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及軌枕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生產鐵路上所使用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及軌枕生產線。
背景技術:
軌枕生產一般包括模具清理、噴涂脫模劑、安裝預埋螺桿、安裝并拉直鋼筋、裝料振動、蒸氧固化,取螺絲、切斷鋼筋及脫模等步驟。最傳統的做法是在每個工序之間用行車來回吊動模具,實現工業化連續生產,這種方式其安全性不高,且生產機械復雜,成本高。中國專利文獻201728741U公開了一種雙塊式軌枕生產中的模具返回輸送裝置,它包括模具傳送步進機構和架空軌道傳送機構,所述模具傳送步進機構設置模具清理工位、噴涂脫模劑工位、安裝預埋套管工位、安裝鋼筋桁架工位、吊裝工位,各工位結構相同,均包括安裝于導向軌道上的滾輪總成和單向撥爪總成,其中,模具支撐在滾輪總成上并沿模具傳送方向與架空軌道傳送機構相配合。這種裝置是在每個工位都裝有模具傳送步進機構,通過統一動作,實現模具前進,但是,這種在每個工位下設模具傳送步進機構的設計,很難保證每個模具傳送步進機構動作一致,因為,每個工位上的負載有時不相同的,輕的步進快,而重的步進慢,甚至不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向社會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步進絕對一致,且安全性能高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及軌枕生產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向社會提供一種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包括兩條相隔預設距離平行布置的托梁,所述托梁通過橫向布置的連接件連接構成框架,在所述托梁上各設有一根導軌,在所述導軌上設有橫向布置的兩個以上的小車,相鄰兩個小車之間通過鋼性連接件相互連接,其中,小車中的第一部小車和最尾一部小車分別與牽引裝置連接;在所述托梁下方設有用于整體升降托梁框架的升降機構,當所述升降機構托梁框架上升到最高位時,所有小車隨托梁框架一起上升到最高位,牽引裝置帶動小車向前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依次運行到下一工位;當升降機構下降到最低位時,所述托梁框架和所有小車一同下降到最低位,所有小車上的模具被留置在相應的工位,牽引裝置帶動小車向后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恢復到原來的工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設置于托梁框架下方的中間曲臂軸、一個以上的第一曲臂、一個以上的第二曲臂,所述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的數量相等和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對稱分布于中間曲臂曲的兩側,第一曲臂通過第一連桿與中間曲臂軸絞連,第二曲臂通過第二連桿與中間曲臂軸絞連;當動力源驅動中間曲臂軸向一個方向旋轉時,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分別帶動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向中間曲臂曲方向旋轉,將托梁向上升起,反之,托梁下降。當所述第一曲臂為兩個以上時,相鄰兩個第一曲臂之間通過第一連桿相互絞連,當所述第二曲臂為兩個以上時,相鄰兩個第二曲臂之間通過第二連桿相互絞連。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動力源是液壓缸。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動力源是兩個相同的液壓缸,兩個所述液壓缸的驅動力量相同,但方向相反,同時作用于中間曲臂軸71。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升降裝置7是均勻分別在托梁I下的液壓千斤頂,需要托梁框架上升時給液壓千斤頂施壓,否則,托梁框架下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牽引裝置6是電機。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電機通過鏈條或鋼絲繩帶動小車4來回移動。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的軌枕生產線。本實用新型采用將托梁框架整體舉升后,通過牽引裝置將所有小車同步移動一個工位,可以實現全線統一步進,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安全性能好;當托梁框架整體下降后,小車后退回位,準備下一步動作,動作整齊,不會出現誤操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圖1和圖2,圖1和圖2揭示的是一種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包括兩條相隔預設距離平行布置的托梁1,所述托梁I通過橫向布置的連接件2連接構成框架,在所述托梁I上各設有一根導軌3,在所述導軌3上設有橫向布置的兩個以上的小車4,具體地說,所述小車4是通過滾輪43擱在所述托梁I上的,相鄰兩個小車4之間通過鋼性連接件5相互連接,其中,小車4中的第一部小車41和最尾一部小車42分別與牽引裝置6連接;在所述托梁I下方設有用于整體升降托梁框架的升降機構7,當所述升降機構7托梁框架上升到最高位時,所有小車4隨托梁框架一起上升到最高位,牽引裝置6帶動小車4向前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4依次運行到下一工位8 ;當升降機構7下降到最低位時,所述托梁框架和所有小車4 一同下降到最低位,所有小車4上的模具被留置在相應的工位8,牽引裝置6帶動小車4向后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4恢復到原來的工位8。本實用新型,所述升降裝置7可以用多種方式實現,如所述升降裝置7可以設計成包括設置于托梁框架下方的中間曲臂軸71、一個以上的第一曲臂72、一個以上的第二曲臂73,所述第一曲臂72和第二曲臂73的數量相等和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曲臂72和第二曲臂73對稱分布于中間曲臂曲71的兩側,第一曲臂72通過第一連桿74與中間曲臂軸71絞連,第二曲臂73通過第二連桿75與中間曲臂軸71絞連;當動力源76驅動中間曲臂軸71向一個方向旋轉時,第一連桿74和第二連桿75分別帶動第一曲臂72和第二曲臂73向中間曲臂曲71方向旋轉,將托梁I向上升起,反之,托梁I下降。其中,所述動力源76可以是液壓缸。且所述動力源76可以是兩個相同的液壓缸,兩個所述液壓缸的驅動力量相同,但方向相反,同時作用于中間曲臂軸71,這種結構不僅力量大,而且可以使整體托梁框架整體上升或下降,可以保證即使托梁I上的負載不均勻,也可以實現同時上升。當所述第一曲臂72為兩個以上時,相鄰兩個第一曲臂72之間通過第一連桿74相互絞連,當所述第二曲臂73為兩個以上時,相鄰兩個第二曲臂73之間通過第二連桿75相
互絞連。顯然,第二條方式是所述升降裝置7可以設計成用均勻分別在托梁I下的數個液壓千斤頂,在需要托梁框架上升時,給所有液壓千斤頂施壓,否則,托梁框架下降。這種方式雖然也可以達到托梁框架整體上升的目的,但是,這種方式存在的缺陷是當托梁上的負載不勻時,每個液壓千斤頂承受的力不一樣,久而久之,會損壞局部的千斤頂。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牽引裝置6可以是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鏈條或鋼絲繩帶動小車4來回移動。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的軌枕生產線。
權利要求1.一種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條相隔預設距離平行布置的托梁(O,所述托梁(I)通過橫向布置的連接件(2 )連接構成框架,在所述托梁(I)上各設有一根導軌(3),在所述導軌(3)上設有橫向布置的兩個以上的小車(4),相鄰兩個小車(4)之間通過鋼性連接件(5)相互連接,其中,小車(4)中的第一部小車(41)和最尾一部小車(42)分別與牽引裝置(6)連接;在所述托梁(I)下方設有用于整體升降托梁框架的升降機構(7),當所述升降機構(7)托梁框架上升到最高位時,所有小車(4)隨托梁框架一起上升到最高位,牽引裝置(6)帶動小車(4)向前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4)依次運行到下一工位(8);當升降機構(7)下降到最低位時,所述托梁框架和所有小車(4) 一同下降到最低位,所有小車(4)上的模具被留置在相應的工位(8),牽引裝置(6)帶動小車(4)向后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4)恢復到原來的工位(8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7)包括設置于托梁框架下方的中間曲臂軸(71)、一個以上的第一曲臂(72)、一個以上的第二曲臂(73),所述第一曲臂(72)和第二曲臂(73)的數量相等和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曲臂(72)和第二曲臂(73)對稱分布于中間曲臂曲(71)的兩側,第一曲臂(72)通過第一連桿(74)與中間曲臂軸(71)絞連,第二曲臂(73)通過第二連桿(75)與中間曲臂軸(71)絞連;當動力源(76)驅動中間曲臂軸(71)向一個方向旋轉時,第一連桿(74)和第二連桿(75)分別帶動第一曲臂(72)和第二曲臂(73)向中間曲臂曲(71)方向旋轉,將托梁(I)向上升起,反之,托梁(I)下降。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76)是液壓缸。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76)是兩個相同的液壓缸,兩個所述液壓缸的驅動力量相同,但方向相反,同時作用于中間曲臂軸(7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7)是均勻分別在托梁(I)下的液壓千斤頂,需要托梁框架上升時給液壓千斤頂施壓,否則,托梁框架下降。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裝置(6)是電機。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通過鏈條或鋼絲繩帶動小車(4)來回移動。
8.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7中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的軌枕生產線。
專利摘要一種軌枕生產線的步進裝置及軌枕生產線,所述步進裝置包括兩條相隔預設距離平行布置的托梁,在所述托梁上設有導軌,在所述導軌上設有數個小車,相鄰兩個小車之間通過鋼性連接件相互連接;在所述托梁下方設有用于整體升降托梁框架的升降機構,當所述升降機構托梁框架上升到最高位時,所有小車隨托梁框架一起上升到最高位,牽引裝置帶動小車向前運動一個工位距離,使所有小車依次運行到下一工位;當升降機構下降到最低位時,所述托梁框架和所有小車一同下降到最低位,所有小車上的模具被留置在相應的工位,牽引裝置帶動小車向后運動一個工位距離。本實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B65G25/02GK203158708SQ20122074465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何德裕, 黃利輝 申請人:何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