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柴油機潤滑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柴油機工作可靠性與潤滑系統密切相關,單缸柴油機的潤滑系統設計有以下兩方面最引人關注一是雙滾機型連桿瓦潤滑油如何引進的問題;雙滾機型連桿瓦的潤滑油的引進,常用的方案有假軸承引油和曲軸前端進油等,假軸承引油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曲軸軸徑與軸套之間的間隙較大,機油泄漏量大,連桿瓦的潤滑可靠性低;曲軸前端進油其吸油高度高,油不容易吸上,工藝要求高。二是氣缸蓋搖臂部件的潤滑方式問題;常用的技術方案有壓力潤滑和油霧潤滑,壓力潤滑即機油泵的壓力油輸向氣缸蓋后,通過暗油道潤滑搖臂軸和搖臂;或者將壓力油引到氣缸蓋罩,然后向搖臂部件噴油,進行潤滑;這種潤滑方式往往會造成油量過多,導致竄機油。油霧潤滑即通過氣缸蓋進氣道打一孔通到氣缸蓋罩內,由進氣的吸力把油、油霧、氣體吸到氣缸蓋罩內進行潤滑,從而有部分潤滑油、油霧隨孔到氣缸蓋罩內又進入進氣道,到燃燒室燃燒掉,因此增加了潤滑油的消耗率,而且不利于排放,污染環境和對人體健康有害,油霧潤滑有時還會出現油量不夠,使搖臂磨損加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柴油機潤滑系統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柴油機潤滑系統,不僅結構簡單,成本低,潤滑油中的雜質不易進入連桿軸頸,減少了拉瓦現象,而且,減少漏油環節和故障的發生,防止過多的油量進入缸蓋而出現竄機油。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柴油機潤滑系統,具有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和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具有機體的主油道、曲軸,在機體的主油道上設置有噴油孔,曲軸的連桿軸頸處設置有進油孔,在進油孔的末端設置有出油孔,將潤滑油送至連桿軸頸和連桿瓦的潤滑表面,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主要由凸輪軸小頭軸頸的螺旋槽和軸心油孔、機體、缸蓋、搖臂座及搖臂軸上的暗油道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噴油孔孔徑為Φ2.2mm。
進一步地所述曲軸連桿軸頸之進油孔孔徑為Φ22mm,進油孔軸線與連桿軸頸的軸線的傾角α為4°。
進一步地所述曲軸連桿軸頸之出油孔孔徑為Φ4mm。
再進一步地所述螺旋槽為右旋螺槽,導程4.5mm,槽深0.5mm,槽寬1.0mm。
更進一步地所述機體暗油道、缸蓋暗油道及搖臂座暗油道孔徑分別為Φ6mm、Φ5mm和Φ4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潤滑系統1.結構簡單;與常用的假軸承引油,曲軸前端進油等方案比較結構最為簡單;2.在冷態時,噴油孔可起卸壓作用,油路中無需調壓閥;3.潤滑油中雜質不易進入連桿軸頸,一般都是在噴射過程中自動沉入油池,從而減少拉瓦現象的發生;4.凸輪軸小頭螺旋槽供油,不但結構簡單,而且控制了油量,防止過多的潤滑油進入缸蓋,大大減少了竄機油的常見故障;5.缸蓋搖臂部件采用暗油道,降低了生產成本、改進了外觀、裝拆方便、減少了漏洞環節。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11.主油道,111.噴油孔,12.曲軸,121.進油孔,122.出油孔,20.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21.機體,211.機體暗油道,212.油腔,22.缸蓋,221.缸蓋暗油道,23.凸輪軸,231.螺旋槽,232.軸心油孔,24.搖臂軸,241.交叉油道,25.搖臂座,251.搖臂座暗油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
圖1、2所示的柴油機潤滑系統,具有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10和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20,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10具有機體的主油道11、曲軸12,在機體的主油道11上設置有噴油孔111,噴油孔111孔徑為Φ2.2mm,曲軸12的連桿軸頸處設置有進油孔121,進油孔121孔徑為Φ22mm,進油孔121軸線與連桿軸頸的軸線的傾角α為4°,在進油孔121的末端設置有出油孔122,出油孔122孔徑為Φ4mm,出油孔122的另一端與曲軸12的連桿軸頸和連桿瓦的潤滑表面連通;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20具有機體21、缸蓋22,在機體21內腔設置有凸輪軸23,在缸蓋22內腔設置有搖臂軸24及搖臂座25,凸輪軸23小頭軸頸處設置有螺旋槽231和軸心油孔232,凸輪軸23小頭軸頸末端的機體21上設置有油腔212,螺旋槽231和油腔212相通,油腔212和軸心油孔232相通,螺旋槽231為右旋螺槽,導程4.5mm,槽深0.5mm,槽寬1.0mm,搖臂軸24內部開設有交叉油道241;在機體21內壁、缸蓋22及搖臂座25內部分別設置有機體暗油道211、缸蓋暗油道221及搖臂座暗油道251并依次連通;機體暗油道211的另一端與螺旋槽231相通,搖臂座暗油道251另一端與交叉油道241相通,機體暗油道211、缸蓋暗油道221及搖臂座暗油道251孔徑分別為Φ6mm、Φ5mm和Φ4mm。
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10,潤滑油通過60目/寸銅絲布的集油器吸入,由平衡軸驅動的機油泵2400轉/分時輸油量不小于2.8轉/分,油泵輸出的壓力潤滑油通過外接油管,輸入機體的主油道11,全部通過噴油孔111噴出,噴油孔111連續噴油,噴出的油束對準進油孔121時,潤滑油噴射入進油孔121內,此外,油束噴射在曲軸12的曲柄臂和平衡塊端面,曲軸12的曲柄臂和平衡塊端面的油層跟隨曲軸12旋轉,也會連續進入進油孔121,曲軸12高速旋轉時,借助進油孔121呈4°傾角,在離心力作用下,機油就向進油孔內側推進,進入出油孔122,到曲軸12的連桿軸頸和連桿瓦的潤滑表面,從而實現潤滑連桿瓦。
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20,通過凸輪軸23在柴油機工作狀態時的運轉,螺旋槽231將潤滑油引入凸輪軸23小頭軸頸末端機體21上的油腔212內,引入過程不但保證軸頸的自身潤滑,而且為油腔212建立微壓,使潤滑油依次通過凸輪軸23小頭軸頸處的軸心油孔232、機體暗油道211、缸蓋暗油道221、搖臂座暗油道251最后進入搖臂軸24,搖臂軸24內設有交叉油道241,同時潤滑進、排氣門搖臂襯套,保證了氣門搖臂部件的合適潤滑油量。
權利要求1.一種柴油機潤滑系統,具有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10)和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20),其特征是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10)具有機體的主油道(11)、曲軸(12),在機體的主油道(11)上設置有噴油孔(111),曲軸(12)的連桿軸頸處設置有進油孔(121),在進油孔(121)的末端設置有出油孔(122),出油孔(122)的另一端與曲軸(12)的連桿軸頸和連桿瓦的潤滑表面連通,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20)具有機體(21)、缸蓋(22),在機體(21)內腔設置有凸輪軸(23),在缸蓋(22)內腔設置有搖臂軸(24)及搖臂座(25),凸輪軸(23)小頭軸頸處設置有螺旋槽(231)和軸心油孔(232),凸輪軸(23)小頭軸頸末端的機體(21)上設置有油腔(212),螺旋槽(231)和油腔(212)相通,油腔(212)和軸心油孔(232)相通,搖臂軸(24)內部開設有交叉油道(241);在機體(21)內壁、缸蓋(22)及搖臂座(25)內部分別設置有機體暗油道(211)、缸蓋暗油道(221)及搖臂座暗油道(251)并依次連通;機體暗油道(211)的另一端與軸心油孔(232)相通,搖臂座暗油道(251)另一端與交叉油道(241)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噴油孔(111)孔徑為Φ2.2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進油孔(121)孔徑為Φ22mm,進油孔(121)軸線與連桿軸頸的軸線的傾角α為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出油孔(122)孔徑為Φ4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槽(231)為右旋螺槽,導程4.5mm,槽深0.5mm,槽寬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潤滑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機體暗油道(211)、缸蓋暗油道(221)及搖臂座暗油道(251)的孔徑分別為Φ6mm、Φ5mm和Φ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潤滑系統,具有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和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連桿瓦噴油潤滑結構在機體的主油道上設置有噴油孔,曲軸的連桿軸頸處設置有進油孔,在進油孔的末端設置有出油孔,將潤滑油送至連桿軸頸和連桿瓦的潤滑表面,氣缸蓋搖臂部件潤滑結構主要由凸輪軸小頭軸頸的螺旋槽和軸心油孔、機體、缸蓋、搖臂座及搖臂軸上的暗油道構成,它是一種明暗相結合的油路系統。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減少拉瓦現象的發生,有效控制了油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改進了外觀、裝拆方便、減少了漏油環節。
文檔編號F01M9/00GK2830652SQ20052007709
公開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日
發明者王欽泉, 程鐵仕, 趙新友, 楊洋, 趙亞軍 申請人:江蘇常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