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閥門電動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閥門配套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閥門電動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的工業閥門,特別是大型的工業閥門,需要有配套使用的閥門電動設備。目前采用常規的驅動和控制方式,常規的閥門電動設備是由電動機通過蝸桿-蝸輪帶動輸出軸來實現閥的開關,閥門電動設備的電動和手動之間的切換是由人工來完成的,給操作帶來不便。如何使用一個簡單的裝置來實現雙向自動離合,一直是本技術領域技術、科研人員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雙向超越離合的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一套裝置即可達到雙向超越離合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包括電動機、裝在電動機輸出軸上的傳動齒輪、中介齒輪、與中介齒輪嚙合的蝸桿、蝸輪、連接閥門的輸出軸、機體組件,其特征在于在蝸輪輪體和輸出軸之間設置滾子軸承,與蝸輪輪體共同形成雙向超越離合機構,機體組件上部設有防塵罩,防塵罩和輸出軸之間為可轉動連接。
根據實際需要,可在所述的電動蝸桿-蝸輪-滾子軸承下側或上側單獨設置一套手動蝸桿—蝸輪—滾子軸承,蝸桿的端頭設有手輪。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之所以能夠實現雙向超越離合,是由于采用了特殊的蝸輪體,所述的蝸輪輪體的內柱面由等弧度的3-9個弧形面所組成與這種蝸輪體相配合,所述的滾子軸承由保持架和滾動體所組成,作為一種優先選擇,所述的保持架由兩塊端面擋盤和連接該端面擋盤的支桿所組成,圓柱形的滾動體通過扭簧安裝在兩端面擋盤之間,圓柱形滾動體的數目和蝸輪輪體內弧形面的數目相對應,圓柱形滾動體的直徑等于輪體弧形面和輸出軸之間的最大距離的91/100-99/100。
一般情況下,所述的蝸輪輪體內柱面由等弧度的6個弧形面所組成,每個弧形面的弧度為60度。
所述的防塵罩和輸出軸之間為軸承連接或滑環連接。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電動機帶動蝸桿轉動,蝸桿帶動蝸輪轉動,隨著蝸輪體的轉動,處于蝸輪輪體和輸出軸之間的滾動體向輪體弧形面的一側作相對運動,從與輸出軸相脫離狀態進入相接觸狀態,蝸輪繼續運動就能通過滾動體帶動輸出軸轉動,打開或關閉閥門。需要換向時,電機反轉,帶動蝸輪反轉,使滾動體與輸出軸脫離接觸并向另一方向作相對運動,到弧形面的另一側與輸出軸接觸,而使輸出軸作反向運動。由此實現雙向超越離合。
本實用新型的手動蝸桿—蝸輪—滾子軸承組件與電動蝸桿—蝸輪—滾子軸承互不干擾,可以分別單獨操作,無需切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蝸輪輪體正視圖。
圖3為蝸輪輪體斷面圖。
圖4為滾子軸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包括電動機、裝在電動機輸出軸上的傳動齒輪、中介齒輪、與中介齒輪嚙合的蝸桿8、蝸輪3、連接閥門的輸出軸6、機體組件9,其特征在于在蝸輪4輪體和輸出軸6之間設置滾子軸承5,與蝸輪4輪體共同形成雙向超越離合機構,機體組件9上部設有防塵罩7,防塵罩7和輸出軸6之間為可轉動連接。
如圖1所示,在所述的電動蝸桿8-蝸輪4-滾子軸承5下側或上側單獨設置一套手動蝸桿2-蝸輪3-滾子軸承1,蝸桿2的端頭設有手輪。圖中所示的手動蝸桿—蝸輪—滾子軸承設在電動系統的下側。
如圖2、圖3所示,所述的蝸輪3、4輪體的內柱面由等弧度的4-8個弧形面10所組成。
如圖4所示,所述的滾子軸承5由保持架和滾動體13所組成,所述的保持架由兩塊端面擋盤12和連接該端面擋盤12的支桿11所組成,圓柱形的滾動體13通過扭簧安裝在兩端面擋盤12之間,圓柱形滾動體13的數目和蝸輪輪體內弧形面10的數目相對應,圓柱形滾動體13的直徑等于輪體弧形面10和輸出軸6之間的最大距離的91/100-99/100。
在圖3、圖4所示的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蝸輪輪體內柱面由等弧度的6個弧形面10所組成,每個弧形面10的弧度為60度。
所述的防塵罩7和輸出軸6之間為軸承連接或滑環連接。
在實際使用中將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與相關的電氣、儀表、微電子技術及高性能閥門集合成一體化的工業智能閥門,一種工業管道中的自動化控制設備,實現對各種介質在管道中流動的開、閉、轉向以及流量和壓力的調節等,可廣泛應用在石油、化工、電力、水利、冶金、礦山、城建、環保等工業部門,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包括電動機、裝在電動機輸出軸上的傳動齒輪、中介齒輪、與中介齒輪嚙合的蝸桿(8)、蝸輪(4)、連接閥門的輸出軸(6)、機體組件(9),其特征在于在蝸輪(4)輪體和輸出軸(6)之間設置滾子軸承(5),與蝸輪(4)輪體共同形成雙向超越離合機構,機體組件(9)上部設有防塵罩(7),防塵罩(7)和輸出軸(6)之間為可轉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電動蝸桿(8)-蝸輪(4)-滾子軸承(5)下側或上側單獨設置一套手動蝸桿(2)-蝸輪(3)-滾子軸承(1),蝸桿(2)的端頭設有手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蝸輪(3)、(4)的輪體內柱面由等弧度的3-9個弧形面(10)所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子軸承(5)由保持架和滾動體(13)所組成,所述的保持架由兩塊端面擋盤(12)和連接該端面擋盤(12)的支桿(11)所組成,圓柱形的滾動體(13)通過扭簧安裝在兩端面擋盤(12)之間,圓柱形滾動體(13)的數目和蝸輪輪體內弧形面(10)相對應,圓柱形滾動體(13)的直徑等于輪體弧形面(10)的數目和輸出軸(6)之間的最大距離的91/100-99/10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蝸輪(3)、(4)輪體內柱面由等弧度的6個弧形面(10)所組成,每個弧形面(10)的弧度為60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塵罩(7)和輸出軸(6)之間為軸承連接或滑環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閥門配套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閥門電動設備。包括電動機、裝在電動機輸出軸上的傳動齒輪、中介齒輪、與中介齒輪嚙合的蝸桿、蝸輪、連接閥門的輸出軸、機體組件,其特征在于在蝸輪輪體和輸出軸之間設置滾子軸承,與蝸輪輪體共同形成雙向超越離合機構,蝸輪輪體的內柱面由等弧度的3-9個弧形面所組成,滾子軸承保持架和滾動體所組成。圓柱形滾動體的直徑等于蝸輪輪體弧形面和輸出軸之間最大距離的91/100~99/100。這種雙向超越離合閥門電動設備與相關電氣、儀表、微電子技術及高性能閥門集合成一體化的工業智能閥門,實現對各種介質在管道中流動的開、閉、轉向以及流量和壓力的調節等。應用在石油、化工、電力、水利、冶金、礦山等工業部門。
文檔編號F16K31/44GK2844602SQ200520091358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0日
發明者李大安, 王廣波 申請人:鞍山德隆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