣道。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1可以提高流動強度15%以上,而不損失進氣流量系數;2.能減少燃油在氣道內的附著量,有利于提高內燃機的加速性能,改善HC排放指標,提高進氣量。
3.結構簡單,容易制造。
4.提高綜合進氣性能,節約能源。
權利要求1.一種內燃機的氣缸蓋,包括進氣道、進氣門、排氣道,其特征是,所述進氣道附近設置有副氣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缸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副氣道是一圓形孔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缸蓋,其特征是,所述副氣道位于進氣道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缸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副氣道與進氣道的夾角為銳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缸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副氣道與進氣道交匯于氣門口附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缸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副氣道的大小是進氣道直徑的25~4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內燃機的氣缸蓋,其特征是,所述的副氣道的大小是進氣道直徑的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內燃機的氣缸蓋,它包括進氣道、進氣門、排氣道,所述的進氣道附近設置有副氣道。這種氣缸蓋結構簡單,容易制造;可提高流動強度15%以上,能減少燃油在氣缸內的附著量,改善HC排放指標,提高進氣量,有利于提高內燃機的加速性能。
文檔編號F02F1/42GK2337323SQ9821354
公開日1999年9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24日
發明者劉書亮, 裴普成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