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例如柴油機排氣后處理裝置)主要是用來處理或凈化排氣中有毒及有害物質的裝置。排氣中的毒害物質主要包含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
[0003]現有技術中已經有采用氧化型催化轉換器(D0C)、顆粒捕集器(DPF)以及選擇性催化還原劑(SCR)系統相組合的方案來提高排氣處理的效能。在一種方案中,所述氧化型催化轉換器與顆粒捕集器被串聯設置在第一殼體內;所述選擇性催化還原劑被設置在第二殼體內;然后借助連接管道將所述第一、第二殼體串聯起來。
[0004]為了使排氣能夠在所述連接管道內與霧化后的尿素溶液進行均勻混合,現有技術中提供了利用混合管或者靜態混合器的技術方案。其中,混合管通常應用在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能夠提供足夠安裝空間的條件下。而當安裝空間不夠時,則通常采用靜態混合器的技術方案。
[0005]然而,因為混合管的成本以及性能相較于靜態混合器某些時候具有優勢,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的整體尺寸受限于客戶的安裝尺寸不可能無限的寬,而混合管上的混合結構又具有一定的長度,因此如何解決在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的整體尺寸比較小的情況下也能安裝此類混合管便成為業界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混合管的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并且該混合管的安裝不局限于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的整體尺寸。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其包括用以與發動機的排氣相連通的進口、與所述進口連通的第一腔體、與所述第一腔體連通的混合管、位于所述混合管的下游且與所述混合管連通的下游后處理組件以及與所述下游后處理組件連通的出口;所述混合管包括中空的內腔體、圍繞在所述內腔體的外圍且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翅片、以及對應于所述若干翅片且與所述內腔體連通的若干開槽;所述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第一端板以及與所述第一端板相配合的第一內側板,其中所述第一內側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板上以在它們之間形成所述第一腔體;所述殼體包括與所述第一腔體連通的擴展腔,所述擴展腔與所述第一腔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兩側,其中所述翅片與所述開槽穿過所述第一腔體,且所述翅片與所述開槽被共同收容在所述第一腔體與所述擴展腔中。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內側板設有第一開口,所述殼體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開口上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設有所述擴展腔以及位于所述擴展腔根部的端壁,所述端壁設有供所述混合管穿過的通孔。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套筒部焊接在所述第一開口的內側。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合管與所述通孔的結合處焊接密封。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殼體設有對應于所述混合管的噴嘴安裝部;所述混合管呈圓筒狀,所述混合管包括位于所述翅片的一側且靠近所述噴嘴安裝部的若干開孔。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包括連接在所述進口與所述第一腔體之間的上游后處理組件,所述上游后處理組件包括氧化型催化轉換器及/或顆粒捕集器。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下游后處理組件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劑。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選擇性催化還原劑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以及第二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所述第一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與所述第二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并聯。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端板設有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與所述第二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的第二穿孔與第三穿孔,所述殼體包括與所述第一端板相配合的第二內側板,其中所述第二內側板覆蓋在所述第二穿孔與所述第三穿孔的外圍以形成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與所述出口連通。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殼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內側板以及第二內側板外圍的第一外側板,所述出口貫穿所述第一外側板。
[0017]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混合管,使得從噴嘴噴出來的尿素溶液在所述混合管的內腔體內被渦旋的排氣包圍,從而避免了尿素直接與內壁接觸,降低了結晶的風險。渦旋的排氣能夠提高與霧化的尿素溶液進行混合的均勻性,從而提高了排氣處理的效率。另外,通過設置擴展腔,使得混合管的安裝不局限于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的整體尺寸,且可以通過調整擴展腔的體積來靈活調整系統的背壓,實現標準化設計。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3是圖2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0021]圖4是圖3的進一步的立體分解圖。
[0022]圖5是圖4的進一步的立體分解圖。
[0023]圖6是圖1去除部分殼體以及噴嘴之后的部分立體示意圖。
[0024]圖7是圖6的部分立體分解圖,其中套筒部被分離出來。
[0025]圖8是圖7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0026]圖9是沿圖1中A-A線的剖面示意圖,且標明了排氣進入混合管時的旋流方向。
[0027]圖10是沿圖1中B-B線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請參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發動機排氣后處理裝置100,其包括殼體I位于所述殼體I內的上游后處理組件2、與所述上游后處理組件2串聯的下游后處理組件
3、以及用以將所述上游、下游后處理組件2、3串聯起來的混合管4。
[0029]在本實用新型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游后處理組件2包括氧化型催化轉換器(D0C)21及/或顆粒捕集器(DPF)22,其中,所述氧化型催化轉換器21位于所述顆粒捕集器22的上游,以在所述顆粒捕集器22再生時提供合適的溫度。
[0030]所述下游后處理組件3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劑(SCR)。在本實用新型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選擇性催化還原劑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31以及第二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32,所述第一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31與所述第二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32并聯。
[0031]所述殼體I包括筒狀部11、位于筒狀部11一端的第一外側板12、位于筒狀部11另一端的第二外側板13、與所述第二外側板13連接的且用以與發動機的排氣相連通的進口 14、以及穿過所述第一外側板12的出口 15。請參圖10所示,所述殼體I還設有位于其內部且用以支撐所述上游后處理組件2與所述下游后處理組件3的若干支撐板16。其中所述支撐板16包括靠近所述出口 15的第一端板5。
[0032]請參圖7所示,所述第一端板5包括對應于所述顆粒捕集器(DPF)22的第一穿孔51、對應于所述第一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31的第二穿孔52、對應于所述第二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32的第三穿孔53、以及供至少部分所述混合管4穿過的第一開口 54。
[0033]請參圖3至圖10所示,所述殼體I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端板5的第一內側板61以及第二內側板62,其中所述第一內側板61焊接在所述第一端板5上以在它們之間形成第一腔體71,且所述第一內側板61覆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