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復合材料格柵生產設備的模具循環移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wen)檔序號(hao):8494743閱讀:362來(lai)源(yuan):國知局(ju)
一種復合材料格柵生產設備的模具循環移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格柵生產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格柵生產設備的模具循環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格柵是一種運用廣泛的建筑材料,目前一般通過人工方式來生產格柵,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為此,我們想到專門設計一種設備,以便利用該設備代替人工來生產格柵。在生產過程中,產品需要在模具上成型。
[0003]如圖1、2、3所示,所述模具M包括模具板I和脫模頂針組件,其中模具板I為矩形板,在模具板I兩端分別設有一個蝸條2,這兩個蝸條的螺紋面背對,且兩個蝸條2分別通過一塊擋板3與所述模具板固定;兩塊所述擋板3之間的模具板上板面密布有凸塊4,這些凸塊排列成m*n矩形陣列,相鄰兩個凸塊4之間以及兩端的凸塊4與所述擋板3均留有間隙,這些間隙構成一個柵格狀的纖維附著槽F ;所述模具板I上垂直開有一組頂針過孔la,該頂針過孔貫穿模具板I的上、下板面,這些頂針過孔Ia的位置對應所述纖維附著槽F,且每個頂針過孔中設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所述模具板I下板面并排固設有兩根滑軌5,該滑軌的軸心線與所述蝸條2平行;所述脫模頂針組件數目至少為一個,每個脫模頂針組件包括導柱6、上頂針板7和脫模頂針10,其中導柱6數目至少為三根,該導柱垂直固定在所述模具板I的下板面上;所述上頂針板7和下頂針板8重疊在一起,這兩塊板同時與所有的所述導柱6滑動配合,且下頂針板下方的導柱6上套裝有限位螺母9 ;每根所述脫模頂針10的尾部插入模具板I上對應一個的頂針過孔Ia中,該脫模頂針的頭部藏入所述上頂針板7上對應的沉頭孔中,且所有脫模頂針10頭部的底面與所述下頂針板8上板面貼合,脫模時上頂針板7和下頂針板8可一起向上或下移動。另外,在兩個蝸條2的底面對應設有一個掛耳11。
[0004]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相應設計一種模具循環裝置,欲通過該裝置讓生產模具循環移動,以便讓模具在準備制造柵格狀態、制造格柵狀態和脫模狀態之間依次轉換。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格柵生產設備的模具循環移動裝置,欲通過該裝置讓模具循環移動。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復合材料格柵生產設備的模具循環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2)、模具導入及推動機構(D)和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T),其中機架
(12)具有上、下兩層平臺,每層平臺上前后并排有兩根水平導軌(13),每層平臺上的兩根水平導軌(13)均可與模具(M)上對應的兩根滑軌(5)滑動配合;所述機架(12)的下層平臺前后并排有兩根返回鏈條(14),這兩根返回鏈條在電機(15)的帶動下同步轉動,并在兩根返回鏈條(14)的每個鏈節上均固設有一個牽引掛鉤(16),這兩個牽引掛鉤可掛住所述模具(M)底部對應的一個掛耳(11),從而牽引著模具在機架(12)的下層平臺上由右往左返回;
[0007]所述模具導入及推動機構(D)設在機架(12)的左端,其作用是將所述機架(12)下層平臺上的模具(M)送到機架(12)的上層平臺,并推動模具(M)在機架(12)的上層平臺從左往右移動,進而移動到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T);
[0008]所述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⑴設在機架(12)右端,其作用是將制造得到的格柵與模具(M)分開,并將該模具由機架(12)的上層平臺推動到機架的下層平臺,進而實現模具(M)的循環移動。
[0009]在本發明中,所述模具導入及推動機構(D)的結構可以有多種形式,比如拉索式結構,該結構拉著模具移動到機架(12)的上層平臺上,當然也可以采用氣缸式結構,向右推模具,并將模具推到到機架(12)的上層平臺上。另外,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T)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比如氣缸式結構、氣缸加沖床結構等。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當模具(M)在機架(12)的下層平臺上時,以及模具(M)由機架(12)的下層平臺移動到其上層平臺的過程中,模具(M)處于準備制造柵格狀態;當模具(M)在機架(12)上層平臺的時候,模具(M)處于制造柵格狀態;當模具(M)在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T)上的時候,模具(M)處于脫模狀態。
[0011]由上可以看出,本發明可以實現模具(M)的循環移動,從而讓模具在準備制造柵格狀態、制造格柵狀態和脫模狀態之間依次轉換,且本發明的可靠性高,不易出現故障,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0012]作為重要的優化方案之一,所述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T)包括豎直導桿(17)、脫模氣缸(21)和推出氣缸(23),其中豎直導桿(17)的數目至少為兩根,這些豎直導桿平行固定在所述機架(12)上,水平設置的脫模升降板(18)同時與這些豎直導桿滑動連接;所述脫模升降板(18)下方的機架(12)上豎直安裝有第一升降氣缸(19),該第一升降氣缸的活塞桿上端與脫模升降板(18)底面固定,并可推動脫模升降板(18)升降;所述脫模升降板
(18)頂面前后并排有兩根脫模導軌(20),這兩根脫模導軌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2)每層平臺上的兩根水平導軌(13) —一對應;所述脫模導軌(20)的結構與水平導軌(13)相同,并在每根脫模導軌頂面開有一個左右貫通的定位槽,該定位槽為工字型結構;所述脫模氣缸
(21)數目為三個,并豎直設在所述機架(12)上,其中一個脫模氣缸(21)設在兩根所述脫模導軌(20)之間,另外兩個脫模氣缸分別設在這兩根脫模導軌的前側和后側;三個所述脫模氣缸(21)的活塞桿上端分別穿過脫模升降板(18)上對應的過孔后,均固設有一塊電磁鐵
(22);所述推出氣缸(23)水平設在機架(12)右端的中部,其活塞桿可向左推動所述脫模導軌(20)上的模具(M),并將該模具推到機架(12)下層平臺的兩根水平導軌(13)上。
[0013]在上述結構中,模具移動到本脫模及模具導出機構(T)上的時候,模具(M)底部的兩個滑軌(5)分別卡入對應脫模導軌(20)頂面的定位槽中。脫模時,先控制第一升降氣缸
(19)的活塞桿縮回,從而帶動模具向下移動,當模具下移到位后,第一升降氣缸(19)停止動作;此時,三個脫模氣缸(21)的活塞桿同步伸出,這時三塊電磁鐵(22)均不通電,從而推動模具上對應的三塊下頂針板(8)向上移動,進而使下頂針板(8)上的脫模頂針(10)凸出模具板(I)的頂面,從而將模具板(I)頂面上附著的產品(即制造得到的格柵)頂出,這樣就實現脫模。然后,三個脫模氣缸(21)的活塞桿同步縮回,且三塊電磁鐵(22)均通電,由于下頂針板(8)為金屬板,這樣就能通過電磁鐵(22)帶動三塊下頂針板(8)下移復位;當下頂針板(8)下移到位后,三個脫模氣缸(21)停止動作,從而完成整個脫模過程。最后,所述推出氣缸(23)的活塞桿伸出,并向左推動脫模導軌(20)上的模具(M),并將該模具推到機架(12)下層平臺的兩根水平導軌(13)上。
[0014]采用以上結構,不僅結構簡單、可靠,易于實施,而且可以有效地實現脫模,并將脫模導軌(20)上的模具推到機架(12)下層平臺的兩根水平導軌(13)上。
[0015]作為重要的優化設計,所述模具導入及推動機構(D)包括導桿(24)、導入氣缸
(28)和推進組件,其中導桿(24)的數目為至少兩根,這些導桿豎直設置在所述機架(12)左端,水平設置的導入升降板(25)與這些導桿(24)滑動配合;所述導入升降板(25)下板面與第二升降氣缸(26)活塞桿的上端固定,并可在該第二升降氣缸的作用下升降,且第二升降氣缸(26)豎直安裝在所述機架(12)上;
[0016]所述導入升降板(25)上板面前后并排固定有兩根導入導軌(27),這兩根導入導軌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2)每層平臺上的兩根水平導軌(13) —一對應,且導入導軌(27)的結構與該水平導軌相同;所述導入氣缸(28)水平安裝在機架(12)左端的上部,該導入氣缸的活塞桿可向右推動所述導入導軌(27)上的模具(M),并將該模具推到所述機架(12)上層平臺的兩根水平導軌(13)上;所述推進組件數目為兩個,并呈前后并排設置,每個推進組件中的推動電機(29)水平設在所述機架(12)左端的上部,該推動電機的輸出軸右端同軸連接有一根蝸桿(30),這根蝸桿的兩端與支架(31)上的安裝孔轉動配合,該支架安裝在機架(12)上;當所述模具(M)被導入氣缸(28)推到機架(12)上層平臺的兩根水平導軌(13)左端部時,所述蝸桿(30)會與該模具上對應的蝸條(2)連接,從而向右推進模具(M)。
[0017]在上述結構中,機架(12)下層平臺上的模具(M)在返回鏈條(14)的帶動下向左水平移動和返回,返回的模具(M)由導入升降板(25)上的兩根導入導軌(27)接住,然后第二升降氣缸(26)的活塞桿伸長,從而帶動導入升降板(25)向上移動;當導入升降板(25)上移到位后,所述導入氣缸(28)的活塞桿伸出,從而向右推動導入導軌(27)上的模具(M),進而將該模具(M)推動到機架(12)上層平臺的兩根水平導軌(13)上軌(13)上。與此同時,兩個推進組件中的推動電機(29)同步動作,從而驅動兩根蝸桿(30)同步轉動,進而驅動模具(M)向右移動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