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發動機雙泵潤滑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567058閱讀:507來源(yuan):國知局
一種發動機雙泵潤滑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雙泵潤滑系統,包括:油底殼,油底殼的底端設置有低位集成集濾器;油底殼的開口端設置有高位集成集濾器;主油道,主油道依次通過一級油泵和低位集成集濾器與油底殼連通,以使油底殼中的液體能在一級油泵的作用下,進入主油道;副機油儲存室,副機油儲存室依次通過二級油泵和高位集成集濾器與油底殼連通,以使油底殼中液面高于高位集成集濾器進口的液體能在二級油泵的作用下,進入副機油儲存室,以維持油底殼中液體的液面高度。本發明提供的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存在的機油溫度上升速度快和機油液面高度不穩定的技術問題。實現了提高系統可靠性的技術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發動機雙泵潤滑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船艇的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潤滑系統對發動機性能及疲勞壽命有關鍵作用,在現有的發動機潤滑系統技術中,主要是單栗獨立油底殼式潤滑系統,即使采用雙機油栗設計,也只是利用電動副機油栗對發動機各摩擦表面進行預潤滑,從而保證一般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性能要求。
[0003]然而在船艇發動機領域,由于高速船艇用發動機的轉速高,要求潤滑系統供油響應速度快,一方面,在短時間內熱積累量大,機油溫度上升速度快;另一方面,為了保證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性能,油底殼中的機油儲存量必須足夠大。然而,由于搭載發動機的高速船艇存在“急加急減速、轉彎時左右大傾角、劇烈顛簸”等工況,油底殼中的機油存儲量大,液面過高必然使得機油晃動嚴重,這將容易導致集濾器露出油面而栗入空氣,進而會嚴重影響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承載能力。
[0004]也就是說,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存在機油溫度上升速度快和機油液面高度不穩定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存在的機油溫度上升速度快和機油液面高度不穩定的技術問題。
[0006]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0008]油底殼,所述油底殼的底端設置有低位集成集濾器;所述油底殼的開口端設置有高位集成集濾器;
[0009]主油道,所述主油道依次通過一級油栗和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中的液體能在所述一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所述主油道;
[0010]副機油儲存室,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依次通過二級油栗和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中液面高于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進口的液體能在所述二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以維持所述油底殼中液體的液面高度。
[0011 ] 可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溢流閥,所述溢流閥設置于所述一級油栗的出口和所述二級油栗的入口之間,以在所述一級油栗的出口處的壓力大于預設壓力時,將部分液體經所述二級油栗卸流至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中。
[0012]可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設置于所述一級油栗和所述主油道之間,以冷卻所述液體。
[0013]可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機油濾清器,所述機油濾清器與所述中冷器連接,以過濾流經所述中冷器的液體。
[0014]可選的,所述中冷器內部油腔為之字形油腔,以增長液體熱交換路徑。
[0015]可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氣缸蓋油腔,所述氣缸蓋油腔通過氣管與所述副機油儲存室連通,以使所述副機油儲存室內的油氣能分離進入所述氣缸蓋油腔內。
[0016]可選的,所述氣缸蓋油腔通過油管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氣缸蓋油腔中的油氣冷凝成的液體通過所述油管流回所述油底殼。
[0017]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18]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一方面,在油底殼中的機油液面過高時,部分機油經過高位集成集濾器,在二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副機油儲存室。通過設置兩個分隔式儲油室與兩個油栗的聯合作用可以降低機油的晃動,維持一級油栗進口處的液面高度,降低機油中的空氣含量,減少曲柄連桿機構的攪拌損失,防止由于搭載船艇的惡劣工況造成的潤滑系統失效,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保證高效潤滑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減少油底殼的儲油空間,使發動機結構緊湊;再一方面,通過副機油儲存室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也對機油有一定的冷卻效果,進一步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再一方面,將低位集成集濾器安裝在油底殼底部,能防止機油中的鐵肩等雜物進入油路,并通過安裝在低位防止空氣進入主油路。
[0019]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在一級油栗出口的高壓油超過潤滑系統的允許的最高壓力時,則在設置的溢流閥的作用下,將一部分高壓油通過溢流閥卸至二級油栗,保證潤滑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防止潤滑系統供油壓力過高。
[0020]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在一級油栗和主油道之間設置中冷器,高壓油通過進口進入中冷器,在中冷器中充分交換熱量后由出口進入主油道,從而保持機油溫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可有效防止機油溫度過高導致潤滑效能降低的問題。
[0021]4、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將高位集成集濾器吸入副機油儲存室的油氣,通過氣管上升到氣缸蓋油腔,再冷凝為低壓油后再流回到油底殼,提高了機油的利用率,防止油氣影響機油潤滑效果。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的結構圖;
[0024]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中中冷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潤滑系統,存在的機油溫度上升速度快和機油液面高度不穩定的技術問題。實現了提高系統可靠性的技術效果。
[002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技術方案的總體思路如下:
[0027]本申請提供一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0028]油底殼,所述油底殼的底端設置有低位集成集濾器;所述油底殼的開口端設置有高位集成集濾器;
[0029]主油道,所述主油道依次通過一級油栗和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中的液體能在所述一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所述主油道;
[0030]副機油儲存室,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依次通過二級油栗和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中液面高于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進口的液體能在所述二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以維持所述油底殼中液體的液面高度。
[0031]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一方面,在油底殼中的機油液面過高時,部分機油經過高位集成集濾器,在二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副機油儲存室。通過設置兩個分隔式儲油室與兩個油栗的聯合作用可以降低機油的晃動,維持一級油栗進口處的液面高度,降低機油中的空氣含量,減少曲柄連桿機構的攪拌損失,防止由于搭載船艇的惡劣工況造成的潤滑系統失效,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保證高效潤滑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減少油底殼的儲油空間,使發動機結構緊湊;再一方面,通過副機油儲存室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也對機油有一定的冷卻效果,進一步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再一方面,將低位集成集濾器安裝在油底殼底部,能防止機油中的鐵肩等雜物進入油路,并通過安裝在低位防止空氣進入主油路。
[0032]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特征是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詳細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申請技術方案的限定,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3]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請參考圖1,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所述系統包括:
[0034]油底殼I,所述油底殼I的底端設置有低位集成集濾器2;所述油底殼I的開口端設置有尚位集成集濾器3 ;
[0035]主油道4,所述主油道4依次通過一級油栗5和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2與所述油底殼I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I中的液體能在所述一級油栗5的作用下,進入所述主油道4;
[0036]副機油儲存室6,所述副機油儲存室6依次通過二級油栗7和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3與所述油底殼I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I中液面高于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3進口的液體能在所述二級油栗7的作用下,進入所述副機油儲存室6,以維持所述油底殼I中液體的液面高度。
[0037]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可以為高速船艇用發動機的潤滑系統,也可以是車載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其他動力設備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在此不作限制。
[0038]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液體為機油或其他潤滑液,在此不作限制。
[0039]下面結合圖1,以所述液體為機油,來詳細介紹所述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0040]首先,介紹所述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的結構。
[0041]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2安裝在油底殼I底部,即安裝在高位集成集濾器3的下方,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2用于防止機油中的鐵肩等雜物進入油路,其安裝在低位的原因在于防止空氣進入油路;其中,所述下方為重力方向。
[0042]進一步,如圖1所示,所述油底殼I可以分為兩個油腔,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2處于一個油腔,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3處于一個油腔。
[0043]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油底殼I中的多余機油經過高位集成集濾器3,在二級油栗7的作用下進入副機油儲存室6,再在需要時流入油底殼I,能夠使油底殼I的液面高度保持平衡,防止由于搭載船艇的惡劣工況造成的潤滑系統失效。同時,副機油儲存室6中的機油與外界可以進行熱量交換,也起到一定的冷卻機油效果。
[0044]進一步,流入副機油儲存室6的機油,經冷卻后,可以流回到油底殼I的低位集成集濾器2所在的那個油腔,以保證該油腔有充足的機油供給主油道4。
[0045]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
[0046]溢流閥8,所述溢流閥8設置于所述一級油栗5的出口和所述二級油栗7的入口之間,以在所述一級油栗5的出口處的壓力大于預設壓力時,將部分液體經所述二級油栗7卸流至所述副機油儲存室6中。
[0047]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壓力需要來選擇溢流閥,以滿足不同壓力需求,如圖1中的液體流動箭頭所示,溢流閥8實現防止潤滑系統供油壓力過高的原理是:當一級油栗5出口處的壓力符合正常要求時,溢流閥8關閉;當一級油栗5出口處的壓力超過潤滑系統的允許的最高壓力時,則溢流閥8開啟,一部分高壓油通過溢流閥6卸至二級油栗6,最終流入副機油儲存室6,以防止油壓過高,保證潤滑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0048]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
[0049]中冷器9,所述中冷器9設置于所述一級油栗5和所述主油道4之間,以冷卻所述液體。
[0050]請參考圖2,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中中冷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中冷器9內部油腔為之字形油腔,以增長液體熱交換路徑。
[0051]具體來講,所述中冷器9內部液體通道為來回往返的線狀通道,以在固定的中冷器體積要求下,實現較長的液體流通路徑,從而使液體進行熱量交換的路徑增加,以提高中冷器對機油等液體的冷卻效率。
[0052]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機油濾清器10,所述機油濾清器10與所述中冷器9連接,以過濾流經所述中冷器9的液體。
[0053]具體來講,機油等液體進入中冷器9后流經機油濾清器10過濾,在中冷器9中充分交換熱量后由進入主油道8,從而保持機油溫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可有效防止機油溫度過高導致潤滑效能降低。
[0054]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機油濾清器10也可以安裝在一級油栗5和所述中冷器9之間,或者在機油到達主油道4之前的其他部位,在此不作限制。
[0055]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
[0056]氣缸蓋油腔11,所述氣缸蓋油腔11通過氣管12與所述副機油儲存室6連通,以使所述副機油儲存室6內的油氣能分離進入所述氣缸蓋油腔11內。
[0057]進一步,所述氣缸蓋油腔11通過油管13與所述油底殼I連通,以使所述氣缸蓋油腔11中的油氣冷凝成的液體通過所述油管13流回所述油底殼I。
[0058]具體來講,由于高位集成集濾器3吸入的機油可能會存在油氣,故機油進入副機油儲存室6后,一部分油氣經過冷卻冷凝為液體,一部分油氣上升到氣缸蓋油腔11中,避免在機油中混合油氣,影響潤滑效果。上升到氣缸蓋油腔11中的油氣,對氣缸蓋油腔11中的部件進行潤滑后,再冷凝為低壓油后再流回到油底殼I,以循環使用,增強機油使用率。
[0059]具體來講,本申請提供的雙栗系統保證了及時、穩定、連續的高壓供給壓力;中冷系統能夠保證發動機潤滑系統熱平衡。此外,分隔式機油儲存室能夠有效減小機油空氣含量并輔助降低機油溫度。因此,高速船艇用發動機潤滑系統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能滿足發動機轉速高,船艇速度快、工況復雜的潤滑系統要求。
[0060]接下來,介紹所述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的工作原理。
[0061 ]潤滑主回路:如圖1的液體流動箭頭所示,在系統運行時,油底殼I中的機油經一級油栗5的作用,依次經低位集成集濾器2、一級油栗5、中冷器9進口、機油濾清器10和中冷器9出口進入主油道4,對發動機進行潤滑。
[0062]壓力控制回路:如圖1的液體流動箭頭所示,在系統運行時,當一級油栗5出口處的壓力過大時,部分機油依次經溢流閥8和二級油栗7卸入副機油儲存室6,以防止壓力過高。
[0063]液面維持回路:同樣如圖1所示,在系統運行時,油底殼I中的過多機油,在二級油栗7的作用下,依次經高位集成集濾器3和二級油栗7進入副機油儲存室6,以維持液面穩定。
[0064]油氣處理回路:同樣如圖1所示,在系統運行時,進入副機油儲存室6中的機油中攜帶的油氣經氣管12進入氣缸蓋油腔11,對氣缸蓋油腔11中的部件進行潤滑后,冷凝為低壓油經油管13流回到油底殼I,以增強機油使用率。
[0065]上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術效果或優點:
[0066]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一方面,在油底殼中的機油液面過高時,部分機油經過高位集成集濾器,在二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副機油儲存室。通過設置兩個分隔式儲油室與兩個油栗的聯合作用可以降低機油的晃動,維持一級油栗進口處的液面高度,降低機油中的空氣含量,減少曲柄連桿機構的攪拌損失,防止由于搭載船艇的惡劣工況造成的潤滑系統失效,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保證高效潤滑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減少油底殼的儲油空間,使發動機結構緊湊;再一方面,通過副機油儲存室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也對機油有一定的冷卻效果,進一步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再一方面,將低位集成集濾器安裝在油底殼底部,能防止機油中的鐵肩等雜物進入油路,并通過安裝在低位防止空氣進入主油路。
[0067]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在一級油栗出口的高壓油超過潤滑系統的允許的最高壓力時,則在設置的溢流閥的作用下,將一部分高壓油通過溢流閥卸至二級油栗,保證潤滑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防止潤滑系統供油壓力過高。
[0068]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在一級油栗和主油道之間設置中冷器,高壓油通過進口進入中冷器,在中冷器中充分交換熱量后由出口進入主油道,從而保持機油溫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可有效防止機油溫度過高導致潤滑效能降低的問題。
[0069]4、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將高位集成集濾器吸入副機油儲存室的油氣,通過氣管上升到氣缸蓋油腔,再冷凝為低壓油后再流回到油底殼,提高了機油的利用率,防止油氣影響機油潤滑效果。
[0070]盡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71]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雙栗潤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 油底殼,所述油底殼的底端設置有低位集成集濾器;所述油底殼的開口端設置有高位集成集濾器; 主油道,所述主油道依次通過一級油栗和所述低位集成集濾器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中的液體能在所述一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所述主油道; 副機油儲存室,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依次通過二級油栗和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油底殼中液面高于所述高位集成集濾器進口的液體能在所述二級油栗的作用下,進入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以維持所述油底殼中液體的液面高度。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溢流閥,所述溢流閥設置于所述一級油栗的出口和所述二級油栗的入口之間,以在所述一級油栗的出口處的壓力大于預設壓力時,將部分液體經所述二級油栗卸流至所述副機油儲存室中。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設置于所述一級油栗和所述主油道之間,以冷卻所述液體。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機油濾清器,所述機油濾清器與所述中冷器連接,以過濾流經所述中冷器的液體。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內部油腔為之字形油腔,以增長液體熱交換路徑。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氣缸蓋油腔,所述氣缸蓋油腔通過氣管與所述副機油儲存室連通,以使所述副機油儲存室內的油氣能分離進入所述氣缸蓋油腔內。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蓋油腔通過油管與所述油底殼連通,以使所述氣缸蓋油腔中的油氣冷凝成的液體通過所述油管流回所述油底殼。
【文檔編號】F01M11/06GK105927310SQ201610250703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1日
【發明人】耿巍麟, 顧冰, 劉向偉, 吳昊, 程玄, 楊靖
【申請人】湖北三江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