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浮筒式環道傘單人飛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人空中飛行交通工具,尤其是能垂直起降,并能在空中飛行的交通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早期的單人飛行器主要問題是動力不足,動力傳動機構不理想,傳感器及自動控制技術在當時不成熟。現代普通固定翼單人飛行器起飛著陸需專用的機場跑道,需要有較高的速度才能產生足夠的升力,造成約50%左右飛行事故在起飛著陸時發生,并且在地面停放占用場地很大。現代普通旋翼單人飛行器大多數采用直升機的單旋翼帶尾槳結構。高速旋轉的旋翼對離機人員是致命的威脅。高速旋轉的槳葉還很容易碰到物體而產生飛行事故;空氣阻力及誘導阻力較大導致飛行速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技術中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在陸海空都可作為交通工具的浮筒式環道傘單人飛行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機身內部安裝有飛行器的動力機構,機身頂部安裝有傳動軸,傳動軸與傘轂相連接,翼槳葉呈圓周陣列狀平均分布固裝在傘轂上,翼槳葉下端與環道相連接,機身中部兩側安裝有平行對稱的浮筒,浮筒尾端頂部固裝有推進涵道,其內安裝帶有螺旋槳的電動機,機身底端兩側對稱安裝有飛行器起落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懸停、盤旋飛行時噪音非常低,隱蔽性非常好;2、它具有速度快、機動性強,能做各種特技飛行;3、飛行效率高,并節省燃料,維護簡便,故經濟實用;4、適應性強;適應城市,鄉間,工廠,海岸,艦艇,草原,高山,高速公路等地方的垂直起降飛行;5、安全可靠,涵道傘的設計,對飛行器飛行和飛行員的安全大有益處,如果高空中萬一出現故障,涵道傘自轉將飛行器及乘員安全地送回地面;6、是最省時間和提高辦事效率的交通工具,與乘座民航航班相比不受航班時間限制、無等候、轉乘交通工具的時間。
7、應用面廣在民用上可以進行空中攝影、廣告宣傳,通信中繼,輸油管道監察,火災汛情監測,追捕逃犯,交通指揮等;在軍事上同樣有其它交通工具難以比擬的優點,反恐作戰,軍情偵察、反潛掃雷,各種目標的打擊、攻擊武裝直升機和中低空巡航導彈等。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結構合理,設計巧妙,性能優良,方便實用的單人飛行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圖2可知本實用新型是在機身1內部安裝有飛行器的動力機構13,機身1頂部安裝有傳動軸12,傳動軸12與傘轂4相連接,翼槳葉3呈圓周陣列狀平均分布固裝在傘轂4上,翼槳葉3下端與環道2相連接,機身1中部兩側安裝有平行對稱的浮筒6,浮筒6尾端頂部固裝有推進涵道7,其內安裝帶有螺旋槳9的電動機10,機身1底端兩側對稱安裝有飛行器起落架8。
本實用新型機身1內部安裝有飛行器動力機構13,頂部安裝的由環道2、翼槳葉3、傘轂4、螺旋槳5構成的環道升力傘主要為飛行器的飛行提供足夠的升力,機身1兩側安裝的浮筒6內部可存放動力燃料以及相關儀器設備,浮筒6尾端上部安裝有推進涵道7,其內部由電動機10以及推力螺旋槳9構成,在飛行器行進過程中為飛行器提供前行動力,起落架8位于機身1底部,在飛行器停飛及降落時提供支撐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浮筒式環道傘單人飛行器,包括機體、飛行器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機身(1)內部安裝有飛行器的動力機構(13),機身(1)頂部安裝有傳動軸(12),傳動軸(12)與傘轂(4)相連接,翼槳葉(3)呈圓周陣列狀平均分布固裝在傘轂(4)上,翼槳葉(3)下端與環道(2)相連接,機身(1)中部兩側安裝有平行對稱的浮筒(6),浮筒(6)尾端頂部固裝有推進涵道(7),其內安裝帶有螺旋槳(9)的電動機(10),機身(1)底端兩側對稱安裝有飛行器起落架(8)。
專利摘要一種浮筒式環道傘單人飛行器,在機身內部安裝有飛行器的動力機構,機身頂部安裝有傳動軸,傳動軸與傘轂相連接,翼槳葉呈圓周陣列狀平均分布固裝在傘轂上,翼槳葉下端與環道相連接,機身中部兩側安裝有平行對稱的浮筒,浮筒尾端頂部固裝有推進涵道,其內安裝帶有螺旋槳的電動機,機身底端兩側對稱安裝有飛行器起落架。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用途具有空中攝影、廣告宣傳,通信中繼,追捕逃犯,交通指揮,反恐作戰,軍情偵察等。
文檔編號B64C27/20GK2767323SQ200420054078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8日
發明者王忠信, 青泉, 孫樹生, 吳世海, 叢林枝 申請人:王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