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包括外殼管、第一高效翅管、第二高效翅管、內螺絲管、冷水進導管、熱水導出部件、液管、氣管和總成連接部件;外殼管包覆第一高效翅管,第一高效翅管包覆第二高效翅管,第二高效翅管包覆內螺絲管;熱水導出部件與第二高效翅管的一端連接,冷水進導管與外殼管的一側壁連接,液管與第一高效翅管的連接導通,氣管與第二高效翅管連接導通,總成連接部件連接并固定所有管道。本發明采用三圍核心技術就在于在很小的體積內放入相應換熱量的高效翹片管,換熱面積是光管的3.7倍,而盤管緊湊的螺旋結構保證冷媒能充分換熱,同時保持銅管不變形不暗裂,制冷劑流道不堵塞。
【專利說明】
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換熱器,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0002]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換熱器是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它許多工業部門的通用設備,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可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再沸器等,應用更加廣泛。換熱器種類很多,但根據冷、熱流體熱量交換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類即:間壁式、混合式和蓄熱式。在三類換熱器中,間壁式換熱器應用最多。
[0003]其中套管式換熱器具有若干突出的優點,所以至今仍被廣泛用于石油化工等工業部門,優點主要包括:
①結構簡單,傳熱面積增減自如。因為它由標準構件組合而成,安裝時無需另外加工。
[0004]②傳熱效能高。它是一種純逆流型換熱器,同時還可以選取合適的截面尺寸,以提高流體速度,增大兩側流體的傳熱系數,因此它的傳熱效果好。液-液換熱時,傳熱系數為870?1750W/ Cm 2.V)。這一點特別適合于高壓、小流量、低傳熱系數流體的換熱。套管式換熱器的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單位傳熱面積金屬耗量多,管接頭多,易泄漏;流阻大。③結構簡單,工作適應范圍大,傳熱面積增減方便,兩側流體均可提高流速,使傳熱面的兩側都可以有較高的傳熱系數;缺點是單位傳熱面的金屬消耗量大,檢修、清洗和拆卸都較麻煩,在可拆連接處容易造成泄漏。與套穿其內銅管管束一起彎制成層疊螺旋形狀的套管主體,并以鋼制的固定支架與套管式主體焊接鞏固成型,套管兩端各自導出制冷劑和冷卻水連接套路。
[0005]目前市面上有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而其優勢是采用三圍換熱新技術,使水與冷媒的冷熱傳遞非常顯著,可謂是換熱器的新一代,但是其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其換熱面積相對于光管的面積仍然不足以保證冷媒能完全充分換熱,存在一定的設計不足。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
[0007]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管;用于換熱的第一高效翅管;用于換熱的第二高效翅管;用于冷媒導向換熱的內螺絲管;所述外殼管包覆所述第一高效翅管,所述第一高效翅管包覆所述第二高效翅管,所述第二高效翅管包覆所述內螺絲管。
[0008]具體地,所述高效疊套式換熱器還包括:連接水泵的冷水進導管;用于熱水導出的熱水導出部件;用于冷媒冷凝后導出的液管;用于冷媒導入的氣管;總成連接部件;所述熱水導出部件與所述第二高效翅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冷水進導管與所述外殼管的一側壁連接,所述液管與所述第一高效翅管的連接導通,所述氣管與所述第二高效翅管連接導通,所述總成連接部件連接并固定所有管道。
[0009]更近一步地,所述高效疊套式換熱器的一端設置有井口蓋母。
[0010]作為優選,所述氣管、所述液管、所述冷水進導管、所述外殼管、所述第一高效翅管、所述第二高效翅管和內螺絲管均采用1.5_壁厚的銅管。
[0011 ]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采用三圍核心技術就在于在很小的體積內放入相應換熱量的高效翹片管,換熱面積是光管的3.7倍,而盤管緊湊的螺旋結構保證冷媒能充分換熱,同時保持銅管不變形不暗裂,制冷劑流道不堵塞。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3]圖中:1-氣管,2-液管,3-熱水導出部件,4-冷水進導管,5-外殼管,6-第一高效翅管,7-第二高效翅管,8-內螺絲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管5 ;用于換熱的第一高效翅管6 ;用于換熱的第二高效翅管7 ;用于冷媒導向換熱的內螺絲管8 ;連接水泵的冷水進導管4 ;用于熱水導出的熱水導出部件3 ;用于冷媒冷凝后導出的液管2 ;用于冷媒導入的氣管I ;總成連接部件;外殼管5包覆第一高效翅管6,第一高效翅管6包覆第二高效翅管7,第二高效翅管7包覆內螺絲管8 ;熱水導出部件3與第二高效翅管7的一端連接,冷水進導管4與外殼管5的一側壁連接,液管2與第一高效翅管6的連接導通,氣管I與第二高效翅管7連接導通,總成連接部件連接并固定所有管道。高效疊套式換熱器的一端設置有井口蓋母。氣管1、液管2、冷水進導管4、外殼管5、第一高效翅管6、第二高效翅管7和內螺絲管8均采用1.5mm壁厚的銅管。
[0015]本發明高效疊套式換熱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此高效疊套式換熱器采用三圍核心技術就在于在很小的體積內放入相應換熱量的高效翹片管,換熱面積是光管的3.7倍,而盤管緊湊的螺旋結構保證冷媒能充分換熱,同時保持銅管不變形不暗裂,制冷劑流道不堵塞。同系列產品的設計尺寸規范,采用合理單邊換接設計方案互換性好,便于整機生產企業開發產品。
[0016]材料優勢:此高效殼管式換熱器用料扎實,1.5_壁厚的銅管讓使用1.0,0.9甚至只有0.6mm盤管的產品相形見拙。市場上某些薄壁產品雖然剛開始使用時換熱效率一流,但是在30個以上大氣壓力與每秒近50HZ的輸氣脈動的反復折磨下,很快就疲勞開裂,穿孔損壞了。這就是現在很大一部分熱泵熱水器產品兩年報廢的原因。而斯爾帕的設計工作壓力就在3.2Mpa(32公斤),在特殊要求下可延伸到4.5 (45斤)。
[0017]本發明回油效率好:良好的冷媒回路確保回油暢順。
[0018]本發明套管式換熱器是用多種尺寸不同的標準管連接而成同心圓套管,第四層銅管為氣導管程,第三層為冷凝/蒸發的交換管程,第二層為冷凝/蒸發的交換管程,第一層為外殼管;兩種不同介質可在各管程內逆向流動(或同向)以達到三圍換熱的效果。
[0019]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管; 用于換熱的第一高效翅管; 用于換熱的第二高效翅管; 用于冷媒導向換熱的內螺絲管; 所述外殼管包覆所述第一高效翅管,所述第一高效翅管包覆所述第二高效翅管,所述第二高效翅管包覆所述內螺絲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疊套式換熱器還包括: 連接水泵的冷水進導管; 用于熱水導出的熱水導出部件; 用于冷媒冷凝后導出的液管; 用于冷媒導入的氣管; 總成連接部件; 所述熱水導出部件與所述第二高效翅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冷水進導管與所述外殼管的一側壁連接,所述液管與所述第一高效翅管的連接導通,所述氣管與所述第二高效翅管連接導通,所述總成連接部件連接并固定所有管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疊套式換熱器的一端設置有井口蓋母。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疊套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管、所述液管、所述冷水進導管、所述外殼管、所述第一高效翅管、所述第二高效翅管和內螺絲管均采用1.5mm壁厚的銅管。
【文檔編號】F28D7/10GK105865231SQ20151003067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2日
【發明人】馮志輝
【申請人】廣州市斯爾帕制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