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車輛的變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變速器。
背景技術:
變速器通常包括一個輸入軸,其被連接到離合器組件并被其促動,該離合器組件被電或燃燒發動機驅動。FR 2,770,599和EP 1,270,996顯示了具有兩個副軸的變速箱,其中只有一個副軸承載用于輸出齒輪的小齒輪。FR 2,770,599的變速箱是復雜的,因為輸入軸和輸出軸上的單獨的定輪被設置用于以倒檔模式傳遞轉矩。EP 1,270,996的變速箱提供第一倒檔定輪,其與第二倒檔惰輪嚙合,該第二倒檔惰輪又與第一倒檔惰輪連接,第一和第二倒檔惰輪與第二倒檔定輪設置在同一軸線上,該第二倒檔定輪與輸入軸上的一檔定輪嚙合。對于倒檔模式,需要促動聯接裝置,該聯接裝置將第二倒檔定輪與第一倒檔惰輪連接。該結構非常復雜。US 2,227,742替代地提供可操作倒檔惰輪,用于以倒檔模式接合可操作的一檔定輪。GB 2,207,717A和DE 198 17 318A1使用滑動倒檔惰輪和同步器裝置帶齒套筒的組合, 用于以倒檔模式提供轉矩流。這些設計不使用與一檔惰輪嚙合的可操作倒檔惰輪齒輪。
發明內容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目的,兩個副軸每個需要包括用于輸出驅動轉矩的小齒輪,即, 向差速器組件輸出驅動轉矩,因為這明顯提供了與現有技術相比更簡單的設計。本申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化的倒檔齒輪組,其總是與第一副軸上的惰輪齒輪嚙合,該惰輪齒輪又與輸入軸上的固定齒輪嚙合,由此使用第一副軸的惰輪齒輪用于在倒檔齒輪組上輸出轉矩流之前使轉矩流旋轉逆轉。這樣的換檔操作是復雜的,其由此期望避免。本申請的這個和其他目的通過本發明的主要方面解決。其他改進在本發明的其它方面中解決。根據本申請,倒檔惰輪齒輪與第一副軸上的一檔惰輪齒輪嚙合。本申請提供6速變速箱,其高效、低成本和低質量。該6速變速箱還是緊湊的,變速器封裝尺寸減小。6速變速箱還可被改變以通過去除其第六齒輪組而提供5速變速箱。本申請包括手動變速器動力流,其具有六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用于前輪驅動應用。根據本申請,變速箱中的一檔和二檔的惰輪齒輪可設置在輸出軸上,其減小變速箱的顫動靈敏度,并改善其效率。一檔和二檔的惰輪齒輪可經由同步器接合輸出軸。用于倒檔的同步器可被定位在附加的半軸上,其允許使總的變速器長度減小。根據本申請的變速箱齒輪可僅被設置在兩個軸上,這兩個軸分別是輸入軸和輸出軸。兩軸結構提供了變速箱效率改進。
第六檔位于變速器的后端,其確保用于低成本市場的簡單低成本的5速選擇。5速選擇比6速版本少兩個齒輪。單側同步器必須替換6速版本的雙側同步器。基于被驅動第六齒輪的小直徑,第六檔配置還允許具有在下后端上的優化變速器封裝。這對于變速箱封裝在支架間隙方面是有利的。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變速器,其包括與輸入軸徑向間隔開的第一副軸和第二副軸。 第一副軸和第二副軸大致平行于輸入軸。變速器的齒輪設置在第一副軸上、第二副軸上和輸入軸上。齒輪包括第一齒輪組、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和第四齒輪組以及倒檔齒輪組。 另外,第五齒輪組和第六齒輪組可被設置用于提供五個或六個遞增的前進檔。例如,在具有變速器的車輛中,一檔具有3 1的傳動比,二檔具有1.5 1的傳動比,三檔具有1.1 1的傳動比,四檔具有0.8 1的傳動比。在另一例子中,在具有變速器的車輛中,一檔具有3 1的傳動比,二檔具有 1.5 1的傳動比,三檔具有1.1 1的傳動比,四檔具有0.8 1的傳動比,五檔具有 0.75 1的傳動比。在又一例子中,在具有變速器的車輛中,一檔具有3 1的傳動比,二檔具有 1.8 1的傳動比,三檔具有1.2 1的傳動比,四檔具有1 1的傳動比,五檔具有0.9 1 的傳動比,六檔具有0.75 1的傳動比。第一齒輪組總是包括輸入軸上的第一固定齒輪,該第一固定齒輪與第一副軸上的一檔惰輪齒輪。第二齒輪組包括輸入軸上的第二齒輪,其可以是與第一副軸上的二檔惰輪齒輪嚙合的第二固定齒輪,也可以是與第一副軸上的第二固定齒輪嚙合的二檔惰輪。第三齒輪組包括輸入軸上的第三齒輪,其可以是與第一副軸上的三檔惰輪齒輪嚙合的第三固定齒輪,也可以是與第一副軸上的第三固定齒輪嚙合的三檔惰輪。第四齒輪組包括輸入軸上的第四齒輪,其可以是與第一副軸上的四檔惰輪齒輪嚙合的第四固定齒輪,也可以是與第一副軸上的第四固定齒輪嚙合的四檔惰輪。變速器提供了空間節省和高效的方案,用于具有四個、五個或六個前進檔位的傳動系。雙嚙合結構通過第一和倒檔齒輪組提供。該雙嚙合結構使得變速器緊湊和輕質,并且成本低廉,這是因為避免了在輸入軸上的額外固定齒輪和用于倒檔的額外惰輪軸。在本申請中,用于前進擋的所有齒輪安裝在同一副軸上,用于倒檔的兩個齒輪安裝在另一副軸上。這使得總體設計簡潔并容易理解。有利的是,將用于一檔和倒檔的齒輪設置為靠近副軸的小齒輪。根據本申請,軸承被設置用于支承副軸。這些軸承被設置在小齒輪和相應的一檔的齒輪或倒檔的齒輪之間的區域中。當軸承靠近那些產生最大轉矩的齒輪時,被支撐的軸可制造為細的,并具有較小的撓曲。小齒輪傳遞轉矩用于驅動車輛。還有利的是,在輸入軸和第一副軸上的前進擋的設置使得它們相繼地加檔或減檔,其中最高檔與離合器相對。這意味著變速箱由于其模塊化設計而容易制造。如果需要五速變速箱,可以僅將另一齒輪對增加到四速變速箱,對于六速、七速、四速或僅三速都是這樣的。根據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變速箱,其具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分別與副軸上的兩個小齒輪嚙合以提供輸出轉矩。輸出齒輪從兩個小齒輪接收驅動轉矩,并向變速器外部提供單一輸出。不需要與副軸關聯的多個外部連接。向變速器的連接由此是簡單的。本申請可提供一種具有變速箱的傳動系裝置。該傳動系裝置可包括用于產生驅動轉矩的動力源。該動力源可包括內燃機或電馬達。本申請還提供具有傳動系裝置的車輛。 具有內燃機和變速器的車輛容易制造。內燃機可消耗較少汽油以便保護環境。此外,用于其它類型燃料的內燃機可具有更少的污染排放,諸如氫燃料。在混合車輛或電動車中使用的電馬達可使得與使用汽油的典型燃燒相比減少污染。電馬達可甚至在發電機模式下回收制動能量。通過使用雙離合變速器,具有傳動系裝置的車輛在能量使用方面是高效的。
圖1示出了本申請的具有六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的變速器的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圖2示出了穿過圖1的變速器的示意性橫截面圖;圖3示出了本申請的具有五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的變速器的第二實施例的前視圖;圖4示出了穿過圖3的變速器的示意性橫截面圖;圖5示出了雙側聯接裝置的組件,其具有用于接合的相鄰齒輪;圖6示出了單側聯接裝置的組件,其具有用于接合的相鄰齒輪;圖7示出了惰輪齒輪的組件,其被軸可旋轉地支承在軸承上;和圖8示出了固定齒輪的組件,其支承在軸上。附圖標記
1變速器
2曲軸
3變速器
4離合器殼體
6離合器組件
8宦入舟 1 I=I InL
12輸出齒輪
14輸出軸
20輸入軸
24一檔定輪
25三檔惰輪
26五檔惰輪
30二檔定輪
31四檔惰輪
32六檔惰輪
36一檔惰輪
40倒檔副軸
41倒檔小齒輪
50副軸
51副軸小齒輪
61倒檔惰輪
63四檔定輪
64三檔惰輪
65二檔惰輪
66六檔定輪
67五檔定輪
71輸入軸軸承
72副軸軸承
73倒檔軸軸承
75輸出軸軸承
80單側聯接裝置
81單側聯接裝置
82雙側聯接裝置
83雙側聯接裝置
84雙側聯接裝置
85單側聯接裝置
100組件
101惰輪
102雙側聯接裝置
103惰輪
104軸
110組件
112單側聯接裝置
113惰輪
114軸
120組件
121惰輪
122軸
123軸承
130組件
131軸
132固定齒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以下說明中,將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實施例。但是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然的是, 該實施例可不通過這些細節實施。圖1-2提供了本申請變速器1的第一實施例的詳細描述。變速器1包括在輸出軸14上的較大輸出齒輪12、一個輸入軸20和兩個副軸40、50上的兩個小齒輪41、51。輸入軸20不可旋轉地連接到離合器6的離合盤8。兩個小齒輪 41、51是上小齒輪41或倒檔小齒輪41,以及下小齒輪51或副軸小齒輪51。分別在它們的旋轉軸線上,上小齒輪41固定到上副軸40或倒檔副軸40,下小齒輪固定到下副軸50或副軸50。兩個小齒輪41、51分別在輸出齒輪12的不同位置處與輸出齒輪12嚙合。輸入軸20、上副軸40和下副軸50以預定距離彼此平行。這些距離沿這些軸的徑向方向設置,如圖2所示。其它輪分別安裝在這些軸上,按照預定方式彼此聯接。圖2示出了變速器1的展開視圖,其顯示了齒輪安裝的方式,與圖1相對應。變速器1從頂部到底部包括,上副軸40、輸入軸20和下副軸50。輸入軸20被設置在變速箱外殼(未示出)內。輸入軸20被一對輸入軸軸承71支撐在變速器外殼中。在輸入軸20上設置有六個齒輪和兩個聯接裝置。這些齒輪從右向左分別是,一檔定輪對、二檔定輪30、也稱為三檔惰輪齒輪25的三檔惰輪25、雙側聯接裝置82、也稱為四檔惰輪齒輪31的四檔惰輪31、也稱為五檔惰輪齒輪沈的五檔惰輪齒輪沈、雙側聯接裝置 84和也稱為六檔惰輪齒輪32的六檔惰輪32。輸入軸軸承71定位在一檔定輪M右側,而另一輸入軸軸承位于六檔惰輪32左側。輸入軸20的右端連結至離合器組件6的離合盤8。 離合器組件6的離合器殼體4固定到曲軸2。輸入軸20被構造為通過離合器殼體4和離合盤8的聯接或不聯接而與曲軸2連接或不連接。副軸50被設置在輸入軸20之下。存在安裝在副軸50上的多個齒輪和聯接裝置, 從右向左包括,副軸小齒輪51、也稱為一檔惰輪齒輪36的一檔惰輪36、雙側聯接裝置83、也稱為二檔惰輪齒輪65的二檔惰輪65、三檔定輪64、四檔定輪63、五檔定輪67和六檔定輪 66。一檔惰輪36與一檔定輪M嚙合。二檔惰輪65與二檔定輪30嚙合。三檔惰輪25 與三檔定輪64嚙合。四檔定輪63與四檔惰輪31嚙合。五檔定輪67與五檔惰輪沈嚙合。 六檔定輪66與六檔惰輪32嚙合。倒檔副軸40設置在輸入軸20之上。在倒檔副軸40上設置有齒輪和聯接裝置,從右向左包括,倒檔小齒輪41、也稱為倒檔惰輪齒輪61的倒檔惰輪61和單側聯接裝置80。也稱為副軸軸承73的一個倒檔軸軸承73靠近倒檔小齒輪41定位。也稱為副軸軸承73的另一倒檔軸軸承73定位在上副軸40的左端、靠近單側聯接裝置80。倒檔惰輪61通過滾針軸承安裝在上副軸40上,從而倒檔惰輪61繞倒檔副軸40自由旋轉。倒檔惰輪61與一檔惰輪36嚙合。單側聯接裝置80被構造為沿上副軸40移動,以將倒檔惰輪61接合或不接合到上副軸40。變速器1包括雙嚙合特征,即,一檔惰輪36與倒檔惰輪61和一檔定輪M 二者嚙
口 O在本申請中,相對于嚙合的齒輪、聯接的鏈輪或接合的齒輪,術語“嚙合”和“齒合” 是同義詞。齒輪、惰輪、小齒輪和鏈輪可理解為齒輪,除非特別指出。輸出齒輪12是未描述的差速齒輪的一部分。差速齒輪用盒子的符號在輸出齒輪12處表示。離合器組件6也稱為尚合器。術語“聯接裝置”替換地稱為“換檔機構”或“同步器”用于接合或不接合軸上的齒輪。輸入軸20和副軸40、50的任一個可被多于兩個軸承支承。在軸上支承齒輪的軸承包括滾針軸承。將軸保持在變速箱外殼上的軸承包括球軸承71、72、73和錐形滾柱軸承75。
在本申請的附圖中,虛線表示齒輪之間的齒合關系。根據本申請的變速器1可被用作手動變速器。在手動變速器中,用于車輛前車軸的驅動軸從其變速器外殼向外延伸,且平行于變速器1的輸出軸14。手動變速器的設置提供了足夠的空間用于促動手動變速器和離合器以及用于電馬達。電馬達用作用于內燃機的起動器裝置,用作用于制動操作的能量回收裝置或混合車輛中的附加驅動機構。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并行變速器的緊湊結構。變速器1特別好地適用于前輪驅動車輛的橫向裝備,其中,前差速器例如被定位在小齒輪41之下。可獲得用于傳遞轉矩的傳動系的小的總體尺寸。本申請提供了在中間設置的副軸40、50上的至少兩個較小的小齒輪41、51,它們與一個較大的輸出齒輪12齒合。輸出齒輪12由此固定到輸出軸14上。該設置提供了緊湊和輕質的變速器1。本申請進一步允許一種設計,其中,輸出齒輪12整合到變速器差速裝置,而沒有提供變速器1的中間輸出軸。這允許用于變速器1的非常緊密的封裝情況。還有利的是,在輸入軸20上提供用于一檔和二檔的定輪,除了具有在下副軸50上的三檔、四檔、五檔和六檔的定輪64、63、67、66之外。當換檔相繼執行時,這種設置以平順和高效的方式提供了上述動力換檔操作。這還可被完成,從而三檔、四檔、五檔和六檔的定輪64、63、67、66中的一個或多個設置在輸入軸20上。對于一個軸上的前進檔的每個定輪, 在另一軸上設置有惰輪。變速器1的軸承72、73靠近低檔齒輪41、51安裝在副軸40、50上。該設置為副軸 40、50提供了更強的機械支撐,以便導致更小的軸撓曲。輸入軸軸承71靠近一檔定輪M設置,該一檔定輪以低速傳遞大的轉矩。該設置在減小大轉矩下輸入軸20的彎曲。因此,輸入軸20和副軸40、50可在質量和成本方面減小。存在兩個小齒輪41、51,其被設置用于六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數量減小的小齒輪使得變速器1的尺寸、成本和質量減小。以下將描述變速器的轉矩流的各種路徑。一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一檔轉矩從輸入軸20 經由一檔定輪M傳遞到一檔惰輪36、經由雙側聯接裝置83、經由副軸50、經由副軸小齒輪 51、經由輸出齒輪12,傳遞至輸出軸14。用于一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
量為二。二檔變速比的轉矩流路徑如下。二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二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二檔轉矩從輸入軸20經由二檔定輪30傳遞到二檔惰輪65、經由雙側聯接裝置83、經由副軸50、經由副軸小齒輪51、 經由輸出齒輪12傳遞至輸出軸14。用于二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量為二。三檔變速比的轉矩流路徑如下。三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三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三檔轉矩從輸入軸20、經由雙側聯接裝置82、經由三檔惰輪25、經由三檔定輪64、經由副軸50、經由副軸小齒輪51、經由輸出齒輪12傳遞至輸出軸14。雙側聯接裝置82在傳遞三檔轉矩時接合到三檔惰輪25。用于三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量為二。四檔變速比的轉矩流路徑如下。四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四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四檔轉矩從輸入軸20、經由雙側聯接裝置82、經由四檔惰輪31、經由四檔定輪63、經由副軸50、經由副軸小齒輪51、經由輸出齒輪12傳遞至輸出軸14。雙側聯接裝置82在傳遞四檔轉矩時接合到四檔惰輪31。 用于四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量為二。五檔變速比的轉矩流路徑如下。五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根據圖6,五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五檔轉矩從輸入軸20、經由雙側聯接裝置84、經由五檔惰輪沈、經由五檔定輪67、經由副軸50、經由副軸小齒輪51、經由輸出齒輪12傳遞至輸出軸14。雙側聯接裝置84在傳遞五檔轉矩時接合到五檔惰輪26。用于五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量為二。六檔變速比的轉矩流路徑如下。六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根據圖6,六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六檔轉矩從輸入軸20、經由雙側聯接裝置84、經由六檔惰輪32、經由六檔定輪66、經由副軸50、經由副軸小齒輪51、經由輸出齒輪12傳遞至輸出軸14。雙側聯接裝置84在傳遞六檔轉矩時接合到六檔惰輪32。用于六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量為二。倒檔變速比的轉矩流路徑如下。倒檔的輸入轉矩從內燃機(未示出)的曲軸2獲得。倒檔輸入轉矩通過輸入軸20從變速器1的離合器6獲得。倒檔的轉矩從輸入軸20、經由第一一檔定輪對、經由一檔惰輪36、經由倒檔惰輪61、經由單側聯接裝置80、經由倒檔副軸40、經由倒檔小齒輪41、經由輸出齒輪傳遞至輸出軸14。在傳遞倒檔轉矩時,單側聯接裝置83從一檔惰輪36分離或松脫,而單側聯接裝置80接合到倒檔惰輪61。用于倒檔轉矩傳遞的齒接合或被接合齒輪對的數量為三。根據圖3和4的第二實施例具有五個檔位。五個檔通過將雙側聯接裝置84被單側聯接裝置81替換和通過將六檔惰輪32和六檔定輪二者去除而實現。用于一至五檔和倒檔的所有轉矩流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但是單側聯接裝置81被用于接合五檔。圖5示出了雙側聯接裝置102與用于接合的其相鄰惰輪101、103的組件100。組件100包括軸104,兩個軸向安裝的惰輪101、103分別在兩個軸承上。聯接裝置102設置在左側惰輪101和右側惰輪103之間。雙側聯接裝置102被構造用于沿軸104移動,以每次選擇性地接合任一惰輪101、103。換句話說,惰輪101、103可通過雙側聯接裝置102與軸 104實現交替地非旋轉接合。用于顯示組件100的符號在圖5的右手側示出。圖6示出了單側聯接裝置112與用于接合的其相鄰惰輪113的組件110。組件110 包括軸114,一個軸向安裝的惰輪113在軸承上。單側聯接裝置112在左側靠近惰輪113 設置。聯接裝置112被構造用于沿軸104移動,以接合或不接合惰輪113。換句話說,惰輪 113可通過單側聯接裝置112與軸114實現非旋轉接合。用于顯示組件110的符號在圖6 的右手側示出。上述聯接裝置可包括一個或兩個同步裝置用于使齒輪自由地旋轉或鎖定至軸。用于齒輪的鎖定機構包括在軸上的套圈或“卡合圈”,其能側向滑動,從而其內表面上的齒或 “卡子”將兩個圓形環與它們外周邊上的齒橋接,從而一個附接到齒輪,一個附接到軸。當環被套圈橋接時,該特定齒輪旋轉鎖定到軸,且確定變速器的輸出速度。換檔桿使用一套連桿操縱該套圈,其被設置為使得一個套圈可被允許每次僅鎖定一個齒輪。在換檔時,鎖定套圈從一個齒輪斷開接合,之后另一個被接合。一個套圈通常用于兩個齒輪;沿一個方向滑動選擇一個傳遞速度,沿另一方向選擇另一傳遞速度。在同步嚙合變速箱中,在齒輪被接合時,為了將齒輪速度與軸的速度匹配,套圈最初向附接至齒輪的錐形銅離合器施加力,這使得在套圈鎖定在位之間速度實現匹配。通過同步環(也成為“制動環”或“阻環”),套圈在速度不匹配時被防止使鎖定環橋接。同步環具有傾斜接合,所以只要它們旋轉地拖拽,它們保持卡合離合器部接合。銅離合器環之間導致部件以相同速度旋轉。當它們確實以相同速度旋轉時,同步環的傾斜表面上不再有力,卡合離合器被允許接合。圖7示出了惰輪121的組件,該惰輪被軸122旋轉支承在軸承123上。惰輪121 經由軸承123同軸地安裝到軸122上。軸承123使得惰輪121繞軸122自由地旋轉。表示組件120的符號在圖7的右手側上提供。圖8示出了固定齒輪132的組件130,該固定齒輪被支承在軸131上。固定齒輪 132同軸地安裝到軸131,從而齒輪132被固定到軸132。固定齒輪132和軸131連結為一體,從而固定齒輪132的轉矩被直接傳遞至軸131,反之亦然。多個固定齒輪牢固地連接到輸入軸20和其他軸14、40、50。在前述附圖中用于這種固定齒輪的符號在圖9的左側提供。用于這種固定齒輪的更普遍使用的符號在圖9的右側提供。盡管上述說明包含許多細節,這些不應視為限制實施例的范圍,而是僅僅提供了前述實施例的闡釋。特別地,實施例的上述優點不應視為限制實施例的范圍,而是僅僅解釋了如果上述實施例用于實踐中的可行獲得方式。由此,實施例的范圍通過權利要求確定,而不是通過所給出的例子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變速器,該車輛例如汽車,該變速器包括-輸入軸(20),連接至離合器組件(6)并被其促動,該離合器組件(6)被電或燃燒發動機驅動;-第一副軸(50)和第二副軸(40),與輸入軸(20)徑向地間隔開,第一副軸(50)和第二副軸GO)與輸入軸00)大致平行,第一副軸(50)包括用于輸出驅動轉矩的第一小齒輪 (51),第二副軸00)包括用于輸出驅動轉矩的第二小齒輪Gl);-輸出軸(14),具有輸出齒輪(12),輸出齒輪(12)與第一小齒輪(51)和第二小齒輪 (41)嚙合;-變速器(1)的齒輪,設置在第一副軸(50)、第二副軸00)和輸入軸00)上,這些齒輪包括第一齒輪組、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和倒檔齒輪組,其中,每個齒輪組包括至少一個定輪(24,30,64,63,67,66),其分別與至少一個惰輪(36,65,25,31,26,32)嚙合,該至少一個惰輪具有可操作的聯接裝置(82,84,83,80,81)用于將該惰輪(36,65,25, 31,26,32)選擇性地連接到其相應軸(40,50,20);-第一齒輪組包括輸入軸00)上的一檔定輪(M),該一檔定輪04)與第一副軸(50) 上的一檔惰輪(36)嚙合;-倒檔齒輪組包括第二副軸GO)上的倒檔惰輪(61),該倒檔惰輪(61)與第一副軸 (50)上的一檔惰輪(36)嚙合;-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的齒輪被設置在輸入軸00)和第一副軸(50)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設置有第五齒輪組,第五齒輪組的齒輪被設置在輸入軸00)和第一副軸(50)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設置有第六齒輪組,第六齒輪組的齒輪被設置在輸入軸00)和第一副軸(50)上。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齒輪組包括輸入軸00) 上的二檔定輪(30),其與第一副軸(50)上的二檔惰輪(6 嚙合。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齒輪組包括輸入軸00) 上的三檔惰輪(25),其與第一副軸(50)上的三檔定輪(64)嚙合。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四齒輪組包括輸入軸00) 上的四檔惰輪(31),其與第一副軸(50)上的四檔定輪(65)嚙合。
7.如權利要求2-5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齒輪組包括輸入軸00) 上的五檔惰輪(26),其與第一副軸(50)上的五檔定輪(67)嚙合。
8.如權利要求3-6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六齒輪組包括輸入軸00) 上的六檔惰輪(32),其與第一副軸(50)上的六檔定輪(66)嚙合。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用于一檔的齒輪( ,36)和用于倒檔的齒輪(24,36,61)設置為緊鄰副軸(40,50)的小齒輪(41,51).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聯接裝置(80,81,82,83, 84)包括同步器裝置。
11.一種傳動系組件,具有如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所述的變速器。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傳動系組件,其具有動力源用于產生驅動轉矩,該動力源包括與輸入軸連接的內燃機或電馬達。
13. —種車輛,具有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傳動系組件,該傳動系組件用于將動力源與車輪選擇性地連接。
全文摘要
用于車輛的變速器包括第一齒輪組,其包括輸入軸(20)上的一檔定輪(24),該一檔定輪(24)與第一副軸(50)上的一檔惰輪(36)嚙合。該變速器還包括第二副軸(40)上的倒檔惰輪(61),該倒檔惰輪(61)與第一副軸(50)上的一檔惰輪(36)嚙合,其中,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的齒輪被設置在輸入軸(20)和第一副軸(50)上。
文檔編號F16H3/12GK102192283SQ20111005373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5日
發明者約瑟夫·豪, 馬庫斯·羅肯貝克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