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帶有改進的對準特性的電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6815514閱(yue)讀:370來源(yuan):國知局(ju)
專利名稱:帶有改進的對準特性的電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小了尺寸的電連接器,特別是涉及表面安裝微型連接器組件,該連接器組件具有用于把連接器組件的部件對準并保持在一起的的改進裝置。
電子工業的發展趨勢一直是減小電子器件的尺寸。許多電子器件依賴于形成在各種印刷電路板上的的電路。這些印刷電路板必須以一種方法連接在一起,該方法應有效并可靠地把一個電路板上的電路與另一個電路板上的電路相互連接起來。
為了實現平行平面上的兩個電路板的連接以減小電子器件的尺寸,連接器工業已經開發出了表面安裝連接器。一個典型的表面安裝連接器使用一個插頭型陽連接器部件,該陽連接器部件同一個相對的插座型即陰連接器部件相結合。兩個連接器部件具有低的截面,允許電路板被緊靠地相互隔開。當連接器部件插接在一起時,連接器部件的配合端子在兩個電路板之間形成電連接。
人們希望保持連接器部件的相互插接狀態,為了滿足該要求,已經開發出了鎖定機構用于這樣的連接器。使用隔開連接器部件的鎖定機構可能會導致連接器的更復雜的結構和更大的尺寸。當鎖定機構形成為連接器部件外殼的一部分時,由于該機構用塑料整體制造而浪費了在連接器上可以使用的空間。
在一些連接器應用中,連接器部分自身的尺寸極小,其在“微型”的范圍內,則適當地對準這樣小的連接器以進行配合就會是非常困難的。
把小的連接器夾持在一起也是困難的。在工業中具有小連接器的處理是利用摩擦力來把連接器夾持在一起。但是,這樣的摩擦力并不總是能夠可靠地阻止偶然的失配。而且,插入力不能過大而使插接這樣的連接器中出現困難。因此,對于具有高機械集成度并需要足夠強的拔出力和足夠輕的插入力的板對板連接器,就存在可容易板對板對準連接器的需要。
本發明進一步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其克服了上述缺陷,并便于對用于插接無論多小的連接器尺寸的相應連接器部件進行對準。
為了實現上述和其他的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原理而構成的并作為例子所述的優選實施例的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一對連接器部件,每個部件具有一個絕緣的外殼和多個固定到外殼上并以等間隔排列在其上的端子。該連接器組件具有一個第一鎖定或保持機構,其中,一個連接器部件的端子具有形成在其上的鎖定部,適合于在適當位置上與形成在另一個連接器外殼上的一個或多個鎖定爪相配合,以便于當兩個連接器部件通過相互配合的這些端子而相互捅接在一起時使一個連接器部件的端子與另一個連接器部件的鎖定爪相配合。由此把連接器部件進行固定和保持。
第一連接器部件即一個插頭連接器具有多個端子,這些端子由導電金屬板沖壓形成以在每個端子上確定,本體部和接觸部、鎖定部和焊接端部都從被該本體部上伸出。端子的鎖定部的觸頭被相互隔開以確定一個空間或鎖定孔,在其中接受另一個連接器部件外殼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布置中,鎖定和接觸部相對。在進一步減小了連接器組件的水平或寬度尺寸的相同柱子上,鎖定部能夠以垂直方式于配合部重合地形成。插頭連接器包括兩對圍繞一個基座的相對的側壁。基座的外邊緣和側壁的內邊緣確定出一個封閉的環形通道,它同由鎖定部和基座的頂面所保護的端子的接觸部相聯。
第二連接器即插座連接器,包括兩對相對的側壁,該側壁在插接過程中被接收到插頭連接器的封閉環形通道中。一組凹進的鎖定爪處于相對側壁的外表面上。插頭連接器的可以配合的鎖定部和插座連接器的鎖定爪一般同連接器組件的寬度方向軸線對準而排列。
插頭連接器的相對側壁和基座部都具有相同的高度并具有同平面的頂面。在插接過程中,插座連接器的端壁和側壁的頂部邊緣與插頭連接器的的同平面頂面交叉地滑動,直到插座連接器的頂部邊緣都同插頭連接器的封閉環形通道的相對節進行對準為止。在對準中,允許插頭連接器和插座連接器相互靠近移動,可以進行物理檢測。插頭和插座連接器相互靠近的連續移動將終結于連接器完全配合,每個連接器的端子的對應接觸部相互電連接,在插頭連接器中的端子的鎖定部同插座連接器中的鎖定爪相配合。插頭連接器的同平面頂面有利于原來難于進行對準和插接的微型連接器的對準和插接。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封閉環形通道具有在插頭連接器的相鄰側壁之間所限定的半圓拐角。插座連接器的相鄰側壁的拐角對應半圓有利于同插頭連接器的封閉環形通道的對準和插接。
可以看出,本發明可靠地便于連接器的對準和插接。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容易對準的板對板連接器組件,即至少一個用在這樣的組件中的連接器具有兩部件插入力和附加拔出力。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的目的、優點及特征將通過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描述而得到進一步說明。在這些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原理而構成的一個電連接器組件的裝配前的截面圖;圖2是圖1的組件的裝配后的截面圖;圖3是圖1的電連接器組件的插頭連接器的平面圖;圖4是圖3的插頭連接器的沿4-4線所截的側剖面圖;圖5是圖4的插頭連接器的沿5-5線所截的端剖面圖;圖6是圖4中的插頭連接器沿A-A線所截的截面圖;圖7是圖1的電連接器組件的插座連接器的平面圖;圖8是圖7的插座連接器的沿8-8線所截的側剖面圖;圖9是圖8的插座連接器的沿9-9線所截的端剖面圖;圖10是圖8中的插頭連接器沿B-B線所截的截面圖;圖11是本發明的插頭連接器和插座連接器的透視圖。
下面參照附圖,圖1~11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原理而構成的電連接器組件1的一個實施例。可以看出,連接器組件1包括一對連接器部件2、3,用于把一個印刷電路板4與另一個印刷電路板5進行連接。插頭連接器部件2被表示為固定在印刷電路板4上,而插座連接器部件3被表示為固定在另一個印刷電路板5上。
參照圖3至6和圖11,插頭連接器2包括一個絕緣材料例如塑料的外殼6和多個沿著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長度L以等間距排列的導電端子7。該端子7以兩種不同種類的組或陣列進行排列,并被固定到絕緣外殼6上。該插頭外殼6具有一個長方形的中央部,即基座8。該中央基座8具有一個實際上平的即同平面頂面9,該同平面頂面9允許插頭用真空挖掘和放置機構把連接器部件2裝配到印刷電路板4上,同平面頂面9具有足夠的板以防止端子7的頂部在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插接中被壓緊,其會使導電端子7變形。基座8由一組側壁10a~10d圍繞。這些側壁10a~10d在外殼6的底部11和基座8上都具有相同高度。側壁10a~10d的頂面12a~12d相互間以及與基座8的頂面9是同平面的。
基座8的頂面9的邊緣9a~9d和側壁10a~10d的內表面12e~12h共同確定了一個插接通道13,插座連接器3的部分嵌入其中。基座8的邊緣9a和側壁10a的內表面12e確定了插接通道13的一個節片13a,基座8的邊緣9b和側壁10b的內表面12f確定了插接通道13的一個節片13b,基座8的邊緣9c和側壁10c的內表面12g確定了插接通道13的一個節片13c,以及基座8的邊緣9d和側壁10d的內表面12h確定了插接通道13的一個節片13d。基座的邊緣9a、9c被稍稍斜切以便于插接。多個端子接收槽14沿著延伸到外殼6的底部11的插接通道13的相對節片13a和13c以長度方向等間隔而形成。導電端子7從外殼6的底部11插入端子接收槽14中。
如圖3所示的那樣,在相鄰側壁10a~10d之間的拐角18a~18d是半圓的,而不是尖銳的,在現有結構中所使用的是有角度的拐角。這些半圓的拐角18a~18d允許側壁10a~10d被制造得較薄而減小了在沖擊負載下在外殼6的拐角上所產生的有害的應力集中的可能性,該沖擊負載可以在例如容納在連接器組件1的電子器件掉落時產生。而且,基座8的同平面頂面9的拐角22a~22d在相鄰邊緣9a~9d之間也是半圓的。因而,半圓的內和外拐角在插接通道13的節片13a~13d之間被確定。該內拐角18a~18d和該外拐角22a~22d最好具有0.2mm的半徑。
為了進一步便于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插接,側壁12a~12d的內表面12e~12h的上部分別設有斜切的凸緣20a~20d。該斜切的凸緣也圍繞著半圓的拐角18a~18d而伸出。
在插頭連接器部件2中所使用的導電端子7以公知的方法由金屬坯料形成。最好如圖6所示的那樣,每個端子包括一個水平基底或本體部24;一個接觸部26,具有一個整體連接到基底部24的前端并從該前端伸出的L形的自由端;一個連接器鎖定部30,從基底部24升起;一個外殼保持部32,從基底部24升起;和一個焊接尾翼34,從基底部24的后端水平伸出。
導電端子7的接觸部26具有一個從該自由端伸出的接觸頭36,而導電端子7的鎖定部30具有一個從該自由端伸出的鎖定頭38。接觸頭36和鎖定頭38按圖6所示的那樣相對并相互隔開以在其間確定出一個間隔空間即空穴42。接觸部26設在基座8上的接觸腔體27中。連接器鎖定部30分別設在側壁10a、10c的內表面12e、12g上的鎖定腔體31中。外殼6沿著外壁10a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個端子安裝孔44,每個端子安裝孔44最好一對一地與每個端子接收槽14對齊,以便于容納導電端子7的外殼保持部32。
每個端子7可以通過把外殼保持部32緊壓入外殼6的端子安裝孔44中而安裝在外殼6上。該緊配合使外殼保持部32的保持倒鉤33切入端子安裝孔44的相對應的內壁,以把導電端子7保持在外殼6中的適當位置上。在適當位置上,每個導電端子7同相互面對的其接觸部26和連接器鎖定部30一起被固定地保持在外殼6中,并在其上確定出接收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一部分和相應的端子46的空穴42。導電端子7的焊接尾翼部34伸出到外殼6的外部以有效和可靠地安裝到印刷電路板4的安裝表面上。
下面參照圖7~11,可以看到,插座連接器部件3包括一個塑料的絕緣外殼50和多個導電端子46,該端子46按兩種組以等間隔布置在外殼50中。該長方形的外殼50被設計成與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外殼6相配合,其包括一個基板52和環繞的側壁54a~54d。插座端子46通過例如插入鑄造在外殼50中這樣現有的方法而固定到插座外殼50的側壁54a、54c上。在鑄造中通過支撐該端子的一個鑄造部件的一部分來在基板52上形成多個孔51。側壁54a~54d分別具有內表面55a~55d、外表面56a~56d和頂表面57a~57d。側壁54a~54d在基板52的上方具有相同高度并具有同平面頂面57a~57d。在相鄰外表面56a~56d之間的外拐角58a~58d是半圓的以相應地同外殼6的半圓拐角18a~18d相配合,在相鄰內表面55a~55d之間的內拐角58e~58h是半圓的以相應地接收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基座8的同平面頂面9的半圓拐角22a~22d。外拐角58a~58d最好具有0.25mm的半徑,內拐角58e~58h最好具有0.1mm的半徑。而且,為了進一步便于同插頭連接器部件2相插接,側壁54a~54d的外表面56a~56d的上部分別設有斜切凸緣56e~56h。
插座端子46最好通過沖壓成型而由金屬坯料形成。最好如圖10所示的那樣,每個端子46包括一個水平基部即本體部59、一個從基部59垂直伸出的接觸部60和一個從接觸部60垂直伸出的水平頂部61。端子46最好以與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導電端子7相同的間隔排列,每個端子46都被插入鑄造到插座外殼50的各自側壁54a、54c中。在該方向上,暴露的,端子46的接觸部60的內表面分別與側壁54a、54c的內表面55a、55c一樣高,并且,暴露的,端子46的頂部61的頂面與側壁54a、54c的內表面57a、57c一樣高。接觸部60和水平頂部61的其他表面被設在插座外殼50的側壁54a、54c上。
最好如圖7所示的那樣,水平頂部61包括一個具有外邊緣62a的三角形保持頭62,該外邊緣62a伸出到水平頂部61的邊緣的外部,用于把接觸部60固定在側壁54a、54c上并防止端子46向內移動。三角形保持頭62也具有一個斜切的凸緣62b,以便于通過同插頭連接器部件2相插接的插頭端子7的鎖定頭38來進行配合。
在頂部61和接觸部60之間的一個交點64的內拐角包括一個半圓的凹槽66。在接觸部60相對于接觸部60彎曲之前,在插座端子46上形成該凹槽66。在外殼50中插入鑄造端子46時,側壁54a、54c的塑料填充到凹槽66中以形成一個突起68。凹槽66的最外部的邊緣緊靠著突起68的最外部邊緣以進一步防止端子46向內移動。交點64的外拐角也是半圓的,以便于通過同插頭連接器部件2相插接的插頭端子7的接觸頭36來進行配合。
一個焊接尾翼部70從基部59的后部水平伸出。焊接尾翼部70的底面位于外殼50的插座基板52下面,用于安裝在印刷電路板5的一個表面上。
如圖8所示的那樣,外殼50的每個縱向側壁54a、54c具有許多形成在外表面56a、56c上的凹槽74,當插頭和插座連接器部件2、3相互插接在一起時,其趨向于配合即“抓住”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鎖定部30的鎖定頭38。如圖8和10所示的那樣,每個這樣的凹槽74都具有一個形成在其頂部的支撐部76即肩部76。該肩部76提供一個表面,以使鎖定頭38抓住并共同把連接器2、3保持在相互鎖定的狀態下。
如圖1所示的那樣,在插接過程中,容納著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端子46的頂部61的暴露表面的側壁54a~54d的頂表面57a~57d沿著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基座8的同平面頂面9和側壁10a~10d的同平面頂面12a~12d滑動。在插座連接器部件3上的斜切凸緣56e~56h同斜切的凸緣20a~20d協同動作,半圓的拐角18a~18d與外拐角58a~58d協同動作,半圓的拐角22a~22d與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半圓的拐角58e~58h協同動作,以分別把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側壁54a~54d引導到與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通道節片13a~13d相對應的對準處。
這些特征有助于不用看地把插頭和插座連接器2、3插接在一起。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基座8上的頂平面9防止插座連接器部件3在偏斜的方向上同插頭連接器部件2相插接。偏斜的插接會引起對導電端子7有害的沖擊而使導電端子7變形而損害導電端子7。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橫向通道節片13b、13d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橫向側壁54a、54c防止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一個縱向側壁54a或54c在插接過程中落入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錯誤的縱向通道節片13a或13c中。連接器組件1的側壁54a~54d和插接通道13的封閉環形結構保證了插頭連接器部件2和插座連接器部件3之間的平行移動。
在對準中,由于外殼6的側壁54a同插接通道13的節片13c相配合而允許插頭連接器部件2和插座連接器部件3相互靠近移動,側壁54b同節片13b相配合,側壁54c同節片13a相配合,側壁54d同節片13d相配合。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側壁54a~54d分別直接下降到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插接通道節片13a~13d中。
為了完成插接,插頭連接器部件2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被壓到一起。在插接過程中,插頭端子7的接觸頭36沿著插座端子46的交點64的半圓的外拐角叉開以便于插接。插頭端子7的接觸部26通過其形狀而稍稍進行預裝載,該形狀是接觸頭36伸出到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內部。該預裝載使接觸部26和接觸頭36摩擦地同端子46的接觸部60相配合。
鎖定部30的鎖定頭38支撐在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側壁54a、54c的外表面56a、56c上,直到他們抓住凹槽74以緊靠在圖2所示的確定在其上的肩部76上。端子鎖定部30和凹槽74的相互配合可靠地把連接器2、3保持在一起。
可以從圖2和圖6看到導電端子7的鎖定頭38和接觸頭36相對于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外殼6的底部11以不同高度相互隔開。這錯開了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相配合的次序。首先,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導電端子7的每個接觸部26,特別是其接觸頭36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端子46的交點64的相應的半圓的外拐角相配合。其次,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導電端子7的每個鎖定部30,特別是鎖定頭38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插座端子46的對應斜切凸緣62b相配合。這樣,來執行“兩級”插入動作。
該兩級插入動作減輕了插入力。由于接觸頭36在與鎖定頭38同斜切凸緣62b相配合的不同的時間與交點64的外拐角相配合,最初的摩擦配合力就不會累積地作用而抵抗插入,由此而減輕了插入力。為了進一步減輕插入力,交點64的半圓的外拐角和插座端子46的斜切凸緣62b有利于接觸頭36和鎖定頭38分別緊靠在端子46的接觸部60上和在插座凹槽74中向著他們的最終插接位置的移動。
圖2表示插頭連接器部件2和插座連接器部件3插接在一起。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導電端子7的焊接尾翼34被焊接在印刷電路板4上,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端子46的焊接尾翼部70被焊接在印刷電路板5上。插頭連接器部件2同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插接在印刷電路板4和5之間建立了電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組件1保證了連接器2、3的可靠連接而不需要任何外部操作。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金屬端子7在相對的插座連接器部件3上施加了一個摩擦保持力。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端子46的接觸部60同凹槽74的直接配合的組合,同插頭連接器部件2的接觸部26與插座連接器部件3的端子46的接觸部60的摩擦配合相配合,而增加了分離該連接器組件2、3所需要的拔出力。這樣,通過該“兩級”保持能力,而大大降低了連接器組件1的連接器組件2、3和相應的印刷電路板4、5的意外失配的可能性。
雖然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已經進行了表示和說明,但是,應當知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的情況下進行變化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2),用于同一個對應的相插接的電連接器(3)相配合,以便于在兩個印刷電路板(4、5)之間建立連接,所述連接器(2)包括一個外殼(6),由電絕緣材料形成,具有同第二側壁(10b)相鄰的第一側壁(10a),該第二側壁(10b)同第三側壁(10c)相鄰,該第三側壁(10c)同第四側壁(10d)相鄰;一個升起的基座(8),位于第一和第三側壁(10a、10c)之間,所述外殼(6)的所述基座(8)的頂面(9)在所述側壁(10a~10d)上部同頂面(12a~12d)具有同平面;一列導電端子(7),以隔開的次序沿著所述第一內邊緣(12e)并在所述基座(8)的所述頂面(9)下面設在所述外殼(6)中,每個所述端子(7)包括一個用于把所述端子(7)以所述隔開次序保持在所述外殼(6)中適當位置上的保持部(32)和一個用于同設置在相插接的連接器(3)的對應部分上的相插接端子(46)相接觸的接觸部(26);和所述側壁(10a)的第一內表面(12e),在第一內拐角(18a)同所述第一內表面(12e)相鄰的所述側壁(10b)的第二內表面(12f),在第二內拐角(18b)同所述第二內表面(12f)相鄰的所述第三側壁(10c)的第三內表面(12g),和在第三內拐角(18c)同所述第三側壁(10c)的所述第三內表面(12c)的相鄰的所述第四側壁(10d)的第四內表面(12h),所述第四內表面(12h)在第四內拐角(18d)同所述第一內表面(12e)相鄰,所述基座(8)的所述頂面(9)的外邊緣(9a~9d)與所述側壁(10a~10d)的所述第一內表面(12e)、所述第一內拐角(18a)、所述第二內表面(12f)、所述第二內拐角(18b)、所述第三內表面(12g)、所述第三內拐角(18c)、所述第四內表面(12h)和所述第四內拐角(18d)確定一個構成為封閉環形的插接通道(13),用于接收該所插接連接器(3)的對應結構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相鄰側壁(10a~10d)之間的所述內拐角(18a~18d)是半圓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與所述第一側壁(10a)的所述第一內表面(12e)相對的所述頂面的第一外邊緣(9a);一個與所述頂面(9)的所述第一內拐角(18a)相對的所述頂面(9)的半圓的第一外拐角(22a);一個與所述第二側壁(10b)的所述第二內表面(12f)相對的所述頂面(9)的第二外邊緣(9b);一個與所述第二內拐角(18b)相對的所述頂面(9)的半圓的第二外拐角(22b);一個與所述第三側壁(10c)的所述第三內表面(12g)相對的所述頂面(9)的第三外邊緣(9c);一個與所述第三內拐角(18c)相對的所述頂面(9)的半圓的第三外拐角(22c);一個與所述第四側壁(10d)的所述第四內表面(12h)相對的所述頂面(9)的第四外邊緣(9d);和一個與所述第四內拐角(18d)相對的所述頂面的半圓的第四外拐角(22d),他們進一步確定了所述的插接通道(1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插接通道(13)包括一個靠近所述第一側壁(10a)的第一節片(13a);一個同所述第一節片(13a)接觸并靠近所述第二側壁(10b)的第二節片(13b);一個同所述第二節片(13b)接觸并靠近所述第三側壁(10c)的第三節片(13c);和一個同所述第三節片(13c)接觸并靠近所述第四側壁(10d)的第四節片(13d)。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7)包括一個與所述接觸部(26)相對的配合部(30),用于把接收的所述相插接的電連接器(3)的一部分配合到所述插接通道(13)中,以把所述相插接的電連接器(3)的所述部分保持在所述插接通道(13)中的適當位置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端子(7)的所述接觸部(26)和所述配合部(30)設在與所述插接通道(13)的相對側上的所述連接器外殼(6)中,以共同配合插入到所述插接通道(13)中的相插接的電連接器(3)的上述部分。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7)的所述接觸部包括一個向所述插接通道(13)伸出的接觸頭(28),所述配合部(30)包括一個以與端子(7)的接觸頭(28)相對方向向所述插接通道(13)伸出的鎖定頭(32)。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頭(28)和所述鎖定頭(32)設在離外殼(6)的底部(11)不同的高度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32)由所述接觸部(26)隔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10a~10d)的所述內表面(12e~12h)的上部(20a~20d)向下傾斜。
11.一種電連接器(3),用于同一個對應的相插接的電連接器(2)相配合,以便于在兩個印刷電路板(4、5)之間建立連接,所述連接器(3)包括一個外殼(50),具有第一側壁(54a)、第二側壁(54b)、第三側壁(54c)和第四側壁(54d),所述第一側壁(54a)在半圓的第一外拐角(58a)靠近所述第二側壁(54b),所述第二側壁(54b)在半圓的第二外拐角(58b)靠近所述第三側壁(54c),所述第三側壁(54c)在半圓的第三外拐角(58c)靠近所述第四側壁(54d),以及所述第四側壁(54d)在半圓的第四外拐角(58d)靠近所述第一側壁(54a);導電端子(46),沿著所述第一和第三側壁(54a、54c)設置,每個所述端子(46)具有一個接觸部(60)并部分地設在所述外殼(50)的一部分內而被連接到伸出所述外殼(50)的一個焊接尾端部(70)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連接器(3),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半圓的外拐角(58a~58d)相對的相鄰側壁(54a~54d)之間分別具有半圓的內拐角(58e~58h)。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連接器(3),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7)包括一個頂部(61),該頂部(61)在他們之間的交點(64)處從所述接觸部(60)垂直伸出,并進入所述外殼(50)。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連接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54a~54d)的所述內表面(55a~55d)的上部分別向下傾斜。
15.一種電連接器組件(1),用于把兩個印刷電路板(4、5)連接在一起,該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相互配合的連接器(2、3),每個第一和第二連接器(2、3)包括各自的第一和第二外殼(6、50)和各自的第一和第二組導電端子(7、46),每個導電端子(7、46)具有一個沒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殼(6、50)的一部分內的接觸部(26、60)、一個伸出所述外殼(6、50)的焊接尾端部(34、70)和一個連接所述接觸和焊接尾端部(26、60、34、70)的本體部(24、59);所述第一外殼(6),由電絕緣材料形成,具有同第二側壁(10b)相鄰的第一側壁(10a),該第二側壁(1 0b)同第三側壁(10c)相鄰,該第三側壁(10c)同第四側壁(10d)相鄰,一個升起的基座(8),位于第一和第三側壁(10a、10c)之間,所述外殼(6)的所述基座(8)的頂面(9)在所述側壁(10a~10d)上部同頂面(12a~12d)據有同平面,所述第一側壁(10a)的第一內表面(12e),在第一內拐角(18a)同所述第一內表面(12e)相鄰的所述第二側壁(10b)的第二內表面(12f),在第二內拐角(18b)同所述第二內表面(12f)相鄰的所述第三側壁(10c)的第三內表面(12g),和在第三內拐角(18c)同所述第三側壁(10c)的所述第三內表面(12c)的相鄰的所述第四側壁(10d)的第四內表面(12h),所述第四內表面(12h)在第四內拐角(18d)同所述第一內表面(12e)相鄰,所述基座(8)的所述頂面(9)的外邊緣(9a~9d)與所述側壁(10a~10d)的所述第一內表面(12e)、所述第一內拐角(18a)、所述第二內表面(12f)、所述第二內拐角(18b)、所述第三內表面(12g)、所述第三內拐角(18c)、所述第四內表面(12h)和所述第四內拐角(18d)確定一個構成為封閉環形的插接通道(13),用于接收該所插接連接器(3)的對應結構部分;所述第二外殼(50),包括在半圓的第一外拐角(58a)靠近所述第二側壁(54b)的第一側壁(54a),在半圓的第二外拐角(58b)靠近所述第三側壁(54c)的所述第二側壁(54b),在半圓的第三外拐角(58c)靠近所述第四側壁(54d)的所述第三側壁(54c),以及在半圓的第四外拐角(58d)靠近所述第一側壁(54a)的所述第四側壁(54d),所述側壁(54a~54d)構成為確定一個與所述第一外殼(6)的插接通道(13)的結構相對應的封閉環形,當所述第二外殼(50)的所述側壁(54a~54d)同第一外殼(6)的插接通道(13)一起進行對準時,所述第二外殼(50)的所述側壁(54a~54d)同第一外殼(6)的插接通道(13)相配合;以及所述第二組端子(46)的接觸部(60)沿著所述第一和第三側壁(54a、54c)設置,用于當第二外殼(50)的所述側壁(54a~54d)同所述第一外殼(6)的所述插接通道(13)相配合時,同所述第一組端子(7)的各自端子相插接。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連接器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殼(6)的所述相鄰側壁(10a~10d)之間的至少一個所述內拐角(18a~18d)是半圓的。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連接器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殼(50)的所述相鄰側壁(54a~54d)之間的至少一個所述外拐角(58a~58d)是半圓的。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連接器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殼(6)的所述側壁(10a~10d)的所述內表面(12e~12h)的上部(20a~20d)向下傾斜。
19.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連接器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殼(50)的所述側壁(54a~54d)的上部(56e~56h)向下傾斜。
20.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連接器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的所述頂面(9)的外邊緣(9a、9c)向下傾斜。
全文摘要
一種連接器組件,便于連接器部件的對準。組件中的一個插頭連接器具有一個外殼,同一個頂面一起確定一個形成為封閉環形的插接通道。組件中的一個插座連接器具有形成為一個封閉環形的側壁,該封閉環形在插接過程中被接收在插頭連接器的插接通道中。插頭連接器上的端子具有沿著插接通道設置的接觸部,在插接中,該插接通道同沿著插座連接器的側壁設置的端子的各個接觸部相配合。
文檔編號H01R13/631GK1173056SQ9711490
公開日1998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1996年6月21日
發明者伊藤朋章, 相原慎一 申請人:莫列斯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