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活動隔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活動隔墻,它特別適合知識密集型組織等。
這種辦公系統,提出了主要以針對家具的“模件的統一化”和“自由選擇化”為基礎,可以總體構筑工作空間的系統,設想在集中辦公區中有多種多樣的工作模式,可以自由選擇功能,即使在用途轉換時也可以按照設想改裝。
即,這種系統的構成著眼于功能性,對于工作模式的變化,通過改變家具的配置、自由的裝拆,可以適宜地構筑獨立的小組工作專用空間、個人工作專用空間等。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可以想象今后的工作型式是,個人和小組的非定型的作業增加,辦公地點也從中央辦公地點,向多樣化的靈活的辦公形態變化,即遠程辦公、移動式辦公、家庭辦公等,集中辦公區也增加了交流區域和服務區域。此外,在特殊技術員和腦力工作的小組中,在1個開發過程中,以小組辦公區為中心,職員的人數和行動頻繁地重復聚散,小組形態隨著作業的進行而連續變化。
作為適宜這種業務形態的作業環境,不只可以簡單并容易進行工作空間的用途轉換和按用戶要求定制,而且可以對應從個人到集體的多種作業內容和人數,適宜地選擇合適的空間,同時,在這些作業和場地的選擇變化時,確保連接和移動的連續性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希望制作出用途和功能不同的區域之間模糊地連接,以及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小組整個工作流程,人和書籍的所在位置的環境。
本發明就是鑒于這種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多樣性用途不同空間的功能,以配置半透明的遮擋空間、無縫隙(無接縫)的空間排列作為系統結構的主要目的,通過實現這樣的系統,大幅度提高知識密集型組織的效率。
而且,提供一種活動隔墻,它對實現上述目的特別有用。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明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采用以下的方法。
即,本發明的活動隔墻,用于根據需要分割室內空間,其特征在于以規定的間隔把成對的格子狀的構造體對置起來,把這些構造體連接起來構成隔墻。
如果這樣構成,因為接點不明顯,所以可以上下分割并且重量輕。此外,即使是設置窗等從后面改動時,也可以通過最小限度的更換或者拆卸完成。在不破壞作為該隔墻的墻壁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實現輕量化,此外,在組裝、拆卸作業時,格子部分上可作為抓手部,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組裝、拆卸的作業效率。因而,可以很好地適應現有的辦公室布局的徹底變更等。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可以列舉構造體的格子做成同一間距,相互位向相同相對配置的例子。
為了提高組裝的方便性,希望構造體的格子,上下左右對稱。
作為具體的結構,可以列舉按照從兩側把框架夾住的方式將構造體相互連結在一起的結構。
對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是構筑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概念圖。
圖2是展示與圖1對應的傳統構成的圖。
圖3把圖1具體化的平面圖。
圖4是進一步把圖3作為具體的設計展開的立體圖。
圖5是與圖4對應的平面圖。
圖6是在同一實施方案中使用的板的立體圖。
圖7是展示在同一實施方案中的室內空間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8是展示在同一實施方案中的室內空間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9是展示同一實施方案中的板的功能的立體圖。
圖10是在同一實施方案中掛裝在板上的室內設備的立體圖。
發明的實施方案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
本實施方案的室內空間構成設備的構成,用于支援專業人員和腦力工作的小組,例如,支援提案型的研究開發小組、設計小組等。
為了提高腦力工作小組的效能,支援獨立型腦力工作者的個性化創造過程,在非定型的交流過程中,需要支援小組的創作過程。
這時,著眼這種工作型式是知識密集型的靈活的組織這一點,和應該重視小組效能這一點,考慮個人空間和共用空間的組合帶來的影響,構成系統如下。
首先,作為應該形成的區域,考慮工作區域和共用區域。而后,如圖1的構想圖所示,把各工作區域a1-a6分成2個部分,配置成與共用區域b1-b3相鄰,由此,可以把共用區域b1-b3,用作往來于工作區域a1-a3和工作區域a4-a6之間時的通路。例如,區域a2、a5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業務的小組工作區域GW,而區域a1、a3、a4、a6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業務的個人工作區域PW。此外,共用區域b1、b3是相互交流區域INT,共用區域b2是服務區域SV。而且,這些區域a1-a6、b1-b3,可以在相鄰的共用區域間、相鄰的工作區域間,以及相鄰的共用區域和工作區域之間,分別直接往來。
圖2是展示與之對比的傳統系統的圖,在業務區域c1,和共用區域c2、c3(c2是服務區域,c3是信息交流區域)之間,存在專用通路c4。
圖1是概念圖,與使區域間自然地連接起來,以疊合的圓圈表示的情況不同,圖3為了進一步具體化圖1的構想,明確了區域間的分割線PL所在位置。圖3與圖1對應,共用區域b1、b3是信息交流區域INT,共用區域b2是服務區域SV。此外,工作區域a2、a5是集體工作區域GW,工作區域a1、a3、a4、a6是個人工作區域PW。即,該設計具備6個工作區域a1-a6;3個共用區域b1-b3,串聯配置共用區域b1-b3,在其兩側,串聯配置工作區域a1-3、a4-a6。而且,明確地構想是,在相鄰的共用區域之間、相鄰的工作區域之間,以及,相鄰的共用區域和工作區域之間,可以分別往來,并且為了實現使區域間自然聯系起來的形態,使區域之間集中部分的分割線PL開放,從而在該部分上形成共用的出入口3。
圖4、圖5,是把圖3展開成具體的設計的圖。各區域a1-6、b1-b3,通過聯結作為墻壁的隔板1、1x(活動隔墻)來劃分,在用于規定這些區域a1-a6、b1-3的外周的隔板1x的內側,沒有專用通路,在用于規定該區域a1-a6、b1-b3的外周的隔板1x的外側全部成為專用通路2。
這樣把共用區域b1-b3靈活地作為通路使用是因為,以共用區域b1-b3為中心,確保在工作區域a1-a3和工作區域a4-a6之間走動時,或者在和外部之間來往時的行走線,把室內空間設置成,增加會面和發現機會的回游型,或者設置成允許停留的結構,引導相互自然的交流。
此外,在用于規定區域外周的隔板1x的內側不設置專用通路是因為,在有效地作為共用區域b1-b3的通路的同時,把區域整體設置成沒有浪費的,高效率的連續空間系統。此外,把周邊全部作為專用通路2是因為,把專用通路2的內側明確劃分為1個小組區域等,可以有效地與其他的小組等之間區別和交流的緣故。
各區域a1-a6、b1-b3,通過T字或者十字交叉的隔板1,在和其他的區域a1-a6、b1-b3或者通路2之間設置邊界,但在區域的角落部分處的隔板1不封閉。即,此開放的部分形成出入口3,經由此出入口3,可以直接來往于1個區域與相鄰的或者處于對角位置上的另一區域。在本實施方案的情況下,最大可以直接往來于3個區域。這樣的出入口3,在被分成矩形形狀的區域時,可以適用于屬于該區域的角落中的最大的4個角落。當然,在不需要的角落處不需要設置出入口。
如上所述在各區域的角落處上設置出入口3,這樣就可以經由此出入口3而和其他區域直接往來,這是因為,由于有效地配置在適宜的步行距離內可以選擇的區域,因此可以順利并且迅速地來往于區域之間的緣故。而且,因此使得員工的聚散容易,可以實現支援適應作業的有選擇的移動的“適宜工作空間”型的配置,和通過區域間無縫隙的環境的行動的連接以及移動的連續性。即,確保在小組工作中的行動的連接和移動的連續性,例如,員工在個人工作區域PW中集中精力工作后,因為會議和展示等,移動到集體工作區域GW等,根據需要,在出入相互交流區域INT之后,再次移動到個人工作區域PW并恢復到集中精力工作狀態,即使在移動期間,由于在共用區域中偶爾遇見其他員工,因而可以實現溝通。這樣支援員工的效果,在經由出入口3連接的其他區域的數越多的情況下越有效。
本實施方案,通過隔板1把各區域在縱橫方向上分成矩陣形狀,但其中,設置成各區域構成在縱橫方向上集中一定功能的功能線的配置。
如果根據圖5說明,則在縱橫配置成矩陣形狀的區域中,右側縱向線LVR以及左側縱向線LVL構成集中專用區域的專用線PL,正中的縱向線LVM構成集中共用區域的共用線GL,同時,上側的橫向線LHO以及下側的橫向線LHU構成工作線WL,正中的橫向線LHM構成非作業線NWL(左右的區域是相互交流區域,正中的區域是服務區域),即,用這些區域,在辦公空間中,形成個人工作區域(PW)a1、a3、a4、a6,小組辦公區域(GW)a2、a5,相互交流區域(INT)b1、b3,服務區域(SV)b2。進而,相互交流區域(INT)b1、b3,在本實施方案的情況下,與其說是專用區域,不如說屬于共用區域,其他區域,如果根據上述縱橫功能線構成,則并不排除這種例外區域混合存在的區域配置。
具有這種辦公空間體系的功能配置,即使對于只集中4個區域的最小單位也是有效的,在集中6個至6個以上的區域時,其功能更加顯著。
采用這種矩陣配置系統是因為,能更容易掌握各區域的功能,在配置電和煤氣、水等的基礎設施時,可以高效率地配置每種功能的緣故。此外,如果采用這種結構,則可以在適宜的步行距離內設置許多個可以選擇的區域,從而能有效地實現支援對應工作的選擇性移動的“適宜工作空間”型的配置。
在此,展示各區域的結構。例如,專用工作區域PW(圖4、圖5中的區域a1、a3、a4、a6,圖6中的區域d1),每一坐席延展面積被設定為6-4平米左右,每一區域被設定成可以容納5-8人左右,提供集中的知識工作場所。或者,當僅在此工作場所中進行工作的情況下,在該區域中還要確保來訪者用的場所等。當然,該小組專用區域,也可以具有小組辦公區域的功能。在該區域中,除了桌子等的作業面外,還配置一人大小的白板、透明板等。這些,最好設置成相互依賴程度低的自立型單元。作業面具備多種高度,可以與多個并列作業對應,在極其有效地使用空間的同時,實現可以同時進行多種作業的環境。
另一方面,共用工作區域GW(圖4、圖5中的區域a2、a5),按照可以容納5-8個人的標準構成,提供進行討論和會議的場所。在該區域中,除了與集體作業對應的桌子等的作業面外,還配置多組尺寸的白板和透明板等。作業面也和上述一樣準備多個高度。
相互交流區域(圖4、圖5中的區域b1、b3),與工作區域相鄰,是作為工作中休息時間內的聊天和放松的場所,提供咖啡等。該相互交流場所b1、b3、g1,也根據需要配置桌子等,可以準備作業面。
服務區域(圖4、圖5中的區域b2),除了復印角、郵件角、圖書角等外,還配置檢索設備等,各種服務所需要的用具和機器。
面積分配,在以往是以個人工作區域為主,小組工作區域為輔,但在本實施方案中,小組工作的比重增加,小組工作區域GW和相互交流區域INT的合計和個人工作區域PW大致相等,設置成這種比率是1個理想的形態。
進而如圖4以及圖5所示,本實施方案,在用作為墻板的隔板1包圍的室內空間的出入口3的上方,設置引導構件4,其至少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從隔板1突出,兼起到相互聯結位于出入口3兩側的隔板1的作用。
設置這種引導構件4的理由是,如圖7和圖8所示,對于在區域內的人和步行在專用通路上的人,因為該引導構件成為表示在那里存在室內空間的出入口3的標志,所以通過行動的連接和移動的連續性,協作等很方便,確保高效率的作業性。尤其如圖8所示,在墻面連續構成較長壁狀的情況下,缺乏變化,有壓抑感,但引導構件4增加了外觀上的變化,還起到消除壓抑感的效果。此外,引導構件4不單起到標志作用,還兼起到相互聯結隔板1的聯結構件的作用,在有效地避免隔板1單獨矗立的現象的同時,還起到把該引導構件4穩固地固定在隔板1上的作用。進而,引導構件4,還可以靈活地用作隔板之間的配線通路。
作為具體的例子,圖4以及圖5所示的狀態,是對于在相互正交配置的1對板1之間形成的出入口3,使用1/4圓弧或者環狀的引導構件4,對于被形成在構成單一連續墻壁的一對隔板1之間的出入口3,使用1/2圓弧或者環形的引導構件4,對于被形成在集中成T字形的3個隔板1之間的出入口3,使用1/2圓弧或者環形的引導構件4,對于被形成在集中成十字形狀的4個隔板1之間的出入口3,使用環形的引導構件4。
使用這種由環形或者部分環形組成的引導構件4是因為,型式新穎,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為標志的功能,和作為點綴功能的緣故。
進而,在本實施方案中,引導構件4具備可以安裝隔板1的一部分的功能,隔板1被設置在垂直面內,不通過形成環形或者部分環形的引導構件4的圓弧中心。圖4、圖5中的隔板1y、引導構件4y的關系相當于此。在引導構件4從隔板大大地向前推出的情況等下,可以通過柱子支撐引導構件4。
附加這種功能的原因是,不管隔板之間的距離是多大,都可以在環的適當部分上聯結隔板,提高了板配置的自由度,從而可以設置成基本上不需要根據規定模式配置的構造。
可是,本實施方案,采用圖6所示的格子形狀的隔板,作為劃分區域的隔板1。
具體地說,該隔板1,是把成對的格子形成的構造體11相對配置,中間夾著框架12隔著規定間隔S,在這種狀態下隔著該框架12相互聯結而成,在其中的構造體11的格子1a之間,設置成相同的間隔和相同的相位。即,對于框架來說,以夾著框架的狀態嵌裝格子。此外,本實施方案的構造體11在上下方向被分為3節,在把它安裝在框架12上的狀態下,作為整體形成1個構造體。材料使用例如碳纖維強化型的塑料等。
該隔板1,例如是以建筑物的柱子間距是3600mm的建筑模式為基準構成的,全部尺寸被設定為寬W900mm,高H(在圖6中高度方向的一部分被省略)2100mm,格子在上下左右對稱。此外,如果示例由欞包圍而成的格子眼的節距,則寬度方向節距p1是100mm,高度方向節距p2是25mm。格子欞自身是一種厚度T4mm,寬度D20mm的平板形狀。當然,根據目的、用途也可以適宜地設定這些值。
把隔板1做成這種結構的原因是,從組裝拆卸的觀點看,不損害該隔板1作為墻壁的基本功能而可以使其重量輕,此外,在組裝、拆卸時,該格子可作抓手,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組裝、拆卸的作業效率,準確地安裝。另外,把構造體分成上下3部分,是考慮到使用的方便性,此外也可以在安裝過程中去掉它以改變其用途。
采用以這種格子形狀的構造體11為主體構成的隔板1的結果,被隔板1隔開的一對空間相互間的格子的配置關系是,根據相對垂直面的視線角度,改變透視度。根據視角的變化,一方的格子間隙被另一方的格條所擋住,或者被其自身的格條所擋住,這樣,透視度在與立面的法線方向上最大,在主面的反方向上最小,其間透視度隨著視角(與法線的傾斜角度)的變化而變化。另外,因為有了這樣的構成,借助隔板而被隔開的室內空間之間通過格子間隙及內部空間而連通,聲音和空氣可以通過。
因而,可以形成這樣的效果,即,對于在與某一室內空間相鄰的室內空間內的人,或者步行在室內空間的側面通路上的人,如圖7和圖8所示,可以隱約地看到內部狀態,還可以隱約聽到說話的內容等,集體工作的員工在哪里,在各室內空間內部在怎樣工作等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大致掌握。這種對輪廓的觀察功能,也可以通過隔板1的格子間距p1、p2如上述那樣比較小地實現。當然,如果有意注意周邊,則處于可以更明確地掌握人員所在位置和作業內容的環境。
特別是本實施方案,用隔板1包圍各區域的四面,用它封閉成的室內空間,因為經由相鄰的室內空間和通路等必然可以從四面掌握內部情況,所以室內空間的情況可以最高效率地傳向周邊。此外,與相鄰的室內空間的里面進一步相鄰的室內空間內狀況逐漸模糊,但因為制作出可以大致掌握這種情況下的內部情況的狀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確保各個員工在個人工作中需要的隱私的同時,還可以在更廣的范圍的掌握整個辦公狀況,可以共用工作的來龍去脈。
另一方面,隔板1,因為在主體內部具有空間S,所以可以把該空間S如圖9所示作為配線Ca的收納空間使用。在本實施方案中,構成隔板1的構造體11是格子形狀,可以通過各格子眼,從板主體的均質位置向法線方向引出配線。所謂隔板主體,是指至少由構造體11以及框架12構成的部分。因而,在根據使用狀態引出位置各不相同的情況下,也可以發揮服務墻的功能,能容易并且可靠地滿足員工的需求。特別是因為本實施方案的隔板1設置成相對的1對構造體11,所以無論正反面都可以引出配線,在隔板1的兩側形成室內空間的情況下特別有效。
進而,隔板1的格子間隔如上述那樣比較小,希望格子的欞條起到百葉窗的作用,內部的配線被模糊地隱蔽起來,可以不使其明顯地暴露在外。
為了有效地實現上述配線功能,有效的方法是在框架部分等上設置適宜的配線通過口等,使得在相鄰的隔板1、1之間,相互的配線收納空間能夠連續起來。
此外,這樣構成的本實施方案的隔板1,因為在格子的欞條深度方向上存在空間,所以利用欞條,還可以在構造體11的均質位置上利用適宜的金屬物品等,系掛室內用品B。這種構造,因為選擇系掛位置的自由度非常高,因此可以有效地發揮作為服務墻的功能,能夠可靠地滿足員工在工作上的不均質的需求。因為構造體11成對地相對設置,所以無論正反面都可以在格子1a的欞條上系掛室內用品B,還可以有效地避免正反面懸掛的金屬物品等相互干擾。作為系掛的形態,除了利用掛鉤形的安裝器具懸掛的構造外,還可以采用利用夾子形狀的安裝器具和夾鉗形狀的安裝器具,嵌裝在格子的欞條上的結構等適宜的構造。作為室內用品B,除了有如圖9所示的白板那樣的作業面外,還可以列舉粘貼板、告示板、展示板、如具有布告等的顯示功能的物品、盒、棚板、分發器、收納棚等的收納功能的物品,或者,插座盒、開關等。或者,當在隔板1上以T字形狀正交地配置輔助板的情況下,這樣的隔板1也可以成為室內用品B的對象。
如果可以把這樣的物品懸掛在隔板的適宜位置上,則正式的告示和展示當然不成問題,并且在非正式階段增加了提示想法和思考過程的機會,還起到了刺激、促進創作性工作的作用。特別是在室內設備需要電力的情況下,因為通過格子眼引出配線Ca,所以采用格子構造的效果成倍提高。
進而,在緊靠著上述隔板1的面板部分擺放的家具上,例如在如圖10所示的板架和柜子等的收納家具10上,有效的方法是設置和緊靠著該隔板1時被隱藏的系掛用的格子1a相同的相位、間距的格子10a。這是因為即使隔板1的格子1a被堵住,家具10的格子10a也可以彌補系掛功能的緣故。當然,這樣的彌補功能,并不限于系掛功能,只要是隔板1的功能部分和家具的功能部分對應的部分,都可以彌補。這種結構,在功能部分分散在整個面上的情況下特別有效。
可是,本實施方案的設備,不管建筑模式如何都允許使用各種物品等。在建筑模式中,在以柱網格為基礎的情況下,有代表性的是3600mm和3200mm,通常隔板1所使用的規格對于前一標準來說,寬度大約是900mm,另外對于后一標準來說,寬度大約是800mm。此外,根據成為作業面的桌子、臺的頂板、盒、人體和紙制品的模式,其寬度有400mm、800mm、900mm、1000m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等多種規格。今天的辦公室由于有多種不同模式的家具混雜存在,所以例如如果在連接著900mm寬的隔板1的板面上擺放寬度800mm和1600mm的家具緊靠著隔板面,則在其間必然會產生未對齊、不自然的間隙。
與此相反,本實施方案允許隔板1和家具組合使用,隔板1以900mm的倍數的建筑模式為基準構成,家具根據多種人體以及紙制品的模式構成。
即使這樣設置,因為隔板1是半透明的,其存在感不顯著,所以即使如現有的具有完全遮光性的隔板那樣,在隔板一端和家具一端之間,或者隔板之間的接縫和家具端的接縫之間產生間隙,由于其間隙的視認水平下降,其間隙不那么顯著。即,本實施方案的隔板,允許與建筑模式自然的整合,可以高效率地提高家具的共用化和互換性。圖9中的室內用品B和隔板1的關系如此,此外,圖4中的柜R和隔板1r的關系也如此。而且,在產生間隙的情況下,可以有意把該間隙作為開關和消防器材等的配置場所使用。
此外,在本實施方案中的隔板的格子眼,如上所述被設定為寬度100mm,而該尺寸與以往大多數的隔板和家具等的模式是由100mm的倍數構成的現實對應。因此,在連接多塊板、連接多個家具時,隔板和家具的寬度方向的尺寸差是100mm的倍數,通常可以把家具的另一端配置成和格子的欞條一致,其結果,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模式而差產生的不協調感。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但各部分的具體構成,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案。
例如,作為區域配置,也可以配置成用各工作區域包圍在共用區域的周圍,使得各工作區域可以分別往來于共用區域之間。
此外,通過適宜的構成,也可以具備在構成環形或者部分環形的引導構件4的有效安裝范圍內,安裝通過圓弧中心的隔板1的功能,使該隔板1在通過圓弧中心的某一徑向方向上的垂直面內。這是因為隔板1的安裝位置可以自由設定的緣故。
進而,作為防止由于基準模式差引起的,在隔板和家具之間產生間隙的其他有效方法,是使隔板或者家具的一方,具有彌補其間隙的尺寸調整功能。
此外,改變透視度也是有效。為此,有效的方法是設置成,可以如百葉窗那樣驅動格子的欞條,或者通過改變室內空間內的照明度,間接地調整。
如果家具也作成半透明,則可以提高局部文件的公開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辦公室整體的連貫性。
進而,引導構件,在上面或者下面具有照明器具的效果更好。這是因為在頂板或者地板上照出引導構件的形狀,作為標志的效果更明顯的緣故。
其他的構成,也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有各種變形。發明的效果本發明用上述說明的形態實施,起到以下的效果。
即,本發明的活動隔墻,用于根據需要分隔室內空間,通過使成對的格子形狀的構造體隔著規定的間隔相對,相互連接這些構造體而構成。
因此,可以在不損害該隔墻作為墻壁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實現輕量化,另外,在組裝、拆卸作業時在該格子部分上要求扶手,可以有效地提高組裝、拆卸的作業效率,由此可以靈活地對應大幅度的布局變更和頻繁的布局變更等。
特別是在把構造體的格子做成同一間距,使相位相互對齊配置時,可以進一步提高作業性。
此外,如果將構造體的格子設置成在上下左右對稱,則在組裝時不會產生安裝方位錯誤,即使隨意地操作,也可以可靠地完成作業。
如果按照從兩側將框架夾住的方式使構造體相互連接,則不會損壞作為構造體的強度,確保在構造體之間的規定間隙,并可以有效地將該間隙作為配線空間等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動隔墻,它是根據需要分割室內空間的隔墻,其特征在于使成對的格子狀的構造體隔開規定的間隔相對,相互連接這些構造體來構成隔墻。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隔墻,其中構造體的格子被制成相同的間隔,使相位相互一致地相對配置。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動隔墻,其中構造體的格子,在上下左右對稱。
4.權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活動隔墻,其中構造體之間按照從兩側將框架夾住的方式相互連接起來。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可以靈活地適應布局變更等的隔板。為了根據需要劃分室內空間,制成隔板1,該隔板1通過使成對的格子形狀的構造體11隔著規定的間隔相對,相互聯結這些構造體11而構成。
文檔編號E04C2/36GK1378809SQ0210856
公開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30日
發明者岸本章弘, 野村文彥 申請人:國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