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換熱器及具有其的風管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器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換熱器流路布置及風管內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風管內機用換熱器多采用銅管套鋁箔形式,將兩個板式換熱器拼成V形排列。該種換熱器,不論是二排管、三排管,還是四排管,為了提高換熱效果,都采用下進上出的流路布置,其制冷劑進管都設置在V形的一端,制冷劑出管設置在另一端,每個換熱器的中部及折彎處進行一次交叉或在折彎處和每折換熱器的中部進行多次交叉,且都結合換熱器腔體的氣流分布情況去布置每個流路的管路數量。該種換熱器流路雖然能夠保證良好的換熱效果,但交叉復雜的管路布置,每個流路間不一致的管路數量,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配管過程及集氣管加工的難度。尤其是針對小型V型換熱器,其難度更為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換熱器結構,滿足高換熱性,同時降低集氣管或分氣管加工難度等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包括構成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第一換熱部和第二換熱部,所述第一換熱部和所述第二換熱部相接的一端為所述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根部;在所述第一換熱部上設置第一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段流路;在所述第二換熱部上設置第二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段流路;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與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以所述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換熱部包括多個流路分區,所述流路分區為每個分支流路中制冷劑流經的區域;沿著從所述根部到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多個流路分區依次設置,互不交叉。進一步地,沿著從所述根部到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多個流路分區按第一流路分區至第N流路分區依次排列,所述N為不為O的自然數,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進一步地,所述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所述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中靠近所述根部的一端。進一步地,所述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所述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中遠離所述根部的一端。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所述換熱器的迎風面,所述第一制冷劑的制冷劑出管設置在所述換熱器的背風面。[0011]進一步地,所述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最優為3條制冷劑分支流路。進一步地,所述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中每條制冷劑分支流路所包含的U管數量相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風管內機,包括殼體、風機和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換熱器,其中,所述換熱器為上述的換熱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第一換熱部上設置第一制冷劑流路,在第二換熱部上設置第二制冷劑流路,其中,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與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以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使制冷劑在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中的走向一致,以保證滿足高換熱性時,降低集氣管或分氣管加工難度等技術問題。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風管內機的換熱器的流路流路布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換熱器的結構端面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管內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換熱器3包括構成換熱器3的V型結構的第一換熱部10和第二換熱部20,第一換熱部10和第二換熱部20相接的一端為換熱器3的V型結構的根部,在第一換熱部10上設置第 一制冷劑流路,第一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段流路;在第二換熱部20上設置第二制冷劑流路,第二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段流路;其中,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與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以換熱器3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與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以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可以大大降低換熱器的加工難度,以及降低集管組件或分管組件的加工難度。由于第一換熱部10和第二換熱部20對稱設計,下面詳細介紹第一換熱部10。第一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一換熱部10包括多個流路分區,流路分區為每個分支流路中制冷劑流經的區域,沿著從根部到所述第一換熱器10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多個流路分區依次設置,按第一流路分區至第N流路分區依次排列,N為不為O的自然數,依次為第一流路分區、第二流路分區、第三流路分區…第N流路分區,互不交叉。分區設置可以充分利用換熱器3的換熱面積,縮短制冷劑的流程,保證最大的換熱效果。第一流路分區、第三流路分區等為第奇數流路分區,第二流路分區等為第偶數流路分區,所有的流路分區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一致,也可以是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優選地,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中靠近根部的一端,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中遠離根部的一端。[0023]如圖2所示,以N為3為例,第三流路分區內的制冷劑分支流路為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進管口為1J、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出管口為IC ;第二流路分區內的制冷劑分支流路為第二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二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進管口為2J、第二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出管口為2C ;第一流路分區內的制冷劑分支流路為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進管口為3J、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出管口為3C。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包括多個流路段,以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的制冷劑進管口 3J到第一個U管的進管口為第一流路段,第一個U管為第二流路段,第二個U管的出管口到第三個U管的進管口為第三流路段,依次類推。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的多個流路段依次連接構成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二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的多個流路段依次連接構成第二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的多個流路段依次連接構成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第二制冷劑分支流路和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構成第一制冷劑流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第一換熱部10上的各個奇數流路分區內的各個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相互平行,同樣的,各個偶數流路分區內的各個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相互平行。例如,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的制冷劑進管口 3J到第一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第一個U管的進管口中的制冷劑流向與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的制冷劑進管口 IJ到第三制冷劑分支流路上第一個U管的進管口中的制冷劑流向平行。上述舉例出于對本方案中各分區流路相應流路段制冷劑流向平行說明,本實用新型方案中其他相應流路段制冷劑流向平行與上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重復舉例。第一流路分區中的制冷劑流向與第三流路分區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設置,第一流路分區或第三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該流路分區中靠近根部的一端,第二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該流路分區中遠離根部的一端,第二制冷劑流路的設置與第一制冷劑流路以換熱器3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設置。可以充分利用根部風量比較大的優勢,對進管進行換熱。同時第一制冷劑流路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換熱器3的迎風面,第一制冷劑的制冷劑出管設置在換熱器3的背風面,以提高換熱效率。優選地,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最優為3條制冷劑分支流路,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中每條制冷劑分支流路所包含的U管數量相同。在標準工況下,以一款額定制冷量為3500W的風管內機換熱器,分別選用第一換熱部10上有I個、2個、3個或4個流路分區,每個流路分區都包含5個U管,進行制冷實驗,得出制冷量依次為:3150W、3280W、3550W、3205W,因此確定3個流路分區為最佳數目的流路分區,通過配置最優分路數,保證蒸發器維持高水平的換熱效果。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提供了一種風管內機,包括內機殼體5、設置在所述內機殼體5中的換熱器3、設置在所述內機殼體5中的風機組件4,其中,換熱器3為上述的換熱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換熱器,包括構成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第一換熱部(10)和第二換熱部(20),所述第一換熱部(10)和所述第二換熱部(20)相接的一端為所述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根部;在所述第一換熱部(10)上設置第一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段流路;在所述第二換熱部(20)上設置第二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段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與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以所述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包括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部(10)包括多個流路分區,所述流路分區為每個分支流路中制冷劑流經的區域; 沿著從所述根部到所述第一換熱器(10)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多個流路分區依次設置,互不交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沿著從所述根部到所述第一換熱器(10)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多個流路分區按第一流路分區至第N流路分區依次排列,所述N為不為O的自然數,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相應流路段的制冷劑流向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所述各個第奇數流路分區中靠近所述根部的一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所述各個第偶數流路分區中遠離所述根部的一端。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的制冷劑進管設置在所述換熱器的迎風面,所述第一制冷劑的制冷劑出管設置在所述換熱器的背風面。
8.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最優為3條制冷劑分支流路。
9.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條制冷劑分支流路中每條制冷劑分支流路所包含的U管數量相同。
10.一種風管內機,包括殼體、風機和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為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熱器及具有其的風管內機,換熱器包括構成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第一換熱部和第二換熱部,所述第一換熱部和所述第二換熱部相接的一端為所述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根部,在所述第一換熱部上設置第一制冷劑流路,在所述第二換熱部上設置第二制冷劑流路,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與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以所述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通過第一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與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中的制冷劑流向以換熱器的V型結構的角平分線所在平面為對稱面對稱設計,使制冷劑在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中的走向一致,從而降低集氣管或者分氣管的加工難度及配管難度。
文檔編號F25B39/00GK203068880SQ20132003302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張寶生, 江標, 劉玉杰, 王成, 戴永福, 尤文超, 雷新建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