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面管加工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麻面管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麻面管是用于熱交換的散熱管,麻面管在加工時,需要在柱形管的外壁上加工出螺紋槽和軸向的槽,使管的外壁上均勻分布微笑的矩形凸起,增加麻面管外壁的表面積,進而增強麻面管的熱交換性能。現有的麻面管加工設備通常需要經過兩道流水線的加工,第一道流水線是在圓柱形管的外壁加工出螺紋槽,第二道流水線是在第一道流水線加工出的管的外壁上加工軸向的槽,因為采用了兩道流水線加工,因此,能耗高,而且兩條流水線占用空間大,空間利用率低,第一道流水線加工好螺紋槽的管在加工軸向槽的過程中,容易將螺紋槽磨損,影響麻面管的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背景技術】中所指出現有的麻面管加工設備能耗高,空間利用率低,麻面管表面容易磨損的問題,提供一種密封性好的麻面管加工設備。
[0004]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麻面管加工設備,其包括機殼、刀架組件、刀具組件、刀具收縮驅動機構及刀具旋轉驅動機構,機殼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
[0006]刀架組件包括若干組,每組刀架組件均包括底座、上座、刀軸、軸承和連接柄,上座與底座固定連接,上座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置有軸承座,軸承座內設置有軸承,刀軸的兩端分別從軸承的孔內穿過,刀軸的右端與連接柄鉸接;
[0007]刀具組件的數量與刀架組件的數量相同,若干個刀具組件之間的區域形成管件加工區,每組刀具組件包括套筒、左側固定圈、第一刀具、第二刀具、右側固定圈和固定螺母,套筒為柱狀中空結構,套筒分別套接并固定在對應的刀架組件的刀軸上,套筒的左側設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的右側為圓柱形部,左側固定圈固定在套筒的限位部的右側,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依次固定在左側固定圈的右側,第一刀具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用于在直管的外壁加工出螺紋槽的刀刃,第二刀具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用于在直管的外壁加工出軸向槽的刀刃,右側固定圈設置在第二刀具的右側,固定螺母設置在右側固定圈的右側,固定螺母與套筒右端的外螺紋配合鎖緊;
[0008]刀具收縮驅動機構包括固定盤、轉動盤、擺臂、復位拉簧及轉盤驅動件,固定盤與機殼的左側端面固定連接,轉動盤裝配在固定盤上,轉動盤與固定盤轉動配合,轉動盤的內孔中設置有與刀架組件相同數量的弧形面,該弧形面沿著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孔徑逐漸縮小,轉動盤的外壁上設置有推動轉動盤的推柄,擺臂的一端與固定盤鉸接,擺臂的自由端的外側設置有滾輪,滾輪對應設置在轉動盤的弧形面內,擺臂的自由端的內側分別與對應的刀架組件的底座固定連接,在弧形面的孔徑最大的部位旁設置有對滾輪限位的限位部,復位拉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盤上,復位拉簧另一端連接在擺臂上,轉盤驅動件為氣缸或油缸,轉盤驅動件的推桿與轉動盤上的推柄鉸接;
[0009]刀具旋轉驅動機構設置在機殼的右側,刀具旋轉驅動機構包括小鏈輪、大鏈輪、中間齒輪、周邊小齒輪、萬向軸、右側蓋、左側蓋及左封蓋,小鏈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小鏈輪通過鏈條與大鏈輪連接,中間齒輪固定連接在大鏈輪的軸上,若干個周邊小齒輪周向均勻分布在中間齒輪外側,并與中間齒輪嚙合,周邊小齒輪的數量與刀具組件的數量相同,萬向軸與周邊小齒輪的數量相同,每個萬向軸的右端分別連接在對應的周邊小齒輪的軸上,每個萬向軸的左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對應的刀架組件的刀軸的右端,左側蓋為圓環形的板狀件,在左側蓋上設置有周邊小齒輪的軸穿過的孔,在孔內設置有軸承,在大鏈輪的軸的左端設置有左封蓋,左封蓋與大鏈輪的軸固定連接,左封蓋右端面上設置有臺階面,該臺階面對左側蓋壓緊定位。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底座為長條狀,上座的底面形狀大小與底座的上表面相同,上座的左側設置有支撐架,上座的支撐架上設置有擋蓋,擋蓋通過裝配孔與支撐架固定連接,擋蓋上設置有軸孔,軸孔內設置有軸承。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小鏈輪和大鏈輪選用雙排鏈輪。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刀架組件包括三組,三組刀架組件通過對應的擺臂周向等距設置,刀具組件也包括三組,刀具組件設置在對應的刀架組件上,所述的周向小齒輪也包括三個,軸向小齒輪的轉軸與三個萬向軸的右端對應連接,三個萬向軸的左端與三組刀架組件的連接柄對應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麻面管加工設備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麻面管加工設備能夠一次性完成麻面管的加工,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且該加工設備占用空間小,生產的麻面管表面花紋更加均勻協調一致,有利于提升加工的麻面管的質量。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麻面管加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刀架組件的示意圖;
[0016]圖3為刀具組件的示意圖;
[0017]圖4為刀具收縮驅動機構的示意圖;
[0018]圖5為刀具旋轉驅動機構的示意圖;
[0019]圖6為麻面管加工設備內部示意圖;(該圖中復位拉簧未與擺臂連接,萬向軸也未與連接柄連接,在設備開始工作前進行連接);
[0020]I為機殼;
[0021]2為刀架組件,21為底座、22為上座,23為墊塊、24為軸,25為擋蓋,26為軸承,27為連接柄;
[0022]3為刀具組件,31為套筒,32為左側固定圈,33為第一刀具,34為第二刀具,35為右側固定圈,36為固定螺母;
[0023]4為刀具收縮驅動機構,41為固定盤,42為轉動盤,421為弧形面,422為推柄,43為擺臂,431為滾輪,44為復位拉簧,45為轉盤驅動件;
[0024]5為刀具旋轉驅動機構,51為小鏈輪,52為大鏈輪,53為中間齒輪,54為周邊小齒輪,55為萬向軸,56為右側蓋,57為左側蓋,58為左封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參照圖1至圖6所示的一種麻面管加工設備,其包括機殼1、刀架組件2、刀具組件3、刀具收縮驅動機構4及刀具旋轉驅動機構5。
[0026]機殼I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
[0027]刀架組件2包括若干組,每組刀架組件2均包括底座21、上座22、墊塊23、刀軸24、擋蓋25和軸承26,底座21為長條狀,在底座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截面為梯形的槽;上座22的底面形狀大小與底座的上表面相同,上座22的左側設置有支撐架,上座22的右側設置有軸承座,墊塊23下部設置有與底座上的槽配合的插接部,墊塊的左側為連接板,連接板通過螺栓與底座21固定連接。擋蓋25上設置有軸孔及與上座固定連接的裝配孔。刀軸24左端穿過擋蓋上的軸孔,刀軸24的右端穿過上座上的軸承座內的軸承孔,刀軸24的右端與連接柄27鉸接。
[0028]刀具組件3的數量與刀架組件2的數量相同,每組刀具組件包括套筒31、左側固定圈32、第一刀具33、第二刀具34、右側固定圈35、固定螺母36和連接柄37。套筒31為柱狀,套筒31的內部中空,套筒31的內孔的直徑與刀軸24的直徑相同,套筒31的左側設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的右側為圓柱形部,左側固定圈32為環形,左側固定圈32的內孔直徑與套筒的圓柱形部的外徑相同,第一刀具33和第二刀具34均為中空的圓柱形,第一刀具33和第二刀具34的內孔直徑略大于圓柱形部的外徑,第一刀具33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用于在直管的外壁加工出螺紋槽的刀刃,第二刀具34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用于在直管的外壁加工出軸向槽的刀刃,右側固定圈35包括若干個環形固定件,固定螺母36的內螺紋與套筒31右端的外螺紋相配合。
[0029]刀具收縮驅動機構4包括固定盤41、轉動盤42、擺臂43、復位拉簧44及轉盤驅動件45。固定盤41與機殼I的左側端面固定連接,轉動盤42裝配在固定盤41上,轉動盤42與固定盤41轉動配合,轉動盤42的內孔中設置有與刀架組件2相同數量的弧形面421,該弧形面421沿著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孔徑逐漸縮小。轉動盤42的外壁上設置有推動轉動盤的推柄。擺臂43的一端與固定盤41鉸接,擺臂43的另一端設置有滾輪431,滾輪431設置在弧形面421內,在弧形面421的孔徑最大的部位旁設置有對滾輪431限位的限位部。復位拉簧4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盤42上,復位拉簧44另一端連接在擺臂43上。轉盤驅動件45為氣缸或油缸,轉盤驅動件45的推桿與轉動盤42上的推柄422鉸接。
[0030]刀具旋轉驅動機構5包括小鏈輪51、大鏈輪52、中間齒輪53、周邊小齒輪54、萬向軸55、右側蓋56及左側蓋57。小鏈輪51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小鏈輪51通過鏈條與大鏈輪52連接,作為優選方案,小鏈輪51和大鏈輪52選用雙排鏈輪。中間齒輪53固定連接在大鏈輪52的軸上。若干個周邊小齒輪54周向均勻分布在中間齒輪53外側,并與中間齒輪53嚙合。周邊小齒輪54的數量與刀具組件3的數量相同。萬向軸55與周邊小齒輪54的數量相同,每個萬向軸55的右端分別連接在對應的周邊小齒輪54的軸上。每個萬向軸55的左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對應的刀架組件2的刀軸24的右端。左