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少齒差行星傳動卷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搬運、起重和建筑施工的一種起重機械。
現有的一種行星式卷揚機采用三級行星齒輪減速、變速,由于零件較多,構成一個復雜的輪系,材料消耗和加工費用都比較多。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卷揚機,傳動鏈短,結構簡單,有減速和變速功能,零件數量少,成本可以降低。
通常少齒差行星傳動卷揚機結構偏心軸作為輸入件,一個齒輪作為輸出件,一個齒輪必須固定不轉,另二個齒輪分別與輸出齒輪和固定齒輪相嚙合傳動。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在于改革了這種結構,把固定不動內齒輪改變可動內齒輪,兩只行星齒輪制造成雙聯行星齒輪成為一體,它分別同卷筒上的輸出內齒輪和固連啟動輪的可動內齒輪嚙合。整個傳動結構為4個齒輪,二級傳動、另一方案是一個行星齒輪與一個內齒輪合為一體,制成一個部件,另一個行星齒輪固連啟動輪,仍然是兩對齒輪嚙合傳動,不過它的結構更緊湊。雙聯行星齒輪采用少齒差傳動技術設計,它由偏心軸帶動做公轉和自轉。控制啟動輪轉速通過內齒輪和雙聯行星齒輪自轉公轉速度發生變化,調節輸出內齒輪和卷筒的旋轉速度。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的行星式卷揚機進行比較,傳動結構的簡易性和零件少的優點是明顯的,制造上也帶來相應的節約,輸出轉速的調節更便于操作。
附
圖1是雙聯行星齒輪結構圖。
附圖2是行星齒輪內齒輪雙聯結構圖。
本實用新型可有多種實施方案附圖1是雙聯行星齒輪實施方案,1電機、2左支座、3制動輪、4爪式聯軸器、5偏心軸、6卷筒、7輸出內齒輪、8-1雙連行星齒輪、8-2雙聯行星內齒輪、9可動內齒輪、10啟動輪、11右支座。電機1動力經過爪式聯軸器與帶動偏心軸旋轉使雙聯行星齒輪8-1和8-2公轉和自轉、輸出內齒輪7、與卷筒6固連,雙聯行星齒輪的一個行星齒輪8-1同輸出內齒輪7嚙合,由于可動齒輪9處于靜止狀態,輸出內齒輪7和卷筒6便以一定的減速比轉動。制動輪3、啟動輪10以及偏心軸5滾動連板在左支座2和右支座11上,松開啟動輪內的制動帶,啟動輪10對雙聯行星齒輪8-2產生一定的反力矩。這時可動內齒輪7受到雙聯行星齒輪8-2的自轉外作用力,便和啟動輪10一起緩慢旋轉,從而降低了輸出內齒輪7和卷筒6的轉數,控制啟動輪10旋轉速度的快慢,輸出內齒輪7和卷動6可以獲得任意的低轉數。操作傳動分三種工況1、啟動輪10處于靜止狀態,輸出內齒輪7和卷筒6以一定的減速比轉動。2、改變啟動輪10的旋轉速度可以調節卷筒6相應的低速輸出,啟動輪10和卷筒6的轉速成反比。3、制動輪3和啟動輪10處在松開狀態下,卷筒將在載荷作用下反向旋轉,此時操縱制動輪3控制卷筒6轉數。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案,與上述第一種方案不同的是將可動內齒輪9與雙聯行星齒輪的一個行星齒輪8-1制成一體,成為一個部件,雙聯行星齒輪的另一個行星齒輪8-2與啟動齒輪10固連,仍然是兩對齒輪嚙合傳動。這樣改動后的結構更緊湊,傳動過程和操作與上述方案相同,附圖2中的標碼同附圖1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少齒差行星轉動卷揚機,它包括有電機(1)、制動輪(3)、瓜式聯軸器(4)、偏心軸(5)、卷筒(6)、輸出內齒輪(7)、雙聯行星齒輪(8-1)和(8-2),可動內齒輪(7)、啟動齒輪(10)以及支架(2)和(11),其特征是雙聯行星齒輪(8-1)和(8-2)制造成一體,分別同輸出內齒輪(7)和固連啟動輪(10)的可動內齒輪(9)嚙合傳動。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少齒差行星轉動卷揚機,其特征是行星齒輪(8-1)同可動內齒輪(9)制成一體,行星齒輪(8-2)固連啟動輪(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在卷揚機的卷筒內設計了一個雙聯行星齒輪(8—1)和(8—2),分別同輸出內齒輪(7)和可動內齒輪(9)嚙合傳動,可動內齒輪(9)可不動,又可控制任意低速轉動,達到了變速功能,其優點是卷筒(6)輸出可控制在任意轉速,結構簡易,制造成本節約。
文檔編號B66D1/02GK2183356SQ9322678
公開日1994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23日
發明者張彝光 申請人:張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