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的轉運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核電站反應堆燃料組件采用的是17X17排列的燃料棒束,這些棒束通過焊接于導向管部件的多層結構格架進行固定,燃料棒端部自由。對于這種細柔結構,運輸不當容易導致組件變形,但在試驗過程中難免出現需要短途運輸的情況,本裝置根據燃料組件的結構特點,在保證燃料組件不發生變形的前提下,可實現對該類燃料組件和控制棒組件的短途轉運。
[0003]目前從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來看,還沒有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轉運裝置的描述。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該轉運裝置有效提高試驗過程中燃料組件和控制棒組件的運輸效率,同時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包括箱體、轉運底板,所述箱體的一端為自由端,箱體的另一端和轉運底板活動連接;
[0007]所述箱體包括箱體第一蓋板、箱體側板、壓板、箱體底板和箱體第二蓋板,所述箱體第一蓋板上設置有吊耳,箱體側板為一前一后的2塊,壓板蓋合在箱體側板上,箱體側板、壓板和箱體底板構成箱體的箱身,箱體第二蓋板設置在箱體的底部將箱體側板、壓板和箱體底板構成的箱身封閉;
[0008]所述轉運底板上設置有鉸桿,所述鉸桿和箱體底板相連。
[0009]還包括2根支撐柱。只需要2根支撐柱就能夠簡單支撐箱體處于豎直狀態。
[0010]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柱的一端和箱體活動連接,支撐柱的另一端和轉運底板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柱未使用時設置在轉運底板上開設的U型槽內,支撐柱使用時和地面圍成的β角為30°-60°。這樣的設置能夠節省空間。β角為30°-60°時,能夠保證箱體處于穩定的豎直狀態,是作為轉運箱體從水平翻轉至豎直90°位置時的主要支撐。
[0012]所述箱體還包括墊塊,所述墊塊設置在箱體底板的內表面,壓板的數量、尺寸、位置與墊塊的數量、尺寸、位置保持一致。墊塊的位置與燃料組件格架的位置是一一對應的,墊塊是保護燃料組件的彈性支撐。同樣的,在壓塊與燃料組件接觸面的表面設置有相同的彈性支撐。
[0013]作為優選,所述箱體底板、箱體第一蓋板、箱體第二蓋板和壓板的內側均設置有彈性板。箱體直接和燃料組件接觸,設置彈性板可以保護燃料組件與箱體之間非剛性接觸。
[0014]箱體側板和箱體底板的連接處還焊接有6塊筋板。筋板的設置是為了加強箱體的剛度和穩定性。
[0015]所述轉運底板下方還設置有調整墊塊。調整墊塊能夠輔助底板將整個裝置調至水平。
[0016]所述轉運底板下方還設置有減振支撐。減振支撐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彈性支撐,以減少燃料組件和控制棒組件在短途運輸過程中的振動,對燃料組件和控制棒組件起到保護作用。
[0017]所述轉運底板上方還設置有用于支撐箱體的支撐塊。支撐塊為多個。箱體整體通過支撐塊放置在轉運底板。
[0018]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快速高效的完成轉運,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0020]2、本發明能夠對燃料組件和控制棒組件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減少損失。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水平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垂直狀態的主視圖。
[0023]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24]1、支撐塊,2、吊耳,3、箱體第一蓋板,4、轉運底板,5、箱體側板,6、壓板,7、箱體底板,8、墊塊,9、箱體第二蓋板,10、鉸桿,11、調整墊塊,12、減振支撐,13、支撐柱,14、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實施例1
[0027]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包括箱體、轉運底板4,所述箱體的一端為自由端,箱體的另一端和轉運底板4活動連接;
[0028]所述箱體包括箱體第一蓋板3、箱體側板5、壓板6、箱體底板7和箱體第二蓋板9,所述箱體第一蓋板3上設置有吊耳2,箱體側板5為一前一后的2塊,壓板6蓋合在箱體側板5上,箱體側板5、壓板6和箱體底板7構成箱體的箱身,箱體第二蓋板9設置在箱體的底部將箱體側板5、壓板6和箱體底板7構成的箱身封閉;
[0029]所述轉運底板4上設置有鉸桿10,所述鉸桿10和箱體底板7相連。
[0030]具體操作方式:
[0031]1、燃料組件轉運
[0032](I)將轉運底板4調至水平,之后將箱體整體通過吊耳2吊裝為豎直狀態。
[0033](2)將燃料組件垂直吊入箱體,并用箱體第一蓋板3封住,同時沿燃料組件高度方向用壓板6固定。
[0034](3)將裝有燃料組件的箱體通過鉸桿10整體旋轉吊裝至水平位置,裝車,運至指定位置。
[0035](4)將裝有燃料組件的箱體整體旋轉通過鉸桿10吊裝至垂直位置,緩慢吊出燃料組件。
[0036]2、控制棒組件轉運
[0037](1)1?3同燃料組件轉運,燃料組件在控制棒組件的轉運過程中僅用于承裝控制棒組件。
[0038](2)將裝有燃料組件的箱體整體旋轉吊裝至垂直位置,緩慢吊出控制棒組件,后將燃料組件以及箱體整體復位至水平位置。
[0039]實施例2:
[0040]還包括2根支撐柱13。當箱體處于豎直狀態時,用2根支撐柱13將箱體支撐以保持其豎立。
[0041]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柱13未使用時設置在轉運底板4上開設的U型槽內,支撐柱13使用時和地面圍成的β角為30°-60°。
[0042]實施例3
[0043]所述箱體還包括墊塊8,所述墊塊8設置在箱體底板7的內表面,并與壓板6的數量、
尺寸、位置保持一致。
[0044]所述箱體底板7、箱體第一蓋板3、箱體第二蓋板9和壓板6的內側均設置有彈性板。
[0045]箱體側板5和箱體底板7的連接處還焊接有6塊筋板14。
[0046]實施例4
[0047]所述轉運底板4下方還設置有調整墊塊11。
[0048]所述轉運底板4下方還設置有減振支撐12。
[0049]所述轉運底板4上方還設置有用于支撐箱體的支撐塊I。支撐塊I為多個。箱體整體通過支撐塊I放置在轉運底板4。
[0050]如上所述,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主權項】
1.一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轉運底板(4),所述箱體的一端為自由端,箱體的另一端和轉運底板(4)活動連接; 所述箱體包括箱體第一蓋板(3)、箱體側板(5)、壓板(6)、箱體底板(7)和箱體第二蓋板(9),所述箱體第一蓋板(3)上設置有吊耳(2),箱體側板(5)為一前一后的2塊,壓板(6)蓋合在箱體側板(5 )上,箱體側板(5 )、壓板(6 )和箱體底板(7 )構成箱體的箱身,箱體第二蓋板(9)設置在箱體的底部將箱體側板(5)、壓板(6)和箱體底板(7)構成的箱身封閉; 所述轉運底板(4)上設置有鉸桿(10),所述鉸桿(10)和箱體底板(7)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2根支撐柱(1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2根所述支撐柱(13)的一端和箱體活動連接,支撐柱(13)的另一端和轉運底板(4)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柱(13)未使用時設置在轉運底板(4)上開設的U型槽內,支撐柱(13)使用時和地面圍成的β角為30°-60°。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還包括墊塊(8),所述墊塊(8)設置在箱體底板(7)的內表面,并與壓板(6)的數量、尺寸、位置保持一致。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底板(7)、箱體第一蓋板(3)、箱體第二蓋板(9)和壓板(6)的內側均設置有彈性板。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箱體側板(5)和箱體底板(7)的連接處還焊接有6塊筋板(14)。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運底板(4)下方還設置有調整墊塊(U)。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運底板(4)下方還設置有減振支撐(12)。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運底板(4)上方還設置有用于支撐箱體的支撐塊(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料組件及控制棒組件的轉運裝置,該裝置包括箱體、轉運底板,所述箱體的一端為自由端,箱體的另一端和轉運底板活動連接;所述箱體包括箱體第一蓋板、箱體側板、壓板、箱體底板和箱體第二蓋板,所述箱體第一蓋板上設置有吊耳,箱體側板為一前一后的2塊,壓板蓋合在箱體側板上,箱體側板、壓板和箱體底板構成箱體的箱身,箱體第二蓋板設置在箱體的底部將箱體側板、壓板和箱體底板構成的箱身封閉;所述轉運底板上設置有鉸桿,所述鉸桿和箱體底板相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快速高效的完成轉運,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IPC分類】G21C7/14, G21C3/32
【公開號】CN205354666
【申請號】CN201620115385
【發明人】張曉玲, 馬建中, 李天勇, 李朋洲, 何超, 譚添才, 徐昱根, 劉理濤
【申請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