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枸杞茶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藥材保健食品飲料的枸杞茶制備方法。
中國醫藥巨著《本草鋼目》所述“千歲枸杞”其葉、子、梗、根之主治功能相同。枸杞葉又名“天精草”,久服有“輕身不老、令人長壽”之效,并記載有人“服之壽百余”。當代世界著名營養學家巴特亞羅拉博士向世界介紹中國中醫大師李清云久服枸杞而活了二百五十六歲。根據英、法及錫蘭等許多國家對枸杞研究已有驚人的發現枸杞葉含有一種不明的維生素(命名為維生素X),對強化腦細胞及活化性腺有新生作用,增加荷爾蒙,維持體內各種功能旺盛,故令人長壽。然而目前枸杞僅作為中藥配劑,煎熬成水劑后服用。因此枸杞還無茶葉那樣的制作工藝和飲料,尚未達到一品多用,即可代茶沖飲,又可煮食為湯的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尋求一種類似制茶工藝,制備具有枸杞醫療保健價值,又象茶葉那樣具有色、香、味、形、飲用方便,用簡單的泡飲即可達到保健治療效果的枸杞飲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枸杞經過采青-剔葉-涼青-做青-殺青-揉捻-烘干-配制,加工成枸杞茶。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下面措施達到,采青時,采集株高1尺-1.5尺、葉嫩、肉厚、直徑不小于0.8寸,無浸水、無死葉、無病葉的枸杞,然后進行剔葉,要求不傷葉、梗葉分清,不浪費原料,葉不帶梗、梗不帶葉,并清除夾雜物。將剔好的葉張放置陽光直照及放置蔭處攤涼,要求不許燒邊、燒葉、死青。做青時,葉張水份適當,要求反復讓青葉死活,做到冷死返青,復軌導之,不得讓青產生水悶現象。揉捻要求條索緊結,不松散,不斷碎、不離皮、不紅莖。要求烘干逼出“杞勻味”,常規火溫控制在120℃左右,不得失去芳香物質,不得有燒葉、焦味。
本發明的實施例如下采青過程,按等級收購,其中一等級要求株高1尺-1.2尺,葉嫩、肉厚、葉張橫直徑不小于1寸(第三張葉為基準),無浸水,無黃老葉、病葉、死葉、大部無缺葉;二等級要求株高1.2尺-1.5尺,葉嫩、肉厚一般,葉張直徑不小于0.8寸,無浸水,無死葉、病葉、略帶部份黃葉,部份缺葉。剔葉工藝要求不傷葉、梗葉分清,然后涼青、做青、殺青。殺青工作要求迅速果斷,原則不留葉張青臭味,使其釋放青香味,達到不過熟過青,燒焦葉張,應充分的讓葉中水份尺量排出葉張外表。揉捻后進行烘干,常規火溫控制在120℃左右。達到不超出口商品含水標準0.75%。最后得到碎片不超過20%,細末不超過13%的枸杞茶。配制過程采用天然素,不用任何化學物品,采用物根據各種配方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有液化和物品相濟,可以“枸杞”茶體為載體,施用液體霧化加入,也可以物體直接拼配相和。
本發明具有枸杞醫療保健價值,又象茶葉那樣飲用方便,簡單泡飲就可達到保健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枸杞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枸杞經過采青--剔葉--涼青--做青--殺青--揉捻--烘干--配制,加工成枸杞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株高1尺-1.5尺,葉嫩、肉厚、直徑不小于0.8寸,無浸水、無死葉、無病葉的枸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剔葉時,不傷葉、梗葉分清、清除夾雜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涼青過程中,把剔好的葉張放置陽光直照,要求不許燒邊、燒葉、死青,然后放置蔭處攤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看葉做青,當葉張水份走至適當時,要求反復讓青葉死活,做到冷死返青,復軌導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揉捻中,條索緊結,不松散,不斷碎,不離皮,不紅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逼出杞勻味,溫度控制在120℃左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枸杞茶的制備方法,以枸杞為原料,經過采青-剔葉-涼青-做青-殺青-揉捻-烘干-配制加工而成。枸杞茶具有枸杞的醫療保健價值,又如茶葉飲用方便。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8790SQ8910487
公開日1991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1989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1989年7月15日
發明者孫維江, 茹百湖 申請人:孫維江, 茹百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