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收塔循環結構,特別是一種石灰石和石膏
[0002]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
【背景技術】
[0003]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要求鍋爐煙囪排放二氧化硫的濃度小于35mg/Nm3,以前的常規的單塔單循環空塔噴淋工藝比較難滿足高脫硫效率的要求,尤其當燃煤比較高、鍋爐燃燒排放二氧化硫濃度較高時,常常會需要脫硫系統脫硫效率要大于98.5%,甚至脫硫效率要求大于99%以上,故需要采用新的技術路線,來達到高的效率,以滿足新的環保要要求。因此,現有的吸收塔循環結構存在著除硫效率不高,易結垢,裝置復雜,改造時工作量大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它具有除硫效率高,不易結垢,裝置簡單,改造時工作量小等特點。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底部設有吸收塔漿液池,吸收塔側面中部設有吸收塔入口,與吸收塔入口同一側面的吸收塔頂部設有吸收塔出口,吸收塔內設有吸收塔反應單元,且吸收塔反應單元位于吸收塔入口和吸收塔出口之間。
[0006]前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中,所述吸收塔塔內壁上設有整流環。
[0007]前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中,所述吸收塔反應單元包括傳質構件和噴淋層,且傳質構件位于噴淋層下方。
[0008]前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中,所述傳質構件設有多個大小相同的開孔。
[0009]前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中,所述噴淋層包括液體輸送管道,液體輸送管道上設有多個噴嘴。
[0010]前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中,所述吸收塔內能設置一個及以上的吸收塔反應單元。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高效傳質構件,與噴淋層配合實用,使得進入吸收塔的煙氣能夠進行雙循環,從而提高了裝置的除硫效率;而且本裝置的結構簡單,改造時無需增加吸收塔漿池容積,對吸收塔的改動工作量少;同時不易結構。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傳質構件的平面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傳質構件的模塊圖。
[0015]附圖中的標記說明:1-吸收塔,2-吸收塔漿液池,3-吸收塔入口,4-吸收塔出口,5-吸收塔反應單元,6-開孔,7-傳質構件,8-噴淋層,9-液體輸送管道,10-噴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0017]實施例。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構成如圖1所示,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I底部設有吸收塔漿液池2,吸收塔I側面中部設有吸收塔入口 3,與吸收塔入口 3同一側面的吸收塔I頂部設有吸收塔出口 4,吸收塔I內設有吸收塔反應單元5,且吸收塔反應單元5位于吸收塔入口 3和吸收塔出口 4之間。
[0018]所述吸收塔I塔內壁上設有整流環;在最后一個噴淋層的吸收塔內壁上在增加整流環,能防止或減少煙氣的逃逸,保證除硫的高效率。
[0019]所述吸收塔反應單元5包括傳質構件8和噴淋層9,且傳質構件8位于噴淋層9下方。
[0020]傳質構件8的結構和布置如圖2和圖3所示,傳質構件8底部呈四邊形,四邊形的兩側各設有一個側邊框,側邊框中間設有中間梁,且中間梁分別與側邊框和底部相垂直,傳質構件8的底部設有多個大小相同的開孔6;所述傳質構件8反應區內有含石灰石顆粒的漿液膜,高效傳質構件可采用耐腐蝕的合金材料、非金屬材料或碳鋼玻璃鱗片;傳質構件8安裝在吸收塔I內的安裝架上,相互之間的傳質構件8用螺栓連接。
[0021]所述噴淋層9包括液體輸送管道10,液體輸送管道10上設有多個噴嘴11。
[0022]所述吸收塔I內能設置一個及以上的吸收塔反應單元5。
[002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通過保留原有吸收塔循環噴淋的基礎上,在噴淋區域下方新增高效傳質構件8,使得煙氣在進入吸收塔I后先進入一個塔內高效傳質構件8,在這傳質構件8反應區內,煙氣逆流穿過含石灰石顆粒的楽液膜,在傳質構件8內,由于漿液的自重及煙氣向上的力達到一定平衡后,在傳質構件8上面形成類似循環液化床的氣液動態平衡,進行了氣、液、固的三相混合高效循環反應,傳質構件與噴淋層構成吸收塔反應單元;可以通過設置多個吸收塔反應單元,使煙氣能夠再次經過高效傳質構件后,繼續往上,與數層(一般為2-6層)循環噴淋漿液進行循環反應,從而提高吸收塔的脫硫效率。
【主權項】
1.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I)底部設有吸收塔漿液池(2),吸收塔(I)側面中部設有吸收塔入口(3),與吸收塔入口(3)同一側面的吸收塔(I)頂部設有吸收塔出口(4),吸收塔(I)內設有吸收塔反應單元(5),且吸收塔反應單元(5)位于吸收塔入口(3)和吸收塔出口(4)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I)塔內壁上設有整流環。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反應單元(5)包括傳質構件(8)和噴淋層(9),且傳質構件(8)位于噴淋層(9)下方。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質構件(8)設有多個大小相同的開孔(6)。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層(9)包括液體輸送管道(10),液體輸送管道(10)上設有多個噴嘴(1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I)內能設置一個及以上的吸收塔反應單元(5)。
【專利摘要】<b>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灰石和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單塔雙循環結構,</b><b>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1)底部設有吸收塔漿液池(2),吸收塔(1)側面中部設有吸收塔入口(3),與吸收塔入口(3)同一側面的吸收塔(1)頂部設有吸收塔出口(4),吸收塔(1)內設有吸收塔反應單元(5),且吸收塔反應單元(5)位于吸收塔入口(3)和吸收塔出口(4)之間。</b><b>它具有除硫效率高,不易結垢,裝置簡單,改造時工作量小等特點。</b>
【IPC分類】B01D53/80, B01D53/50
【公開號】CN204911223
【申請號】CN201520707542
【發明人】查鈺明, 杜業輝, 沈振彬, 謝開光, 馮志軍, 倪丹維
【申請人】藍天環保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