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迷你自行車,尤指一種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
目前,隨著市場的需求,自行車依其用途或功能的不同,其樣式也相當繁多。所謂“迷你自行車”即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多元性產品,并非專供兒童玩樂用,其不同于一般的兒童車,亦可方便一般青少年騎乘這種迷你自行車。這種迷你自行車的基本構件除其整體的車架較一般自行車小外,還必須相搭配小型的車輪構件。但,由于其車架較小,其車體前后長度便不適合成人體型,不能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姿勢騎乘,如未加特別設計就會造成騎乘者必須彎曲手臂使其屈就于胸前靠近手把,方可將手掌握持住握把,對騎乘者而言不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以使騎乘者的手臂前伸時可自然握持握把。
為成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中,手把下垂向的下段車把豎管向前延接一小段支管,支管前端相連一垂向的上段車把豎管,且上段車把豎管的上端橫向連接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其水平桿段的兩端向前彎折形成一握把段。
所述支管前端成型一具開口的C型束管,該束管的開口端成型有凸伸耳部,并于橫向穿設一塊拆扳手。
所述支管前端與上段車把豎管相連形成一體成型的彎曲形式。
所述支管前端與上段車把豎管為焊連一體的固定形式。
所述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兩端向前彎折有向上斜翹的握把段。
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迷你自行車手把結構設有計朝前延伸的架構,從而擴展了騎乘者手臂前伸的握控空間,克服了迷你車身長度短的不足,使其整體形態一不同于一般自行車的手把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調整高度的使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結構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主要是在手把處采一垂向的下段車把豎管1上向前延接一斜向的小段支管2,支管2的前端成型一具開口的C型束管3,該束管3束結一上段車把緊管4。其中,C型束管3的開口端外側成型具凹弧面的凸伸耳部31,并于橫向穿設一快拆扳手5以迫緊鎖固。另,上段車把豎管4的上端橫向固接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6,該水平桿段6的兩端均向前彎折各形成一較短的握把7,此握把7可略向上斜翹。
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結構安裝于迷你自行車的前頭轉向機構時,如圖2所示,由于其下段車把豎管1設接于車前管連動前輪的轉向,且設有朝前延伸的斜向小段支管2及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6向前彎折形成的握把7構成一整體手把架構,從而增加了握把7與騎乘者的距離,即擴展了騎乘者手臂前伸的適當握持空間。當騎乘者端正坐于后方的座墊時,其手臂可自然前伸而不必刻意彎曲,即可獲得一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姿勢,并將手掌握持于兩側最前端的握把7處。
又,如圖3所示,上述實施方式是利用上段車把豎管4穿接于支管2前端的束管3,再用快拆扳手5迫緊鎖固的活動連接結構,具有一可調整握把7高度的功能。但,這種活接式結構非本實用新型的唯一實施方式,其固定式的車把豎管構造也可運用圖4所示的結構,即將支管2前端與上段車把豎管4相連成一體成型的彎曲管件結構;或者,如圖5所示,將支管2前端與上段車把豎管4搭接焊連成一體的固定形式。
權利要求1.一種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特征在于手把下垂向的下段車把豎管向前延接一小段支管,支管前端相連一垂向的上段車把豎管,且上段車把豎管的上端橫向連接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其水平桿段的兩端向前彎折形成一握把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前端成型一具開口的C型束管,該束管的開口端成型有凸伸耳部,并于橫向穿設一塊拆扳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前端與上段車把豎管相連形成一體成型的彎曲形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前端與上段車把豎管為焊連一體的固定形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兩端向前彎折有向上斜翹的握把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迷你自行車的手把結構,其中手把下垂向的下段車把豎管向前延接一小段支管,支管前端相連一垂向的上段車把豎管,且上段車把豎管的上端橫向連接手把本體的水平桿段,其水平桿段的兩端向前彎折形成一握把段。由此可使,其朝前延伸的手把增加了握把與騎乘者的距離,從而擴展了騎乘者手臂前伸的握控空間,可自然舒適地握持握把。
文檔編號B62K21/00GK2477518SQ0121791
公開日2002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15日
發明者陳定興 申請人:陳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