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348852閱讀:1534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
【背景技術】
[0002]瘙癢癥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血透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慢性腎衰竭終末期進入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逐年遞增,血液透析后出現皮膚瘙癢。其發生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肌酐、尿素氮、尿酸、胍類、燐酸鹽等因腎衰不能從尿中排出而從腎外途徑如腸道、皮膚中降解刺激皮膚而發生瘙癢。迄今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西醫多以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雖效果明確,但費用昂貴,一般患者不能承受。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從祖國醫學角度看“癢自風來”,尿毒癥皮膚瘙癢以血虛生風為本,濕毒郁于腠理,肌膚失于濡養為標,以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為治則,制成乳膏,直接作用于患處,見效快,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緩解患者痛苦。
[0004]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0005]沖天果1-2份、白背楓2-3份、蓮霧根3-5份、山烏桕根3_5份、螺厴草2_4份、上石田螺6-9份、地膚子3-5份、刺楸樹根3-5份、艾葉3-5份、東風草3_5份、紅頭草3_5份、半邊旗2-3份和黃楝樹2-4份。
[0006]本發明的中藥配方,優選為按下述重量份數制備:
[0007]沖天果I份、白背楓2.5份、蓮霧根4份、山烏桕根4份、螺厴草3份、上石田螺9份、地膚子4份、刺楸樹根4份、艾葉5份、東風草5份、紅頭草4份、半邊旗2.5份和黃楝樹3份。
[0008]本發明的中藥,按下述步驟制備和使用:
[0009](I)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中藥原料,除上石田螺外,其余藥材置粉碎機內分別粉碎成粗粉,加入6-8倍量65-85 %的乙醇加熱至65°C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0.5-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并于50-60°C濃縮至相對密度1.10-1.20稠膏;
[0010](2)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上石田螺,研成細粉,過120目篩,備用;
[0011](3)將步驟(I)和步驟(2)制備的稠膏和粉末混合,置于80°C水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適量份數的平平加和適量清水置于80°C水浴,攪拌均勻,制成乳膏分裝。
[0012]上述方法制備的中藥乳膏,涂抹于患處,透析后瘙癢癥期間使用。
[0013]藥理分析:
[0014]沖天果:苦、辛,涼。有大毒。消腫拔毒,止癢。瘡癤紅腫,異物入肉,皮瘆,皮膚瘙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0015]白背楓:辛、苦,溫。有小毒。祛風利濕,行氣活血。用于婦女產后頭風痛、胃寒作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外用治皮膚濕癢、陰囊濕瘆、無名腫毒。
[0016]蓮霧根:利濕;止癢。主小便不利;皮膚濕癢。
[0017]山烏桕根:苦,寒,有微毒。利水通便,去瘀消腫。治大便秘結,白濁,跌打損傷,蛇咬傷,痔瘡,皮膚濕癢。
[0018]螺厴草: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肺止咳。用于肺熱咳嗽,肺膿腫,肺結核咯血,咽喉腫痛,腮腺炎,痢疾,淋巴結結核,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疔瘡腫毒,皮膚濕癢,中耳炎。
[0019]上石田螺:辛;微苦;涼。肺;肝;胃經。清肺止咳;涼血止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主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風濕疼痛;牙痛;痢疾;風瘆;皮膚濕癢;惡瘡腫癤;梅毒。
[0020]地膚子:味辛、苦,性寒。歸腎、膀胱經。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瘆,濕瘆,皮膚瘙癢。
[0021]刺楸樹根:味辛;微甘;性平;解毒消腫;祛風止癢。主瘡瘍腫痛或潰破;風瘆瘙癢;風濕痛;跌打腫痛。
[0022]艾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0023]東風草:味苦;微辛;性涼;清熱明目;祛風止癢;解毒消腫。主目赤腫痛;翳膜遮睛;風瘆;疥瘡;皮膚瘙癢;癰腫瘡癤;跌打紅腫。
[0024]紅頭草: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扁桃體炎,口腔炎,牙齦膿腫,流行性腮腺炎,小兒肺炎;外用治癰瘡腫毒,皮膚瘙癢。
[0025]半邊旗:苦、辛,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黃疸型肝炎,結膜炎;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瘍癤腫,濕瘆,毒蛇咬傷。
[0026]黃楝樹: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用于痢疾,皮膚瘙癢,瘡癢。
[0027]本發明的中藥配方,諸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之功效,對于腎透析后出現的瘙癢癥治療效果顯著,安全無毒副作用,提高腎透析患者生活質量。
[0028]療效判斷:
[0029]治愈:瘙癢癥狀消失,繼發性皮損消退;
[0030]顯效:瘙癢癥狀明顯減輕,繼發性皮損消退80% ;
[0031]好轉:瘙癢癥狀減輕,繼發性皮損消退50%左右;
[0032]無效:瘙癢癥狀無減輕或加重,繼發性皮損消退< 50%。
[0033]治療結果:腎透析后出現瘙癢癥的患者40例,使用本發明的藥物制得的乳膏,治愈12例,占30%,顯效12例,占30%,好轉10例,占25%,總有效率85%。
[0034]附幾例病例作進一步說明:
[0035]病例1:閆某,男,39歲,尿毒癥患者,多次進行腎透析后,出現皮膚瘙癢,引發皮損,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三天后,瘙癢癥狀減輕,繼續使用三天后皮損消退50 %,透析期間繼續使用,腎透析時上述癥狀無復發。
[0036]病例2:肖某某,男,45歲,尿毒癥患者,進行腎透析后,出現皮膚瘙癢,引發皮損,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五天后,瘙癢癥狀減輕,皮損消退80%,透析期間繼續使用,腎透析時上述癥狀無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實施例1:
[0038]本實施例的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沖天果I份、白背楓2.5份、蓮霧根4份、山烏桕根4份、螺厴草3份、上石田螺9份、地膚子4份、刺楸樹根4份、艾葉5份、東風草5份、紅頭草4份、半邊旗2.5份和黃楝樹3份。
[0039](I)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中藥原料,除上石田螺外,其余藥材置粉碎機內分別粉碎成粗粉,加入7倍量75%的乙醇加熱至65°C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并于55°C濃縮至相對密度1.10稠膏;
[0040](2)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上石田螺,研成細粉,過120目篩,備用;
[0041](3)將步驟(I)和步驟(2)制備的稠膏和粉末混合,置于80°C水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適量份數的平平加和適量清水置于80°C水浴,攪拌均勻,制成乳膏分裝。
[0042]上述方法制備的中藥乳膏,涂抹于患處,透析后瘙癢癥期間使用。
【主權項】
1.一種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配比而成:沖天果1-2份、白背楓2-3份、蓮霧根3-5份、山烏桕根3-5份、螺庵草2_4份、上石田螺6-9份、地膚子3-5份、刺楸樹根3-5份、艾葉3-5份、東風草3_5份、紅頭草3_5份、半邊旗2-3份和黃楝樹2-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配比而成:沖天果I份、白背楓2.5份、蓮霧根4份、山烏桕根4份、螺厴草3份、上石田螺9份、地膚子4份、刺楸樹根4份、艾葉5份、東風草5份、紅頭草4份、半邊旗2.5份和黃楝樹3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的中藥乳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沖天果1-2份、白背楓2-3份、蓮霧根3-5份、山烏桕根3-5份、螺厴草2-4份、上石田螺6-9份、地膚子3-5份、刺楸樹根3-5份、艾葉3-5份、東風草3-5份、紅頭草3-5份、半邊旗2-3份和黃楝樹2-4份,諸藥配伍,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之功效,對于治療血液透析后皮膚瘙癢癥效果顯著,安全無毒副作用,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質量。
【IPC分類】A61P17-04, A61K9-06, A61K36-81
【公開號】CN104666597
【申請號】CN201510070531
【發明人】蔡琰, 孫艷, 戚超
【申請人】青島市市立醫院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0日
網友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