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芯管熱交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交換裝置,尤其是新型芯管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熱交換器實用于熱交換的熱源部分的結構一般采用圓形直管或螺旋管,熱源管壁與被加熱流體的接觸面積小、熱載荷低;熱源管壁較厚,內壁與外壁溫差大,傳熱速率低,熱量損失大,熱交換率不高,而且對熱源的需求量大,導致熱交換器體積龐大,制造成本高,使用范圍有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載荷高、熱交換率高、換熱速度快、體積小、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且節約能源的新型芯管熱交換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芯管熱交換器,包括機殼1、端蓋2,端蓋2上分別設置熱源端管3、熱交換管4,機殼1和端蓋2組成的封閉機體內設置由均勻相隔一定間隙平行排列的扁管6組成的熱源芯管5,熱源芯管5與熱源端管3連通,熱交換管4與熱源芯管5的間隙連通,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由1個以上的U形中空扁管焊接而成且端部縱向截面呈半圓形,熱源芯管5通過連通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端部7的匯總管8與熱源端管3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熱源芯管由于采用由均勻相隔一定間隙平行排列的扁管組成,使得被加熱流體通過熱交換管進入熱源芯管的間隙后大大增加了被加熱流體與熱源芯管壁的接觸面積,加快了換熱速度,提高了熱載荷,且由于扁管由1個以上U形中空扁管焊接成之字形,既可延長熱源在熱源芯管中的流動時間,又可在較小空間內增加熱源芯管的管壁面積,從而也增加了被加熱流體與熱源芯管的接觸面積,提高熱交換率;又由于組成熱源芯管的扁管端部設置匯總管將扁管貫通后再與熱源端管連接,使得熱源可均勻分布于每根扁管中,同時也簡化了結構,節省了材料。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體積小、成本低、熱載荷高、熱交換率高、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可與高壓、高溫鍋爐、蒸汽冷凝設備配套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B處的縱向放大剖視圖。
圖3是
圖1C處的A向視圖。
圖中1、機殼,2、端蓋,3、熱源端管,4、熱交換管,5、熱源芯管,6、扁管,7、扁管端部、8、匯總管,9、熱源端管進口,10、熱源端管出口,11、熱交換管進口,12、熱交換管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新型芯管熱交換器,包括機殼1、端蓋2,端蓋2上分別設置熱源端管3、熱交換管4,機殼1和端蓋2組成的封閉機體內設置由均勻相隔一定間隙平行排列的扁管6組成的熱源芯管5,熱源芯管5與熱源端管3連通,熱交換管4與熱源芯管5的間隙連通,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由1個以上U形中空扁管焊接而成且端部縱向截面呈半圓形,熱源芯管5通過連通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端部7的匯總管8與熱源端管3連通。
將熱源流體從熱源端管進口9注入,流經熱源端管3進入匯總管8后均勻分布于組成熱源芯管5的之字形的扁管6中,再從熱源端管出口10流出進入二次循環;同時將被加熱流體注入熱交換管進口11,進入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間隙,通過熱源芯管5管壁和熱源芯管5內熱源發生熱交換后經熱交換管出口12流出進入二次循環,熱源流體和被加熱流體通過熱源芯管5和熱交換管4不斷循環而完成熱交換過程。該新型芯管熱交換器熱載荷高、熱交換率高、換熱速度快、體積小、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且節約能源。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芯管熱交換器,包括機殼(1)、端蓋(2),端蓋(2)上分別設置熱源端管(3)、熱交換管(4),其特征在于機殼(1)和端蓋(2)組成的封閉機體內設置由均勻相隔一定間隙平行排列的扁管(6)組成的熱源芯管(5),熱源芯管(5)與熱源端管(3)連通,熱交換管(4)與熱源芯管(5)的間隙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芯管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由1個上U形中空扁管焊接而成且端部(7)縱向截面呈半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芯管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熱源芯管(5)通過連通組成熱源芯管(5)的扁管(6)端部(7)的匯總管(8)與熱源端管(3)連通。
專利摘要一種涉及熱交換裝置的新型芯管熱交換器,包括機殼、端蓋,端蓋上分別設置熱源端管、熱交換管,機殼和端蓋組成的封閉機體內設置由均勻相隔一定間隙平行排列的扁管組成的熱源芯管,熱源芯管與熱源端管連通,熱交換管與熱源芯管的間隙連通,具有熱載荷高、熱交換率高、換熱速度快、體積小、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且節約能源的優點。
文檔編號F28D7/08GK2509541SQ01252350
公開日2002年9月4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2日
發明者鄧軍 申請人: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