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泄漏手動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無泄漏手動泵是一種用于給小型鍋爐或其它裝置連續往復供水的新型隔膜結構手動泵。
目前在我國鐵路客車的供水、取暖所用的小型燃煤鍋爐或燃油鍋爐,除機動泵供水外,正常的補水均靠手動供水泵來實現。而現有的手動泵有兩種型式一種是杠桿壓動式,這種結構多年來一直使用而未改動,具有體積大、結構笨重、壓動費力、出水量小等問題,并且經常由于活塞受阻而無法壓動供水。另一種是杠桿往復壓動式,這種結構靠泵體內轉動壓板的旋轉實現進、排水。雖然此種結構比杠桿壓動式結構較先進,但嚴重的存在著轉動壓板受卡不能工作、柱銷折斷無法修復、壓水量小、泵體滲漏、維修量大等問題。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設計一種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的新型無泄漏手動泵,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種結構合理、性能先進使用可靠、操作靈活、供水量大、使用壽命長泵體無泄漏的新型手動泵。本實用新型通過隔膜結構和移動機構的巧妙配合,從而創造出一種實用的新型無泄漏手動泵。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泄漏手動泵,其結構由泵體、壓動裝置、控制閥、移動機構所組成。壓動裝置由左、右隔膜裝置和橫向連桿所構成,通過左、右隔膜裝置將泵體內部隔分為三個腔,即左儲液腔、右儲液腔和壓動裝置工作腔。左輸液腔一端同左儲液腔相連通,另一端通過控制閥同進液口和出液口相連通。右輸液腔一端同右儲液腔相連通,另一端通過控制閥同進液口和出液口相連通。壓動裝置同移動機構相連接,通過移動機構的作用實現壓動裝置的往復運動。本實用新型所述壓動裝置中的左、右隔膜裝置分別安裝在橫向連桿的左、右兩側。左隔膜裝置由左隔膜片、左隔膜壓套、左隔膜頂套所組成。左隔膜片夾裝在左隔膜壓套和左隔膜頂套中間。左隔膜片的周邊嵌裝在泵體的內壁上。右隔膜裝置由右隔膜片、右隔膜壓套、右隔膜頂套所組成。右隔膜片夾裝在右隔膜壓套和右隔膜頂套中間。右隔膜片的周邊嵌裝在泵體的內壁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左、右隔膜裝置中的左隔膜片和右隔膜片均由兩個隔膜片或多個隔膜片所組成;并采用橡膠或其它彈性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閥由出口雙聯單向閥和入口雙聯單向閥所組成。出口雙聯單向閥的兩個進液端(A、B)分別同左輸液腔和右輸液腔相連通,其出液端(C、D)同出液口相通。入口雙聯單向閥的兩個出液端(E、F)分別同左輸液腔和右輸液腔相連通,其入液端(H、G)同進液口相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動機構由聯接柱、齒條、齒輪、手柄所組成。聯接柱的上端通過聯接銷同橫向連桿相連接,聯接柱下端為丁字形結構通過聯接螺栓固裝有齒條的上端面內。齒條安裝在齒條座內,齒條座的外部裝有固定板,齒輪和手柄的前端透孔通過固定銷相連接。齒輪同齒條相嚙合,通過手柄的轉動可帶動齒輪轉動,實現齒條的往復移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這種新型無泄漏手動泵,主要針對目前鐵路客車上的鍋爐手動供水泵的換代要求。目前在客車上的燃煤鍋爐或者燃油鍋爐其供水方式除機動供水泵外,還需配裝手動補水泵,而現有的舊式供水泵結構不合理、泄漏嚴重、供水量小,并且泵體內的部件易損壞、維修量大,從而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本實用新型采用新式的結構,從而克服了原有的缺點和問題,其主要特點是工作時泵體無泄漏、供水量大、操作靈活、使用可靠、省時省力、工作部件不易損壞、維修簡單、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并且可以連續供水。本實用新型在我國客車鍋爐和其它各類需手動供水的小型鍋爐或裝置上的廣泛使用必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積極的社會效益。
本實用新型共有三張附圖,其中附
圖1是無泄漏手動泵的結構圖。
附圖2是附
圖1的側視結構圖。
附圖3是控制閥的聯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出液口2、泵體3、右輸液腔4、右儲液腔5、右隔膜頂套-6、右隔膜片7、齒條座8、右隔膜壓套9、滑動槽10、固定板11、齒輪12、固定銷13、手柄14、聯接螺栓15、聯接柱16、齒條17、泵體下座板18、左隔膜片19、左隔膜壓套20、左儲液腔21、左隔膜頂套22、左輸液腔23、橫向連桿24、聯接銷25、進液口26、出口雙聯單向閥27、入口雙聯單向閥28、壓動裝置工作腔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附圖所示,其結構是在泵體(2)內裝有壓動裝置、控制閥和移動機構。壓動裝置由左、右隔膜裝置和橫向連桿(23)所構成,通過左、右隔膜裝置將泵體(2)內部分隔成三個腔,即左儲液腔(20)、右儲液腔(4)和壓動裝置工作腔(28)。左輸液腔(22)一端同左儲液腔(20)相連通,右輸液腔(3)一端同右儲液腔(4)相連通。控制閥由出口雙聯單向閥(26)和入口雙聯單向閥(27)所組成。出口雙聯單向閥(26)的兩個進液端(A、B)分別同左輸液腔(22)和右輸液腔(3)相連通。其出液端(C、D)同出液口(1)相通。入口雙聯單向閥(27)的兩個出液端(E、F)分別同左輸液腔(22)和右輸液腔(3)相連通,其入液端(H、G)同進液口(25)相通。左隔膜片(18)夾裝在左隔膜壓套(19)和左隔膜頂套(21)中間;左隔膜片(18)的周邊嵌裝在泵體(2)的內壁上。右隔膜片(6)夾裝在右隔膜壓套(8)和右隔膜頂套(5)中間;右隔膜片(6)的周邊嵌裝在泵體(2)的內壁上。左隔膜片(19)和右隔膜片(6)均采用橡膠材料制做。移動機構由聯接柱(15)、齒條(16)、齒輪(11)、手柄(13)所組成。聯接柱(15)的上端通過聯接銷(24)同橫向連桿(23)相連接。聯接柱(15)下端為丁字形結構通過聯接螺栓(14)固裝在齒條(16)的上端面內。齒條(16)安裝在齒條座(7)內,齒條座(7)的外部裝有固定板(10)、齒輪(11)和手柄(13)的前端透孔通過固定銷(12)相連接,齒輪(11)和齒條(16)相嚙合。通過手柄(13)的轉動可帶動齒輪(11)轉動,實現齒條(16)的往復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操作手柄(13)向右轉動,則齒輪(11)帶動齒條(16)向左移動,則帶動聯接柱(15)在滑動槽(9)內向左移動,從而帶動橫向連桿(23)左移進而使左隔膜裝置壓縮左儲液腔(20),使內部液體受壓通過左輸液腔(22)排出進入出口雙向單向閥(26)的A端,推開閥口從出液口(1)排出。此時右儲液腔(4)被右隔膜裝置拉大而內壓減小,則液體通過進液口(25)打開入口雙聯單向閥的G端,推開閥口,通過右輸液腔(3)進入右儲液腔(4)內。同理當操作手柄(13)向左轉動,則迫使液體從出口雙聯單向閥(26)的B端推開閥口,從出液口(1)排出,而液體從入口雙聯單向閥的H端輸入。這樣通過操作者對手柄(13)的左、右轉動,實現液體的連續輸入和輸出,完成泵的連續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無泄漏手動泵,其特征在于由泵體(2)、壓動裝置、控制閥、移動機構所組成;壓動裝置由左、右隔膜裝置和橫向連桿(23)所構成,通過左、右隔膜裝置將泵體(2)內部隔分為三個腔,即左儲液腔(20)、右儲液腔(4)和壓動裝置工作腔(28);左輸液腔(22)一端同左儲液腔(20)相連通,另一端通過控制閥同進液口(25)和出液口(1)相連通;右輸液腔(3)一端同右儲液腔(4)相連通,另一端通過控制閥同進液口(25)和出液口(1)相連通;壓動裝置同移動機構相連接,通過移動機構的作用實現壓動裝置的往復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泄漏手動泵,其特征在于壓動裝置中的左、右隔膜裝置分別安裝在橫向連桿(23)的左、右兩側;左隔膜裝置由左隔膜片(18)、左隔膜壓套(19)、左隔膜頂套(21)所組成;左隔膜片(18)夾裝在左隔膜壓套(19)和左隔膜頂套(21)中間;左隔膜片(18)的周邊嵌裝在泵體(2)的內壁上;右隔膜裝置由右隔膜片(6)、右隔膜壓套(8)、右隔膜頂套(5)所組成;右隔膜片(6)夾裝在右隔膜壓套(8)和右隔膜頂套(5)中間;右隔膜片(6)的周邊嵌裝在泵體(2)的內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泄漏手動泵,其特征在于左、右隔膜裝置中的左隔膜片(19)和右隔膜片(6)均由兩個隔膜片或多個隔膜片所組成;并采用橡膠或其它彈性材料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泄漏手動泵,其特征在于控制閥由出口雙聯單向閥(26)和入口雙聯單向閥(27)所組成;出口雙聯單向閥(26)的兩個進液端(A、B)分別同左輸液腔(22)和右輸液腔(3)相連通,其出液端(C、D)同出液口(1)相通;入口雙聯單向閥(27)的兩個出液端(E、F)分別同左輸液腔(22)和右輸液腔(3)相連通,其入液端(H、G)同進液口(25)相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泄漏手動泵,其特征在于移動機構由聯接柱(15)、齒條(16)、齒輪(11)、手柄(13)所組成;聯接柱(15)的上端通過聯接銷(24)同橫向連桿(23)相連接,聯接柱(15)下端為丁字形結構通過聯接螺栓(14)固裝在齒條(16)的上端面內;齒條(16)安裝在齒條座(7)內,齒條座(7)的外部裝有固定板(10),齒輪(11)和手柄(13)的前端透孔通過固定銷(12)相連接,齒輪(11)和齒條(16)相嚙合,通過手柄(13)的轉動可帶動齒輪(11)轉動,實現齒條(16)的往復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無泄漏手動泵是一種可連續供水的小型手動泵。其結構由泵體、壓動裝置、控制閥、移動機構所組成。裝在泵體中間的壓動裝置,通過其左、右隔膜裝置將泵體內部分為三個腔,即左、右儲液腔和壓動裝置工作腔。聯接柱上端同壓動裝置中的橫向連桿相連接,下端同齒條相固定。安裝在固定板上的齒輪同齒條相嚙合,在齒輪上裝有可轉動的手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新穎、操作靈活、供水量大、維修簡便、使用壽命長、泵體無泄漏等特點。可廣泛的適用于各類需手動供水的小型鍋爐或裝置。
文檔編號F04B9/14GK2192739SQ94206930
公開日1995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16日
發明者孫淑君, 王國長 申請人:孫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