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006967閱讀:493來源:國知局
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
【背景技術】
[0002]原有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使用托盤,采用立式擺放,擺放時易產生輪轂外輪緣擦傷;在拉活過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整,或人工搬放時兩產品間的距離不確定,易產生輪輻正面磕碰。同時原有工裝使用無紡布鋪設,造成無紡布的浪費并且容易造成現場不整潔。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減少輪轂擦傷的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包括托盤以及若干獨立的軸
[0006]桿和裝配間隔件,所述托盤頂部設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焊接有豎直的定位筒,所述軸桿下端與定位筒螺紋連接,軸桿上端與裝配間隔件螺紋連接,軸桿的上端直徑大于軸桿的下端直徑,所述裝配間隔件包括套筒,套筒內中心上部設置有與軸桿下端配合的螺紋孔,套筒內中心下部設置有與軸桿上端配合的螺紋孔,所述套筒下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間隔凸沿。
[0007]上述裝配間隔件的間隔凸沿頂部為平面,間隔凸沿的底面從中心向邊緣逐漸向上傾斜。
[0008]上述托盤的底部兩側均設置有支撐架,兩個支撐架之間留有叉車位。
[0009]上述托盤上設置有標識牌放置板。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減少輪轂外輪緣擦傷以及輪輻正面磕碰的發生,避免了轉運過程因磕碰、擦傷等造成的質量缺陷。同時減少了無紡布的浪費,現場更加整潔。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間隔件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1托盤,2定位架,3定位筒,4軸桿,5裝配間隔件,5-1套筒,5_2間隔凸沿。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包括托盤I以及若干獨立的軸桿4和裝配間隔件5,托盤I頂部設置有定位架2,定位架2上焊接有豎直的定位筒3,軸桿4下端與定位筒3螺紋連接,軸桿4上端與裝配間隔件5螺紋連接,軸桿4的上端直徑大于軸桿4的下端直徑。托盤I的底部兩側均設置有支撐架,兩個支撐架之間留有叉車位。方便移動托盤I。托盤I上設置有標識牌放置板,方便放入標示牌。
[0016]使用時,將軸桿4固定在定位筒3上,然后將輪轂中心穿在軸桿4上,最下層輪轂裝完后,再在軸桿4頂端裝上裝配間隔件5,然后在裝配間隔件5上裝第二層軸桿4,在第二層軸桿4上再穿上輪轂,裝配間隔件5可以將上下兩層的輪轂間隔開,避免兩層的輪轂之間發生磕碰,同時軸桿4防止輪轂左右晃動。可以根據需要增加軸桿4和裝配間隔件5的數量。
[0017]如圖2所示,裝配間隔件5包括套筒5-1,套筒5-1內中心上部設置有與軸桿4下端配合的螺紋孔,套筒5-1內中心下部設置有與軸桿4上端配合的螺紋孔,套筒5-1下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間隔凸沿5-2。裝配間隔件5的間隔凸沿5-2頂部為平面,間隔凸沿5-2的底面從中心向邊緣逐漸向上傾斜。采用這樣的形狀,提高了裝配間隔件5的強度。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盤以及若干獨立的軸桿和裝配間隔件,所述托盤頂部設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焊接有豎直的定位筒,所述軸桿下端與定位筒螺紋連接,軸桿上端與裝配間隔件螺紋連接,軸桿的上端直徑大于軸桿的下端直徑,所述裝配間隔件包括套筒,套筒內中心上部設置有與軸桿下端配合的螺紋孔,套筒內中心下部設置有與軸桿上端配合的螺紋孔,所述套筒下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間隔凸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間隔件的間隔凸沿頂部為平面,間隔凸沿的底面從中心向邊緣逐漸向上傾斜。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的底部兩側均設置有支撐架,兩個支撐架之間留有叉車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上設置有標識牌放置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輪轂精車亮面轉運工裝,包括托盤以及若干獨立的軸桿和裝配間隔件,托盤頂部設置有定位架,定位架上焊接有豎直的定位筒,軸桿下端與定位筒螺紋連接,軸桿上端與裝配間隔件螺紋連接,軸桿的上端直徑大于軸桿的下端直徑,裝配間隔件包括套筒,套筒內中心上部設置有與軸桿下端配合的螺紋孔,套筒內中心下部設置有與軸桿上端配合的螺紋孔,套筒下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間隔凸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減少輪轂外輪緣擦傷以及輪輻正面磕碰的發生,避免了轉運過程因磕碰、擦傷等造成的質量缺陷。同時減少了無紡布的浪費,現場更加整潔。
【IPC分類】B65D85/68, B65D19/38
【公開號】CN204916477
【申請號】CN201520601779
【發明人】張永剛, 李濤, 田方補, 呂強
【申請人】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2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