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壓殼組件及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壓殼組件及控制棒驅動機構,所述耐壓殼組件包括行程套管及密封殼,所述行程套管的下端與密封殼螺紋連接,所述密封殼的下端還設置有螺紋,所述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下端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所述控制棒驅動機構包括所述耐壓殼組件。本耐壓殼組件中,通過在密封殼的下端設置螺紋,以上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區別于現有技術中采用密封殼與驅動機柜管座一體化的設計,可有效降低密封殼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采用如上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可有效降低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
【專利說明】
耐壓殼組件及控制棒驅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水堆核電站的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耐壓殼組件及控制棒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是反應堆控制和保護系統的伺服機構,它是反應堆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的執行機構,具有按照指令帶動控制棒組件在堆芯內上、下運動,保持控制棒組件在指定高度或斷電落棒,以完成調節反應堆反應性或事故安全停堆的功能;控制棒驅動機構通過對控制棒的提升、下插、保持及快速落棒完成反應堆的啟動、調節功率、維持功率、停堆和事故狀態下的安全停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到反應堆的安全與運行。
[0003]以往壓水堆核電站所采用的磁力提升式控制棒驅動機構,雖然具有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提升力大等優點,但也存在泄漏概率較高、壽命還不夠長等缺點。隨著技術進步,現有技術中授權公告號為CNlOl 178946B的發明專利“步進式磁力提升型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已經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和較低的泄漏概率,但還存在著一體化結構的密封殼加工特別困難、制造周期長、檢驗復雜、容易出不符合項等問題,對于控制棒驅動機構的批量化生產形成了制約。
[0004]為合理平衡反應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與設備制造的可行性之間的關系,降低設備制造難度,確保設備制造順利實施,須對控制棒驅動機構的結構進行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提出的為合理平衡反應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與設備制造的可行性之間的關系,降低設備制造難度,確保設備制造順利實施,須對控制棒驅動機構的結構進行優化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壓殼組件及控制棒驅動機構。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耐壓殼組件及控制棒驅動機構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耐壓殼組件,包括行程套管及密封殼,所述行程套管的下端與密封殼螺紋連接,所述密封殼的下端還設置有螺紋,所述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下端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
[0007]本耐壓殼組件中,通過在密封殼的下端設置螺紋,以上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區別于現有技術中采用密封殼與驅動機柜管座一體化的設計,可有效降低密封殼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進一步的,在密封殼的下端與驅動機構管座之間設置一道呈環形的Ω焊縫,可通過所述Ω焊縫實現密封殼與驅動機構管座連接部位的防松和密封。
[0008]作為以上耐壓殼組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0009]作為一種便于加工、利于密封殼與驅動機構管座對中性且承載能力強的螺紋實現方案,實現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均為梯形螺紋。
[0010]為利于密封殼與行程套管連接點處密封性能的穩定性,所述密封殼的上端與行程套管之間還設置有環形的Ω焊縫,所述Ω焊縫用于實現密封殼與行程套管連接點處的密封。
[0011]為實現耐壓殼組件上端無泄漏的技術效果,所述行程套管為呈盲管狀的整體式結構。即本方案中,行程套管的開口端為下端,行程套管的開口端與密封殼的上端相連。
[0012]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控制棒驅動機構,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個耐壓殼組件方案,還包括磁力線圈、鉤爪組件、驅動桿組件及磁通環,所述磁力線圈套設于密封殼的外側,所述鉤爪組件懸掛于密封殼內,所述驅動桿組件穿設于耐壓殼組件內,所述磁通環套設于密封殼的外側。
[0013]本控制棒驅動機構采用如上所述的耐壓殼組件,可有效降低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
[0014]作為以上控制棒驅動機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0015]為便于探測和示出驅動桿組件的實際位置,還包括套設于行程套管上的棒位指示器。
[0016]為減小驅動桿組件與驅動機構管座之間的水隙,還包括隔熱套,所述隔熱套套設于驅動桿組件上,且隔熱套的位置位于驅動桿組件靠近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的一端上。即隔熱套處于密封殼的下端。
[0017]作為一種便于磁通環裝配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殼的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磁通環由兩個導磁半環拼接而成,組成一個完整磁通環的兩個導磁半環通過捆扎鋼帶約束于所述凹槽內。
[0018]為提升鉤爪組件的整體耐磨性和使用壽命,所述鉤爪組件上的鉤爪齒不止一個。
[001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壓殼組件及一種采用所述耐壓殼組件的控制棒驅動機構,本耐壓殼組件中,通過在密封殼的下端設置螺紋,以上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區別于現有技術中采用密封殼與驅動機柜管座一體化的設計,可有效降低密封殼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本控制棒驅動機構采用如上所述的耐壓殼組件,可有效降低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行程套管與密封殼的連接關系不意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反映鉤爪組件中鉤爪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鉤爪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的編號依次為:1、行程套管,2、棒位指示器,3、密封殼,4、磁力線圈,5、鉤爪組件,6、隔熱套,7、驅動桿組件,8、凹槽,9、磁通環,10、梯形螺紋,11、Ω焊縫。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0027]實施例1:
[0028]如圖1至圖4所示,耐壓殼組件,包括行程套管I及密封殼3,所述行程套管I的下端與密封殼3螺紋連接,所述密封殼3的下端還設置有螺紋,所述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3下端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
[0029]本耐壓殼組件中,通過在密封殼3的下端設置螺紋,以上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3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區別于現有技術中采用密封殼3與驅動機柜管座一體化的設計,可有效降低密封殼3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進一步的,在密封殼3的下端與驅動機構管座之間設置一道呈環形的Ω焊縫11,可通過所述Ω焊縫11實現密封殼3與驅動機構管座連接點的防松和密封。
[0030]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控制棒驅動機構,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個耐壓殼組件方案,還包括磁力線圈4、鉤爪組件5、驅動桿組件7及磁通環9,所述磁力線圈4套設于密封殼3的外側,所述鉤爪組件5懸掛于密封殼3內,所述驅動桿組件7穿設于耐壓殼組件內,所述磁通環9套設于密封殼3的外側。
[0031 ]本控制棒驅動機構采用如上所述的耐壓殼組件,可有效降低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
[0032]實施例2:
[0033]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作為一種便于加工、利于密封殼3與驅動機構管座對中性且承載能力強的螺紋實現方案,實現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均為梯形螺紋10。
[0034]為利于密封殼3與行程套管I連接點處密封性能的穩定性,所述密封殼3的上端與行程套管I之間還設置有環形的Ω焊縫11,所述Ω焊縫11用于實現密封殼3與行程套管I連接點處的密封。
[0035]為實現耐壓殼組件上端無泄漏的技術效果,所述行程套管I為呈盲管狀的整體式結構。即本方案中,行程套管I的開口端為下端,行程套管I的開口端與密封殼3的上端相連。
[0036]實施例3:
[0037]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為便于探測和示出驅動桿組件7的實際位置,還包括套設于行程套管I上的棒位指示器2。
[0038]為減小驅動桿組件7與驅動機構管座之間的水隙,還包括隔熱套6,所述隔熱套6套設于驅動桿組件7上,且隔熱套6的位置位于驅動桿組件7靠近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的一端上。即隔熱套6處于密封殼3的下端。本實施例中,隔熱套6的下部還連接有導向罩,所述導向罩用于在安裝驅動桿組件7時,引導驅動桿組件7進入控制棒驅動機構。具體的,所述導向罩為一個呈喇叭口狀的管段,所述管段與隔熱套6同心,管道的直徑較大端朝下,管道的直徑較小端與隔熱套6的下端對接。
[0039]作為一種便于磁通環9裝配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殼3的外側設置有凹槽8,所述磁通環9由兩個導磁半環拼接而成,組成一個完整磁通環9的兩個導磁半環通過捆扎鋼帶約束于所述凹槽8內。
[0040]為提升鉤爪組件5的整體耐磨性和使用壽命,所述鉤爪組件5上的鉤爪齒不止一個。
[0041]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耐壓殼組件,包括行程套管(I)及密封殼(3),所述行程套管(I)的下端與密封殼(3)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殼(3)的下端還設置有螺紋,所述螺紋用于實現密封殼(3)下端與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上驅動機構管座螺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壓殼組件,其特征在于,實現所述螺紋連接的螺紋均為梯形螺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壓殼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殼(3)的上端與行程套管(I)之間還設置有環形的Ω焊縫(U),所述Ω焊縫(11)用于實現密封殼(3)與行程套管(I)連接點處的密封。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壓殼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套管(I)為呈盲管狀的整體式結構。5.控制棒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耐壓殼組件,還包括磁力線圈(4)、鉤爪組件(5)、驅動桿組件(7)及磁通環(9),所述磁力線圈(4)套設于密封殼(3)的外側,所述鉤爪組件懸掛于密封殼(3)內,所述驅動桿組件(7)穿設于耐壓殼組件內,所述磁通環(9)套設于密封殼(3)的外側。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設于行程套管(I)上的棒位指示器(2)。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熱套(6),所述隔熱套(6)套設于驅動桿組件(7)上,且隔熱套(6)的位置位于驅動桿組件(7)靠近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的一端上。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殼(3)的外側設置有凹槽(8),所述磁通環(9)由兩個導磁半環拼接而成,組成一個完整磁通環(9)的兩個導磁半環通過捆扎鋼帶約束于所述凹槽(8)內。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棒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鉤爪組件(5)上的鉤爪齒不止一個。
【文檔編號】G21C3/06GK205666071SQ201620550447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發明人】黃曦雨
【申請人】黃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